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69619/0-17163986738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69619/0-17163986738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4酸碱中和反应同步练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69619/0-1716398673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课时作业
展开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硫酸镁B.盐酸C.氧化镁D.氢氧化铝
2.(本题2分)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D.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3.(本题2分)为了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否反应,下列所做对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稀盐酸B.倾倒少量溶液
C.返滴NaOH溶液D.加热蒸干溶液
4.(本题2分)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B.用氯酸钾制氧气
C.60℃时恒温蒸发饱和的KNO3溶液D.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
5.(本题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B.CO2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胃舒平Al(OH)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N2难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
6.(本题2分)若用100g 8%的盐酸和100g 8%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7.(本题2分)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
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
8.(本题2分)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汁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
C.苏打水显酸性D.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水
9.(本题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10.(本题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所以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
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
12.(本题2分)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
13.(本题2分)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
14.(本题2分)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
15.(本题2分)10g硫酸溶液与10g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得到20g溶液(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向一定体积10%的盐酸溶液中逐滴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mL(密度以1 g·mL-1计算),发现溶液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0mL时,溶液的温度恰好达到最大值。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式计算该实验得到的NaCI的质量 (结果保留2位小数)。
(2)该小组将最后所得的溶液转移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到 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最后将所得固体多次烘干、称量,在确保本次实验固体不损失的情况下,得到的固体的质量小于150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其原因是 。
17.(本题10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B.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所含微粒有Na+、、H+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本实验中需要准备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250g,若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需要浓硫酸 克,需加水 mL(水的密度为lg/mL)。
18.(本题10分)张华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思考: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他是依据 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如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3)张华同学发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请写出一个能生成MgCl2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们知道溶液酸碱度pH可显示的溶液的酸碱性;酸溶液pH<7,溶液显酸性;碱溶液pH>7,溶液显碱性.提出问题:盐溶液的pH怎样呢?盐溶液显什么性呢?
猜想与假设:盐溶液的pH可能为:pH=7、pH<7、pH>7.
设计与实验:下列是两同学分别对相同的NaCl溶液、CuSO4溶液、K2CO3溶液的pH进行的测定实验: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pH标准比色卡比较.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片上,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pH标准比色卡比较.
记录数据:下表是两同学记录所测pH的实验数据:
结论:通过测定几种盐溶液的pH,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价与反思:上述两同学测得的数据,反映了溶液真实pH的是 同学.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物质
陈醋
苹果汁
牙膏
肥皂水
pH
2.5
3.1
8.5
10.0
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氯化亚铁
氯化铜
KCl
CaCl2
NaCl
MgCl2
ZnCl2
FeCl2
NaCl溶液
CuSO4溶液
K2CO3溶液
甲同学
7
4
10
乙同学
7
5
9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硫酸镁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是盐类,故A正确;
B.盐酸是酸类,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不是盐,故B错误;
C.氧化镁由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是氧化物,故C错误;
D.氢氧化铝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离子带电是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但带电的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D、NH4NO3属于盐类物质,错误;
3.D
【详解】A、为了使氢氧化钠和盐酸充分反应,需要用玻璃棒搅拌,不能用温度计搅拌,错误。
B、倾倒少量溶液时,试管倾斜,烧杯嘴紧挨试管口,错误。
C、为了防止胶头滴管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错误。
D、用玻璃棒蘸取液体,在酒精灯火焰外焰上,加热蒸干溶液,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液质量增加,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用氯酸钾制氧气时有催化剂比无催化剂时剩余固体的质量要多,错误;
C、温度不变,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60℃时恒温蒸发饱和的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溶液恢复至室温,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5.C
【详解】A、浓硫酸腐蚀性较强,且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金属除锈,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钾和盐酸的质量比为:56:36.5,故100g 8%的氢氧化钾和100g 8%的盐酸反应,盐酸剩余,反应后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故选B。
7.B
【详解】A、陈醋的pH=2.5,酸性最强,错误;B、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所以可以用牙膏、氨水、肥皂水等中和,正确;C、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D、陈醋的pH=2.5,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吃陈醋,错误。 故选B。
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8.B
【详解】A、分析图示信息可知,西瓜汁的pH<7,显酸性,故选项A说法错误;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过多酸性物质,柠檬水的pH在2~3之间,显酸性,因此应该少饮柠檬,故选项B说法正确;
C、分析图示信息可知,苏打水的pH>7,显碱性,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分析图示信息可知,橘子汁的pH在3~4之间,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和离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此选项不正确;
B、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是盐,溶液显碱性,此选项不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此选项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A、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但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不一定显正价,如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不符合题意;
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带电,不符合题意;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符合题意。故选D。
11.正确
【详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搅拌,能够观察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不再存在,进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叙述正确,故填正确。
12.√
【详解】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此说法正确
【点睛】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3.错误
【详解】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14.正确
【详解】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食醋显酸性,能与松花蛋中的碱性物质反应,消除涩味,正确。
15.错误
【详解】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则10g硫酸溶液与10g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小于20g,叙述错误。
16. 14.63g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 过量50mL氢氧化钠溶液没有转化成氯化钠,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钠时,固体的质量会增大
【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温度升到最高,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求出生成氯化钠质量;
(2)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详解】(1)设,该实验得到的NaCI的质量为x,
x=14.63g;
该实验得到的NaCI的质量为14.63g。
(2)蒸发时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得到的固体的质量小于150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是因为过量50mL氢氧化钠溶液没有转化成氯化钠,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钠时,固体的质量会增大。
17. 2NaOH+H2SO4═Na2SO4+2H2O H2SO4 12 AD 25 225
【详解】(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2NaOH+H2SO4═Na2SO4+2H2O。
(2)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不断加入的是酸性溶液,使pH减小,故仪器A中溶液硫酸H2SO4。
(3)图3中V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恰好完全反应,pH=7,结合图2可知,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
(4)A、b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2SO4和过量的NaOH,正确;
B、d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d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溶液中所含微粒有Na+、、H+及溶剂水分子H2O,错误;
C、c→d,是完全反应后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Na2SO4的质量不变,错误;
D、e→f,温度逐渐升高,该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故选AD。
(5)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250g×9.8%=×98%,=25g,需加水的质量为250g-25g=225g,水的密度为1g/mL,水的体积=225mL。
18.(1) AlCl3 CuCl2 金属活动性顺序
(2)
(3)(合理即可)
(4) 盐溶液可以为中性、酸性、碱性溶液 甲
【详解】(1)表格中的各种物质为氯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氯元素,氯化物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合物整体化合价为0,则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氯化铜化学式为CuCl2;
根据表格可知,金属元素的排列是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进行排列的,其金属元素金属活动性从左到右依次递减。
(2)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发生变化,故图示为 。
(3)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也可选用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4)通过表格中数据可知,盐溶液pH大于7、小于7、等于7均可,故盐溶液可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测定溶液pH时,用蒸馏水润湿试纸,测得的值会不准确,故甲同学的数据准确。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461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巩固练习</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