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769598/0-17163986104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769598/0-1716398610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769598/0-17163986104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平均数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平均数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书写整洁,甲乙两个组一次单元测验情况如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书写整洁
一、选择题
1.组5人共跳绳320下,组4人共跳绳288下。( )成绩好。
A.组B.组C.无法确定
2.小美在一次单元检测中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是93分,数学成绩99分,计算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的算式是( )。
A.(93+99)÷2B.(93+99)÷3C.(93×2+99)÷3
3.甲乙两个组一次单元测验情况如表.评价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成绩,最合适的是( )
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
4.小玲三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30页。她前两天看的页数都超过30页,那么她第三天看的页数( )。
A.比30页多B.比30页少C.还是30页
5.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的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
A.B.C.
二、填空题
6.小明8岁,小亮7岁,小红5岁,小兰和小明同岁,他们几人的平均年龄是( )岁。
7.小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分为92分,语文、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分为90分,小明的数学成绩是( )分。
8.如图是童心小学四(1)班、四(2)班学生喜欢的图书情况统计图。
(1)四(1)班喜欢( )读物的同学最多。
(2)四(2)班喜欢文学读物的比四(1)班多( )人。
9.在一次数学监测(满分120分)中,小华、小瑞、小聪三人的平均分是96分,小华和小瑞两人的平均分是94分,小聪和小华的得分一样。小华得了( )分,小瑞得了( )分,小聪得了( )分。
10.四年级三个班参加了“环保小卫士”回收塑料瓶活动,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45个,已知一班收集了44个,二班收集了40个,则三班回收塑料瓶( )个。
11.中位数反映出这一组数据的( )。
三、判断题
12.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 )
13.第一小组的10名学生称体重,最重的为45kg,最轻的为30kg。他们的平均体重可能是35kg。( )
14.游泳池平均水深1.3米,小明的身高1.6米,他不会游泳,掉入池中也一定不会有危险。( )
15.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2米,明明身高125厘米,他能安全过河。( )
16.一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5m,小明的身高是1.7m,他过这条河可能会有危险。( )
四、解答题
17.公园里,10名同学准备租一条船,租金大家来平摊。后来有2人因故没有参加,参加的同学每人多出3元钱。租金总共是多少元?
18.下面是某校四年级各班3月份和4月份植树统计表和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2)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画完整。
(3)3月和4月( )班植树最多。
(4)3月和4月平均每班植树( )棵。
19.制图并计算分析。
李明2-4年级期末成绩统计表
李明2-4年级期末成绩统计图
(1)李明三年级时语文和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 )分。
(2)已知李明2-4年级数学单科的平均成绩是95分,那么他四年级时的数学成绩是( )分。
(3)把图中四年级的数据补充完整。
(4)观察李明的成绩变化,你对他的学习会提什么建议?
20.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甲停车场停放的轿车比面包车多( )辆,乙停车场停放的货车比大客车少( )辆。
(2)如果小车(轿车、面包车)每辆收费5元,大车(大客车、货车)每辆收费8元,乙停车场当天共收费多少元?
21.如图为李老师月上班坐地铁和开车天数情况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老师9月份上班( )天,( )月份上班22天。
(2)李老师这几个月平均每个月坐地铁( )天。
列式计算: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甲组
95
93
93
90
85
87
83
乙组
97
90
87
93
89
88
班级
四(1)
四(2)
四(3)
合计
3月
35棵
4月
15棵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语文
97
94
90
数学
94
92
参考答案:
1.B
【分析】先用320除以5计算出A组的平均成绩;再用288除以4计算出B组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320÷5=64(下)
288÷4=72(下)
72>64,因此B组的成绩好。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先用93×2求出语文、英语两科的总成绩,再加上数学成绩,用三科的成绩总和除以3即可。
【详解】(93×2+99)÷3
=285÷3
=95(分)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知识点,先求出三科的总成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A
【详解】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
4.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小玲三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30页,这本书的总页数是30×3=90页,而她前两天每天看的都超过了30页,说明两天看的页数有比60页多,第三天看的页数比30页少,据此解答。
【详解】30×3=90(页)
她前两天每天看的都超过了30页,说明两天看的页数比60页多,所以第三天看的页数不到30页。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先求出总的页数,根据前两天每天看的都超过了30页,说明两天看的页数比60页多,然后用总页数减去看的就可以解答。
5.A
【分析】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详解】A.此图中横线高度比较大的两个数矮,比较小的两个数高,所以此图符合题意;
B.此图中横线高度仅比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高一点,比其他三个数都要矮,不符合题意;
C.此图中横线高度只比最大的一个数矮,和第二大的数齐平,比较小的两个数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平均数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6.7
【解析】小兰和小明同岁,都是8岁,求出四个人的年龄和,除以4,得到他们几人的平均年龄。
【详解】8+7+5+8=28(岁)
28÷4=7(岁)
所以他们几人的平均年龄是7岁。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7.96
【分析】小明的数学成绩=小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3-语文、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分×2。
【详解】92×3-90×2
=276-180
=96(分)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分求出总分,再找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解决问题。
8.(1)卡通
(2)6
【分析】(1)观察统计图中的条形的高度即可作答;
(2)用四(2)班喜欢文学读物的人数减去四(1)班的人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四(1)班喜欢卡通读物的同学最多。
(2)20-14=6(人),所以四(2)班喜欢文学读物的比四(1)班多6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 100 88 100
【分析】用小华、小瑞、小聪三人的总成绩减去小华和小瑞两人的总成绩,就是小聪的成绩,再求其他同学成绩即可。
【详解】小聪的成绩:96×3-94×2
=288-188
=100(分
小华的成绩:100分
小瑞的成绩:94×2-100
=188-100
=88(分)
【点睛】算出小聪的成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51
【分析】先求出四年级三个班的总人数,再减去一班和二班收集的塑料瓶个数即可得解。
【详解】45×3-44-40
=135-44-40
=91-40
=51(个)
则三班回收塑料瓶51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四年级三个班的总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中等水平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不受偏大偏小数的影响,所以中位数反映出这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详解】由分析可得,
中位数反映出这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位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12.×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不能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
故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平均不代表个体。
13.√
【分析】根据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它是这组数据所有数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得出的,它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小组的10名学生称体重,最重的为45kg,最轻的为30kg。他们的平均体重可能是35kg,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这组数据的数分布在平均数的上下,但不可能都比平均数大,也不可能都比平均数小。
14.×
【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详解】游泳池平均水深1.3米,也可能有超过1.6米的地方,小明的身高1.6米,他不会游泳,掉入池中可能会有危险。
故答案为:×
【点睛】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具有惟一性,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15.×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依此判断。
【详解】1.2米是这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并不代表这一条小河每一处的水深,因此他不能安全过河。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解答。
【详解】平均水深为1.5m,只说明此塘平均深浅,有可能有的地方比1.7m还要深,也有可能都没有1.7m深,所以,他过这条河会有危险,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正确的理解平均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120元
【分析】最后只有8个人参加,参加的同学每人多出3元钱,8个人,总共多出24元,这24元相当于是原来2个人的钱,除以2,得到原来每人出12元,那么10个人总共120元。
【详解】(人)
(元)
(元)
(元)
答:租金总共是12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问题,平均数的本质是移多补少。
18.(1)见详解
(2)见详解
(3)四年级(3)
(4)55棵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里面的数据,对应填在统计表中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在条形统计图中描出相应的数据即可,一个代表5棵树;
(3)从统计表中可以之间看出,四年级(3)班是植树最多的班级;
(4)把3月份和4月份所植的树加起来,再除以3就是平均每个班级植树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1)某校四年级各班3月份和4月份植树统计表
3月: 4月:
(2)某校四年级各班3月份和4月份植树统计图
(3)3月和4月(四年级(3))班植树最多。
(4)
3月和4月平均每班植树(55)棵。
【点睛】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以及统计图并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93;
(2)99;
(3)见详解;
(4)建议强化语文训练,努力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李明三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加数学成绩的和再除以2即可;
(2)用李明2-4年级数学单科的平均成绩乘3计算出2-4年级数学的总成绩,然后用总成绩分别减二年级的数学成绩、三年级的数学成绩即可。
(3)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
(4)根据统计图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言之合理即可。
【详解】(1)(94+92)÷2
=186÷2
=93(分)
(2)95×3=285(分)
285-94-92
=191-92
=99(分)
(3)李明2-4年级期末成绩统计图
(4)根据统计图观察可知,李明的语文成绩一年比一年低,因此建议他强化语文训练,努力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答案不唯一)
【点睛】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16;4
(2)250元
【分析】(1)甲停车场停放的轿车有28辆,面包车有12辆,相减即可求出甲停车场停放的轿车比面包车多几辆;同理可以算出乙停车场停放的货车比大客车少多少辆;
(2)小车总量数×5+大车总量数×8=总共收费多少钱,据此解答。
【详解】(1)28-12=16(辆)
7-3=4(辆)
答:甲停车场停放的轿车比面包车多16辆,乙停车场停放的货车比大客车少4辆。
(2)小车收费:
(10+24)×5
=34×5
=170(元)
大车收费:
(3+7)×8
=10×8
=80(元)
170+80=250(元)
答:乙停车场当天共收费250元。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熟练掌握并进行数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20;12
(2)17;列式计算见详解。
【分析】(1)通过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可知:李老师9月份坐地铁15天,开车5天,坐地铁和开车上班的天数和即是李老师9月份上班的天数。
用10月、11月、12月各月坐地铁的天数加上开车的天数,找出和是22天的月份即可。
(2)先求出9月、10月、11月和12月这4个月坐地铁的天数和,再用坐地铁的天数和÷4即可求出这4个月平均每个月坐地铁的天数。
【详解】(1)9月份上班的天数:(天)
10月份上班的天数:18+2=20(天)
11月份上班的天数:17+3=20(天)
12月份上班的天数:(天)
所以李老师9月份上班20天,12月份上班22天。
(2)
(天)
所以李老师这几个月平均每个月坐地铁17天。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
班级
四(1)
四(2)
四(3)
合计
3月
30棵
35棵
40棵
105棵
4月
20棵
15棵
25棵
60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书写整洁,下面的说法是不合理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