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4讲综合实验探究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4讲综合实验探究第1页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4讲综合实验探究第2页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4讲综合实验探究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4讲综合实验探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4讲综合实验探究,共33页。
    考点一 基于无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
    题型1 涉及气体物质的制备
    一、物质制备流程
    二、实验操作流程
    三、操作先后流程
    1.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接口的连接顺序: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粗”进“细”出。
    3.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4.加热操作注意事项: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2还原CuO、CO还原Fe2O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3N2、CuCl2等。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
    5.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
    6.气体的纯度:点燃或加热通有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的装置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
    学生用书第254页
    7.倒吸问题:实验过程用到加热操作的要防倒吸;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
    8.冷凝回流问题: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中设计冷凝回流装置或在发生装置中安装长玻璃管等。
    9.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安全性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应考虑何时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如有尾气吸收装置的实验,必须将尾气导管提出液面后才能熄灭酒精灯,以免造成溶液倒吸;拆卸用排水法收集且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时,需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拆下的仪器要清洗、干燥、归位。
    三氯化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催化剂,还用于高纯硼或有机硼的制取。已知:BCl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易潮解①。实验室制备三氯化硼的原理为:
    B2O3+3C+3Cl2 eq \(=====,\s\up7(△)) 2BCl3+3CO
    (1)甲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②(不用收集):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A、B、C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③。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干燥的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氯化硼接触潮湿空气时会形成腐蚀性浓厚白雾⑤,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诠释]
    ①这些性质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应引起高度注意。
    ②此方法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水蒸气,需除去。
    ③检验CO通常用灼热的CuO和澄清的石灰水。
    ④除A、B、C、F、D、I外还剩4种仪器,而此处留有5个空,说明有的仪器要重复使用。
    ⑤指盐酸的小液滴。
    [基础知识] 制备实验方案的评价。
    [关联知识] Cl2的制法。
    [引申知识] 共价化合物的水解。
    解析: (1)①用KClO3和浓盐酸反应制得的Cl2中含有HCl及水蒸气,因此装置B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装置C中盛放浓H2SO4,作用是干燥Cl2。
    (2)①首先要注意:剩余的仪器还有4种,而题中留有5个空,这说明有一种装置要重复使用。弄清各仪器的作用是正确连接装置的关键:D用于检验CO2;E用于冷凝BCl3,此仪器中要严防水蒸气进入,因为BCl3易潮解;F用于检验CO,且气体进入F装置前应干燥,以免引起玻璃管炸裂;G是Cl2和B2O3以及C反应的装置;H是干燥装置;I用于收集CO气体;J用于除去Cl2及CO2。从C中出来的干燥而纯净的Cl2应进入G与B2O3和C反应,生成的BCl3易潮解,应进入E进行冷凝收集,同时在E后连接H以防外界水蒸气进入E,由于未反应的Cl2及生成的少量的CO2都会干扰后续CO的检验,因此H后要连接J,除去Cl2及CO2,然后再连接H,使气体进入F前得到干燥,至此所给5空填满,其中装置H重复使用了一次。
    ②装置中的空气中的O2会与反应物碳反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引起BCl3的潮解,因此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干燥的N2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BCl3易潮解,所形成的腐蚀性浓厚白雾应为盐酸的小液滴。BCl3中B为正价,与水中—OH结合形成H3BO3,Cl为负价,与水中—H结合形成HCl,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①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浓H2SO4 ②ClO eq \\al(\s\up1(-),\s\d1(3)) +5Cl-+6H+===3Cl2↑+3H2O
    (2)①G E H J H 将BCl3冷凝为液体收集 ②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③F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且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BCl3+3H2O===H3BO3+3HCl
    学生用书第255页
    对点练1.二氧化氯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氯酸钠还原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ClO2制备方法,其原理是用NaClO3与CH3OH在催化剂、60 ℃时,发生反应得到ClO2,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氧化性进行研究。
    已知: ClO2易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气体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实验室用稳定剂吸收ClO2,生成NaClO2,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ClO2一种气体
    (1)仪器Ⅰ的名称为________ ; 实验中使用仪器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原理和目的,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ea________(填接口顺序)。
    (3)工业上常用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的水溶液作为ClO2的稳定剂,吸收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便于大量运输和储存,工业上也选择硅酸钙、二氧化硅分子筛等作为稳定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乙中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得到纯净的Cl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lO2和Cl2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________倍。
    解析: (1)仪器Ⅰ为三颈烧瓶,仪器Ⅱ为球形冷凝管,使ClO2中的甲醇蒸气凝结成液体流回烧瓶;(2)由分析可知,仪器连接顺序为eabfgcdh;(3)由已知,ClO2实验室制备时用稳定剂吸收,生成NaClO2,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中的H2O2为还原剂生成O2,CO eq \\al(\s\up1(2-),\s\d1(3)) 结合H+形成HCO eq \\al(\s\up1(-),\s\d1(3)) ,故离子反应式为:2CO eq \\al(\s\up1(2-),\s\d1(3)) +H2O2+2ClO2===2ClO eq \\al(\s\up1(-),\s\d1(2)) +O2↑+2HCO eq \\al(\s\up1(-),\s\d1(3)) ;(4)由分析可知,溶液先变蓝后褪色;(5)由已知可知,ClO2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不可以用排空气法;(6)因为ClO2作氧化剂会变为Cl-,得电子数是氯气的2.5 倍,故为2.5。
    答案: (1)三颈烧瓶 使ClO2蒸气中的CH3OH冷凝回流 (2)bfgcdh (3)2CO eq \\al(\s\up1(2-),\s\d1(3)) +H2O2+2ClO2===2ClO eq \\al(\s\up1(-),\s\d1(2)) +O2↑+2HCO eq \\al(\s\up1(-),\s\d1(3)) 硅酸盐、二氧化硅分子筛性质稳定,有吸附能力 (4)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5)ClO2与空气混合,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 (6)2.5
    题型2 涉及非气态物质的制备
    1.几种重要非气态物质的制备
    (1)氢氧化铝
    原理:①铝盐法:Al3++3NH3·H2O===Al(OH)3↓+3NH eq \\al(\s\up1(+),\s\d1(4)) ;
    ②偏铝酸盐法:AlO eq \\al(\s\up1(-),\s\d1(2)) +CO2+2H2O===Al(OH)3↓+HCO eq \\al(\s\up1(-),\s\d1(3)) ;
    ③铝盐和偏铝酸盐水解法:Al3++3AlO eq \\al(\s\up1(-),\s\d1(2)) +6H2O===4Al(OH)3↓。
    注意事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但不溶于氨水,制备时一般用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
    (2)氢氧化亚铁
    原理:Fe2++2OH-===Fe(OH)2↓。
    注意事项:①Fe(OH)2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而迅速变色,因此用于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蒸馏水要煮沸,以便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②将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液面以下,再将氢氧化钠溶液挤出;③还可再在硫酸亚铁溶液上加一层植物油,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学生用书第256页
    原理:FeCl3+3H2O eq \(=====,\s\up7(△)) Fe(OH)3(胶体)+3HCl。
    操作步骤:加热蒸馏水至沸腾,逐滴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不可搅拌。
    (4)乙酸乙酯的制备
    原理: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注意事项:试剂的混合方法:先加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冰醋酸。
    2.物质制备的原则
    (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
    如:①用铜制取硫酸铜:2Cu+O2 eq \(=====,\s\up7(△)) 2CuO、CuO+H2SO4(稀)===CuSO4+H2O
    ②用铜制取硝酸铜:2Cu+O2 eq \(=====,\s\up7(△)) 2CuO、CuO+2HNO3(稀) ===Cu(NO3)2+H2O
    ③用铝制取氢氧化铝: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当n(Al3+)∶n(AlO eq \\al(\s\up1(-),\s\d1(2)) )=1∶3时,Al(OH)3产率最高。
    (2)选择最佳原料
    如实验室用铝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应选用氨水,而不能选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选用氨水(氢氧化铜可溶解在氨水中)等。
    (3)选择适宜操作方法
    如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要注意隔绝空气。
    3.思维流程
    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净水消毒剂。工业上可以通过次氯酸钠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钠,生产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①后,加入NaOH固体的原因是

    (2)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从溶液Ⅰ中分离出Na2FeO4后,还有副产品Na2SO4、NaCl,则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学生用书第257页
    (4)将一定量的Na2FeO4投入pH不同的污水中(污水中其余成分均相同),溶液中Na2FeO4的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Ⅰ、Ⅱ所示,则曲线Ⅰ比曲线Ⅱ对应的污水pH (填“高”或“低”)。
    (5)通过计算得知Na2FeO4的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比氯气的 (填“高”或“低”),用高铁酸钠代替氯气作净水消毒剂的优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思路分析]
    解析: (1)根据框图中的提示可知,Na2FeO4只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加入NaOH固体可以调节溶液pH,使溶液显碱性。(2)在酸性条件下,H2O2将Fe2+氧化成Fe3+,自身被还原为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3)步骤③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有Fe3+、ClO-和OH-,除生成FeO eq \\al(\s\up1(2-),\s\d1(4)) 和Cl-外还有H2O,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 eq \\al(\s\up1(2-),\s\d1(4)) +3Cl-+5H2O。
    (4)Na2FeO4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污水的pH越高,Na2FeO4的浓度越大,故曲线Ⅰ比曲线Ⅱ对应的污水pH高。
    (5)1 g Na2FeO4能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eq \f(3,166) ml ≈0.018 ml,1 g Cl2能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eq \f(2,71) ml≈0.028 ml,故Na2FeO4的消毒效率比氯气的低。
    答案: (1)Na2FeO4只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加入NaOH固体可以调节溶液pH,使溶液显碱性
    (2)2Fe2++H2O2+2H+===2Fe3++2H2O
    (3)2Fe3++3ClO-+10OH-===2FeO eq \\al(\s\up1(2-),\s\d1(4)) +3Cl-+5H2O
    (4)高 (5)低 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或无毒、方便保存等)
    对点练2.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
    仪器a的名称是 。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

    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 、 、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
    解析: (1)由题给信息,[(CH3COO)2Cr·2H2O]在气体分析中用作O2吸收剂,说明Cr2+具有强还原性,易被O2氧化,故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除去其中的O2,以免影响[(CH3COO)2Cr·2H2O]的制备。由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a为分液漏斗。
    (2)①Zn将Cr3+还原为Cr2+,离子方程式为Zn+2Cr3+===Zn2++2Cr2+。②Zn+2H+===Zn2++H2↑,H2起到排除c中空气的作用,以防Cr2+被氧化。
    (3)过量的Zn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H2,使装置c中压强增大,关闭K1和K2,打开K3时,溶液被压入装置d中。由题给信息知,[(CH3COO)2Cr·2H2O]难溶于冷水,因此应用冰浴冷却,以便于[(CH3COO)2Cr·2H2O]析出,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4)装置d的缺点是该装置与大气直接相通,空气中的O2易将[(CH3COO)2Cr·2H2O]氧化。
    答案: (1)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分液漏斗
    (2)①Zn+2Cr3+===Zn2++2Cr2+ ②排除c中空气 (3)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 (冰浴)冷却 过滤 (4)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考点二 基于有机物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
    1.把握制备过程
    2.盘点常用仪器
    学生用书第258页
    3.熟悉常考问题
    (1)有机物易挥发,因此在反应中通常要采用冷凝回流装置,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
    (2)有机反应通常都是可逆反应,且易发生副反应,因此常使某种价格较低的反应物过量,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同时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3)根据产品与杂质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如蒸馏、分液等。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下同)。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 。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 。
    A.41% B.50% C.61% D.70%
    [审题流程] 有机物制备实验一般包括制备过程和提纯过程。本题给出了详细的实验过程,可对题干信息解读如下:
    解析: (1)装置b为直形冷凝管,可用于冷凝回流。(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有机物在加热时发生暴沸。如果在加热时发现忘记加碎瓷片,这时必须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碎瓷片。(3)醇分子间最容易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实验生成的环己烯的密度比水的要小,所以环己烯应从上口倒出。(5)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除去水(作干燥剂)和除去环己醇(因为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类比推知,环己醇和氯化钙也可以反应)。(6)观察题中实验装置图知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吸滤瓶及球形冷凝管。(7)20 g环己醇的物质的量为 eq \f(20 g,100 g·ml-1) =0.2 ml,理论上生成环己烯的物质的量为0.2 ml,环己烯的质量为0.2 ml×82 g·ml-1=16.4 g,实际得到环己烯的质量为10 g,则产率为 eq \f(10 g,16.4 g) ×100%≈61%。
    答案: (1)直形冷凝管 (2)防止暴沸 B
    (3) (4)检漏 上口倒出 (5)干燥(或除水除醇) (6)CD (7)C
    学生用书第259页
    对点练3.对甲基苯胺可用对硝基甲苯作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 主要反应及装置如下:
    主要反应物和产物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50 mL稀盐酸、10.7 mL(13.7 g)对硝基甲苯和适量铁粉,维持瓶内温度在80 ℃左右,同时搅拌回流、使其充分反应;
    ②调节pH=7~8,再逐滴加入30 mL苯充分混合;
    ③抽滤得到固体,将滤液静置、分液得液体M;
    ④向M中滴加盐酸,振荡、静置、分液,向下层液体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⑤抽滤得固体,将其洗涤、干燥得6.1 g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反应装置如图,a处缺少的装置是 (填仪器名称),实验步骤③和④的分液操作中使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填字母)。
    a.烧杯 b.长颈漏斗 c.玻璃棒 d.铁架台
    (2)步骤②中用5%的碳酸钠溶液调pH=7~8的目的之一是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另一个目的是 。
    (3)步骤③中液体M是分液时的 层(填“上”或“下”)液体,步骤④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
    (4)步骤④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
    (5)步骤⑤中,以下洗涤剂中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
    a.乙 b.蒸馏水
    c.HCl溶液 d.NaOH溶液
    (6)本实验的产率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首先向三颈烧瓶中加稀盐酸、对硝基甲苯和适量铁粉加热进行反应,生成对甲基苯胺盐酸盐,调节pH=7~8,沉淀铁离子并使对甲基苯胺盐酸盐转化为对甲基苯胺,加入苯溶解生成的对甲基苯胺和未反应的对硝基甲苯,抽滤静置分液得到有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盐酸使对甲基苯胺转化为对甲基苯胺盐酸盐,生成的对甲基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静置分液得到无机层,向无机层加入NaOH溶液,使对甲基苯胺盐酸盐转化为对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会有对甲基苯胺固体析出,抽滤得到固体,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1)该反应中反应物沸点较低,加热反应过程中会挥发,需要在a处加装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分液操作需要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所以选ad;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pH值升高会使对甲基苯胺盐酸盐转化为对甲基苯胺,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3)根据分析步骤③中液体M为有机层,溶剂为苯,密度比水小,所以在上层;加入盐酸使对甲基苯胺转化为易溶于水的对甲基苯胺盐酸盐,从而实现与对硝基甲苯的分离;
    (4)下层液体中有未反应的盐酸和生成的对甲基苯胺盐酸盐都与NaOH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5)洗涤过程是为了洗去对甲基苯胺可能附着的对甲基苯胺盐酸盐、NaCl和NaOH等可溶于水的杂质,为降低对甲基苯胺洗涤过程的溶解损失,最好的洗涤剂应为蒸馏水,所以选b;
    (6)原料中有13.7 g对硝基甲苯,即 eq \f(13.7 g,137 g/ml) =0.1 ml,所以理论上生成的对甲基苯胺应为0.1 ml,实际得到产品6.1 g,所以产率为 eq \f(6.1 g,0.1 ml×107 g/ml) ×100%≈57.0%。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ad (2)使对甲基苯胺盐酸盐转化为对甲基苯胺 (3)上 使对甲基苯胺转化为对甲基苯胺盐酸盐进入水层与对硝基甲苯分离 (4)H++OH-===H2O、

    (5)b (6) 57.0
    考点三 探究型综合实验
    题型1 猜想型实验方案的设计
    漂白粉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和杀菌剂。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存在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固体物质。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有 ;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有 ;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 ,
    又含 。
    学生用书第260页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 ml·L-1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
    [审题流程] 第一步 明确目的原理
    设计实验探究漂白粉变质后物质的成分,涉及反应:
    ①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②Ca(ClO)2+H2O+CO2===CaCO3↓+2HClO。
    第二步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假设3提供的物质及反应原理判断样品中可能含有Ca(ClO)2或CaCO3或二者的混合物。
    第三步 寻找验证方法
    用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来验证CaCO3的存在。
    用Ca(ClO)2与盐酸反应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HClO来验证Ca(ClO)2的存在。
    第四步 设计操作步骤
    ①固体样品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用于检验CO2)。
    ②向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用于检验HClO)。
    第五步 分析得出结论
    若步骤①中石灰水未变浑浊,则说明样品中无CaCO3,即假设1成立。
    若步骤①中石灰水变浑浊,且步骤②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CaCO3存在,不存在Ca(ClO)2,即假设2成立。
    若步骤①中石灰水变浑浊,且步骤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CaCO3和Ca(ClO)2存在,即假设3成立。
    答案: (1)Ca(ClO)2 CaCO3 Ca(ClO)2
    CaCO3
    (2)
    对点练4.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 eq \\al(\s\up1(2-),\s\d1(3)) (aq)PbCO3(s)+SO eq \\al(\s\up1(2-),\s\d1(4)) (aq)。某课题组以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
    (2)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
    假设二: ;
    假设三: 。
    (3)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请完成下列表格:
    解析: (1)Na2CO3溶液中c(CO eq \\al(\s\up1(2-),\s\d1(3)) )较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Na2CO3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2)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另外两种假设。假设二:全部为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假设三:为PbCO3和2PbCO3·Pb(OH)2的混合物。(3)因为PbCO3受热分解不产生水,而2PbCO3·Pb(OH)2受热分解产生水,所以可利用此不同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 (1)Na2CO3 Na2CO3溶液中的c(CO eq \\al(\s\up1(2-),\s\d1(3)) )大
    (2)全部为2PbCO3·Pb(OH)2 为PbCO3和2PbCO3·Pb(OH)2的混合物
    (3)
    题型2 定性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学生用书第261页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
    [思路引导] 第(1)问考查CO2的检验方法,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应注意题干中草酸的性质,草酸蒸气对CO2的检验有干扰作用。第(2)①问考查该实验中检验CO时对干扰因素CO2的排除,检验CO气体,应先在H装置中进行CO还原CuO的反应,气体进入H装置前需除去CO中的CO2气体并且检验CO2是否除尽,从H装置中导出的气体需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存在,说明是CO还原CuO。第(2)②考查CO检验时现象描述的全面性,CO还原CuO时,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单质Cu,且CO的氧化产物是CO2。
    答案: (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 CuO(氧化铜)
    ②前面D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H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对点练5.化学小组探究FeCl3溶液与Na2S溶液的反应产物,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Ⅰ.向盛有0.1 ml·L-1FeCl3溶液的三颈烧瓶中,滴加一定量0.1 ml·L-1Na2S溶液,搅拌,能闻到臭鸡蛋气味,产生沉淀A。
    Ⅱ.向盛有0.1 ml·L-1Na2S溶液的三颈烧瓶中,滴加少量0.1 ml·L-1FeCl3溶液,搅拌,产生沉淀B。
    已知:①FeS2为黑色固体,且不溶于水和盐酸。
    ②Ksp(Fe2S3)=1×10-88,Ksp(FeS2)=6.3×10-31,Ksp[Fe(OH)3]=1×10-38,Ksp(FeS)=4×10-19。
    回答下列问题:
    (1)NaOH溶液的作用是 。
    小组同学猜测,沉淀A、B可能为S、硫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A的成分取沉淀A于小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2)试剂X是 。由此推断A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实验二:探究B的成分取沉淀B于小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3)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Y,观察到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存在Fe2+。试剂Y是 ,明显现象是 。
    由此推断B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请分析Ⅱ中实验未得到Fe(OH)3的原因是 。
    解析: (1)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H2S,具有毒性会污染空气,所以使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2)S可溶于CS2,加热烘干后可得到淡黄色的固体硫。固体加入稀HCl产生臭鸡蛋气味气体说明含有FeS,则A是S和FeS的混合物。(3)Fe2+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若含有Fe2+则会生成蓝色沉淀,也可用NaOH溶液检验,若含有Fe2+则会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由溶液甲加热无淡黄色固体说明不存在硫单质,加入足量HCl产生淡黄色物质说明有硫生成,臭鸡蛋气味气体说明有H2S生成,所以硫是由Fe3+氧化得到,则B是Fe2S3。(4)由溶度积数可知,Fe2S3的溶解度远小于Fe(OH)3,则Fe3+更容易生成Fe2S3沉淀。
    答案: (1)吸收H2S气体
    (2)CS2(或二硫化碳) S、FeS
    (3)铁氰化钾溶液(或NaOH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或产生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2S3
    (4)由溶度积数可知,Fe2S3的溶解度远小于Fe(OH)3,则Fe3+更容易生成Fe2S3沉淀
    真题演练 明确考向
    1.(2022·山东等级考,18节选)实验室利用FeCl2·4H2O和亚硫酰氯(SOCl2)制备无水FeCl2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已知SOCl2沸点为76 ℃,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用书第262页
    (1)实验开始先通N2。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 (填“a”或“b”)。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c、d共同起到的作用是 。
    (2)用上述装置,根据反应TiO2+CCl4 eq \(=====,\s\up7(△)) TiCl4+CO2制备TiCl4。已知TiCl4与CCl4分子结构相似,与CCl4互溶,但极易水解。选择合适仪器并组装蒸馏装置对TiCl4、CCl4混合物进行蒸馏提纯(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安装顺序为①⑨⑧ (填序号),先馏出的物质为 。
    解析: (1)实验开始时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a,产生SOCl2气体充满b装置后再加热b装置,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4H2O+4SOCl2(g) eq \(=====,\s\up7(△)) FeCl2+4SO2+8HCl;装置c、d的共同作用是冷凝回流SOCl2;
    (2)组装蒸馏装置对TiCl4、CCl4混合物进行蒸馏提纯,按由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安装顺序为①⑨⑧,然后连接冷凝管,蒸馏装置中应选择直形冷凝管⑥、不选用球形冷凝管⑦,接着连接尾接管⑩,TiCl4极易水解,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最后连接③⑤,安装顺序为①⑨⑧⑥⑩③⑤;由于TiCl4、CCl4分子结构相似,T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Cl4,TiCl4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大,TiCl4的沸点高于CCl4,故先馏出的物质为CCl4。
    答案: (1) a FeCl2·4H2O+4SOCl2(g) eq \(=====,\s\up7(△)) FeCl2+4SO2+8HCl 冷凝回流SOCl2
    (2)⑥⑩③⑤ CCl4
    2.(2022·辽宁选择考,18节选)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及装置如下:
    已知: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B应为 (填序号)。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 ,控温45 ℃。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液,减压蒸馏,得产品。
    (4)装置F的作用为 。
    (5)反应过程中,控温45 ℃的原因为 。
    (6)氢醌法制备H2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从H2O2的制备原理图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蒽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启普发生器A为制取H2的装置,产生的H2中混有HCl和H2O,需分别除去后进入C中发生第一步反应。随后氧气源释放的氧气经D干燥后进入C中发生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F中装有浓H2SO4,与C相连,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Ni中毒。
    (1)A中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2)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需分别通过装有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所以装置B应该选③①。
    (3)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a、b,A中产生的H2进入C中,在Ni催化作用下H2与乙基蒽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一段时间后,关闭a,仅保持活塞b打开,将残留H2抽出,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c、d,将O2通入C中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
    (4)H2O容易使Ni催化剂中毒,实验中需要保持C装置为无水环境,F的作用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
    (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所以反应过程中控温45 ℃。
    (6)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蒽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总反应为H2+O2 eq \(=====,\s\up7(Ni),\s\d5(乙基蒽醌)) H2O2。
    答案: (1)Zn+2H+===Zn2++H2↑
    (2)③①
    (3)a、b c、d
    (4)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Ni中毒
    (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
    (6)H2+O2 eq \(=====,\s\up7(Ni),\s\d5(乙基蒽醌)) H2O2
    3.(2022·广东选择考,17)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用HAc表示)。HAc的应用与其电离平衡密切相关。25 ℃时,HAc的Ka=1.75×10-5=10-4.76。
    (1)配制250 mL 0.1 ml·L-1的HAc溶液,需5 ml·L-1 HAc溶液的体积为 mL。
    (2)下列关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
    学生用书第263页
    (3)某小组研究25 ℃下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提出假设:稀释HAc溶液或改变Ac-浓度,HAc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用浓度均为0.1 ml·L-1的HAc和NaAc溶液,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测定pH,记录数据。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 ,b= 。
    ②由实验Ⅰ和Ⅱ可知,稀释HAc溶液,电离平衡 (填“正”或“逆”)向移动;结合表中数据,给出判断理由:

    ③由实验Ⅱ~Ⅷ可知,增大Ac-浓度,HAc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实验结论:假设成立。
    (4)小组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随着 eq \f(n(NaAc),n(HAc)) 的增加,c(H+)的值逐渐接近HAc的Ka。
    查阅资料获悉:一定条件下,按 eq \f(n(NaAc),n(HAc)) =1配制的溶液中,c(H+)的值等于HAc的Ka。
    对比数据发现,实验Ⅷ中pH=4.65与资料数据Ka=10-4.76存在一定差异;推测可能由物质浓度准确程度不够引起,故先准确测定HAc溶液的浓度再验证。
    ①移取20.00 mL HAc溶液,加入2滴酚酞溶液,用0.100 0 m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22.08 mL,则该HAc溶液的浓度为 ml·L-1。
    ②用上述HAc溶液和0.100 0 ml·L-1 NaOH溶液,配制等物质的量的HAc与NaAc混合溶液,测定pH,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
    (5)小组进一步提出:如果只有浓度均约为0.1 ml·L-1的HAc和NaOH溶液,如何准确测定HAc的Ka?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中Ⅱ的内容。
    实验总结:得到的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方案可行。
    (6)根据Ka可以判断弱酸的酸性强弱。写出一种无机弱酸及其用途 。
    解析: (1)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250 mL×0.1 ml/L=V×5 ml/L,解得V=5.0 mL。
    (2)A.容量瓶使用过程中,不能用手等触碰瓶口,以免污染试剂,故A错误;B.定容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和刻度线“三线相切”,不能仰视或俯视,故B错误;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位于刻度线以下,同时玻璃棒不能接触容量瓶口,故C正确;D.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将容量瓶来回颠倒,将溶液摇匀,颠倒过程中,左手食指抵住瓶塞,防止瓶塞脱落,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防止容量瓶从左手掉落,故D错误。
    (3)①实验Ⅶ的溶液中n(NaAc)∶n(HAc)=3∶4,V(HAc)=4.00 mL,因此V(NaAc)=3.00 mL,即a=3.00,由实验Ⅰ可知,溶液最终的体积为40.00 mL,因此V(H2O)=40.00 mL-4.00 mL-3.00 mL=33.00 mL,即b=33.00。
    ②实验Ⅰ所得溶液的pH=2.86,实验Ⅱ的溶液中c(HAc)为实验Ⅰ的 eq \f(1,10) ,稀释过程中,若不考虑电离
    平衡移动,则实验Ⅱ所得溶液的pH=2.86+1=3.86,但实际溶液的pH=3.36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1讲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51讲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共16页。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真题演练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38讲物质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探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真题演练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38讲物质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探究,共7页。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38讲物质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探究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和综合探究第38讲物质的制备与性质综合实验探究提能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