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 烃和卤代烃 作业
展开A.分子式为
B.其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
C.只能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
D.有8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2.对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该物质所含原子数为30
B.该物质系统命名为2,3-二甲基-5-乙基己烷
C.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最多10个碳原子共平面
D.该物质为某炔烃加氢后的产物,则可能的炔烃的结构只有一种
3.已知E、F、G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为苯的同系物
B.F的一氯代物有1种
C.1ml F最多与6ml发生加成反应
D.G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4.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很多环加成反应是点击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反应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B.能与乙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
C.与发生Diels-Alder反应有可能生成两种不同的产物
D.能利用Diels-Alder反应的可逆性提纯双烯体
5.在标准状况下,某烷烃和单烯烃的混合气体2.24L,将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05克,将剩余气体通入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6.60克,另取该混合气体2.24L通过过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1.05克。州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
A.和B.和
C.和D.和
6.欲检验卤代烃的卤元素,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组合是( )
①滴入2滴溶液观察现象
②取少量上层水溶液
③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
④加入1mL5%NaOH溶液
⑤移入盛有1mL稀硝酸的试管中
⑥振荡后加热
A.②④⑤⑥③①B.③④⑥②⑤①C.③④⑤⑥②①D.③④②⑥⑤①
7.关于下列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
C.不可以判断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
D.用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离
8.光照条件下乙苯与氯气反应生成两种一氯取代物,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选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性:
B.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取代物2比取代物1吸收的热量更多
C.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明显
D.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取代物1的选择性
9.化合物M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分子式为,M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M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关于M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有酯基和苯基两种官能团
B.M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符合题中M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2种
D.M属于苯的同系物
10.在一定温度下,以为催化剂,氯苯和在中发生平行反应,分别生成邻二氯苯和对二氯苯
已知:
①两产物浓度之比与反应时间无关。
②反应物起始浓度均为,反应30min测得氯苯15%转化为邻二氯苯,25%转化为对二氯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产物中邻二氯苯的比例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催化剂可以提高产物中邻二氯苯的比例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提高产物中邻二氯苯的比例
11.已知苯与液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某校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的反应,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装置Ⅱ集气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不可以推断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装置Ⅱ中的小试管的作用是防止溶于水而引起的倒吸
C.实验结束后,提纯集气瓶I中溴苯的具体步骤为水洗后分液碱洗后分液水洗后分液干燥蒸馏
D.一段时间后,装置I中的小试管内无分层现象,硝酸银溶液变为橙红色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证明乙炔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B.图乙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C.图丙除去中的
D.图丁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13.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BenjaminList和David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如图所示,用催化剂和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所得产物含、、等副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与副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加氢合成乙烯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C.乙烯使溴水、酸性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14.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
(1)请写出C装置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混匀混合气体;②______;③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与能发生取代反应。使1ml与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则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生成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
(4)已知戊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为,其有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1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小华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用于制取氯气并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加浓盐酸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__(填标号)。
a.球形分液漏斗
b.长颈漏斗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浓),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干燥气体”或“作催化剂”)。
(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内壁出现油状液体,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填“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5)装置D中的溶液用于除去尾气中的、等,其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16.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结合路线回答:
(1)产物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D是高分子,用来制造包装材料,则反应V类型是____。产物也能发生相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E有香味,实验室用A和C反应来制取E。
①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E时在试管里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以下字母序号)。
a.先浓硫酸再A后C
b.先浓硫酸再C后A
c.先A再浓硫酸后C
③实验中用到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①A是乙醇,与A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元素种类相同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研究乙醇的化学性质,利用如图装置在D处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其中C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加热、固定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装置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C装置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
实验时D处装有铜粉,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乙烯基降冰片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A错误;分子组成符合苯的同系物的分子通式,故其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B正确;该分子中含有烷基,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该分子中有9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如图所示,D错误。
2.答案:D
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共含有32个原子,1ml该物质所含原子数为32,A错误;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原则知,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2,3,5-三甲基庚烷,B错误;烷烃为锯齿形结构,主链有7个碳原子,由于饱和碳原子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最多7个碳原子共平面,C错误;根据炔烃与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两个碳原子上均连2个或2个以上氢原子时对应反应前的结构,符合条件的只有一种,D正确。
3.答案:D
解析: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H原子被烷烃基取代的产物,因此E不是苯的同系物,A错误;F的一氯代物有2种,如图,B错误;F中两个苯环直接相连,故1 ml F最多能与5ml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G中—Br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4.答案:B
解析:该反应中的物质均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还原)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Diels -Alder反应中双烯体需要形成s-顺式结构(两个双键在单键同一侧),不是s-顺式结构,不能与乙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B错误;与发生Diels-Alder反应,产物可能为或,C正确;Diels -Alder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这种可逆性,可以提纯双烯体,D正确。
5.答案:A
解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l, 浓硫酸增重4.05克,即燃烧时生成4.05g,物质的量为,则混和烃中含有0.45mlH原子,碱石灰质量增加了6.60克,即燃烧时生成6.60g,物质的量为,则混和烃中含有0.15mlC原子,所以该混和烃的平均分子式为,由于含C原子数小于1.5的烃只有,所以混和烃中一定含有;溴水质量增加了1.05克,即混和烃中含有1.05g单烯烃,则甲烷的质量为,,,其摩尔质量为。烯烃分子式符合通式,所以,解得,该单烯烃为;综上所述,混合气体由和组成,故A正确。
6.答案:B
解析: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先去少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使其水解,再加入稀硝酸,除去多余的NaOH,最后滴入,观察产生的沉淀的颜色,若沉淀为白色,则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故选B。
7.答案:C
解析: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相同温度的油浴中加热,若右侧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左侧澄清石灰水不变混浊说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故A正确;
B.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盛有水的试管用于吸收挥发出的乙醇,防止乙醇干扰乙烯的检验,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褪色说明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故B正确;
C.若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反应生成的氢气会使装置中测得气体压强变大,若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反应消耗氧气会使装置中测得气体压强变小,所以题给装置能用于判断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故C错误;
D.由题给装置可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用于干燥一氧化碳,气球可用于收集一氧化碳,则该装置可用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故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能量越高,微粒越不稳定,所以稳定性:,A项错误;生成取代物1或取代物2,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加更明显,C项错误;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可以选择降低生成取代物1的活化能,使其选择性提高,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M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H原子,峰面积之比为1:2:2:3,则四种氢原子个数之比=1:2:2: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且苯环与C直接相连,故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由分析可知M含有酯基一种官能团,A错误;M分子中含有苯环和酯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符合题中M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C错误;M中还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苯的同系物,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反应物起始浓度均为,反应30min测得氯苯15%转化为邻二氯苯,25%转化为对二氯苯,说明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小,则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A正确;
B.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但是,产物浓度之比与反应时间无关,因此,不能提高产物中邻二氯苯的比例,B错误;
C.可以使用对生成邻二氯苯有更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以提高产物中邻二氯苯的比例,C正确;
D.由于两产物浓度之比与反应时间无关,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使催化剂碘的溶解度增大,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可以提高邻位取代的机率(催化剂会参与反应形成中间体,根据信息可知,碘在对位的取代机率较大),从而提高产物中邻二氯苯的比例,D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
探究苯与溴发生的反应时,装置Ⅰ中放入铁粉,再滴加苯与液溴的混合物,此时发生反应生成溴苯由于反应放热,致使一部分苯、液溴挥发,通过冷凝回流,大部分挥发出的苯和溴又流回集气瓶内,有少部分溴和反应生成的HBr进入装置Ⅱ的小试管内,液溴溶解在苯中,HBr逸出,与,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未溶解的HBr进入装置Ⅲ中,被NaOH溶液吸收。
A.HBr中混有的溴蒸气溶解在苯中,从而排除了的干扰,装置Ⅱ集气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表明苯与液溴反应生成HBr,由此可推断出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A错误;
B.若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导入装置Ⅱ的溶液中,由于HBr溶于水而产生倒吸,所以小试管的作用是防止HBr溶于水而引起的倒吸,B正确;
C.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的混合物中含有溴苯、苯、溴、,等,若直接碱洗,将生成胶状沉淀,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则应先水洗(溶解)后分液+碱洗(吸收)后分液→水洗(溶解少量碱、NaBr等)后分液,干燥(去除有机物中的少量水)→蒸馏(分离苯和溴苯),C正确;
D.装置Ⅱ中,起初小试管中只有苯,液溴不断溶解在苯中得到溴的苯溶液,呈橙红色,小试管内无分层现象,HBr逸出后,与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和,一段时间后,当生成浓度较大时,将一部分HBr氧化为,溶解在硝酸银溶液中,从而使硝酸银溶液变为橙红色,D正确;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乙炔,会有还原性杂质气体和生成,溶液可以除去和,乙炔通入酸性溶液中使溶液褪色,A正确;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苯在50~60℃时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B正确;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溴水除去二氧化硫中的乙烯,C错误;苯与液溴在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图丁装置中的苯可以吸收挥发出的溴蒸气,若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证明有HBr产生,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可能是丙烯,也可于能是环丙烷,可能是丁烯D,也可以是环丁烷所以和不与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中有氧元素,加氢后除了生成乙烯,还需要生成一种含氧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乙烯使澳水褪色是由干碳碳双键与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溶液褪色是于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4.答案:(1)
(2)控制气体流速;干燥气体
(3)2.6;2.6
(4)8
解析:(1)C装置中在光照条件下与发生取代反应,若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盛有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同时气体通过液体,可以使气体混合均匀,也能控制气体的流速;
(3)1ml与反应,每生成1ml时,消耗1ml,生成1mlHC1,生成1ml时,消耗2ml2,生成2mlHC1,生成1ml时,消耗,生成,生成时,消耗,生成,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生成产物的物质的量:,,,,因此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的物质的量为
(4)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的结构有、共3种结构,的一氯代物共3种,的一氯代物有4种,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因此有种同分异构体,即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8。
15.答案:(1)a
(2)
(3)干燥气体
(4)取代反应
(5)防止倒吸
解析:(1)由仪器构造可知滴加浓盐酸的玻璃仪器为球形分液漏斗;
(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
(3)装置B中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和甲烷;
(4)甲烷和氨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等多种有机产物;
(5)倒置漏斗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16、
(1)答案:碳碳双键、羧基;解析:产物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反应Ⅰ是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2)答案:加聚反应;
解析:D是高分子,用来制造包装材料,则反应V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产物也能发生相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也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答案:①;催化剂、吸水剂
②c
③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产率
解析:①反应Ⅳ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减少生成物中水的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②实验室制取E时在试管里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边加浓硫酸变搅拌,再加乙酸,故答案为:c;③实验中用到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溶解乙醇;碳酸钠和乙酸反应,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产率;故答案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产率;
(4)答案:①
②;热水浴;
解析:①A是乙醇,与A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元素种类相同即为A的同分异构体,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故答案为:。
②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利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反应,因此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B装置主要是干燥氧气,C装置将乙醇液体变为乙醇蒸汽,在D装置乙醇和氧气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因此C装置的实验条件是热水浴;实验时D处装有铜粉,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热水浴;。
2024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第2节烃和卤代烃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第2节烃和卤代烃作业含答案,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2章第2讲 烃和卤代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2章第2讲 烃和卤代烃(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烃和卤代烃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烃和卤代烃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