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71329/1-17164082420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71329/1-1716408242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71329/1-17164082421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71329/0-17164082370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71329/0-17164082370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71329/0-17164082370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2. 可以解释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的原因有( )
①陆地面积较大 ②地形全部为平原 ③气温较为适中 ④降水量全球最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3. 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 南极半岛B. 湄公河三角洲
C. 亚马孙平原D. 撒哈拉沙漠
4. 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 气候酷寒B. 山地多,平原少
C. 陆地面积小D. 干旱区面积大
【答案】1. A 2. B 3. B 4. C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口是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分布较多,故选A。
【2题详解】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①正确;北半球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地形主要为平原,并不是全部为平原,②错误;气候温暖湿润,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形成人口稠密区,③正确;降水较为适宜的地区人口稠密,人口集中区并不是降水量最多的地区,④错误。①③正确,B正确;②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半岛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A错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湄公河平原地势平坦,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农业,人口稠密,B正确;亚马孙平原虽然地势平坦,但是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的环境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C错误;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40°S~50°S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C项正确。40°S~50°S的陆地集中在南美洲南段的狭长地带,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陆西岸为迎风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较为温和,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但东西距离短,干旱区面积小,故A、B、D项错误。
【点睛】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气候适宜,降水较多的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制约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B. 热量C. 土壤D. 水源
6. 图示区域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的地形(地貌)类型是( )
A. 峡谷B. 山地C. 冲积扇D. 高原
【答案】5. D 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是因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源成为制约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绿洲地区水源相对充足,人口和城镇较多,D正确;地形、热量、土壤不是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部位,C正确;盆地中部沙漠广布,人口和城市分布少,A错误;山地地区地势崎岖,人口和城市分布少,B错误;绿洲不是地形(地貌)类型,D错误。所以选C。
【点睛】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
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7. 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 广东、河南、云南、北京B. 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 北京、广东、云南、河南D. 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8. 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B. 资源状况
C. 国家政策D. 交通条件
9. 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 限制人口迁入
【答案】7. B 8. A 9.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甲地和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大,人口迁入为主,为北京或广东。同时,乙地人口迁入起步早,是广东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早的原因;甲地迁入人口比乙地多,且迁入人口起步较,说明甲是北京,排除AD。丙、丁人口迁入率几乎都是负值,人口迁出为主。河南人口迁出较多,说明丙是河南。云南迁出人口相对较少,应该是丁,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甲代表北京,丙代表河南。北京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迁入为主,河南经济较落后,就业机会少,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影响两地人口净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A正确。资源状况、国家政策和交通条件不是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CD不符,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图示分析,乙地是广东,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减少,说明人口迁入减少,主要是因为该区进行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就业机会减少,C正确。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流动无关,A错误。广东以轻工业为主,且1995年后城市越来越注重环境质量,污染减小,B错误。目前珠三角户籍管理制度变宽,人口迁入多数是主动的,没有限制人口迁入,D错,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也有不同,注意落实到区域具体分析。
2023年2月份,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4.8%。预计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下左图为2016-2022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下右图为202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有关我国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老年人口多但人口总量大,老年人占比仍较小
B.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
C. 高龄化与空巢化问题叠加是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新特点
D. 人口出生率下降到死亡率以下,导致老年人口增加
11. 应对老龄化,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②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③鼓励生育,推行3孩政策④鼓励移民,降低移民门槛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2023年2月份,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4.8%,老年人口占比较大,A错误;由左图可知,近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出生率不断下降,导致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占比升高,使得人口趋于老龄化,故人口老龄化的根源在于低出生率和低自然增长率,B错误;伴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老人寿命延长,高龄化问题逐渐出现,而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也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年轻人涌向大城市,乡村地区空巢老人现象频繁,C正确;从左图可以看出虽然出生率一直在下降,但目前仍未降到死亡率以下,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面对老龄化,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二是鼓励生育,因此①②③正确。我国目前人口众多,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当前国情不适宜鼓励移民政策,④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
人口学家将三段式年龄结构表示为三角图中的点,其时序轨迹可以表达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过程,即:少儿人口比重60%为人口红利窗口开启,老龄人口>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大于20%为高龄社会。下图中示意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甲示意我国人口演化轨迹,2010年后我国( )
A. 步入多子型社会B. 劳动力的比重上升
C. 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D. 育龄妇女的比重降低
13. 乙国最可能是( )
A. 日本B. 加拿大C. 德国D. 沙特阿拉伯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甲曲线可知,我国自2010年起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到2020年超过10%,经历了一个快速老龄化的过程,2010年至2020年,少儿人口比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形成的“穿堂风”,该房屋穿堂风的主要好处是,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