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课堂检测
展开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除杂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AB.BC.CD.D
2.(本题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冰箱除异味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用于炼铁
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显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本题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B.量取9.5mL液体
C.稀释浓硫酸D.滴加液体
4.(本题2分)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5.(本题2分)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
A.苛性钠B.纯碱C.火碱D.烧碱
6.(本题2分)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7.(本题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AB.BC.CD.D
8.(本题2分)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9.(本题2分)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比较与归纳:生石灰和浓硫酸作为干燥剂使用的原理相同
B.宏观与微观:H2O和组成元素相同,其分子构成也相同
C.实验与探究:将分别浸有浓盐酸和浓氯水的棉花团靠近,产生白雾
D.变化与守恒:1g硫粉和1g氧气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氯化硫气体
10.(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铅笔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将熟石灰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出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 )
12.(本题2分)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手触摸试管外壁有发热的感觉( )
13.(本题2分)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做干燥剂。( )
14.(本题2分)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
15.(本题2分)酸具有通性的原因:酸溶液中都含有;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溶液中都含有。(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思维拓展】小红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实验后,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B中剩余物,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反思】
(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填序号)。
(2)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计算能力测试】
小强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7.(本题10分)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主要过程如下:
①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用途是 。
②碱B的化学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2)某食盐中添加了碘酸钾和亚铁氰化钾(,相对分子质量为422)。其中亚铁氰化钾可防止食盐结块,但人们总是担心其会分解产生剧毒的氰化钾。某同学对亚铁氰化钾受热分解进行了探究,其热重分析数据如图:
【查阅资料】一般烹饪温度低于340℃。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食盐中至少含有 种金属元素(填一数字)。
②写出70℃~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温度达到400℃时,会产生剧毒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单质气体X,则X的化学式是 。
③食用含亚铁氰化钾作抗结剂的食盐是否安全?其理由是 。
18.(本题10分)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释放”,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 。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5)的利用。①在高温高压下,和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与的计量数比 。
②超临界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试剂
A
Fe
Zn
稀盐酸
B
CO2
H2O
氢氧化钠溶液
C
Cu
CuO
稀硫酸
D
Na2SO4溶液
Na2CO3
氯化钡溶液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Mg(NO3)2溶液和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水和稀盐酸
C
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过滤或蒸发
D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水或小木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B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
B中NaOH未完全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向滤渣中加入 。
; 。
猜想二成立。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铁和锌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样既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主要物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水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除去了主要物质,没有除去杂质,故B错误;C.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而铜不会,在混合物中加入硫酸,氧化铜溶解,过滤就只剩下铜,故C正确;D.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杂质和主要物质都会被除去,故D错误;故选C。
2.B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对应关系成立,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对应关系不成立,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对应关系成立,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氢氧化钠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到纸片上称量,否则会把托盘腐蚀,造成称量的误差,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A选项错误;
B、用量筒量取9.5mL液体,应选择量程略大于9.5mL的量筒,用100mL的量筒量取,会因刻度不精确而有误差,所以应选择10mL的量筒,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B选项错误;
C、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C选项正确;
D、胶头滴管滴加药品到试管中时,为防止滴到试管壁上或污染滴管内的药品,不能伸入到试管内,应把胶头滴管竖直、悬空,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故反应一开始无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pH值不断减小,最后无限接近7,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铁之前,故锌比铁活泼,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比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快,
设等质量的锌和铁的质量为m,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为x,y
x=2m/65 y=2m/56
故铁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锌生成氢气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5.B
【详解】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B。
6.A
【详解】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A正确;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硬度最小,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A。
【点睛】干燥剂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有生石灰,利用物理吸水性的有浓硫酸(酸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
7.B
【详解】A、Mg(NO3)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K2SO4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K2SO4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Mg(NO3)2溶液不能,可以鉴别,故A正确。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
C、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是二氧化锰和水的混合物,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或蒸发的方法分离出MnO2,故C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具有脱水性,能使小木条变黑,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B。
【点睛】加入试剂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A
【详解】氢氧化钠和硫酸有强腐蚀性,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腐蚀品标志。
A、图为腐蚀品标志,正确;
B、图为易燃品标志,错误;
C、图为剧毒品标志,错误;
D、图为爆炸品标志,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生石灰作为干燥剂使用的原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浓硫酸作为干燥剂使用的原理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原理不相同,错误;
B、H2O和 H2O2 组成元素相同,1个H2O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H2O2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分子构成不相同,错误;
C、分别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团靠近,生成氯化铵固体,产生白烟,不产生白雾,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氧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1g硫粉和1g氧气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氯化硫气体,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石墨用于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质软、有深灰色,活性炭用于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正确;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B错误;
C、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利用了高锰酸钾受热可分解出氧气,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错误;
D、用盐酸除铁锈,是利用了盐酸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1.错误
【详解】熟石灰没有吸水性,放置于空气中表面不会出现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故说法错误。
12.正确
【详解】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手触摸试管外壁有发热的感觉,故正确。
13.错
【分析】根据常见的干燥剂分析,干燥剂的性质是具有吸水性。
【详解】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故说法错误。
14.正确
【详解】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可以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因而可以用来制作叶脉书签。
故说法正确。
15.√
【详解】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共同的氢离子,所以不同的酸却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在水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共同的氢氧根离子,所以不同的碱却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16.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变浑浊 取少量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NH4HCO3NH3↑+H2O+CO2↑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变红色 ③④ 低温密封保存 9.9 90%
【详解】实验设计:
(1)根据现象: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水和氨气,水和氨气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从而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何穗,从而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取少量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思维拓展:
取少量B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后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反思:
(1)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③④,这是因为③④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2)碳酸氢铵化肥受热易分解,在存放时应低温密封保存;
计算能力测试: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25g+100g﹣115.1g=9.9g;
(2)设碳酸钙质量为x。
x=22.5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17.(1) 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NaOH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 三/3 K4[Fe(CN)6]•3H2O K4[Fe(CN)6]+3H2O↑ N2 由于一般烹饪温度低于340℃,达不到产生剧毒物质KCN所需的400℃以上高温
【详解】(1)①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用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碱的组成可知,电解后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①食盐中含有各种添加剂,如添加碘酸钾(KIO3)补充碘元素、添加亚铁氰化钾(K4[Fe(CN)6]),食盐中含有的金属元素至少有钠、钾、铁三种元素;
②亚铁氰化钾加热先失去结晶水,根据图示可知,70℃~100℃反应是亚铁氰化钾(K4[Fe(CN)6])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失去结晶水后,质量不再减少,说明100℃时,结晶水完全失去,反应的方程式为K4[Fe(CN)6]•3H2O K4[Fe(CN)6]+3H2O↑;温度高于400℃时,会产生剧毒物质KCN,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单质气体,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则X是氮气,其的化学式是N2;
③由于一般烹饪温度低于340℃,达不到产生剧毒物质KCN所需的400℃以上高温,所以低温下抗结剂可以安全放心使用。
18.(1)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
(3)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4)ABC
(5) 1:2 BD/DB
【详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C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后A装置内的压强变小,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故填: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
(3)①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所以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I成立,故填: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②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1 成立,理由是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即使有碳酸钙,也没有气泡产生,故填: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呈碱性,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可以证明猜想Ⅱ成立,故填: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
(4)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且释放出的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故填:ABC。
(5)①反应物是CO2和NH3生成物是CO (NH2)2和H2O,所以该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1:2,故填:1:2。
②A、该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A错误;
B、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二氧化碳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似,选项B正确;
C、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C错误;
D、超临界CO2流体是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可取代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选项D正确。
故填:BD。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B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变红色
B中NaOH未完全反应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162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课堂检测,文件包含72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72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巩固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