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粒子间作用力与晶体知识点总结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71436/0-17164097410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粒子间作用力与晶体知识点总结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71436/0-17164097413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粒子间作用力与晶体知识点总结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771436/0-171640974152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粒子间作用力与晶体知识点总结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粒子间作用力与晶体知识点总结,共10页。
2.范德华力: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作用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
(1)大小:一般是金属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1/10或1/100左右,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如干冰易液化,碘易升华的原因。
(2)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分子中电荷的分布是否均匀等,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如卤族元素单质范德华力:F2<Cl2<Br2<I2。
(3)范德华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熔沸点: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除H2O、HF、NH3)。
例如:烷烃(CnH2n+2)的熔沸点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也是由于烷烃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增加所造成的。
溶解度:溶剂与溶质分子间力越大,溶质的溶解度越大。例如:273 K,101 kPa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0.049 cm3·L-1)比氮气的溶解量(0.024 cm3·L-1)大,
就是因为O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所导致的。
3.氢键
(1)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X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它们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X,使H几乎成了“裸露的质子”,
这样相对显正电性的H与另一分子相对显负电性的X中的孤电子对接近并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称为氢键。
(2)氢键的存在:在X—H…Y这样的表示式中,X、Y代表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小的非金属原子,如F、O、N,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又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
(3)氢键的大小:是化学键的1/10或1/100左右,比范德华力强。
(4)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①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当分子间存在氢键时,熔沸点较高。
而分子内存在氢键时,对熔沸点无影响。
如邻羟基苯甲酸因形成分子内氢键,其熔点(159 ℃)低于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213 ℃)。再如,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尿素、醋酸、硝酸的熔点依次降低的原因也是如此。
②溶解度:溶剂和溶质分子间存在氢键时,溶质的溶解度增大,如NH3、C2H5OH、CH3COOH等。
(5)氢键有饱和性、方向性:一般X—H…Y中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形成氢键最强)。如:
例如:水结冰体积膨胀,是因为冰中所有水分子以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氢键互相联结成晶体,而液态水中是多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成(H2O)n。
晶体类型17个重要知识
1、晶体类型判别:
分子晶体:大部分有机物、几乎所有酸、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所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原子晶体:仅有几种,晶体硼、晶体硅、晶体锗、金刚石、金刚砂(SiC)、氮化硅(Si3N4)、氮化硼(BN)、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石英等;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离子晶体:含离子键的物质,多数碱、大部分盐、多数金属氧化物;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对比表
3、不同晶体的熔沸点由不同因素决定: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键强弱)决定,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晶体中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且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4、金属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1)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升高。
(2)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如碱金属)熔沸点降低。
(3)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4)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为液体,熔点很低(-38.9℃),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1535℃)。
5、原子晶体与金属晶体熔点比较
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金属晶体的高,如金属钨的熔点就高于一般的原子晶体。
6、分子晶体与金属晶体熔点比较
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就比金属晶体的低,如汞常温下是液体,熔点很低。
7、判断晶体类型的主要依据?
一看构成晶体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二看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另外,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并未发生改变,如冰→水。
8、化学键
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就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但破坏化学键或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如食盐的熔化会破坏离子键,食盐结晶过程会形成离子键,但均不是化学变化过程。
9、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判断
① 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② 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③ 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
④ 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① 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
②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③ 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原子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④ 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是金属晶体。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① 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一千摄氏度。
② 原子晶体的熔点高,常在一千至几千摄氏度。
③ 分子晶体的熔点低,常在数百摄氏度以下至很低温度。
④ 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相当低的。
(4)依据导电性判断
① 离子晶体的水溶液及熔化时能导电。
② 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
③ 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
④ 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① 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较硬、脆。
② 原子晶体硬度大。
③ 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④ 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小的,且具有延展性。
(6)判断晶体的类型也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
① 在常温下呈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于分子晶体(Hg除外),如H2O、H2等。
对于稀有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但应看作单原子分子,因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而非共价键。
② 固态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晶体(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如:NaCl熔融后电离出Na+和Cl-,能自由移动,所以能导电。
③ 有较高的熔、沸点,硬度大,并且难溶于水的物质大多为原子晶体,如晶体硅、二氧化硅、金刚石等。
④ 易升华的物质大多为分子晶体。
⑤ 熔点在一千摄氏度以下无原子晶体。
⑥ 熔点低,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10、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有的很低,如汞(常温下是液体)。
(2)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
① 原子晶体:结构相似,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氮化硅>晶体硅。
② 分子晶体: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如CI4>CBr4>CCl4>CF4。
若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如互为同分异构体,一般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特殊情况下分子越对称,则熔沸点越高。
若分子间有氢键,则分子间作用力比结构相似的同类晶体强,故熔沸点特别高。
③ 金属晶体:所带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Al>Mg>Na>K。
④ 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KF>KCl>KBr>KI。
11、Na2O2
Na2O2的阴离子为O22-,阳离子为Na+,故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12、堆积方式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采用不等径密圆球的堆积方式。
13、稳定性
分子的稳定性是由分子中原子间化学键的强弱决定。
14、冰的熔化
冰是分子晶体,冰融化时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和部分氢键,化学键并未被破坏。
15、离子晶体熔化
离子晶体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这是离子晶体的特征。
16、离子晶体特例
① 离子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② 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化学键,
如NaOH、Na2O2
17、非离子晶体特例
① 溶于水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HCl等
② 熔化后能导电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Si、石墨、金属等。
③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AlCl3是分子晶体。晶体类型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定 义
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
相邻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
组成晶体的粒子
分 子
原 子
金属阳离子
和自由电子
阳离子和
阴离子
组成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范德华力或氢键
共价键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方向性)
离子键(没有饱和性方向性)
典型实例
冰(H2O)、P4、I2、干冰(CO2)、S8
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
Na、Mg、
Al、Fe
NaOH、NaCl、K2SO4
特
征
熔点、
沸点
熔、沸点较低
熔、沸点高
一般较高、
部分较低
熔、沸点较高
导热性
不 良
不 良
良 好
不 良
导电性
差,有些溶
于水可导电
多数差
良 好
固态不导电,
熔化或溶于水能导电
机械加
工性能
不 良
不 良
良 好
不 良
硬 度
硬度较小
高硬度
一般较高、部分较低
略硬而脆
溶解性
相似相溶
不 溶
不溶,但有的反应
多数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共5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新知生成,核心突破,随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学习情境,新知生成,核心突破,随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