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773917/0-17164628693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773917/0-17164628694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773917/0-17164628694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语言学家陆志韦曾在《汉语的并立四字格》一文中说:“汉语有这么一种特性:我们听一段话或是念一段白话文,老是会觉着句子里的字(音节)会两个两个、四个四个地结合起来。”最典型的四字格,就是四字成语。还有一些四字格不是成语,如“高高低低”“有吃有喝”等。四字格与汉语美感密切相关。
汉语的音步一般由两个音节组成。为了追求音节平稳,汉语总是尽量追求二音步前后连接。比如,汉代晁错《论贵粟疏》中,“不可得也”,全句四字,恰好组成两个二音步。有些词语,最初并不是二音步前后连接,比如“大腹便便”在《后汉书·文苑列传》中是“腹便便”,“笑里藏刀”在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是“笑里刀”,最后流传的却是“大腹便便”和“笑里藏刀”,主要就是因为它们音节平稳。
除了二音步前后连接,汉语的对仗和押韵也能带来美感,这在诗词和骈文之中尤其明显。其他类型的文章不像诗词和骈文那样,大量使用对仗和押韵,但是通过四字格,依然尽力保留了对仗和押韵。
比如《红楼梦》中的这段文字: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文中的“长廊曲洞”“方厦圆亭”这两个四字格,“廊”和“洞”分别是平音和仄音,“长廊”和“曲洞”构成对仗,“厦”和“亭”分别是仄音和平音,“方厦”和“圆亭”也构成对仗。不同四字格之间也存在对仗。如“长廊曲洞”中第二和第四字分别是平音和仄音,“方厦圆亭”中第二和第四字则分别是仄音和平音,所以“长廊曲洞”与“方厦园亭”也构成对仗。
至于押韵,可看《红楼梦》这些句子中的四字格,“黛玉本是个绝顶聪明人”“都像宝丫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微风一过,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其中,“绝顶聪明”的“顶”和“明”,“百里挑一”的“里”和“一”,“街头巷口”的“头”和“口”,“神清气净”的“清”和“净”,“兴利剔弊”的“利”和“弊”,都存在押韵。先贤在文章中大量使用这些四字格,以此将骈句与散句互相穿插,促使二者水乳交融。这样既能精准表达文义,又能利用对仗和押韵,回环照应,调和音调,从而不断生发美感。
汉语讲究节奏,其重要方式除了二音步前后连接,还有长短句读互相搭配。汉语的句子,是由一个个句读不断堆叠,行进之中又有停顿,因此读起来断续相间,从容不迫,不需要一口气说完。四字格是调整句子节奏的重要元素,因其高度凝练,句读短促,可和长句读互相搭配,从而使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我们阅读之时,声气忽短忽长,脑海之中也会产生美感。
(摘编自郝志景《偶语易安,奇字难适——四字格营造的汉语美感》)
材料二:
对称平衡是汉字起源的基因,更是成就汉字美学的核心基因。剖开汉字发展的任何一个共时层面,对称平衡是一种普遍现象。
甲骨文作为最早而成体系的汉字,多见正反不定、斜置扭曲之形,但卜巫史在坚硬的甲骨上运作“刀笔”时,尽力捕捉相对对称性的形体以留存于字形符号。有专家对一千个常见甲骨文形体进行了十六字格编码统计后指出,“这些形体(甲骨文)所显示的图像都是按照平衡原则结构起来的,形成一种对称的平衡美”。秦代一统,书同文字——小篆,这种字体整体作竖方形,圆劲均匀,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基本一致,将汉字的对称平衡之态展现到了极致。据统计,《说文解字》收录小篆字形共9831个,作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十”形对称的形体达807个;另外还有32对通过改变一个字形的方向,成就另外一个字形的对称字组。足见作整字对称和字际对称的形体在小篆字形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若加上构件在所构字形中展现的局部对称,则小篆形体的对称平衡特征更为明显。
汉字系统中还有一种重叠相同形体而成的所谓叠形字,有二叠、三叠、四叠几种。比如,“林、喆”等为左右二叠,“晶、鑫”等为正三角三叠,“燚”等为“田”字形四叠。不论如何叠置,外形都极为匀称规整,更加直观地展现了汉字结体竭力追求对称平衡之形的特点。在一些由汉字生发、塑造、展现的中华传统艺术中,采取不同形式展现对称平衡之美也似乎成了一种默契般的坚守。根植于汉字书写,以汉字独特形体成就的书法艺术,就极力追求对称平衡的美学特质。这种追求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发,如“犬”“马”“虎”等动物类象形字,若客观摹画其形而横置,则宽度较大,于是为了跟其他自上而下的直行字符相和谐,均改向作竖直形。近代以来,纸张载体的书法艺术走向多样化,不管是单幅的中堂、斗方、扇面,还是多幅的对联、条屏、册页,无不展现出那种默契。此外,滥觞于五代十国的对联,融汉语艺术与汉字艺术为一体,更为追求对称平衡。字数相等、左右对称、文辞精炼、言简意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极尽深刻地展现着这一审美旨趣。
汉字用符号形体表现汉语,而字符与汉语语音之间为单一性对应关系,使得汉语的结构和一些艺术形式在汉字符号组构上也讲求平衡稳定。
(摘编自雷黎明《大美汉字,美在大方—对称平衡彰汉字之美》)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四字格都能营造一种音律调和、节奏有致、声气协调的美感。
B.通过四字格,保留对仗和押韵,这是我国传统诗词和骈文之所以富有整饬美感的重要原因。
C.最早而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在刻录时也被极力留存相对对称性的形体,体现对称平衡美。
D.无论是汉字本身还是一些相关的传统艺术,都注重以不同形式展现汉字对称平衡稳定之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说“治疗病”,因为它的音节停顿是一双一单,不够平稳;而会说“治疗疾病”,这也符合汉语“二音步前后连接”以追求音节平稳的传统。
B.作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囍”,由两个“喜”字对称拼合而成,非常巧妙地体现了人们祈求婚姻幸福的美好愿望,象形表义,这种叠形就是成就汉字美学的核心基因。
C.甲骨文“雨”字,尽管各时期的形体或有差异,但表示水滴的形体都左右对称、数量均等地排置在表示云层的形体之下,从中可见甲骨文追求对称平衡美的最高原则。
D.近代以来,纸张载体的书法艺术走向多样化,单幅的中堂、斗方、扇面,多幅的对联、条屏、册页,这种多样性也意味着有些中华传统艺术不再注重追求对称平衡之美。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司马光《资治通鉴·进书表》: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
B.曹雪芹《红楼梦》: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C.姚鼎《答翁学士书》:意与气相御而为辞,然后有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反复进退之态,彩色之华。故声色之美,因乎意与气而时变者也。
D.金庸《笑傲江湖》: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
4.材料二“汉语的结构和一些艺术形式在汉字符号组构上也讲求平衡稳定”这一点,在材料一中也有所体现。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5.甲辰龙年来临之际,社交圈掀起了一阵用含有叠形字的四字格词语送祝福的热潮,如“龙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生活䲜䲜(yè)”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咳嗽天鹅
铁凝
天越来越冷了。早上,刘富鞘在被窝里拿被头围住下巴,想着今天无论如何得再给省城的动物园去个电话。院子里那只天鹅,说什么也要给动物园送去。
刘富在镇上给镇长开车。他从小就爱干净,后来离开村子去省城当兵,在部队学会开车,虽然刘富最终还是回到家乡的镇上,但他毕竟去外边开过眼界,滋长着一点从前并不明显的小傲气。比如他经常对香改说:“就你,要不是为了让我妈高兴,打死我也不会娶了你。”
香改是刘富的老婆,人长得好看,却生性邋遢,手脚都懒。结婚之后,刘富从来没在自家的大衣柜里找到过要找的衣服。这很让刘富受不了,就为了这个,他和香改闹起离婚。香改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话没说完突然大声咳嗽起来,从此这咳嗽没有一天断过。
刘富钻出被窝洗漱完毕,西屋响起香改的咳嗽声。刘富朝东窗根望望,那儿有个半人高的临时小窝棚,是刘富给天鹅搭的。那只天鹅,刘富一睁开眼就想起的天鹅,在这时好似响应着香改的咳嗽一样,从窝棚里伸出雪白的长颈也“咳、咳、咳”地高声叫起来,又仿佛是同它的临时主人刘富打着招呼。
这只天鹅是镇长亲戚送的,镇长说这天鹅就归你刘富了,你看我忙成这样哪有工夫管天鹅呢。刘富便不敢不接下这天鹅。他拉着天鹅往家走,心里有几分恼火。天鹅来到刘富的家,刘富的女儿热烈欢迎。女儿立刻上网查了天鹅的资料,它的学名应该是咳声天鹅,属鸟纲,鸭科,全球易危物种。刘富把“咳声天鹅”听成了“咳嗽天鹅”,从此没改口。女儿上网查到省城动物园天鹅馆里的天鹅吃胡萝卜、鸡蛋、蚯蚓。现在这只天鹅就得每天吃家里一个鸡蛋,刘富很心疼。
这天鹅在家里养了些日子,还显出和刘富挺亲,每天早晨刘富一出屋门,它准在东窗根的窝棚里“咳、咳、咳”地大叫几声。常常在这时,西屋的香改也会咳嗽起来,好似迫不及待和天鹅比着赛。
一天早晨,刘富在院子里迎接了天鹅的问候之后,就见它步履踉跄地从窝棚里钻出来,站也站不好,走又不敢走似的。刘富立刻发现了问题:这天鹅的脚蹼已经干裂。天鹅是候鸟,刘富的小镇既寒冷又没水,能管天鹅一时,却管不了它的一世。
哪里能管它的一世呢?女儿想了想说:动物园。
省城动物园有个天鹅馆,专门养天鹅的。刘富一连打了很多天电话,终于有一次打通了省城动物园的天鹅馆,说了要送天鹅的事。景班长说对不起我们不直接从私人手里收养天鹅,你给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打电话,我们只接收他们批准派送的动物。刘富就给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打电话,几天之间打了五次,到第六次通了,对方说考虑考虑再决定给他开介绍信。
过了一个礼拜,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还没消息。刘富就又打电话,对方说我们没见这只天鹅,不好下结论是不是能送给动物园。刘富说那你们可以来看看。对方说你那个镇离省城200多公里,我们为了看一只天鹅得花多少行政成本啊。刘富有点不悦,说你们这个协会不就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吗? 不在这上花成本你们还干什么呀!对方听不得这个,啪地挂断了电话。
就又打。经过十多天四五个回合,终于批准他把天鹅送往省城动物园。女儿说,明天早晨我要再喂它一个鸡蛋。刘富把香改叫到东屋说,明天你也跟我去趟省城。你那咳嗽从来也没好好治过,离婚之前,我得给你把咳嗽治好。香改不吭声,不吭声就是同意。第二天天刚亮,刘富就带着天鹅和香改趁着早起开赴省城。
刘富带着天鹅来到动物园门口,对检票员说了要送天鹅。刘富就随景班长进了天鹅馆,馆中的水池里,果然有一对对的天鹅在游动。在池边溜达了一会儿,景班长领刘富进了旁边的值班室。叫他不要客气,说饭就在这个值班室吃。两人说着话,有管理员已经在桌上摆出两副碗筷,两只青花瓷酒杯,二两装二锅头,一碟花生米。
一会儿粉条菜端上来了。
一会儿管理员叫景班长出去了。
一会儿景班长回来了。
一会儿一只热气腾腾的黑铁锅端了上来,锅里炖着灰褐色的大块的肉。景班长举起筷子冲着铁锅对刘富说,来,尝尝。
刘富说这是鸡呀?景班长说是鹅,你送来的那只天鹅。
刘富放下筷子,似懂未懂的样子。
景班长只好给他解释说,动物园医生为这只天鹅做了体检,结果是它太老了,足有25岁了,体内脏器严重老化,基本不再有存活的意义。
刘富说可它正活着哪。超 然 客 公 众 号
刘富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天鹅馆的,只记得他摔了眼前一个酒杯。刘富的整个脑袋轰鸣起来,他没有想到,这只麻烦了他几个月的天鹅,竟会让他的心有那么大的说不出的难受。这时从后排座上传出一阵咳咳咳的咳嗽声,他看见了歪坐在那里不急不火的香改。
是啊,咳嗽,刘富曾经那么厌恶香改的咳嗽,他也同样不喜欢天鹅的咳嗽。每当女人和鹅同时在院子里咳嗽起来,他就觉得他的生活纷杂、烦乱,很没有成色。但是就在刚才,当他听见后排座上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时,竟意外地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感。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富嫌弃香改闹离婚,香改说离就离,缺了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可见香改并不懦弱。
B.天鹅每天吃家里一个鸡蛋,刘富很心疼,所以他多方联络尽快把天鹅送给省城动物园。
C.刘富对景班长“摔了眼前一个酒杯”,这一行为体现出刘富对景班长做法的强烈愤怒。
D.结尾处刘富听到咳嗽声,“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感”,暗示他打消了离婚念头。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补叙手法,补充交代了刘富收养天鹅、父女俩一起饲养天鹅等情节,表现了刘富对咳嗽天鹅的照顾与善意。
B.每天早晨天鹅的高叫声和香改的咳嗽声同时响起,作者在天鹅和香改之间建立关联,使“咳嗽天鹅”具有丰富意蕴。
C.对天鹅的死,景班长解释其“基本不再有存活的意义”,而刘富以天鹅“正活着”来反驳,理与情的冲突中,突出了对生命的尊重。
D.小说叙事与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异曲同工,都是双线并行,本文主线是刘富送走天鹅,副线是夫妻闹离婚。
8.小说叙述景班长留刘富吃饭,连用四个“一会儿”,这样叙述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详细叙述了刘富送天鹅的曲折过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黑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旌贲忠良,芟夷叛逆,武功赫然,霸业成矣。然救弊即可,仁则未知。荀文若①首豫经纶,提挈草昧,造我魏邦,惟其是赖。一言不合,五毒将施,可不剧哉?孔文举②与道翱翔,尽忠汉室;崔季珪天骨高爽,志在扶倾。岂大盗之所安也?欲盗之子,见锦而不见人;弭谤之君,尤人而不尤己。故阴谋未泄,天下已知;毒志潜行,忠良前惧。固知曹公不能成天下之务也。
(选自唐·朱敬则《魏武帝③论》,有删改)
材料二
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而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其势决不两立,非公诛操,则操害公,此理之常。
而前史乃谓公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此盖当时奴婢小人论公之语。公之无成,天也。使天未欲亡汉,公诛操如杀狐兔,何足道哉!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庫,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操平生畏刘备,而备以公知天下有己为喜,天若祚汉,公使备,备诛操无难也。予读公所作《杨四公赞》,叹曰:方操害公,复有鲁国一男子慨然争之,公庶几不死。乃作《孔北海赞》曰: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
(选自宋·苏轼《孔北海赞》,有删改)
注:①荀文若,即荀彧,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具有“王佐之才”。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赐空食盒后服毒自尽。②文举,东汉末年名士孔融字文举。因曾做北海相,世称孔北海。③魏武帝,指曹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世以成败A论B人物C故操得D在英雄之列E而公见F谓G才疏意广H岂不悲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文中通“与”,参与;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的“豫”意思不同。
B.尤,文中意为责备、责骂,与成语“怨天尤人”和“以儆效尤”中“尤”的意思都相同。
C.特,文中意为只、仅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的“特”意思相同。
D.祚,文中指赐福、庇佑,与《陈情表》中“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中的“祚”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当初在名望、实力上均不占优势,不止一次受挫,但仍有众多有识之士争相归附,最终成就了霸业。
B.材料二认为,孔融英俊奇伟,冠绝众人,是天下人的表率;他与曹操势不两立,按照常理,不能并存。
C.因病将亡之时,面对在病榻前悲痛哭泣的子孙和留恋不舍的妻妾,曹操筹划安排后事,显露出真性情。
D.两则材料都对孔融给予肯定,但侧重点不同,前者肯定他对汉王室的忠诚,后者则侧重其才干与能力。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
而前史乃谓公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
试分析两则材料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
(二)古代诗歌阅读
咏怀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①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妃
清·吴雯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②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唯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注]①青冢:明妃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相传塞上草白,独明妃墓地上草色常青,故名。②自媒:自夸,即为自己说好话,炫耀自己。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画图”句,写元帝从图画里认识昭君,实际上根本不识昭君,暗含对元帝的幽怨;而吴诗“画工”句,则直言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之意,直陈其不屑之情。
B.杜诗“环佩”句,“空归”二字除表现思乡之情更暗含对君王的怨愤;而吴诗“环佩”句因前承“国士”句,表达个人的思乡之情,相对而言少有对君王的怨恨。
C.杜诗“青冢”句,写出了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吴诗“青冢”句,写上天被昭君感动而使其墓草色常青,着重突出诗人对昭君的敬仰之情。
D.虽然两首诗都选取了相近的意象,但杜诗抒发的是昭君的幽怨以及诗人对昭君的同情,而吴诗中诗人对昭君的情感更复杂一些,且前后有变化。
16.相对于杜诗,吴诗中的昭君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请结合吴诗赏析诗人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以山海为喻,表达了对接纳人才、天下归心的渴望。
(2)古人常以“樽(尊)”代指酒,并借此抒情达意。苏轼在《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各自用“ ”和“ ”分别表达朋友欢聚之愿和自我宽慰之意。
(3)班级开展“诗歌里的四季”专题探究活动,小刚负责收集唐诗中带有“春”字的名句,同学们纷纷建议用“ , ”。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I
Neuralink是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参与创建的一家高科技公司,该公司的研究者通过在猴子的脑中植入一定数量的电极,使猴子可以通过“意念”来控制光标在电脑屏幕上玩乒乓球游戏。Neuralink公司在猴子脑中植入的设备可以在大脑和外部机器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这种设备被称为脑机接口。
日前,因为脑机接口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预料,未来这项技术会步入应用阶段并会逐步成熟。其最初步的应用会出现在医疗领域,可以对瘫痪、失语、失明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① ,从而提高健康人的能力。
所以,毫无疑问,脑机接口有巨大的潜力,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正面影响。然而,和许多新兴技术一样, ② ,它同样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比如,如果你可以“读出”一个人脑内的信息,那么这个人 ③ ?同样,如果我可以往你的脑内“写入”信息,那么你的决定还是你的决定吗?是不是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替你做出了决定,即你实际上是被我“遥控”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因为它们将界定脑机接口这项技术的伦理界限,规定它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3分)
19.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火里求财非常辛苦。铁器行内一句顺口溜:“干铁匠,大肚汉,一天只吃两顿饭。”铁匠的炉子轻易不会点燃,一旦点燃,就没有暂停键,满满一天的活等着去干。铁匠师徒们吃过早饭便点燃火炉,趁热打铁,中午不能休息, ① 干到天黑,直到手中的活干完才能吃晚饭。从日出东山到夜幕四合,铁匠铺里充斥着叮叮当当的声音。
铁匠做工,锤出声,人不出声。开工前,铁匠师傅只用小锤击砧子尾巴招呼徒弟前来干活。师傅挥臂抡锤汗如雨下,徒弟 ② ,紧随师傅的节奏,只闻铁器的敲击声,不闻人语。师傅站如一棵松,左手执钳,右手拎小锤,俩徒弟分列两侧抡大锤,师傅开始指挥这个合唱团了。他重锤,徒弟就抡圆了胳膊重锤;轻敲,徒弟就跟着轻敲;他紧击,徒弟紧跟…… ③ ,节奏分明,韵味十足。看着器物捶打得差不多了,师傅就在砧子耳朵上轻敲一下,发出停止的信号,徒弟见机便戛然而止,配合得十分默契。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眼中的遥远之物。
B.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不作声了。
C.他面色蜡黄,有气无力地对大家说:“你……你们……快……快去看看。”超然客公众号
D.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我不知所以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里。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师傅站直了身子,左手和右手分别拿着钳子和小锤,俩徒弟分别站在两侧抡大锤,师傅开始指挥徒弟敲击铁器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麦天枢等三人凭《神探大战》获最佳编剧奖。颁奖嘉宾是知名的青年演员,成功出演过很多重要角色,她念到“麦天”两个字后却语塞了,最终干脆跳过了“枢”字。
这件事引发了激烈讨论:有人认为,演员只要能演好角色就足够了,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化底蕴;另一些人则认为,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演绎角色。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情绪淡淡的,几乎没什么大波动;目标淡淡的,几乎不记得这回事;说话淡淡的,“收到、OK、好的、可以”……最近,“淡学”一词在社交媒体上走红,部分年轻人争相确诊自己为“淡人”。对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不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过度推断。
2.AB.“这种叠形就是成就汉字美学的核心基因”错误。C.“追求对称平衡美的最高原则”过于绝对。
D.“这种多样性也意味着有些中华传统艺术不再注重追求对称平衡之美”错误。
3.A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进书表》中的自述,表达的是他自己对于历史学习的热爱和投入,并未涉及到汉语美感、四字格、对仗、押韵、节奏等主题,与材料一讨论的汉语美感及四字格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无关。
4.①音节平稳与二音步前后连接:汉语的音步一般由两个音节组成,这种特性使得汉语在表达时尽量追求二音步的前后连接,以形成平稳的音节组合。
②对仗的使用:在汉语中,对仗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通过字词的音、形、义的对应,达到平衡稳定的效果。
③押韵的运用:押韵也是汉语追求平衡稳定的一种方式。通过押韵,使得句子在音韵上形成呼应和协调,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④长短句读的搭配:汉语在句子结构上注重长短句读的搭配,以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5.①这种热潮是对汉字对称平衡美学基因的深刻认同和尊重。
②这种热潮反映了现代人对汉语美感的追求和欣赏。
③这种热潮也展现了汉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
6.B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刘富立刻发现了问题:这天鹅的脚蹼已经干裂。天鹅是候鸟,刘富的小镇既寒冷又没水,能管天鹅一时,却管不了它的一世”可知,刘富决定把天鹅送走的原因是天冷了,天鹅脚蹼干裂。
7.A“补叙”错,“补充交代了刘富收养天鹅、父女俩一起饲养天鹅等情节”为插叙内容。
8.①连用四个“一会儿”,加快了叙事节奏,使情节紧张、急促,预示高潮的来临。
②连用四个“一会儿”,与前文为天鹅寻找动物园的慢节奏形成对照,又为下文刘富的惊愕作铺垫,叙事张弛有度,富于变化。
③四个“一会儿”,叙述简略,暗示其间正在发生刘富所不知道的事情,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刘富送天鹅的曲折过程体现了刘富执着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刘富父女爱护天鹅、善待生命的美好人性。
②刘富送天鹅的曲折过程也反映出不作为、不担当的官僚作风,与刘富父女形成对比。超 然 客 公 众 号
③千辛万苦将天鹅送到动物园与后文天鹅被炖形成情节上的突转,使读者产生意料之外的阅读感受。(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FH(原文标点为:然则《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
11.C(C项,“倍秦地及里克”中的“倍”通“背”,违背的意思。A项,“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意思是本来。D项,“简能而任之”的“而”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12.B(“举了自己曾被兄弟用弓箭射的经历”错,“兄弟弯弓而射我”是孟子的假设,为了说明《小弁》中的怨恨是热爱亲人的表现,并非他自己有过这种经历。)
13.(1)由此可知凡是有怨恨的人不是对他所疏远的人怨恨,一定是对他所亲近的人怨恨。怎么来证明这一道理呢?(“是”“所疏”“明”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晋惠公说:“庆郑不恭顺。”就改让步阳驾车,家仆徒做护卫,朝秦进军。(“孙”“更”“御戎”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材料一认为秦国攻打晋国的原因是曾经的恩情,怨由恩生,恩怨一体。②材料二认为秦国攻打晋国的原因是晋惠公出尔反尔、恩将仇报的一贯作风。(每点1分,答两点给满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左传》上说:“有一句谚语:‘不该怨恨的,不要怨恨。’(可是有的人)我(却禁不住)要恨。”由此可知凡是有怨恨的人不是对他所疏远的人怨恨,一定是对他所亲近的人怨恨。怎么来证明这一道理呢?
高子说:“《小弁》,是小人作的诗。”孟子问:“为何这么说?”高子说:“该诗充满怨恨情绪。”孟子说:“真固陋啊,高子竟是这样来研究《诗经》的!假如有一个越国人在这里,弯弓射我,我可以一边说笑一边谈论这件事,这没有别的原因,只为我和他素不相识。可是假如我的兄弟弯弓射我,我就会哭着诉说这件事,这也没别的原因,只为他和我是亲人。《小弁)这首诗里的怨很情绪,正是热爱亲人的表现。热爱亲人,这是仁啊!”《小弁》,是讽刺周幽王的。太子的老师所作。
(秦、晋之战时)晋惠公派韩简子察看秦国军容,(韩简子)报告:“秦军人数少于我军,可斗士却比我们多一倍。”晋惠公问:“这是为什么?”韩简子回答说:“我们出外流亡时得到了秦国的资助,回国时受到秦国的护送,发生饥荒时又得到秦国的粮食救济。三次受人家的恩惠却不报答,所以秦军才来攻打我们。”从秦军怀恨而讨伐晋国,就可以知道最大的恩德必然产生最大的怨恨。
杜邺在游说王音时说:“我听说,按人之常情一般是对恩情深的供养恭敬谨慎,对最亲爱的人要求得详细周遍。关系亲近却显不出与关系疏远的人有何不同,怎么能没有怨气呢?这就是(《诗经》中)会有《棠棣》《角弓》二诗的原因。”
由此即可明白,怨恨是在亲近的人之中产生的,恩情恰恰是产生怨恨的根源,这道理不可不弄明白。
材料二:
晋惠公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土地及封里克的约定,又杀死了七舆大夫,晋国人都不顺服。
(晋惠公)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购买粮食。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灾助邻,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帮助晋国。”邳郑的儿子豹却说:“攻打晋国。”秦缪公说:“晋君确实有罪,晋国百姓有什么罪!”秦国最终卖给晋粮食。
(晋惠公)五年,秦发生饥荒,请求向晋国买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违背给秦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呢?何必还商量呢!”號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竞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號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甚至派军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攻打晋国。
(晋惠公)六年的春天,秦缪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深入到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地;晋国闹饥荒时秦国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时晋国不仅不给予援助,反而想借机攻打人家。今天秦军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国对驾车和担任护卫的人进行了占卜,二者都是庆郑呈吉象。
惠公说:“庆郑不恭顺。”就改让步阳驾车,家仆徒做护卫,朝秦进军。
15.B(正因为耻于不能留名,而想留名,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所以这两句无报国无门的感慨,反倒有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积极意义。)
16.①前两句以物衬人,通过对宝刀描写,映衬品行高洁、才能卓越的英雄形象。(2分)
②第三句慷慨直陈,刻画了年事已高却未能建功立业的落寞英雄形象。(2分)
③第四句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提刀独立”“顾八荒”刻画了内心伤感、但仍渴望杀敌立功的豪迈的英雄形象。(2分)
(先概括形象特征,再答手法也可)
17.(1)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8.B(“扎”有钻进去之意,用“扎”比“闯”更显主动急切。“转”与“拐”都有改换方向之意,但“拐”与文中“掉转方向”“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更对应。“印”与“烙”都有留下痕迹之意,但“烙”留下的痕迹更不易磨灭。“捧”有用双手托之意,用“捧”比“连”更形象生动)19.D(D项的“枢纽”与文中的“襁褓”均为比喻义,其他三项都是借代义)20.①运用拟人和排比修辞,既形象描写出黄河的本真,又强调黄河不断成长的过程;②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表达简洁有力。
21.①过度看中这种需要 ②虽然会让人高估自己 ③也承认自己的缺点(共6分,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符合要求语境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超然客公众号22.“迷之自信”如果能被调整到接近实际的程度,就能够促进个人的良性发展。
23.【审题解析】材料选自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情境真实,事件具体,切入清晰,范围明确,便于避开宿构,利于多维思考。
知名演员不认识常见字,以致当众出丑,这一现象引发的思考很多:既为知名演员,演艺水平应当不错,文化底蕴却让人咋舌;出席如此重要活动并担任颁奖嘉宾,事先却不做基本的准备,职业操守实在堪忧;如此素质的艺人竟能一路“知名”,社会价值观值得反思……对待这一现象,材料虽然提供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是命题指向仍然倾向于批评与否定。本题目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集中在对这一现象形成的背景、根源、价值观和影响等方面的反思和讨论上。
这则材料,可以分别从演员自身和社会评价两个角度展开立意。
【立意提示】
①提高文化修养,才能行稳致远。
②文化很具体,青年当努力。
③给自己多充电,让职场少遗憾。
④必须敬业,才能立业。
⑤文化自信来自文化底蕴。
⑥弘扬正确的成功价值观。
(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中的立意仅供参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考试(三)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