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属于“假说”内容
B.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丝粒的分开而彼此分离,是分离现象的本质
C. 孟德尔所作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 推断将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该过程属于“验证”
2. 豌豆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豌豆花位置的腋生和顶生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
B. 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D和b互为非等位基因
D. 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3. 在进行孟德尔遗传定律模拟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名同学准备了如下图两个小桶,甲同学从①号小桶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乙同学则从②号小桶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二人合作将每次所记录字母组合,并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小桶中所盛放的两种小球数目一定相等
B.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C. 两名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 两名同学重复多次试验后,得到AB组合的概率接近1/4
4. 下列有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最早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是萨顿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③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
④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⑤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A. ①④⑥B. ①③⑥C. ②③⑤D. ②④⑤
5. 在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关下列科学家及其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因子的相关假说
B. 萨顿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孟德尔、摩尔根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6. 某育种研究小组从野生型易感条锈病(显性)小麦中获得了两个中等抗条锈病突变体,为获得优质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研究人员将这两株中等抗条锈病小麦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对F2表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9:6:1。若用A、B……表示相关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的组合方式,F1的基因型为AaBb
B. 选取F2高抗条锈病植株与F1杂交,推测其子代表型及比例是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1:1:1
C. F2的中等抗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的易感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D. 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易感条锈病,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抗条锈病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来的两条染色体组成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不变
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A. ②③⑤B. ①④⑥C. ②⑤⑥D. ①③④
8. 某种生物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类型如图所示,黑色表示来自父方,白色表示来自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精细胞①和⑤、③和④可能分别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B. 精细胞①、②和⑤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精细胞①中的一条染色体在联会时发生了互换
D. 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精原细胞
9. 图1是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I中乙完成分裂后形成两个精细胞
B. 乙图中含有染色体8条,DNA8个,染色单体0条,同源染色体0对
C. 图Ⅱ中a表示DNA、b表示染色体、c表示染色单体
D. 图Ⅱ中②仅可表示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0. 又是一年芳草绿,随着天气变暖,玉兰花竞相绽放。北方玉兰花的花色主要有白色、紫色、粉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以下三种杂交组合方式:
组合一:粉色×紫色→681粉色,679紫色;
组合二:粉色×白色→305粉色,310白色;
组合三:粉色×粉色→112紫色,238粉色,109白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
B. 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紫花植株
C. 紫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粉花个体
D. 可用组合三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1. 下列有关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性患者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两个色盲基因
B. 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可以传给女儿或儿子
C. 患者家系中一定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 若双亲均正常,则后代也均正常
12. 人类非秃顶和秃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女性中只有aa表现为秃顶,男性中只有AA表现为非秃顶。血友病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是一种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两种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和性别决定相关联
C. 控制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的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
D. 一个秃顶(Aa)血友病的男性与一个正常的女性婚配,他们生育有一个秃顶血友病的女儿,他们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3/16
13. 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芦花(羽毛上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和非芦花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芦花(D)对非芦花(d)为显性。正常情况下,非芦花公鸡与芦花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公鸡和母鸡中,芦花与非芦花的比例均为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公鸡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精子中含有1条Z染色体或1条W染色体
B. 等位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ZdZd、ZDW
C. 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芦花公鸡所占的比例是3/16
D. 子二代根据雏鸡羽毛的特征就能区分雌雄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杂交实验时应去除母本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 人工授粉后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
D. 豌豆未成熟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15. 某南瓜的形状有长形、圆形和扁盘形,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育种工作者选用圆形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都是扁盘形,让F1植株自交,F2出现扁盘形278株,圆形197株,长形33株。假设南瓜的形状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南瓜形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F2扁盘形南瓜中纯合子占1/16
C. F2南瓜自交能稳定遗传的占1/4
D.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16. 葫芦科植物喷瓜,其性别由aD、a+、ad三个基因决定,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aDad;两性植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a+、a+ad;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决定该性状的基因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两性植株作母本与雄性植株杂交,理论上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2
C. 基因型为a+ad的两性植株与雌性植株间行种植,后代的基因型为a+ad、adad
D. 基因型为aDa+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雄株与两性株的比例为2:1
17. 下图甲是某雄性果蝇(2N=8)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乙是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注:乙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图甲中的AB段
B. 着丝粒分裂仅发生在图甲中的CD段
C. DE段表示受精作用
D. 图乙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共有8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18. 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小组以长翅、截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雌蝇:长翅雄蝇=1:1(正交的实验结果);长翅雌蝇:截翅堆蝇=1:1(反交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截翅对长翅显性
B. 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
C. 正交后代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有4种
D. 正交后代的长翅雌蝇和反交后代的截翅雄蝇交配,后代长翅果蝇占1/2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 图甲表示雄性果蝇某正常细胞进行分裂的相关图像(仅显示部分染色体组成),图中1、2表示染色体,a、a'表示染色单体。图乙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此时细胞中核DNA数目是精原细胞核DNA数目的____。1与2的分离发生在____时期,a与a'的分离发生在____时期。
(2)乙图GK阶段减数分裂过程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乙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结构特性有关。
(3)若图甲所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行为变化,分析其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____时期(用图中“A~Q”表示),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种。
20. 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红眼,让F1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如图为某雄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____、____等优点,因此XY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根据摩尔根的实验得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若想验证这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设计的杂交组合可以是如下的____(填序号)
①亲本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②白眼雄果蝇与亲本红眼雌果蝇杂交
③白眼雄果蝇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
(3)由图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若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DdXB的精子,产生该异常情况的原因是____。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Y。
21. 如图是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Ⅱ-3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甲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乙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已知两病的相关基因都不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上)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I-1和1-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3)Ⅲ-9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中的____。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
(4)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
22. 已知某种牵牛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花瓣细胞中相关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某纯种白花植株和某纯种紫花植株杂交,F1都是紫花,F1自交F2出现紫花:红花:白花=7:1:4。
(1)白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紫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
(2)F2中白色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F2出现该比例是因为基因组成为____花粉不育造成的。
(4)现有上述各种表型的该种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实验验证第(3)题的结论。
设计思路:____。
预期结果:若后代出现____,则上述结论正确。
23.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的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设相关基因若一对为A/a,若两对为A/a、B/b,若三对为A/a、B/b、Cc,以此类推)
(1)奶油眼色至少受____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理由是____。
(2)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F2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
(3)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____。
(4)利用题中已有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即可获得奶油眼雌果蝇,写出可能的交配组合____(写出一种即可)。(写表型,注明是亲代还是F1、F2的哪种个体)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生物A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属于“假说”内容
B.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丝粒的分开而彼此分离,是分离现象的本质
C. 孟德尔所作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 推断将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该过程属于“验证”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属于“假说”内容,A正确;
B、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是分离现象的本质,B错误;
C、一般而言,同种生物的生物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比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少,C错误;
D、推断将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该过程属于“演绎”内容,D错误。
故选A。
2.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豌豆花位置的腋生和顶生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
B. 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D和b互为非等位基因
D. 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一种性状又有多种表现形式。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
【详解】A、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因此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A正确;
B、D和d属于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D和d,B和b属于等位基因,故D、b可表示一对非等位基因,C正确;
D、隐性性状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未出现的亲本性状,D错误。
故选D。
3. 在进行孟德尔遗传定律模拟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名同学准备了如下图两个小桶,甲同学从①号小桶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乙同学则从②号小桶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二人合作将每次所记录字母组合,并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小桶中所盛放的两种小球数目一定相等
B. 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C. 两名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 两名同学重复多次试验后,得到AB组合的概率接近1/4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①②小桶中含两对等位基因,所以甲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详解】A、每个小桶中所盛放的两种小球数目一定相等,因为每个桶中的两种小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A正确;
BC、由于①②小桶中含两对等位基因,所以甲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B错误;C正确;
D、甲、乙重复若干次试验后,统计的AB、Ab、aB、ab组合的概率接近1:1:1:1,因此得到AB组合的概率接近1/4,D正确。
故选B。
4. 下列有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最早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是萨顿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③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
④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⑤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A. ①④⑥B. ①③⑥C. ②③⑤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由此推论: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详解】①最早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的是萨顿,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①错误;
②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制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正确;
③复制产生的两个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会在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③正确;
④非等位基因既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④错误;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某二倍体生物,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的方式就有2n种,⑤正确;
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⑥错误。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 在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关下列科学家及其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因子的相关假说
B. 萨顿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孟德尔、摩尔根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提出了遗传因子的相关假说,A正确;
B、萨顿用蝗虫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
D、孟德尔、摩尔根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正确。
故选B。
6. 某育种研究小组从野生型易感条锈病(显性)小麦中获得了两个中等抗条锈病突变体,为获得优质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研究人员将这两株中等抗条锈病小麦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对F2表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9:6:1。若用A、B……表示相关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的组合方式,F1的基因型为AaBb
B. 选取F2高抗条锈病植株与F1杂交,推测其子代表型及比例是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1:1:1
C. F2的中等抗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的易感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D. 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易感条锈病,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抗条锈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2个中等抗条锈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中等抗条锈病突变体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易感条锈病基因型为A_B_,中等抗条锈病基因型为A_bb、aaB_,高抗条锈病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错误;
B、选取F2高抗条锈病植株与F1杂交,高抗条锈病植株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测交组合形式,但由题意可知中等抗条锈病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推测其子代表型及其比例是易感条锈病:中等抗条锈病:高抗条锈病=1:2:1,B错误;
C、F2的中等抗条锈病个体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中等抗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易感条锈病个体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易感条锈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C错误;
D、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易感条锈病,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抗条锈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来的两条染色体组成
③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目不变
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A. ②③⑤B. ①④⑥C. ②⑤⑥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配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反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分为两种类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自由组合;(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详解】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①正确:②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非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③正确;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和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会增加配子的多样性,所以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唯一原因,④正确;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较体细胞减半,核DNA数目较体细胞也减半,⑤错误;⑥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⑥错误。
①③④正确,故选D。
8. 某种生物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类型如图所示,黑色表示来自父方,白色表示来自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精细胞①和⑤、③和④可能分别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B. 精细胞①、②和⑤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 精细胞①中的一条染色体在联会时发生了互换
D. 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精原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源染色体指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的现象。
【详解】A、据图分析,在不考虑互换的前提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两两相同,即两个细胞内染色体种类相同,再根据发生了互换,两细胞染色体会有差异,可知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①和⑤、③和④,A正确;
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2种配子(如果考虑互换,就是4种),从图中看,6个细胞可以分为4种,即①和⑤(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③和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②和⑥分别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①⑤和⑥染色体类型互补,③④和②染色体类型互补,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故精细胞①、②和⑤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错误;
C、发生互换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精细胞①中的一条染色体在四分体(联会)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的互换,C正确;
D、①和⑤、③和④、②、⑥至少来自四个次级精母细胞,①⑤和⑥、③④和②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D正确。
故选B。
9. 图1是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I中乙完成分裂后形成两个精细胞
B. 乙图中含有染色体8条,DNA8个,染色单体0条,同源染色体0对
C. 图Ⅱ中a表示DNA、b表示染色体、c表示染色单体
D. 图Ⅱ中②仅可表示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I:丙图细胞质均匀分裂,为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乙细胞着丝粒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图;甲图染色体散乱分布,且有同源染色体,为精原细胞;丙图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为减数分裂I后期图;丁图无同源染色体,进入减数分裂Ⅱ。
【详解】A、由图I可知、在丙图中细胞质均匀分裂,为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乙细胞着丝粒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图;甲图染色体散乱分布,且有同源染色体,为精原细胞;丙图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为减数分裂I后期图;丁图无同源染色体,进入减数分裂Ⅱ。图I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分裂完成后可形成两个精原细胞,A错误;
B、由图可知,乙图中含有染色单体8条,核DNA8个、染色单体0条,同源染色体4对,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图Ⅱ中a表示DNA、b表示染色体、c表示染色单体,C正确;
D、图Ⅱ中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I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D错误。
故选C。
10. 又是一年芳草绿,随着天气变暖,玉兰花竞相绽放。北方玉兰花的花色主要有白色、紫色、粉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以下三种杂交组合方式:
组合一:粉色×紫色→681粉色,679紫色;
组合二:粉色×白色→305粉色,310白色;
组合三:粉色×粉色→112紫色,238粉色,109白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
B. 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紫花植株
C. 紫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粉花个体
D. 可用组合三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根据题意,玉兰花的花有紫色、粉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粉色×粉色112紫色,238粉色,109白色,即后代中紫色;粉色:白色=1:2:1,可知粉色为杂合子,紫色和白色均为纯合子,但不能确定紫色和白色谁是显性纯合子或谁是隐性纯合子,A错误;
B、紫花植株是纯合子,故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紫花植株,B正确;
C、紫花个体和白花个体都纯合子,故紫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粉花个体,C正确;
D、粉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后代紫色:粉色:白色=1:2:1,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有关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性患者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两个色盲基因
B. 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可以传给女儿或儿子
C. 患者家系中一定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 若双亲均正常,则后代也均正常
【答案】A
【解析】
【分析】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为“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若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她的儿子基因型为XbY,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Y基因来自父亲。若某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该患病女性的色盲基因一条Xb来自母亲,一条Xb来自父亲,则其父亲的基因型为XbY,父亲也为色盲。
【详解】A、男性患者基因型为XbY,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完成了DNA的复制,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有两个色盲基因,A正确;
B、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B错误;
C、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家系中会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C错误;
D、若双亲均正常,则后代也可能患病,比如基因型为XBXb的正常女性和基因型为XBY的男性婚配,后代可能会产生色盲男性XbY,D错误。
故选A。
12. 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女性中只有aa表现为秃顶,男性中只有AA表现为非秃顶。血友病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是一种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两种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和性别决定相关联
C. 控制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的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
D. 一个秃顶(Aa)血友病的男性与一个正常的女性婚配,他们生育有一个秃顶血友病的女儿,他们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3/16
【答案】D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A、有雌雄之分的生物的基因有的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还有些细胞质基因不在染色体上,没有雌雄之分的生物,比如雌雄同株的植物,就没有性染色体,此外原核生物和病毒没有染色体,A错误;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和性别决定相关联,比如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等,它们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但不是和性别决定相关联,B错误;
C、控制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的基因并不都位于性染色体上,秃顶有从性遗传的特点,但是相应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错误;
D、根据一个秃顶(Aa)血友病的男性与一个正常的女性婚配,他们生育有一个秃顶血友病的女儿,判断出秃顶血友病男性基因型为AaXh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AaXHxh,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A_XHXh的概率是3/16,D正确。
故选D。
13. 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芦花(羽毛上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和非芦花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芦花(D)对非芦花(d)为显性。正常情况下,非芦花公鸡与芦花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公鸡和母鸡中,芦花与非芦花的比例均为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公鸡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精子中含有1条Z染色体或1条W染色体
B. 等位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ZdZd、ZDW
C. 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芦花公鸡所占的比例是3/16
D. 子二代根据雏鸡羽毛的特征就能区分雌雄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分析,正常情况下,非芦花公鸡与芦花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子代性状和性别有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公鸡和母鸡中,芦花与非芦花的比例均为1:1,推断亲本的基因型是ZdZd、ZDW。
【详解】A、家鸡为ZW型性别决定,正常情况下,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产生的精子不含有W染色体,A错误;
B、非芦花公鸡与芦花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体现了性别差异,说明控制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ZdZd、ZDW,B正确;
C、子一代为ZDZd、ZdW,子二代为ZDZd:ZdZd:ZDW:ZdW=1:1:1:1,子二代随机交配,采用配子法,雄性产生的配子为1/4ZD、3/4Zd,雌性产生的配子为1/4ZD、1/4Zd、1/2W,则子三代中芦花公鸡(ZdZ-)所占的比例为1/4×1/4+1/4×1/4+3/4×1/4=5/16,C错误;
D、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芦花与非芦花的比例均为1:1,所以不能根据雏鸡羽毛的特征区分雌雄,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杂交实验时应去除母本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 人工授粉后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
D. 豌豆未成熟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ACD
【解析】
【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适于在遗传实验中研究遗传物质传递规律。
【详解】A、豌豆具有多种适合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如豌豆是两性花,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后代数量多;花比较大,容易操作等,所以选取了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
B、豌豆是两性花,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杂交实验时应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B错误;
C、对母本去雄后,以及人工授粉后都需要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
D、豌豆未成熟豆荚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ACD。
15. 某南瓜的形状有长形、圆形和扁盘形,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育种工作者选用圆形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都是扁盘形,让F1植株自交,F2出现扁盘形278株,圆形197株,长形33株。假设南瓜的形状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南瓜形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F2扁盘形南瓜中纯合子占1/16
C. F2南瓜自交能稳定遗传的占1/4
D.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答案】A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根据F1植株自交,F2出现扁盘形278株,圆形197株,长形33株,约等于9:6:1,是9:3:3:1的变式,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且扁盘形是A_B,圆形是A_bb和aaB_,长形是aabb,A正确;
B、相关基因是A/a、B/b,F2扁盘形南瓜A-B-中纯合子AABB占扁盘形1/9,B错误;
C、F2南瓜自交能稳定遗传的是AABB、AAbb、aaBB、aabb,占1/4,C正确;
D、两亲本都是圆形,基因型为AAbb和aaBB,D错误。
故选AC。
16. 葫芦科植物喷瓜,其性别由aD、a+、ad三个基因决定,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aDad;两性植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a+、a+ad;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决定该性状的基因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两性植株作为母本与雄性植株杂交,理论上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2
C. 基因型为a+ad的两性植株与雌性植株间行种植,后代的基因型为a+ad、adad
D. 基因型为aDa+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雄株与两性株的比例为2:1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详解】A、根据三种植株的基因型可以判断aD对a-、ad显性,a+对ad显性,三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属于复等位基因,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两性植株a+a+或a+ad作为母本与雄性植株aDa+或aDad杂交,四种杂交方式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均为1/2,B正确;
C、基因型为a+ad的两性植株与雌性植株间行种植,包括a+ad作父本,雌性植株作母本的杂交方式,也包括a+ad自交,所以后代还有a+a+,C错误;
D、基因型为aDa+的植株为雄株,无法自交,D错误。
故选B。
17. 下图甲是某雄性果蝇(2N=8)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乙是处于某分裂时期的细胞(注:乙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图甲中的AB段
B. 着丝粒分裂仅发生在图甲中CD段
C. DE段表示受精作用
D. 图乙是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共有8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E表示受精作用,EI表示有丝分裂。
分析乙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分析甲图:AB表示减数分裂I,CD表示减数分裂Ⅱ,DE表示受精作用,EI表示有丝分裂。分析图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图甲中AB段表示减数分裂I,A正确;
B、着丝粒的分裂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图甲CD段表示减数分裂Ⅱ,F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B错误;
C、图甲中DE段又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表示受精作用,C正确;
D、图乙是次级精母细胞,果蝇共有8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减半,则其中共有4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D错误。
故选AC。
18. 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小组以长翅、截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雌蝇:长翅雄蝇=1:1(正交的实验结果);长翅雌蝇:截翅堆蝇=1:1(反交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截翅对长翅显性
B. 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
C. 正交后代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有4种
D. 正交后代的长翅雌蝇和反交后代的截翅雄蝇交配,后代长翅果蝇占1/2
【答案】CD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AB、正反交实验中翅型在子代雌雄果蝇中表现不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且根据题意可知,正交实验中长翅×截翅,子代都是长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AB错误;
C、正交长翅、截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雌蝇:长翅雄蝇=1:1,设相关基因是A/a,则后代的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基因型为XAY,相互交配后,后代有XAXA、XAXa、XAY、XaY,4种基因型,C正确;
D、正交后代的长翅雌蝇为XAXa,反交后代的截翅雄蝇XaY,后代有XAXa、XaXa、XAY、XaY,长翅XAXa、XAY占1/2,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 图甲表示雄性果蝇某正常细胞进行分裂的相关图像(仅显示部分染色体组成),图中1、2表示染色体,a、a'表示染色单体。图乙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此时细胞中核DNA数目是精原细胞核DNA数目的____。1与2的分离发生在____时期,a与a'的分离发生在____时期。
(2)乙图GK阶段减数分裂过程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乙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结构特性有关。
(3)若图甲所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行为变化,分析其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____时期(用图中“A~Q”表示),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1) ①. 初级精母细胞 ②. 2倍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④.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 ①. 一半 ②. 流动性
(3) ①. GH ②. 4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由题干可知,此图为雄果蝇某细胞分裂图,又从图中看出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此时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由于发生了DNA的复制过程,故此时细胞中核DNA数目是精原细胞核DNA数目的2倍。图中1、2表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a、a'表示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
【小问2详解】
减数分裂过程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乙图中,L点→M点表示受精作用,此过程涉及精卵细胞的融合,因此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性有关。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此时同源染色体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乙图中GH时期。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4种。
20. 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红眼,让F1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如图为某雄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____、____等优点,因此XY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根据摩尔根的实验得出,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若想验证这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设计的杂交组合可以是如下的____(填序号)
①亲本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②白眼雄果蝇与亲本红眼雌果蝇杂交
③白眼雄果蝇与F1红眼雌果蝇杂交
(3)由图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若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DdXB的精子,产生该异常情况的原因是____。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Y。
【答案】(1) ①.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 染色体少易观察
(2) ①. 性染色体上 ②. ③
(3) ①. AaDdXBY ②. D、d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未分离
【解析】
【分析】1、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①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②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③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常染色体:男女患者比例相当。
2、摩尔根将白眼雄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雌雄果蝇均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设由A基因控制,F1雌雄杂交后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果蝇个体小,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易观察,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而通常被科学家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小问2详解】
摩尔根的实验最终证明了控制红白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有杂合子的自交、杂合子的测交、花粉验证法等。所以可以通过果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故选择③。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DdXBY。若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DdXB的精子,产生该异常情况的原因是D、d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未分离。
21. 如图是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Ⅱ-3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甲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乙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已知两病的相关基因都不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上)
(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I-1和1-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3)Ⅲ-9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中的____。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
(4)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
【答案】(1) 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③. 遵循
(2) ①. AaXBXb ②. AaXBY
(3) ①. I-1 ②. 0
(4)1/8
【解析】
【分析】I-1和I-2均患甲病,但是有一个不患病的女儿,则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3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是Ⅱ-3和Ⅱ-4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问1详解】
I-1和I-2均患甲病,但是有一个不患病的女儿,则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3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是Ⅱ-3和Ⅱ-4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因为I-1和I-2均患甲病,但是有一个不患病的女儿,所以I-1和I-2的基因型都为Aa,因为I-1和I-2都不患乙病而Ⅱ-6患乙病,所以致病基因来自于I-1,所以I-1的基因型为XBXb,I-2的基因型为XBY,所以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
小问3详解】
Ⅱ-3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I-2不患乙病,则Ⅲ-9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1;Ⅱ-6是患两种病的男性,Ⅲ-10正常,则Ⅲ-10为杂合子(aaXBXb),纯合子概率为0。
【小问4详解】
Ⅱ-3和Ⅱ-4的女儿不患乙病,儿子不患甲病,则两人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则再生一个孩子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2×1/4=1/8。
22. 已知某种牵牛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花瓣细胞中相关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某纯种白花植株和某纯种紫花植株杂交,F1都是紫花,F1自交F2出现紫花:红花:白花=7:1:4。
(1)白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紫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
(2)F2中白色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F2出现该比例是因为基因组成为____的花粉不育造成的。
(4)现有上述各种表型的该种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实验验证第(3)题的结论。
设计思路:____。
预期结果:若后代出现____,则上述结论正确。
【答案】(1) ①. aabb ②. AABB
(2) ①. 3##三 ②. 1/2##50%
(3)Ab (4) ①. 用F1的紫花植株做父本,亲本白花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 紫色:白色=1:2
【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根据代谢途径,紫花基因型为A_B_,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abb,所以亲本纯种紫花基因型是AABB,纯种白花植株和纯种紫花植株杂交,F1都是紫花,F1自交F2,出现紫花:红花:白花=7:1:4,如果没有花粉不育现象,该比例应为9:3:4,说明F1都是紫花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小问2详解】
F1都是紫花基因型为AaBb,F1自交F2,正常情况下,F1紫花自交,F2应该是出现紫花:红花:白花=9:3:4,其中紫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4)×(1/4)=1/16,AaBB:(2/4)×(1/4)=2/16,AaBb:(2/4)×(2/4)=4/16,AABb:(1/4)×(2/4)=2/16;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4)×(1/4)=1/16,Aabb:(2/4)×(1/4)=2/16;白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4)×(1/4)=1/16,aaBb:(1/4)×(2/4)=2/16。题中F1自交F2出现紫花:红花:白花=7:1:4,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三种:aaBB、aaBb、aabb,F2中白花占F2的的比例为4/12,其中白花纯合子占F2的比例为2/12,所以F2中白色花C纯合子占白花的比例为1/2。
【小问3详解】
如果没有雄配子不育现象,F1紫花自交,F2应该是出现紫花:红花:白花=9:3:4,其中紫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4)×(1/4)=1/16,AaBB:(2/4)×(1/4)=2/16,AaBb:(2/4)×(2/4)=4/16,AABb:(1/4)×(2/4)=2/16;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4)×(1/4)=1/16,Aabb:(2/4)×(1/4)=2/16;白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1/4)×(1/4)=1/16,aaBb:(1/4)×(2/4)=2/16。题中F1自交F2出现紫花:红花:白花=7:1:4,若是雄配子不育形成的,则可以判断是Ab雄配子不育造成的。
【小问4详解】
要验证Ab雄配子不育,设计实验时可采用测交实验,测定父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用F1(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做父本,亲本白花植株(因型为aabb)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后代出现紫色:白色=1:2,则上述结论正确。
23.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的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设相关基因若一对为A/a,若两对为A/a、B/b,若三对为A/a、B/b、Cc,以此类推)
(1)奶油眼色至少受____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理由是____。
(2)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F2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
(3)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____。
(4)利用题中已有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即可获得奶油眼雌果蝇,写出可能的交配组合____(写出一种即可)。(写表型,注明是亲代还是F1、F2的哪种个体)
【答案】(1) ①. 两 ②. 子一代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的比例为8:4:3:1,是9:3:3:1的变式
(2) ①. 6 ②. A_XBY、aaXBY
(3)5/24 (4)F1红眼雌蝇(AaXBXb)与奶油眼雄蝇(aaXbY)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果蝇的野生型表现为红眼,奶油色为突变雄蝇,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子一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相互交配,子二代雌雄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且子二代比例为8:4:3:1,和为16,说明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子一代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的比例为8:4:3:1,是9:3:3:1的变式,说明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小问2详解】
根据F1互交所得F2中红眼雌:红眼雄:伊红眼雄:奶油眼雄=8:4:3:1可知,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若果蝇眼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则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a、B/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F1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而F2中红眼雌蝇占8/16,红眼雄蝇占4/16,伊红眼雄蝇占3/16,奶油眼雄蝇占1/16,可知F2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_XBX-、aaXBX-,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aaXBY,伊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奶油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2×2+2=6(种)。
【小问3详解】
F1红眼雌蝇(AaXBXb)与F2伊红眼雄蝇(1/3AAXbY、2/3AaXbY)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A_XbXb)的概率为1/3×1/4+2/3×3/4×1/4=5/24。
【小问4详解】
F1红眼雌蝇(AaXBXb)可以与奶油眼雄蝇(aaXbY)杂交得到奶油眼雌蝇(aaXbXb)。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