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8814/0-17163816658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8814/0-17163816659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68814/0-17163816659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33,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Cr52 Fe56 Ni59 Cu64 Zn65
一、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子的VSEPR模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和中心原子(S)采取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面体形、三角锥形、sp3B. 平面三角形、V形、sp2
C.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D. 四面体形、三角锥形、sp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孤电子对个数=1/2×(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SOCl2中S原子成2个S-Cl键,1个S=O,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6−2−1×2)/2=4,杂化轨道数是4,故S原子采取sp3杂化,含一对孤电子,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形状为三角锥形。
答案选A。
2. 火箭发射时可用肼作燃料,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B. 分子的空间结构:V形
C. 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 的相对分子质量:3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故B正确;
C.肼分子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摩尔质量为32g/ml,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物质熔化时,破坏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NaClB. C. 冰D. 金刚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熔化时电离出的是和,破坏的是离子键,故A错误;
B.熔化时电离出的是和,破坏的是离子键,故B错误;
C.冰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故C错误;
D.金刚石熔化时破坏的是原子间的作用力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4.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氟磺酰基叠氮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点击化学”试剂,其结构式如图,其中S为+6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B. 该分子中N原子均为sp2杂化
C. 电负性:F>O>SD. 第一电离能:F>O>N>S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中结构可以看出S原子形成了4个σ键,且无孤电子对,所以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A错误;
B.由结构式可知与S原子相连的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1=3,是sp2杂化,另外两个N原子是sp杂化,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F>O>S,电负性:F>O>S,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第Ⅴ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故这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F> N > O >S,D错误;
故选C。
5.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g晶体Si中Si-Si键数目为4
B. 12g和12g金刚石均含有个碳原子
C. 1ml白磷()中含有4个共价键
D. 常温常压下,17g羟基(-OH)所含电子数为10
【答案】B
【解析】
【详解】A.28g晶体Si物质的量为1ml,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但每个共价键被两个硅原子共用,所以28g晶体Si中Si-Si键物质的量为2ml,即数目为2,A错误;
B.12g含有碳原子物质的量为;12g金刚石物质的量为,所以12g和12g金刚石均含有个碳原子,B正确;
C.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共价键,所以1ml白磷()中含有6ml共价键,即数目为6,C错误;
D.羟基(-OH)所含电子数为9个,17g羟基物质的量为1ml,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9ml,即数目为9,D错误;
故选B。
6.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①BCl3 ②NH3 ③H2O ④PCl4+ ⑤BeCl2
A. ⑤④①②③B. ④①②⑤③C. ⑤①④②③D. ③②④①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VSEPR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和键角。
【详解】①BCl3,根据VSEPR理论,配位原子个数为BP=3,孤电子对数为LP==0,则价电子对数为VP=BP+LP=3+0=3,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B原子为sp2杂化,键角为120°;
②NH3,根据VSEPR理论,配位原子个数为BP=3,孤电子对数为LP==1,则价电子对数为VP=BP+LP=3+1=4,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N原子为sp3杂化,理论上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28′,由于NH3分子中孤电子对存在,孤电子对斥力大于键合电子对斥力,使键角<109°28′;
③H2O,根据VSEPR理论,配位原子个数为BP=2,孤电子对数为LP==2,则价电子对数为VP=BP+LP=2+2=4,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O原子为sp3杂化,理论上正四面体构型键角为109°28′,由于H2O分子中存在两对孤电子对,且孤电子对斥力大于键合电子对斥力,且存在两对孤电子对,使得键角比NH3分子的键角还小;
④PCl4+,根据VSEPR理论,配位原子数为BP=4,孤电子对数为LP==0,则价电子对数为VP=BP+LP=4+0=4,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P原子为sp3杂化,键角为109°28′;
⑤HgCl2,根据VSEPR理论,配位原子数为BP=2,孤电子对数为LP==0,则价电子对数为VP=BP+LP=2+0=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Hg原子为sp杂化,键角为180°;
综上,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⑤①④②③,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空间构型和键角,需明确孤电子对斥力大于键合电子对斥力.题目难度不大,是基础题。
7. 列实验事实不能用氢键来解释的是
A. CH4比SiH4稳定
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D. 接近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量值大于18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为C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CH4的稳定性比SiH4的稳定性高,与氢键无关,A错误;
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的主要原因有:乙醇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乙醇和水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B正确;
C.由于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偏低;而对羟基苯甲醛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偏高,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C正确;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从而形成缔合物,所以接近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量值大于18,D正确;
答案选A。
8.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沸点:B. 熔点:二氧化硅>NaCl>
C. 硬度:碳化硅<金刚石D. 沸点:
>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O、HF、NH3分子中均含有氢键,但水分子中含有的氢键数目最多,故沸点最高,故沸点:,故A正确;
B.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熔点:二氧化硅>NaCl>,故B正确;
C.r(C)O2
D. 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O3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B正确;
C.O3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中溶解度更大,而O2为非极性分子,故在水中的溶解度:O3>O2,C正确;
D.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D错误。
故选D。
11. 关于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蘸有浓盐酸玻璃棒检验,产物为氯化铵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生成白烟,故A错误;
B.NH3熔点高于PH3,是因为氨气中含有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氨气的熔点升高,不是N-H键的键能比P-H大,故B错误;
C.NH3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使Ag+和NH3以配位键结合形成[Ag(NH3)2]+,故C正确;
D.NH3⋅H2O是共价化合物,是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出和OH-,故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 BeCl2的空间结构:V形B. P4中的共价键类型:非极性键
C. 基态N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3d10D. 碱性强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A.BeCl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0,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A错误;
B.P4为正四面体形,共价键类型为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基态N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3d84s2,故C错误;
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Ca>Al,因此碱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13. 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B属于共价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20个B—B,含有30个正三角形
B. 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C. 由S8构成的固态硫属于共价晶体
D. HCN为极性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质B的熔点是2573K,熔点很高,属于共价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B—B的个数为,每个正三角形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所以含有正三角形的个数为,A错误;
B.S和F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SF6的空间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B错误;
C.固态硫是由S8构成的,该晶体中存在的微粒是分子,属于分子晶体,C错误;
D.由图中结构可以看出HCN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二氯乙酸B. 三氯乙酸C. 三氟乙酸D. 二氟乙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C-Cl键的极性大,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增强,更易电离出H+,故随氯原子增加,酸性越来越强,酸性:三氯乙酸>二氯乙酸,但氟的电负性比氯的大,C-F键的极性比C-Cl键的极性大,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l-的极性,导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故三氟乙酸的酸性最强,故选C。
15. 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较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代表Fe,白球代表M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镁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Fe2Mg
B. 晶胞中有4个铁原子
C. 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
D. 该晶胞的质量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Fe原子数为 、镁原子数为8,铁镁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FeMg2,故A错误;
B.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Fe原子数为4,故B正确;
C.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金属键,故C错误;
D.1个晶胞中含有4个Fe原子、8个Mg原子,所以该晶胞的质量是,故D正确;
选BD
16.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 HClO的电子式:
B.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C. NH3分子的VSEPR模型:
D. 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lO中O在中间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此HClO的电子式为,A正确;
B.中子数为10,质子数为8的O原子其质量数为10+8=18,其原子表示为O,B正确;
C.根据VSEPR模型计算,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N还连接有3和H原子,因此NH3的VSEPR模型为,C错误;
D.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3,其电子排布图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17. 镧La和H可以形成一系列晶体材料,在储氢和超导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属于立方晶系,晶胞结构和参数如图所示。高压下,中的每个H结合4个H形成类似的结构,即得到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晶体中La的配位数为8
B. 晶体中H和H的最短距离:
C. 在晶胞中,H形成一个顶点数为40的闭合多面体笼
D. 单位体积中含氢质量的计算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的晶胞结构可知,La位于顶点和面心,晶胞内8个小立方体的中心各有1个H原子,若以顶点La研究,与之最近的H原子有8个,则La的配位数为8,故A正确;
B.由晶胞结构可知,每个H结合4个H形成类似的结构,H和H之间的最短距离变小,则晶体中H和H的最短距离:,故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在晶胞中,每个H结合4个H形成类似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有8个,顶点数为48=32,且不是闭合的结构,故C错误;
D.1个晶胞中含有58=40个H原子,含H质量为g,晶胞的体积为(484.010-10cm)3=(4.8410-8)3cm3,则单位体积中含氢质量的计算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C。
18. “肼合成酶”以其中的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与转化为肼(),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均为极性分子
B. 反应涉及、键断裂和键生成
C. 催化中心的被氧化为,后又被还原为
D. 将替换为,反应可得
【答案】D
【解析】
【详解】A.NH2OH,NH3,H2O的电荷分布都不均匀,不对称,为极性分子,A正确;
B.由反应历程可知,有N-H,N-O键断裂,还有N-H键的生成,B正确;
C.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过程中,Fe2+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后面又得到电子生成Fe2+,C正确;
D.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H2NH2有两个氢来源于NH3,所以将NH2OH替换为ND2OD,不可能得到ND2ND2,得到ND2NH2和HDO,D错误;
故选D。
19. 化合物A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起泡性能好、去污能力强等特点,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X、Y、Z、W、M均为短周期常见元素,W是形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X、Y为同族元素,Z、M为同族元素,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有6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Z>Y>X>M
B. 电负性X>Y>W>M>Z
C. X、Y、Z、W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熔沸点最高的为X的氢化物
D. 均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可以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W是形成物质种类最多元素,W为C;Z可形成+1价阳离子,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有6种空间运动状态,Z为Na;Z、M为同族元素,M可形成1个共价键,M为H;X、Y为同族元素,X可形成1个双键,Y可形成2个单键和2个双键,则X为O、Y为S。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Na>S>O>H,A项正确;
B.一般来说,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O>S>C>H>Na[提示:中C显正价,S显负价,可知电负性S>C],B项正确;
C.X、Y、Z、W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aH、,NaH为离子化合物,熔沸点最高,C项错误;
D.和可以发生反应,D项正确。
故选C。
20. 闭花耳草是海南传统药材,具有消炎功效。车叶草苷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车叶草苷酸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 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C. 其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甲苯中的溶解度
D. 其在弱碱介质中可与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环状结构中含有多个sp3杂化原子相连,故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共平面,A错误;
B.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如图标注所示:共9个,B错误;
C.其钠盐是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甲苯中的溶解度,C错误;
D.羟基中氧原子含有孤电子对,在弱碱介质中可与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D正确;
答案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21. 铁和铜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KSCN、苯酚()检验Fe3+。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苯酚的沸点大于甲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FeCl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
(4)配合物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配离子中与Cu(Ⅰ)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
【答案】(1)3d104s1
(2) ①. N>O> S ②. 苯酚有酚羟基可形成分子间氢键,甲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3)分子晶体 (4) ①. 正四面体 ②. N ③. sp和sp3
【解析】
【小问1详解】
Cu原子序数29,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
【小问2详解】
N核外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族元素,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N>O> S;苯酚的沸点大于甲苯的原因:苯酚有酚羟基可形成分子间氢键,甲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小问3详解】
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熔沸点比较低,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小问4详解】
阴离子为,中心原子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配体CH3CN中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配离子中与Cu(Ⅰ)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原子,配体含有单键碳、叁键碳,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和sp3。
22. 铁及其化合物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有________对成对电子。
(2)基态铁原子的五级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其中到的电离能差值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甘氨酸亚铁是一种具有口服活性的铁强化剂和补充剂。其制备反应如下:
甘氨酸亚铁分子中Fe2+的配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
(4)氯化亚铁的熔点为674℃,而氯化铁的熔点仅为282℃,二者熔点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磁性氮化铁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沿z轴方向的投影如图3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11 (2)铁失去三个电子后,价电子排布为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较高
(3) ①. ②.
(4)氯化亚铁为离子晶体,而氯化铁为分子晶体
(5)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核外电子中有1+1+3+1+3+1+1=11对成对电子。
【小问2详解】
由于铁失去三个电子后,价电子排布为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较高,因此其中到的电离能差值较大。
【小问3详解】
甘氨酸中羧基电离出氢离子后剩余部分作配体,所以甘氨酸亚铁分子中Fe2+的配体的化学式是,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或碳氧双键,其杂化类型是。
【小问4详解】
由于氯化亚铁为离子晶体,而氯化铁为分子晶体,所以二者熔点存在差异较大。
【小问5详解】
根据晶胞结构和投影图可判断氮原子位于顶点和体心,个数为,铁位于面上、棱上和内部,个数为,因此化学式为。
23. 砷化铟(InAs)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化合物,有广泛用途。
(1)基态I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s25p1,I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在Ar保护下分别将InCl3和AsCl3在气化室中加热转化为蒸气,在反应室中混合反应,即可得到橘黄色的InAs晶体。已知:AsCl3和InCl3均为分子晶体。AsCl3沸点为130℃,InCl3沸点为500℃
①33As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AsCl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③AsCl3沸点低于InCl3沸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InCl3晶体中分子间存在配位键,配位原子是___________。
(3)InAs为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的成键方式结合而成的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棱长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InAs的摩尔质量为Mg·ml-1,则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g·cm-3。
【答案】(1)第五周期ⅢA族
(2) ①. [Ar]3d104s24p3 ②. 三角锥形 ③. InCl3和AsCl3均为分子晶体,InCl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AsCl3,分子间作用力大于AsCl3,沸点高于AsCl3 ④. Cl
(3)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态I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s25p1,则铟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ⅢA族。
【小问2详解】
①33As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则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
②AsCl3分子中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③三氯化砷和三氯化铟均为分子晶体,三氯化铟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三氯化砷,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三氯化砷,则AsCl3沸点低于InCl3沸点。
④InCl3晶体中分子间存在配位键,具有空轨道的铟原子和具有孤对电子的氯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原子是氯原子,故答案为:Cl。
【小问3详解】
晶胞中位于体内的砷原子个数为4,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铟原子个数为8×+6×=4,晶体的密度为ρ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30a3ρ,解得ρ= g·cm-3。
24. 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金试剂。硫代硫酸根可看作是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
(1)基态S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
(2)比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
(4)同位素示踪实验可证实中两个S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同,实验过程为。过程ⅱ中,断裂的只有硫硫键,若过程ⅰ所用试剂是Na232SO3和35S,过程ⅱ含硫产物是__________。
(5)MgS2O3·6H2O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边长分别为anm、bnm、cnm,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MgS2O3·6H2O的摩尔质量是Mg·m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1nm=10-7cm)
(6)浸金时,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Au+形成。分别判断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1) (2),氧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难失去一个电子
(3)四面体形 (4)和
(5)
(6)中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电子对,能做配位原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S是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基态S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小问2详解】
,氧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难失去一个电子。
【小问3详解】
SO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可看作是SO中1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则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小问4详解】
过程ⅱ中断裂的只有硫硫键,根据反应机理可知,整个过程中SO最终转化为SO,S最终转化为Ag2S。若过程ⅰ所用的试剂为和。
【小问5详解】
由晶胞结构可知,1个晶胞中含有个个Mg[(H2O)6]2+,含有4个,该晶体的密度 g·cm-3= g·cm-3。
【小问6详解】
中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电子对,能做配位原子。选项
性质
解释
A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
生成了白雾
B
熔点高于
键的键能比大
C
能与以配位键结合
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
D
氨水中存在
是离子化合物
物质
B结构单元(有12个B原子)
SF6分子
S8分子
HCN
结构模型示意图
备注
熔点2573K
易溶于CS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太原五中高二化学5月月考试题pdf、1_太原五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化学答题卡pdf、高二化学月考试题答案定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师范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