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练习,共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拓展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甲】反动派挑拨离间,卑bǐ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A】学生放shǔ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乙】闻一多面对敌人的疯狂tú杀,无比悲愤【B】面对敌人制造的白色恐bù ,拍案而起,毫不畏惧,做了最后一次讲演。(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挑拨离间( )( ) 无耻( ) 蛮横( )(2)根据拼音写汉字。卑bǐ( ) shǔ( )假 tú( )杀 恐bù(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4)A、B两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蝶恋花晏几道①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②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③意。一捻④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注:①晏几道:晏殊第七子。有才华,性孤傲,历任通判等小官,晚年家境中落。②内样妆:宫廷新妆样式。③东君:春天之神。④一捻:细小、短暂。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3.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⑪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⑫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⑬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4.从实验精神出发,探讨王阳明“格”竹子最终头痛而宣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说说丁肇中希望今天的中国学生怎样做研究。6.请赏析第⑦段“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句中的加点字。7.丁肇中为什么对中国学生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④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⑤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8.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9.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10.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1.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养 生[宋]苏轼【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当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注]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yì):安逸,舒服。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C.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D.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②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14.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五、名著阅读15.考考你。⑴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⑵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事。六、作文16.请以“ 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请从“感动”“幸福””“悔恨”“痛苦”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 字。参考答案:1.(1) bō jiàn chǐ hèng(2) 鄙 暑 屠 怖(3)难道我们昆明的青年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吗?(4)D 手法:拟人、比喻;特点:①娇媚②色白③笑对严寒 ①写出了对梅花笑对严寒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对梅花的凋谢和飘零由衷的惋惜和感慨;③以花喻人,写诗人如梅花一般,被吹落枝头,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④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4.他只是消极的观察,而没有积极的探测(或者答“他只是消极的对着竹子硬想,没有动手实验”);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5.要重视实验精神(或者积极的探测);制定细致具体的计划,为实验选定适当的目标(或者实验中有眼光,勇气,判断力和灵感);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6.“新”给“知识”起了限制作用,并不是指所有的知识,“只能”强调了唯一性,科学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到,强调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②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或者传统文化背景使得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实验);③格物致知精神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的;④格物致知精神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⑤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8.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9.本义是指对事物或事理认识不清。这里是指不经过实践分析,就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10.举例论证,举“我”个人经验的例子,证明了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使论证更具体形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1.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2.C 13.①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②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闲,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 14.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15. 水浒传 赤壁之战 失街亭,16.幸福留在心里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愉悦;幸福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幸福,若有颜色,那它会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分享出我珍藏多年的就在心中的那些幸福吧!幸福·绿色炎热的暑假到了,面对每天30多度的高温,手中的扇子,身边的风扇,更是一刻也停不下来。这时,妈妈总会身穿一身绿围裙,来到厨房,为我煮上一杯绿茶,等茶凉了,再端来为我解暑。茶上漂浮着几片淡淡的茶叶,闻起来芳香扑鼻,喝下去,使人顿时神清气爽,让我觉得夏天不再有那么炎热。这份幸福,如同茶上漂浮的茶叶,淡淡的,绿色的。幸福·黄色临近期末,每天都复习到11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躺到床上,一想到还有好几场硬仗没打,心中就叫苦不迭,脑海中还在回想刚刚的复习资料,竟不知怎的就睡着了,连梦都没做一个。第二天醒来,一想到上学就头疼,可却发现,窗帘的缝隙中透过了几缕暖黄色的阳光,它仿佛告诉我: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加油吧!我心中顿时充满了力量。这份幸福如同阳光一样,暖暖的,黄色的。这些就是我留在心中的幸福,不刻骨铭心,却使我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