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级化九年级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级化九年级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级化九年级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级化九年级学人教版上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级化九年级学人教版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达标测试卷-2021-2022学年级化九年级学人教版上册,共9页。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需要服用补钙药品,其中“钙”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2.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氧离子的是( )A.2O B.2O2- C.O2 D.2O2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H——3个氢元素 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4.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1 B.39 C.70 D.1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B.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原子与离子可通过得失电子来转化D.因为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原子带正电6.锌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图甲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38 gB.图乙中x=8C.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Zn+2D.“Zn”可以表示:锌这种物质、锌元素、1个锌原子7.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41H)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41H2分子。1个41H2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8.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D.构成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间隔:eq \f(氧气、液态氧、固态氧,由大到小)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eq \f(H、C、Al,由多到少)C.地壳中元素含量:eq \f(O、Al、Si,由高到低)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eq \f(O2、CO2、N2,由多到少)10.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D.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1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结构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某③结构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原子内中子数为10C.①④结构的元素化学性质相同D.⑤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ⅥA族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②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③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④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⑤相同质量的铜和铁,铁所含原子个数较多——每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不同⑥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13.(6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铜、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当a=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a=9时,该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4)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4.(12分)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醋酸糖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0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可知,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1个NH3分子中质子数是________。(2)B~F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F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B~F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16.(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方格中呈现的元素信息包括原子序数、____________、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2)氢元素和钠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不同;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等质量的钠和镁所含的原子个数较多的是________。(4)利用图给出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②画出12号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③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④写出Al3+中“3”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一条元素周期表排列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17.(12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2所示,在滤纸条上每隔一段距离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棉花上滴加_____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3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与所画水平线相比,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2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 答案一、1. A 2. B 3. C 4. A 5. C 6. D7.C 1个41H2分子中含有6个中子。8.C “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A错误;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相同,B错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正确;分子都在不断运动,D错误。9.A10.D 根据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故A正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正确;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故C正确;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但电子数可能相同,如:Na+、Mg2+的质子数分别为11和12,但电子数却都是10,故D错误。11.B ①的质子数为2,为氦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④的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由③的结构可知,核内质子数为8,若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原子内中子数为18-8=10,故B正确;①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属相对稳定结构,④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由⑤的结构可知,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故D错误。12.C 糖水是由蔗糖和水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蔗糖溶液中含有不同种分子,所以蔗糖水属于混合物,故①正确;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间隔变大造成的,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②错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过氧化氢分子变成水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因此属于化学反应,故③正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两种分子的构成不同,因此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故④正确;因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所以相同质量的铜和铁,铁所含原子个数较多,故⑤正确;分子在不断运动,因此墙内开花墙外香,故⑥正确。二、13. (1)氯化钠(2)失去(3)①10 ②阴离子;F-(4)D14.(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2)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3)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氧气只由氧分子构成,是纯净物(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5.(1)14. 01;10 (2)S2-;D.E;B.C.D(1)元素周期表的单元格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01;1个氨气分子中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则1个氨气分子中有10个质子。(2)F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同种元素的原子、单核离子质子数相同,则D.E属于同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则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B.C.D。16.(1)元素符号(2)核内质子数;分子构成不同(3)钠(4)①Ar ② ③O2- ④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5)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或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都是金属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靠近结尾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结尾;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或同一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三、17. 实验一:分子间有间隔实验二:浓氨水;滤纸条上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实验三:降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8.(1)进行对比(2)B试管中的酚酞试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很快变红色(3)①分子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