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同步课件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示范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单元结构,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九课,第十课,第八课,知识回顾,科学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真实 + 形式正确
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广义:与意识同义。狭义:理性认识 逻辑思维中的思维
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分为科学思维和不科学思维。科学思维需要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形式正确
形式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指可以形式化表达的理性思维,有固定路线图,是常规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是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结合的思维,是固定与非固定路线图的结合
第3单元:辩证思维第4单元:创新思维
在前提为真的条件下,研究思维时应该遵循的各种规则,主要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
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不仅涉及思维的形式结构,还涉及思维的具体内容,要求思维时要实事求是、接受实践的检验。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多样的,整体部分、系统优化
发展的普遍性、实质,量变质变(状态)、前进性和曲折性(趋势)
矛盾:含义、基本属性、普遍性、特殊性、普特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认识、实践、真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活动的特点
温故而知新:唯物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了解形而上学和辩证思维的含义与区别。2、 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3、了解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
埃及修建的阿斯旺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旅游和水产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水坝在成功地化解尼罗河洪水的威胁、推动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大坝建设之前,尼罗河水呈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泛滥的河水夹杂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下游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大坝建成之后,虽然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旱的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养料补充,肥力丧失殆尽;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土地开始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而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得河水的氨、磷含量增加,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你认为造成这样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必要性
决策者缺乏系统、全面、周密地考虑问题的思维。
提示: 形而上学思维;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清代刘献廷在《广阳杂记》卷四中说:“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这是把部分当作了整体。
盲人摸象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
《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阅读上述材料,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
荆人先前做标记时,河水不深,士兵可以通过。后来水位发生了变化,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要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时机,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3)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需要将普遍联系着的对象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各种关系,相对地独立起来、区别开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样才能获得具体、深刻的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
1、形而上学思维(1)含义: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2)局限性: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2、辩证思维方式(1)必要性(原因):①防止陷入形而上学思维。②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③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有多要素构成,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④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2)含义: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提示:辩证思维以辩证法为基础。
(1)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2)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知识拓展: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
近代唯心主义性质的辩证思维
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
3、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从自发到自觉):(1)古代人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2)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但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唯心主义性质。(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 ;(开始自觉、系统研究辩证思维)(3)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思维学说是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 (4)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守株待兔 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⑥指鹿为马 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⑧与时俱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航天员系统负责选拔、训练航天员,对他们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空间应用系统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载人飞船系统负责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系统负责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负责火箭、飞船、有效载荷和航天员系统装船设备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测控通信系统负责完成飞行试验的地面测量和控制任务;着陆场系统负责对飞船再入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回收返回舱等;空间实验室系统负责验。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你如何看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愚蠢的富人,看见另一富人家有三层楼,轩敞壮丽,好生羡慕。他有的是钱,马上叫来造那个三层楼房的泥木匠,要求建造同样的三层楼。泥木匠便开始打地基、垒砖头。富人见了,心生疑惑,问道:“你这是造什么房子呀?”泥木匠回道:“造三层楼啊。”他连忙制止说:“我不要什么第一、二层楼,只要第三层就够了。还是先给我把它造起来吧。”
1.这个富人的楼房能够建造起来吗?2.将楼房看成了一个整体,每层楼都是它的组成部分,谈谈你所认为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建楼房要从地基开始,一抓一瓦地往上盖,富人只要一个三楼是不可能的。事物的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富人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只要第三层楼而不要第一、第二层,这样看待问题是孤立、片面的,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整体性。其实,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整栋楼是由第一、二、三层楼构成的,第三层楼也是在第一、二层楼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因此,富人不能只要轩敞壮丽的第三层楼。辩证思维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反映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多样性,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整体与部分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既是非此即彼的,又是亦此亦彼的。“此”与“彼”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切对立面都会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认识到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整体,其好比一栋大楼的不同楼层。而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辩证思维就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一)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1)必要性: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2)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比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是由它的各个子系统(即八大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3)作用: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对立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
例如:八大系统正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才形成了我们航天工程的总系统。
(一)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3)作用:②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例如:八大系统是总系统中的系统,没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它们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一)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3)作用:③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北美洲的开巴高原上曾有约4000只鹿生存,也有狮子和狼等猛兽。为了保护鹿,人们大量捕杀狮子和狼。后来,狮子和狼被捕杀殆尽,而鹿猛增了约10万只。森林很快被鹿毁灭,大量的鹿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鹿的数量剧减。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人们保护开巴高原鹿的思维方式的认识。
提示:(1)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思考认识对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2)在开巴高原上,鹿与狮子、狼等猛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鹿与狮子、狼等猛兽和整个开巴高原生态系统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联系,预见到未来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导致保护开巴高原鹿行动失败。
(一)辩证思维的特征—— 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1)必要性: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2)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3)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4)作用:①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②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方向。③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二)辩证思维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辩证关系:1、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2、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3、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例: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了衙门。判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说了一遍。判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未打人。”
诡辩: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作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常见的诡辩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捏造论据、机械类比、轻率概括等。
(三)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诡辩,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
(四)辩证思维的意义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阅读教材P76-79,自主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
1、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必要性和含义、方法?2、分析与综合思维的优点及缺点?3、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4、辩证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哲学基础和要求?
医学史上曾有这样一个难题:许多失血病人若不及时输血,很可能丧生;若输血,又常常因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通过分析血液成分,人们发现,血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浆中的血清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依据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们分析得出了不同的血型,再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找到了输血的规律。(1)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
如果不深入分析血液的成分,就不能深刻地把握不同血液的性质,在输血时就会出现血液混合而凝集,造成血管阻塞的可怕后果。
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是分析到综合的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思维(1)运用分析思维的必要性: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剖”认识对象。(2)分析的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注意】人们运用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分析思维(3)分析的常用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例:香菜,是一种伞形科芫荽属植物。其营养丰富,内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磷、镁等,其挥发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可开胃醒脾。
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1、分析思维(3)分析的常用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②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例:正常人每天饮水1500-2000ml即可,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的水量大约是2000-3000ml,人能通过进食食物可以获取500-1000ml的水分,包括吃水果、吃饭时喝汤都包括在内。正常饮水1500-2000ml是一个基础量,成人每天的饮水量还应该根据季节、环境、运动量的不同而不同。
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例:红牛饮料的功能:一是提神醒脑。红牛含有很多的咖啡因,这类物质对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在饮用之后会明显的兴奋大脑中枢神经,起到提神醒脑、抗疲劳的作用。二是补充能量。
④因果分析: 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例: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有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1、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6.0g左右的盐分就可以。饮食上盐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的人更不应该摄入过多的盐分。
2、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3、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4、电磁弹射可以满足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的条件,极大的提高了航母的战斗力。
辨一辨:下列分析分别属于哪一种?
1、分析思维(3)分析的常用方法——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矛盾分析法)
作用:①矛盾分析法有利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②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小林性格活泼开朗,擅长语言表达,虽然是一名文科生,但各门功课都不错。家长从就业角度建议小林报考A大学,小林的老师从学校的办学水平角度建议小林报考B大学,而小林自己更喜欢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想报考C大学。最终,小林综合分析了家长、老师和自己的爱好,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报考了D大学。结合家长、老师和小林的分析,谈谈分析思维有何优点?又有何缺点?
(4)分析思维的优点及缺点 ①优点: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②缺点: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19世纪中叶,人们已发现63种元素,对单个元素的性质也分别有所了解,但看不出这63种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被发现的元素越多,化学家们越感到迷茫。要从表面杂乱的元素现象中理出头绪,就必须从特性各异的元素中找出某种规律。门捷列夫把元素的主要特征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对这几十种元素反复加以排列、组合,终于发现: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显现出周期性。思考:面对表面杂乱的元素现象,门捷列夫如何做的?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门捷列夫把分析得到的元素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的相关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最终把握杂乱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性。综合方法
2、综合思维(1)运用综合思维的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2)综合思维的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3)综合思维的方法——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①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目的)②哲学中的综合:运用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4)综合思维方法的优缺点①优点: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②缺点: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③要求: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思考:这位医生的治疗过程有何不妥之处?
(1)驼背影响身体的总体机能,只顾治病不顾病人死活显然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只重分析而轻综合。(2)医生治疗驼背,认识和解决身体某个部分、某个要素的问题时,是一种分析的方法;但医生的治疗手段不顾病人死活,显然是没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没有正确认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2)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3)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实质:(1)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2)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世界充满矛盾。事物的各个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使事物成为多种规定性的统一体。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运用辩证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要求):(1)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2)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示范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辩证思维的含义,一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特征,整体性,二辩证思维的特征,动态性,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示范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核心素养,辩证思维的含义,以辩证法为基础,以形而上学为基础,辩证思维,形而上学思维,辩证思维的特征,辩证思维的意义,客观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形而上学,辩证思维学说丰富深化,整体性,动态性,辩证思维的特征,3作用,4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