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 Se 79 Bi 2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钻石、刚玉、水晶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金刚石
B.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被乙醇氧化,故可用于检验酒驾
C. 糖尿病人应适当减少米饭摄入量,因米饭中含有较多糖类物质
D. “雷雨发庄稼”是因为雨水中含有较多的铵盐
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mlCl2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原子数大于NA
C. 1 ml·L−1NaHSO4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NA
D. 总质量为2.0 g的H218O和D2O的物质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3. 图为某种药物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含有3种官能团
B. 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氧原子可能共平面
C. 1 ml该物质最多能与6 m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有5种等效氢原子
4. 已知甲、乙、丙、丁、戊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27,甲和丁、乙和戊同主族,甲和乙同周期且相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乙 > 戊 > 丁
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甲 > 乙 > 丙
C. 氢化物的稳定性不一定是:甲 > 丁
D. 甲和丙可形成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5.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6. 某研究所构建了Zn-CO2新型二次电池,为减少CO2的排放和实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该电池以Zn和多孔Pd纳米片为两极材料,以KOH和NaCl溶液为电解液,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极电势高于a极
B. 当双极膜中离解1 ml H2O时,外电路转移2 ml电子
C. 放电时,总反应为:Zn + CO2 + 2OH− + 2H2O= + HCOOH
D. 充电时,双极膜中OH−移向b极,H+移向a极
7. 为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经常用Na2S作沉淀剂。室温下CuS和Ag2S在不同溶液中分别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lgc(S2−)与-lgc(Ag+)或-lgc(Cu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①代表-lgc(S2−)与-lgc(Ag+)的关系
B. a点对应的是未饱和的CuS溶液
C. 向浓度均为1 ml·L−1 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先析出Ag2S沉淀
D. 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向a点方向移动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 铝酸铋[Bi(AlO2)3]是一种能够有效调理胃肠功能、促进疾病恢复常见药物,常用辉铋矿(主要成分为Bi2S3,还含少量Cu2S和Ag2O)和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少量Fe2O3和SiO2)利用如下流程制取:
已知:① Bi(AlO2)3难溶于水;
② BiCl3易溶于水,易水解,Bi(OH)3不溶于水和碱。
回答下列问题:
(1)辉铋矿“酸浸”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50℃的原因是_______。
(2)辉铋矿“酸浸”时S元素转化为单质硫,浸渣1的成分为_______。“酸浸”时Bi2S3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沉铋”时氨水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沉铁”时稍过量的NaOH能否用氨水代替:_______(填“能”或“否”)。
(4)Bi(NO3)3溶液和NaAlO2溶液混合前,Bi(NO3)3溶液中往往含少量硝酸,NaAlO2溶液中往往含少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_。
(5)Bi(NO3)3溶液和NaAlO2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写出制取Bi(AlO2)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利用1 kg含77.1% Bi2S3的辉铋矿与足量铝土矿作用制得868.5 g Bi(AlO2)3,则铝酸铋的产率为_______。
9.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FeSO4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新配制0.1 ml·L−1 FeSO4溶液450 mL:
(1)配制0.1 ml·L−1 FeSO4溶液450 mL,需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绿矾(FeSO4·7H2O)
_______ g,其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正确的步骤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Ⅱ.取2 mL新配制的FeSO4溶液,按下图进行实验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2)ⅱ中溶液呈浅红色,说明FeSO4溶液中存在_______(填离子符号)。
(3)ⅲ中溶液红色变深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Ⅲ.探究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
查阅资料:SCN−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为(SCN)2。
根据查阅资料,甲、乙两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4)乙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为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猜想,设计如下实验:将褪色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另一份加入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则_______同学猜想是正确的。
Ⅳ.丙和丁同学探究无水FeSO4在450 ℃、不同氛围中的分解产物:
① 丙同学在450 ℃、空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m g,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丁同学在450 ℃、氮气氛围中加热15.2 g FeSO4,直至固体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红棕色固体也是m g,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5)则m =_______ g,FeSO4固体在空气氛围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0.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为解决粮食危机和实现碳循环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合成淀粉的第一步是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一碳化合物,其反应过程如图甲所示,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已知存在副反应,平衡常数为K2,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K1、K2表示)。
(3)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用CO2和H2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C2H4,假设在压强为100 kPa的恒压容器中只存在反应,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投料比)。
① 图乙中,x_______3(填“>”“”“”“ C > Si
B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压缩某一盛有NO2气体的容器体积
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先加深,然后略变浅
容器中存在平衡:
D
将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黑色粉末变红,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CuO作为催化剂,使乙醇转化为乙醛
猜想
甲
+3价铁又被还原成+2价铁
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