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2.(本题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点燃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的气体
3.(本题2分)下列溶液中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与对应括号内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冒气泡)
B.(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C.(产生刺激味气体)
D.(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4.(本题2分)绿萝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若缺乏钾元素会出现叶尖变黄,施用下列化肥能得到改善的是
A.NH4NO3B.Ca(H2PO4)2C.K2SO4D.CO(NH2)2
5.(本题2分)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CO(NH2)2、Ca3( PO4)2、KCl、KH2PO4均属于氮肥
B.
C. 年产量前三位的金属
D.
6.(本题2分)下列说法与所学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A.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从而减少空气污染
B.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可使农作物增产,但不合理施用会污染水源
C.用水可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大棚里充入CO2以提高产量,是 CO2能造成温室效应
7.(本题2分)农业生产需要合理使用各类肥料。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2SO4B.KNO3C.(NH4)2CO3D.Ca(H2PO4)2
8.(本题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鉴别所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9.(本题2分)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小高同学对所学理化知识进行归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的导体:水银、石墨、大地
B.常见的复合肥: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
C.常见的晶体:玻璃、铁、食盐
D.常见的混合物:煤、石灰水、高锰酸钾
10.(本题2分)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倒伏能力。( )
12.(本题2分)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
13.(本题2分)NH4Cl与KCl可通过观察外观区分( )
14.(本题2分)尿素【CO(NH2)2】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
15.(本题2分)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鉴别氮肥和钾肥。 (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硫酸铵是开采稀土的重要原料,根据国家质量标准,工业用硫酸铵的部分指标如下表,某公司生产的硫酸铵包装袋上部分文字如图所示。
化学社团同学对该硫酸铵进行如下实验:称取7.0g干燥的硫酸铵与足量的熟石灰混合均匀,按下图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通入一会氮气,反应前后烧杯及其内溶液的总质量增加1.7g。[已知硫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杂质不参加反应,忽略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水分损失]
(1)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均匀的目的是 。
(2)根据化学社团的数据,从硫酸铵的含量判断,该硫酸铵包装袋上的文字是否属实。(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烧杯中的稀硫酸用浓硫酸代替,则所测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硫酸铵在农业上是一种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双选)。
A.化肥对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B.滥用化肥可引起环境污染
C.常见化肥中,根据颜色可将钾肥鉴别开来D.硫酸铵可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17.(本题10分)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某研究性小组对K2SO4和Mn3O4的制备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以硫酸工业的尾气SO2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⑴钾肥K2SO4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 。
A.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
B.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⑵反应釜I中发生的反应包括:①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CaO + SO2==CaSO3③ 2CaSO3+O2==2CaSO4
⑶反应釜III:向反应II 所得(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蒸发浓缩、过滤 、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可制得K2SO4产品。为提高K2SO4产品纯度,过滤时应控制反应液的温度范围为 (填字母序号,如图为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A.0℃-10℃ B.20℃-30℃ C. 60℃-65℃ D.80℃-90℃
⑷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证明产品K2SO4中不含杂质的实验方法是 写出方法、现象)。
(二)实验室以SO2气体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3O4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I】制备MnSO4溶液:在三颈烧瓶中(装置见图) 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先通氮气,再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搅拌反应3小时。停止通SO2,继续反应片刻后过滤得MnSO4溶液。
[资料1]亚硫酸(H2SO3)在Mn2+催化作用下被O2氧化为硫酸,硫酸与MnO2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反应。
⑸烧杯中石灰乳(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的作用为 。
⑹三颈烧瓶中生成MnSO4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⑺步骤I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及时搅拌反应液、 (任写1条)。
【步骤II】制备MnSO4•H2O晶体:利用硫酸锰的溶解度在1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急剧降低的原理,采用压力釜升温加压结晶法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纯净的MnSO4•H2O晶体。
【步骤III】制备Mn3O4固体:准确称取101.4mg MnSO4•H2O,将MnSO4•H2O晶体在空气中高温煅烧,下图是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煅烧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资料2] MnSO4在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Mn3O4和三氧化硫,当温度超过1000℃时,Mn3O4又被氧气氧化为Mn2O3或MnO2
⑻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
18.(本题10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 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 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 。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炭层
B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C
鉴别化肥NH4Cl和(NH4)2SO4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水蒸气
通过装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
C
鉴别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D
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硫酸铵含量≥
99.5
99.0
96.6
硫酸铵
按执行标准:
一等品
净重:
XX公司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炭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NH4Cl和(NH4)2SO4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B
【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A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B不正确;
C、点燃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C正确;
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正确。故选B。
3.C
【详解】A、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原方程式未配平,不合题意;
B、反应物氢氧化镁的化学式、生成物氯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镁在化合物中显+2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合题意;
C、在加热的条件下,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D.硫酸铁溶液是黄色的,而不是蓝色的,现象描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4.C
【详解】A、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Ca(H2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D、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Ca3( PO4)2属于磷肥;KCl属于钾肥;KH2PO4属于复合肥,故A错;
B、氧化物属于无机化合物,即无机化合物包含着氧化物,故B错;
C、年产量最多的前三种金属是铁、铝、铜,故C正确;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
故选C。
6.D
【详解】A、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可使农作物增产,但不合理施用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
C、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
D、大棚里充入二氧化碳提高产量,是因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符合题意。
故选D。
7.B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钟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详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NH4)2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粗盐中的泥沙不溶于水,因此加水溶解,然后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粗盐,故选项错误;
B、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入装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故无法完成除杂,选项错误;
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使其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或氮气,则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选项错误;
D、氯化铵能和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氯化钾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则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水银、石墨、大地均能导电,均属于导体,正确;
B、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而氯化钾、硫酸钾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钾元素,不属于复合肥,错误;
C、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错误;
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试题分析:,能用作钾肥的是化学式中,具有钾元素的物质,故答案选择A。
考点:化学肥料
11.×
【详解】磷肥能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钾肥有抗倒伏的作用。
此说法错误
12.错误
【详解】不是所有的化肥都能溶于水,比如弱酸性磷肥就不溶于水,故错误。
13.错误
【详解】NH4Cl与KCl均是白色固体,无法通过观察外观区分。可以使用水进行区分,加水后温度降低的是NH4Cl,温度几乎不变的是KCl,题干说法错误。
14.正确
【详解】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正确。
15.错误
【详解】铵态氮肥才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氨气,尿素属于氮肥,不属于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氨气,钾肥也不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氨气,所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不一定能鉴别出氮肥和钾肥,故错误。
16.(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硫酸铵和熟石灰充分反应
(2)解:设7.0g干燥的硫酸铵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由题意可知,生成氨气的质量为1.7g,则有
x=6.6g
则硫酸铵的含量为:<99.0%(一等品标准),
答:该硫酸铵包装袋上的文字不属实。
(3)偏大
(4)AB
【详解】(1)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均匀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硫酸铵和熟石灰充分反应;
(2)见答案;
(3)如果烧杯中的稀硫酸用浓硫酸代替,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质量增加偏大,即氨气质量偏大,从而导致硫酸铵的质量偏大,则导致所测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
(4)A、化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故A说法正确;
B、滥用化肥可引起环境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污染,故B说法正确;
C、常见的氮、磷、钾三种化肥中,氮肥和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根据颜色可将磷肥鉴别开来,故C说法错误;
D、硫酸铵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因此不能混合施用,故D说法错误;
故选:AB。
17. C CaCO3CaO+CO2↑ D CaCO3 取少量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K2SO4中不含杂质。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MnO2+SO2===MnSO4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SO2气体被氧化为硫酸,导致转化率降低。 微热提高温度 MnSO4
【详解】(1)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故选C;
⑵反应釜I中发生的反应包括: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3) 80℃-90℃时,氯化铵和硫酸钾的溶解度相差最大,为提高K2SO4产品纯度,过滤时应控制反应液的温度范围为80℃-90℃,故选D。
⑷反应釜II中生成的碳酸钙是反应釜I的反应物,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碳酸钙;产品K2SO4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铵,取少量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K2SO4中不含杂质。
⑸烧杯中石灰乳(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⑹三颈烧瓶中生成MnSO4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
⑺步骤I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SO2气体被氧化为硫酸,导致转化率降低。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SO2和N2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及时搅拌反应液、微热提高温度。
⑻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MnSO4。
18.(1)氮、磷、钾元素
(2) 20 kg 10.1%
(3)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分析】(1)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元素,故填:氮、磷、钾元素;
(2)
需要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磷酸二氢铵的质量为
磷酸二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20kg;10.1%
(3)
鉴别NH4Cl和K2SO4,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点睛】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及铵态氮肥的鉴别方法,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化学与农业生产,1%),7% ,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化学与农业生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