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模块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29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展开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的含义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____________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2.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____________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综合考虑的因素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____________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____________水平等。4.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2)自然资源分布________。(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区域经济发展____________。
5.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名师解惑] 限制开发区域不等于不允许开发限制开发区域所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各类主体功能区主要以主体功能为首要任务,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主要目的:逐步缩小我国______________。2.典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发展背景: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______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广,人口和经济总量大,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重要战略:开发____________、建设海洋强国。2.我国的海洋国情(1)海域辽阔,海岸线________,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________影响大。(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4)____________种类多。(5)拥有多种海洋____________类型。(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__________,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__________,维护海洋权益。
四、维护海洋权益1.必要性(1)海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______________和环境保障,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____________的平台。(2)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3)中国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
2.我国的海洋权益(1)有据可查的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 000多年历史。(2)中国最早发现、________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______________、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________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3)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____________设立三沙市,把________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3.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____________地解决海洋争端。
素养能力1 建设主体功能区 一个区域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 )A.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提供服务产品C.东北平原地区—提供农产品D.长三角经济开发区—提供工业品【破题思路】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属于________区,其主体功能应该为提供____________产品。
(2)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 )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破题思路】 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少,因此后备土地资源____;我国生态环境比较_____;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许多自然资源比较____;我国区域经济发展______。
1.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目的及背景
2.我国陆地主体功能区
3.我国海洋主体功能区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全球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开发强度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该区域被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保育发展区(在生态保护中适度发展经济的地区)等三个区域(见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T1、T2、T3分别为( )A.重点发展区、保育发展区、优化发展区B.优化发展区、保育发展区、重点发展区C.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保育发展区D.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保育发展区
解析:T1、T2、T3依次主要位于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国东北平原及临近地区、大兴安岭,T1是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经济规模较大,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区域一体化基础较好,故为优化发展区;T2区域的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等工业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故为重点发展区;T3区域多为大兴安岭等林区,分布着原始森林,生态环保意义重大,故为保育发展区。C正确。
2.与T2相比,T3区域( )A.自然环境更优越 B.经济发展水平更高C.矿产资源更丰富 D.生态保护更优先解析:T2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国东北平原及临近地区,拥有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等工业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矿产资源更丰富,B、C错误;T3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生态脆弱,自然环境并不优越,生态保护更优先,A错误,D正确。
3.实现T1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A.改善自然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C.完善基础设施 D.提升城镇化水平解析:T1地区为传统工业区,实现T1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B正确;该地区经济较发达,自然环境较好,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水平高,A、C、D错误。
素养能力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1·天津等级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破题思路】 天津武清区距离北京__,便于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转移;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____便利;天津武清区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低,生产成本___;工业基础____;有政府政策支持等。【尝试解答】 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答出3点即可)
(2)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破题思路】 该轻轨客运铁路与京津地铁连接,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__________;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轻轨客运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人们的____________。【尝试解答】 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破题思路】 天津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的措施可以从保护与发掘运河沿岸的______________、地域文化特色、保护________、发展相关产业等角度分析作答。 【尝试解答】 挖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整治沿河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①促进区域间产业的转移与扩散,加强区域的分工与合作。②探索“大城市病”治理道路, 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提供新模式。③有力推进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④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⑤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国生态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区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图1反映了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均值的演变趋势,图2反映了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无效率的来源及其贡献。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市生态效率较低B.中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近年来大幅提升C.下游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D.城市生态效率的总体差异较大但呈缩小趋势解析:读图1可知,中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近年来出现提升,但上升幅度小,B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无效率来源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各种要素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均未发生明显变化B.GDP的贡献率始终最大,说明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生态的主导因素C.污染指数逐渐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D.土地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一直较小解析:读图2可知,污染指数在2014—2016年所占比重较大,说明其逐渐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C正确。
素养能力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海洋权益 永暑礁是南沙群岛一大型环礁,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礁坪在落潮至水位最低时出露海面,而潟湖水体与外海海水不易交换,只有高潮时外海海水才能侵入潟湖。潟湖内浮游生物的丰富度远高于礁坪。它的西南面建立了人工岛,码头上竖立着醒目的主权碑,正面刻着“永暑礁”三个特大红色字样。下图为永暑礁简图,据此完成(1)~(2)题。
(1)潟湖内浮游生物丰富度远高于礁坪,主要原因是潟湖( )A.水体较稳定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C.水域浅,生物光合作用强D.面积较大,储水空间大【破题思路】 与礁坪相比,潟湖水域较__,与外海水体交换__,水域较稳定,利于生物生存;潟湖与礁坪纬度差异不大,但礁坪水浅,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昼夜温差__,不利于浮游生物生存,而潟湖水域较深,受太阳辐射影响比礁坪小;图示潟湖的深度远大于礁坪,水域深,太阳光线穿透力较低,生物光合作用__;潟湖相对礁坪面积较小,储水空间更__。
(2)建立永暑礁西南岛的主要意义不包括( )A.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B.发展海洋牧业,增加渔民收入C.为航行于南海的各国船只提供必要的服务D.为海洋科研、气象观察、环境保护等提供相应的服务【破题思路】 建立永暑礁西南岛对发展海洋牧业影响不大。
2.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3.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从历史上看: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2)从海防上看: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3)从地质上看: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 有人提出,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
(1)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条件。解析: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岸线长,是中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海洋产业基础好;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海洋科技水平高;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战略规划,具有国家政策支持。答案:海洋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政策支持。
(2)海洋污染是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说出山东半岛周边海域海洋污染的污染物来源。解析:污染物的来源可从陆地和海洋两方面分析。伴随山东半岛各城市群的发展,大量人口不断向半岛、沿海地带集中,陆地生产、生活产生大量污染物;半岛地区的海洋生产规模扩大,近海养殖等生产活动产生污染物,输入半岛海域的陆源和海源污染物不断增加,山东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不断扩大。答案:陆地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海洋上的资源开发、养殖等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
(3)试分析胶莱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解析:渤海海域相对封闭,由材料可知,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可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状况。答案: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状况。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最核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国土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区域发展差距,铁路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课时规范练47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课时规范练47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21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建设主体功能区,最主要,最核心,因地制宜,丰富度,生态环境,土地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