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4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循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水循环
    1.概念: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3.成因eq \b\lc\{(\a\vs4\al\c1(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陆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大。( )
    (2)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最多。( )
    (3)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蒸发环节上。( )
    [提示] (1)× 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大。
    (2)×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
    (3)× 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
    (4)×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环节上。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使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提示] 不是。虽然地球上的水体总量丰富,但人类能利用的水资源数量极少,而且水体具有一定的更新周期。如果水资源遭受污染或用水速度超过水体更新速度,就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
    我国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问题1 (区域认知)为什么我国中西部十多个省区大量建造集雨水窖、水池?
    [提示] 我国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地处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工程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什么?
    [提示] 主要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有利影响主要是涵养水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B.降水
    C.植物蒸腾D.下渗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D (2)A [第(1)题,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第(2)题,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储存起来,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发生,①说法正确。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绿地发展良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说法正确。“雨水银行”使汇入河流中的径流减少,不会提高河流的水位,③说法错误。绿地得到发展,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说法错误。]
    在漓江的游船上游览,远处的山峰有的像一个大桃子,有的像一匹骆驼,有的侧看着就像一个人的脸……各种各样的山峰形态各异,漂亮极了。尤其是“九马画山”,九马画山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画上是一个“找马游戏”,你要是很仔细地看,就有可能找到九匹马;你要是粗略地看几下,很可能一匹马都找不到……
    问题1 (区域认知)漓江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漓江在该地的水循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提示] 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漓江在该地的水循环中属于地表径流环节。
    问题2 (综合思维)漓江两岸的山峰形态各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流水的侵蚀作用。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漓江两岸的山峰会保持固定的形态吗?为什么?
    [提示] 不会。该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会持续进行,因此漓江两岸的山峰形态将会不断变化。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关键词法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迁移交换作用:水循环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3)影响塑造作用:水循环运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2.《宋书·天文志》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与“归注于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B.“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C.“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①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归注于海”为地表径流环节。第(2)题,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具有“传送带”的功能;水循环对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调节器”;水循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塑造出丰富的地表形态,具有“雕塑家”的作用。]
    题组1 水循环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 )
    A.A→B B.A→C→D→E
    C.F→D→GD.I→D→G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1.B 2.B [第1题,图中A→C→D→E发生在海洋与陆地及其上空之间,为海陆间循环,故选B。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丰沛降水,此时海陆间循环最活跃,故选B。]
    下图是已建成的雄安新区“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该工程成为雄安新区打造海绵城市的标志工程。“雨水街坊示范区”以台地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系统贯穿全区,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集生态景观、建筑艺术、创新技术、雨洪管理、悦享休憩于一体,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读图,完成3~4题。
    3.(生活中的地理)“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B.下渗
    C.植物蒸腾D.降水
    4.(生活中的地理)“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 )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B 4.A [第3题,雄安新区“雨水街坊示范区”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第4题,“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使雨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小了城市地表径流,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发生。另外,生态景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①②③说法正确。“雨水街坊示范区”的建设,增加了城市植被,可减弱城市热岛效应,④说法错误。]
    题组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5~6题。
    5.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B.水汽输送
    C.降水D.径流
    6.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5.D 6.B [第5题,陆地上的矿物质随着地表水汇集到河流,再注入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第6题,海洋水的总量基本不变,但是随着海陆间水循环,地表矿物质不断被迁移到海洋中,因此矿物质总体在增加。在冰期,由于地球上冰的体积增大,导致海洋水相对减少,因此矿物质的含量在冰期相对较高。]
    教材P53探索
    从实验中发现器皿的内壁和塑料纸底面出现大量凝结的水珠,塑料纸底面的水珠向中部聚集,并滴落到装满沙子的水瓶中,然后下渗到小瓶的底部。这个实验揭示了水的运动现象。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通过水循环表现的。具体过程是: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当条件下凝结降水,降落到海陆表面,降落到陆地上的水有一部分会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水,有一部分形成径流流入海洋,然后再参与蒸发,这样不断地循环交换,形成水循环。
    教材P55思考
    人类能够对水循环的某一个环节施加影响,但是途径有限,主要在水循环的下渗和径流两个环节进行,尤其是地表径流这个环节表现比较明显。如城市中柏油路可以减少降水的下渗,从而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
    教材P56思考
    1.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地面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另外还会增加地面蒸发和增大地下径流。
    2.建设海绵城市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城市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雨季能够蓄水滞洪,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下水位;旱季也能够排水,城市生活和生产供应水。
    教材P57作业题
    1.下渗、蒸发环节。造成土壤污染。
    2.(1)海水淡化就是模拟水循环将淡水与海水中的盐分分开,淡化海水符合饮用水标准,因钙、镁等含量低,水质更优。
    (2)220×365=80 300(万吨),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3.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理实践力)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综合思维)
    3.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区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
    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挟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影响环节
    具体影响
    地表径流
    ①修建水库、堤坝等工程可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③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小;
    ④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例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干旱时抽取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①人工降雨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②“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量
    蒸腾、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增大蒸发量
    下渗
    “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等,可增加下渗;破坏植被、路面硬化等,可减少下渗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意义
    含义
    理解
    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
    在水循环系统中,水的连续运动、转化,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气态水、液态水与固态水,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始终相互转化、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有变化;平衡过程中水循环一直在进行
    进行能量交换
    水循环对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动力和能量源泉;水循环平衡了海陆之间、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收支
    进行物质迁移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
    陆地通过径流向海洋输送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
    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主要通过地表径流等改变地表形态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

    相关学案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始大气,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1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1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循环 ❶,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