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题型一 情境信息类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展开情境信息类题是生物学考试中的热考题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考生应当能够客观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
情境信息类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提取新信息,将其与教材的知识进行结合、转化、分析。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境、旧知识”,所以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
1.文字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文字信息类题目字数多,题干长,蕴藏的信息多,逻辑关系比较复杂。解题方法如下:
典例1 (2023·山东卷)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①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②,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③。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对点练1 (2022·山东卷)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2.曲线图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曲线图信息类题目将大量信息隐藏在图像之中,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多种能力,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而在高考中比较常见。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2 (2022·湖南卷节选)研究人员利用脲酶基因构建基因工程菌L,在不同条件下分批发酵生产脲酶,结果如图所示。推测 是决定工程菌L高脲酶活力的关键因素,理由是 。
对点练2 (2022·海南卷)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l·L-1,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3.柱形图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完成两个信息转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①图形→文字,将图形用生物学语言描述;②柱状图→坐标图,若将柱状图中的“柱状”理解为“直线”,则可降低问题的难度,有利于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3 (2023·湖南卷改编)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表示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矾酸钠(质膜H+泵的专
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GB可能通过调控液泡膜NHX载体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对点练3 (2022·广东卷节选)研究者将玉米幼苗置于三种条件下培养10天后(图a),测定相关指标(图b),探究遮阴比例对植物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C组叶片叶绿素含量 ,原因可能是 。
(2)比较图b中B1与A组指标的差异,并结合B2相关数据,推测B组的玉米植株可能会积累更多的 ,因而生长更快。
4.表格数据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表格数据信息类题目以数据表格形式把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全面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概括及综合运用相关信息的能力。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4 (2023·浙江卷1月节选)叶片是给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的“源”,果实是储存有机物的“库”。现以某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库源比(以果实数量与叶片数量比值表示)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①甲、乙、丙组均保留枝条顶部1个果实并分别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2、4、6片成熟叶,用13CO2供应给各组保留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②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13CO2量
分析实验甲、乙、丙组结果可知,随着该植物库源比降低,叶净光合速率 (填“升高”或“降低”)、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的量 (填“增加”或“减少”)。库源比升高导致果实单果重变化的原因是 。
对点练4 (2021·河北卷节选)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 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 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
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 。
答案 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RuBP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CO2的效率增加
5.流程模式图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流程模式图信息类题目大多通过图形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或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生物学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5 (2023·湖南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T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降低血钙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
C.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将引起CT分泌增加
D.长时间的高血钙可导致甲状旁腺增生
对点练5 (2022·山东卷)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题型专项训练1 情境信息类
1.(2023·济宁模拟)缺氧诱导因子(HIF)由HIF-1α和ARNT两种蛋白质组成,HIF诱导产生的基因产物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血管增生,以适应低氧环境。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当氧气充足时,HIF-1α被降解;当氧气缺乏时,HIF-1α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HI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合成HIF-1α和ARNT时均产生H2O
B.ARNT进入细胞核与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C.HIF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是HIF-1α
D.人从平原进入高原,短期内细胞核中的HIF含量升高
2.(2023·聊城模拟)溶酶体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其含量及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准确测定细胞内溶酶体的含量及pH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氟化硼二吡咯类(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可以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参与细胞自噬,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除
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和加工的
C.溶酶体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
D.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
3.(2023·沈阳质量监测)在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另一条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即“巴氏小体”。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发生甲基化,但Xist基因未发生甲基化并强烈表达产生非编码Xist RNA,生成的Xist RNA“招募”了许多能使相关基因表达“沉默”的蛋白质,包裹了该条X染色体,使其失活形成了巴氏小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来鉴别胚胎性别
B.巴氏小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但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
C.生成Xist RNA的过程中,RNA聚合酶与Xist基因的启动子结合
D.X染色体上的Xist基因表达出的相关“沉默”蛋白质使X染色体失活
4.(2023·株洲质量监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简称SNP,是DNA序列中单个核苷酸的变化。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上的TAS2R38基因是一个苦味受体决定基因,已知在这个基因上有三个SNP,可以导致TAS2R38苦味受体的三个氨基酸出现差异,使人对西兰花这类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苦味成分敏感程度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NP造成单个碱基替换,使DNA上基因排序发生改变
B.TAS2R38基因的三个SNP导致等位基因出现
C.人群中对苦味最敏感的基因的频率会上升
D.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变化最可能导致氨基酸变化
5.(2023·湖北联合调研)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以及脱落酸(ABA)对青稞种子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健康无污染、颗粒饱满的青稞种子进行实验,第6天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为4~8 μml·L-1时,IAA、GA3促进青稞种子生根,ABA抑制青稞种子生根
B.浓度为8 μml·L-1的GA3对青稞种子的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均达到最大
C.浓度为10 μml·L-1的IAA对青稞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D.青稞种子在休眠过程中,IAA、GA3和ABA的浓度均较高
6.(2023·菏泽一模)下图表示两种生境下捕食者蝾螈对池塘中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蝾螈的捕食作用导致霍氏蛙在竞争中的优势减弱
B.因生态位不同,在无蝾螈情况下三个种群会长期共存
C.实验可证明霍氏蛙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D.干旱环境是影响蟾蜍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7.(2023·株洲质量监测)科研人员用电融合的方法诱导母羊的乳腺上皮细胞与另一只羊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然后将重构胚移植到代孕母羊的体内,最终培育出了克隆羊多莉。下表是科学家获得的部分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羔羊的性状基本与核供体母羊相同
B.本实验涉及细胞培养、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
C.②组的成功率比①组的高,可能是因为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
D.①组移植成功率较低可能是代孕母羊对胚胎产生了免疫排斥反应
8.(2023·汕头一模)长日照植物是指在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开花的植物。临界暗期指短日照植物开花必需的最短暗期或长日照植物开花不能超越的最长暗期。用不同条件处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在开花过程中有光敏色素的参与
B.光照的时长会影响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
C.短日照植物开花由连续黑暗的时间决定
D.光照期的缩短导致长日照植物不能开花
9.(2023·辽宁模拟)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大鼠、小鼠两个远亲物种创造出世界首例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具体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囊胚1可由小鼠的卵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
B.单倍体囊胚2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图中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单倍体囊胚的内细胞团
D.AdESCs的染色体组数与大鼠—小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相同
10.(2023·佛山质量检测)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B.过敏原与浆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刺激其分泌IgE抗体
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减少
D.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11.(2023·潍坊模拟)NO作为脑内的气体分子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发育及再生等过程。与一般的神经递质不同,NO可作为逆行信使参与突触间信号的传递,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触间隙中Ca2+浓度升高不利于兴奋的产生
B.Na+与通道蛋白结合,快速内流引发电位变化
C.NO储存于突触小泡中,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细胞外
D.Glu通过正反馈调节可持续释放,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12.(2023·青岛一模)红茶制作过程中,茶叶中的PPO酶催化分解黄酮醇苷,可减少涩味。研究者想确定PPO酶灭活的时长,进行了实验:将实验组溶液(茶叶提取物、含PPO酶的缓冲液)、对照组溶液均置于40 ℃恒温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将混合液置于100 ℃条件下灭活,分别于不同时刻取样检测黄酮醇苷含量。将所取样品分别静置10小时后,再次检测黄酮醇苷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对照组为茶叶提取物和缓冲液的混合液
B.b、c曲线分别表示实验组静置前、静置后黄酮醇苷的剩余量
C.制备茶叶提取物前,需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
D.实验结果表明PPO酶灭活的最短时长是12 min
13.(2023·沈阳质量监测)围栏封育和补播豆科牧草是科尔沁地区广泛采用的草地改良措施,科研团队选取三块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研究,三年后,通过植被考察得到如下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牧草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增加了牧草含氮量
B.采用补播豆科牧草的措施比围栏封育措施更有效
C.围栏封育可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地群落次生演替的干扰
D.围栏封育的结果体现了草地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14.(2023·辽宁模拟)PD-L1分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表面,PD-1分子是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某些被活化的吞噬细胞及逃脱免疫监视的肿瘤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为研究PD-1、PD-L1与T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PD-1-/-表示敲除PD-1基因小鼠,PD-1+/+表示野生型小鼠
A.本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的直接指标是抗体产生量
B.实验结果说明PD-L1分子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的增殖
C.若吞噬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偏低,可能引发自身免疫病
D.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大量表达PD-L1来抑制T细胞的增殖,从而逃脱免疫监视
15.(2023·聊城模拟)下图表示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以下三项主要生命活动中分配的情况:①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②避免被捕食者捕食;③产生下一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乙能量分配模式说明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
C.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大
D.引入鼠的天敌可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16.(2023·唐山一模)研究者发现油菜素内酯(BL)可降低缺铁引起的幼苗黄化率,BL可
以通过FRO酶和FCR酶提高根部细胞对铁的吸收。为进一步探究FRO酶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将FRO酶功能缺失突变体幼苗和野生型幼苗分别置于含BL的培养液中培养,并测定FCR酶活性,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铁元素参与叶绿体形成
B.实验使用含BL的缺铁培养液
C.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丰富的植物激素
D.BL可以通过FRO酶提高FCR酶活性
17.(2023·北京模拟)二氮嗪(DZX)是一种线粒体K+通道开放剂,为探究其对心肌的影响,研究者展开了系列实验。
(1)在紧急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 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若肾上腺素持续性分泌,能导致心脏持续兴奋,造成心肌缺氧损伤,诱发心肌肥大。
(2)利用肾上腺素构建心肌缺氧损伤模型,研究DZX对心肌的影响,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1。利用电镜检测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下图2),发现ISO处理后,线粒体普遍出现肿胀、破碎的现象。该实验结果表明 。
(3)线粒体体积膨胀时,在波长520 nm处吸光值下降。以此为依据,研究人员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后,用Ca2+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并检测线粒体吸光值变化,结果如下图3。实验结果表明,DZX可以 (填“降低”或“升高”)mPTP对Ca2+的敏感性,缓解线粒体由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肿胀,判断的依据是 。
(4)为进一步明确DZX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构建了体外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模型,并检测细胞线粒体内Ca2+浓度(图4)。综合题中实验结果,概括DZX缓解心肌缺氧损伤可能的机制: 。
热考题型一 情境信息类
情境信息类题是生物学考试中的热考题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考生应当能够客观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
情境信息类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提取新信息,将其与教材的知识进行结合、转化、分析。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境、旧知识”,所以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
1.文字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文字信息类题目字数多,题干长,蕴藏的信息多,逻辑关系比较复杂。解题方法如下:
典例1 (2023·山东卷)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①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②,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③。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答案 D
对点练1 (2022·山东卷)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答案 C
2.曲线图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曲线图信息类题目将大量信息隐藏在图像之中,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多种能力,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而在高考中比较常见。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2 (2022·湖南卷节选)研究人员利用脲酶基因构建基因工程菌L,在不同条件下分批发酵生产脲酶,结果如图所示。推测 是决定工程菌L高脲酶活力的关键因素,理由是 。
答案 pH 两图中脲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基本一致,而pH维持在6.5不变与pH从6.5降为4.5相比较而言,前者酶活力值始终要高
对点练2 (2022·海南卷)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l·L-1,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答案 B
3.柱形图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完成两个信息转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①图形→文字,将图形用生物学语言描述;②柱状图→坐标图,若将柱状图中的“柱状”理解为“直线”,则可降低问题的难度,有利于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3 (2023·湖南卷改编)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表示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矾酸钠(质膜H+泵的专
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GB可能通过调控液泡膜NHX载体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D
对点练3 (2022·广东卷节选)研究者将玉米幼苗置于三种条件下培养10天后(图a),测定相关指标(图b),探究遮阴比例对植物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C组叶片叶绿素含量 ,原因可能是
。
(2)比较图b中B1与A组指标的差异,并结合B2相关数据,推测B组的玉米植株可能会积累更多的 ,因而生长更快。
答案 (1)高 遮阴条件下,植物合成了更多的叶绿素,以增强吸收光能的能力,适应弱光环境 (2)糖类等有机物
4.表格数据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表格数据信息类题目以数据表格形式把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全面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概括及综合运用相关信息的能力。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4 (2023·浙江卷1月节选)叶片是给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的“源”,果实是储存有机物的“库”。现以某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库源比(以果实数量与叶片数量比值表示)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①甲、乙、丙组均保留枝条顶部1个果实并分别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2、4、6片成熟叶,用13CO2供应给各组保留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②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13CO2量
分析实验甲、乙、丙组结果可知,随着该植物库源比降低,叶净光合速率 (填“升高”或“降低”)、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的量 (填“增加”或“减少”)。库源比升高导致果实单果重变化的原因是 。
答案 降低 增加 库源比升高,植株总的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减少,运输到单个果实的有机物量减少,因此单果重下降
对点练4 (2021·河北卷节选)为探究水和氮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玉米植株随机均分成三组,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处理:(1)对照组;(2)施氮组,补充尿素(12 g·m-2);(3)水+氮组,补充尿素(12 g·m-2)同时补水。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
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CO2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CO2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 。
答案 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多,同时RuBP羧化酶活性增大,使固定CO2的效率增加
5.流程模式图信息类题的解题策略
流程模式图信息类题目大多通过图形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或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生物学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其解题模板如下:
典例5 (2023·湖南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T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降低血钙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
C.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将引起CT分泌增加
D.长时间的高血钙可导致甲状旁腺增生
答案 D
对点练5 (2022·山东卷)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答案 B
题型专项训练1 情境信息类对应专题训练卷P1
1.(2023·济宁模拟)缺氧诱导因子(HIF)由HIF-1α和ARNT两种蛋白质组成,HIF诱导产生的基因产物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血管增生,以适应低氧环境。ARNT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当氧气充足时,HIF-1α被降解;当氧气缺乏时,HIF-1α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HI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合成HIF-1α和ARNT时均产生H2O
B.ARNT进入细胞核与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C.HIF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是HIF-1α
D.人从平原进入高原,短期内细胞核中的HIF含量升高
答案 B
解析 HIF-1α和ARNT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二者均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故细胞合成HIF-1α和ARNT时均产生H2O,A正确;ARNT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缺氧诱导因子中,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C正确;高原缺氧,HIF-1α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HIF,短期内细胞核中的HIF含量升高,D正确。
2.(2023·聊城模拟)溶酶体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其含量及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准确测定细胞内溶酶体的含量及pH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氟化硼二吡咯类(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可以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参与细胞自噬,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除
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和加工的
C.溶酶体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
D.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
答案 B
解析 溶酶体中有水解酶,能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除,可参与细胞自噬,A正确;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错误;由题意可知,溶酶体荧光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因此若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C正确;由题意可知,溶酶体含量及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有关,因此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D正确。
3.(2023·沈阳质量监测)在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另一条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即“巴氏小体”。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发生甲基化,但Xist基因未发生甲基化并强烈表达产生非编码Xist RNA,生成的Xist RNA“招募”了许多能使相关基因表达“沉默”的蛋白质,包裹了该条X染色体,使其失活形成了巴氏小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来鉴别胚胎性别
B.巴氏小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但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
C.生成Xist RNA的过程中,RNA聚合酶与Xist基因的启动子结合
D.X染色体上的Xist基因表达出的相关“沉默”蛋白质使X染色体失活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巴氏小体出现在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是一条浓缩的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而雄性哺乳动物无巴氏小体,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来鉴别胚胎性别,A正确;基因的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一种,表观遗传是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B正确;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生成Xist RNA的过程中,RNA聚合酶与Xist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启动Xist基因的转录,C正确;分析题意可知,Xist基因未发生甲基化并强烈表达产生非编码Xist RNA,生成的Xist RNA“招募”了许多能使相关基因表达“沉默”的蛋白质,最终导致巴氏小体形成,而非Xist基因表达出的相关“沉默”蛋白质使X染色体失活,D错误。
4.(2023·株洲质量监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简称SNP,是DNA序列中单个核苷酸的变化。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上的TAS2R38基因是一个苦味受体决定基因,已知在这个基因上有三个SNP,可以导致TAS2R38苦味受体的三个氨基酸出现差异,使人对西兰花这类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苦味成分敏感程度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NP造成单个碱基替换,使DNA上基因排序发生改变
B.TAS2R38基因的三个SNP导致等位基因出现
C.人群中对苦味最敏感的基因的频率会上升
D.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变化最可能导致氨基酸变化
答案 B
解析 SNP造成单个碱基替换,改变某基因中碱基的排序,而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序,A错误;SNP是单核苷酸改变引起的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则TAS2R38基因的三个SNP导致等位基因出现,B正确;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苦味成分不会对人群起到筛选作用,所以无法判断人群中对苦味最敏感的基因的频率是否会上升,C错误;由密码子表可知,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变化最不可能导致氨基酸变化,D错误。
5.(2023·湖北联合调研)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以及脱落酸(ABA)对青稞种子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健康无污染、颗粒饱满的青稞种子进行实验,第6天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为4~8 μml·L-1时,IAA、GA3促进青稞种子生根,ABA抑制青稞种子生根
B.浓度为8 μml·L-1的GA3对青稞种子的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均达到最大
C.浓度为10 μml·L-1的IAA对青稞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D.青稞种子在休眠过程中,IAA、GA3和ABA的浓度均较高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与浓度为0时相比较,浓度为4~8 μml·L-1时,IAA、GA3促进青稞种子生根和根的伸长,而ABA抑制青稞种子生根,A正确;浓度为8 μml·L-1的GA3对青稞种子平均根长的影响达到最大,浓度为4 μml·L-1的GA3对青稞种子生根率的影响达到最大,B错误;结合图示数据可知,与浓度为0时相比,浓度为10 μml·L-1的IAA对青稞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错误;由“一定浓度的IAA、GA3可促进种子萌发,而ABA抑制种子萌发”,推测青稞种子在休眠过程中,IAA、GA3的浓度可能较低,ABA的浓度可能较高,D错误。
6.(2023·菏泽一模)下图表示两种生境下捕食者蝾螈对池塘中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蝾螈的捕食作用导致霍氏蛙在竞争中的优势减弱
B.因生态位不同,在无蝾螈情况下三个种群会长期共存
C.实验可证明霍氏蛙种群数量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D.干旱环境是影响蟾蜍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生境下有蝾螈捕食与无蝾螈捕食对比,无蝾螈捕食时霍氏蛙的种群数量均增加,说明蝾螈的捕食作用会导致霍氏蛙在竞争中优势减弱,A正确;无蝾螈捕食时池塘自然干涸与池塘水位维持相比,蟾蜍种群数量减少,灰树蛙种群消失,因此干涸状态下,三个种群不会长期共存,B错误;实验反映出霍氏蛙种群数量既受蝾螈捕食的影响,也受池塘水位的影响,C正确;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大体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天敌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包括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因此干旱环境是影响蟾蜍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7.(2023·株洲质量监测)科研人员用电融合的方法诱导母羊的乳腺上皮细胞与另一只羊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然后将重构胚移植到代孕母羊的体内,最终培育出了克隆羊多莉。下表是科学家获得的部分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羔羊的性状基本与核供体母羊相同
B.本实验涉及细胞培养、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
C.②组的成功率比①组的高,可能是因为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
D.①组移植成功率较低可能是代孕母羊对胚胎产生了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 D
解析 代孕母羊一般不会对移植的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
8.(2023·汕头一模)长日照植物是指在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开花的植物。临界暗期指短日照植物开花必需的最短暗期或长日照植物开花不能超越的最长暗期。用不同条件处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在开花过程中有光敏色素的参与
B.光照的时长会影响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
C.短日照植物开花由连续黑暗的时间决定
D.光照期的缩短导致长日照植物不能开花
答案 D
解析 长日照植物经题表中处理后均能开花,不能解释导致长日照植物不能开花的原因,D错误。
9.(2023·辽宁模拟)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大鼠、小鼠两个远亲物种创造出世界首例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具体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囊胚1可由小鼠的卵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获得
B.单倍体囊胚2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图中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来源于单倍体囊胚的内细胞团
D.AdESCs的染色体组数与大鼠—小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相同
答案 D
解析 单倍体囊胚的内细胞团中的细胞为胚胎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分化能力,C正确;AdESCs是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体内有2个染色体组,而大鼠—小鼠杂种细胞由体细胞融合产生,通常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两者染色体组数不同,D错误。
10.(2023·佛山质量检测)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B.过敏原与浆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刺激其分泌IgE抗体
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减少
D.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答案 D
解析 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产生IgE抗体,发生了免疫反应,A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B错误;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组织液增加,C错误;避免再次接触外源性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D正确。
11.(2023·潍坊模拟)NO作为脑内的气体分子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发育及再生等过程。与一般的神经递质不同,NO可作为逆行信使参与突触间信号的传递,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触间隙中Ca2+浓度升高不利于兴奋的产生
B.Na+与通道蛋白结合,快速内流引发电位变化
C.NO储存于突触小泡中,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细胞外
D.Glu通过正反馈调节可持续释放,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突触间隙中Ca2+浓度升高有利于兴奋的产生,A错误;Na+通过通道蛋白时不与通道蛋白相结合,但Na+的快速内流(协助扩散)可引发电位变化,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由图可知,NO作为气体分子,不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后膜内的L-精氨酸在NOS的催化下生成NO,NO经自由扩散释放到细胞外后,进入突触前神经元,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使突触前膜释放Glu,Glu可引起突触后膜上Ca2+内流,Ca2+可促进L-精氨酸生成NO,促使突触前膜释放更多的Glu,Glu引起突触后膜上Na+快速内流从而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故Glu通过正反馈调节可持续释放,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错误,D正确。
12.(2023·青岛一模)红茶制作过程中,茶叶中的PPO酶催化分解黄酮醇苷,可减少涩味。研究者想确定PPO酶灭活的时长,进行了实验:将实验组溶液(茶叶提取物、含PPO酶的缓冲液)、对照组溶液均置于40 ℃恒温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将混合液置于100 ℃条件下灭活,分别于不同时刻取样检测黄酮醇苷含量。将所取样品分别静置10小时后,再次检测黄酮醇苷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对照组为茶叶提取物和缓冲液的混合液
B.b、c曲线分别表示实验组静置前、静置后黄酮醇苷的剩余量
C.制备茶叶提取物前,需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
D.实验结果表明PPO酶灭活的最短时长是12 min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是探究PPO酶灭活的时长,实验组为茶叶提取物、含PPO酶的缓冲液,对照组为茶叶提取物和缓冲液的混合液,A正确;a曲线表示对照组黄酮醇苷的剩余量,b曲线表示实验组静置前黄酮醇苷的剩余量,c曲线表示实验组静置后黄酮醇苷的剩余量,B正确;为了除去茶叶中的PPO酶,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制备茶叶提取物前,需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C正确;由图可知,灭活7 min后,静置前后黄酮醇苷的剩余量基本维持不变,可推测此时PPO酶彻底失活,则PPO酶灭活的最短时长是7 min,D错误。
13.(2023·沈阳质量监测)围栏封育和补播豆科牧草是科尔沁地区广泛采用的草地改良措施,科研团队选取三块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研究,三年后,通过植被考察得到如下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牧草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增加了牧草含氮量
B.采用补播豆科牧草的措施比围栏封育措施更有效
C.围栏封育可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地群落次生演替的干扰
D.围栏封育的结果体现了草地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养料,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二者互利共生增加了牧草含氮量,A正确;与围栏封育相比,补播豆科牧草组的牧草平均高度较高,且单位面积物种数和可食牧草产量均有所增加,说明采用补播豆科牧草的措施比围栏封育措施更有效,B正确;该群落演替过程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属于次生演替,围栏封育可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地群落次生演替的干扰,C正确;围栏封育的结果体现了草地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
14.(2023·辽宁模拟)PD-L1分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表面,PD-1分子是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某些被活化的吞噬细胞及逃脱免疫监视的肿瘤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为研究PD-1、PD-L1与T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PD-1-/-表示敲除PD-1基因小鼠,PD-1+/+表示野生型小鼠
A.本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的直接指标是抗体产生量
B.实验结果说明PD-L1分子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的增殖
C.若吞噬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偏低,可能引发自身免疫病
D.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大量表达PD-L1来抑制T细胞的增殖,从而逃脱免疫监视
答案 A
解析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产生量不能代表T细胞增殖能力,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a和b组比较,PD-L1蛋白存在时,PD-L1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b组T细胞的增殖能力比a组下降的多;c和d组比较,敲除PD-1基因,当PD-L1蛋白存在时,d组T细胞的增殖能力比c组的低一点,故实验结果说明PD-L1分子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的增殖,B正确。若吞噬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偏低,则与PD-1结合的PD-L1分子少,T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可能引发自身免疫病,C正确。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并与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增殖,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肿瘤细胞从而逃脱免疫监视,D正确。
15.(2023·聊城模拟)下图表示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以下三项主要生命活动中分配的情况:①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②避免被捕食者捕食;③产生下一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乙能量分配模式说明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
C.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大
D.引入鼠的天敌可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 C
解析 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低竞争、低捕食,因此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A正确;乙为高竞争影响,说明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B正确;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导致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C错误;为防治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使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减少,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16.(2023·唐山一模)研究者发现油菜素内酯(BL)可降低缺铁引起的幼苗黄化率,BL可以通过FRO酶和FCR酶提高根部细胞对铁的吸收。为进一步探究FRO酶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将FRO酶功能缺失突变体幼苗和野生型幼苗分别置于含BL的培养液中培养,并测定FCR酶活性,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铁元素参与叶绿体形成
B.实验使用含BL的缺铁培养液
C.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丰富的植物激素
D.BL可以通过FRO酶提高FCR酶活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缺铁引起的幼苗黄化”可推测植物体内铁元素参与叶绿体(叶绿素)的形成,A正确。结合题干“研究者发现油菜素内酯(BL)可降低缺铁引起的幼苗黄化率”可知,进行实验时,需要营造缺铁的环境,即实验使用含BL的缺铁培养液,B正确。油菜素内酯是植物激素,但植物激素的特点之一是微量高效,即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BL处理时间和幼苗类型(实质是FRO酶的有无),因变量为FCR酶活性,野生型幼苗体内有FRO酶,经含BL的缺铁培养液处理后,随时间的推移,植物体内FCR酶活性明显增强;而突变型幼苗体内无FRO酶,经含BL的缺铁培养液处理后,随时间的推移,植物体内FCR酶活性略微有所提升,推测BL可以通过FRO酶提高FCR酶活性,D正确。
17.(2023·北京模拟)二氮嗪(DZX)是一种线粒体K+通道开放剂,为探究其对心肌的影响,研究者展开了系列实验。
(1)在紧急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中的 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通过 运输,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若肾上腺素持续性分泌,能导致心脏持续兴奋,造成心肌缺氧损伤,诱发心肌肥大。
(2)利用肾上腺素构建心肌缺氧损伤模型,研究DZX对心肌的影响,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1。利用电镜检测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下图2),发现ISO处理后,线粒体普遍出现肿胀、破碎的现象。该实验结果表明 。
(3)线粒体体积膨胀时,在波长520 nm处吸光值下降。以此为依据,研究人员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后,用Ca2+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并检测线粒体吸光值变化,结果如下图3。实验结果表明,DZX可以 (填“降低”或“升高”)mPTP对Ca2+的敏感性,缓解线粒体由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肿胀,判断的依据是 。
(4)为进一步明确DZX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构建了体外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模型,并检测细胞线粒体内Ca2+浓度(图4)。综合题中实验结果,概括DZX缓解心肌缺氧损伤可能的机制:
。
答案 (1)交感 体液 (2)DZX能改善ISO导致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 (3)降低 和对照组相比,ISO处理组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在波长520 nm处吸光值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加入ISO+DZX处理组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吸光值升高;和ISO+DZX组大鼠相比,5-HD处理组的大鼠线粒体吸光值下降明显加快 (4)DZX在缺氧环境下,通过打开K+通道抑制线粒体对Ca2+的吸收,从而降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缓解线粒体由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肿胀、破碎
解析 (1)略。(2)对比图2中的三组实验结果发现,ISO+DZX处理后,线粒体肿胀、破碎的现象有所缓解,表明DZX能改善ISO导致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3)和对照组相比,ISO处理组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在波长520 nm处吸光值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加入ISO+DZX处理组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吸光值升高;与ISO+DZX组大鼠相比,5-HD处理组的大鼠线粒体吸光值下降明显加快,说明DZX可以降低mPTP对Ca2+的敏感性。(4)分析图4,缺氧状态下DZX组线粒体内Ca2+荧光强度低,说明DZX缓解心肌缺氧损伤可能的机制是DZX在缺氧环境下,通过打开K+通道抑制线粒体对Ca2+的吸收,从而降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缓解线粒体由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肿胀、破碎。
读信息,圈关键信息→①②③④
根据信息①②③,构建物理模型→
衔接教材,巧作答→据图可知,H+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酶体,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H+载体蛋白失活,则无法维持H+浓度梯度,在无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Cl-/H+转运蛋白转运Cl-受阻,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由信息④+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可知C正确;据图可知,溶酶体中H+多,细胞质基质中H+少,两种环境的pH不同,因此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降低或失活,D错误
读信息,圈关键词:①蛋白APOE,②细胞核骨架,③异染色质蛋白,④自噬性降解,⑤影响基因的表达,⑥促进干细胞的衰老
构建概念模型:
衔接教材,巧作答:①+②+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A正确;①+⑥→B正确;③+④+细胞自噬发生在溶酶体中→C错误;③+④+降解产物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确
识标
横坐标:时间(自变量)。
纵坐标:脲酶活力(因变量)和培养pH(自变量)。
刻度和单位:上图(左)横轴培养时间到10 h,上图(右)横轴培养时间到12 h;两图纵轴培养pH数据一致;上图(左)纵轴脲酶活力刻度最高2.0,上图(右)纵轴脲酶活力刻度最高6.0
明点、
析线
两图中脲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基本一致,说明培养时间不是决定因素;pH维持在6.5不变与pH从6.5降为4.5相比较而言,pH维持在6.5不变时酶活力值始终要高,说明pH为6.5有利于酶结构的稳定
识标
横坐标:处理时间(自变量)。
纵坐标:血糖浓度(因变量)。
曲线条数: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自变量),自变量中无甲状腺激素,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错误。
关注标出的数据:5.2、5.7、6.9、12.8。
起点浓度:5.0 mml·L-1
明点、
析线
曲线每段的斜率变化: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斜率最大的是胰高血糖素处理组,即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
关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变化: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 mml·L-1,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 mml·L-1,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正确。
关注曲线变化趋势:与曲线起点5.0相比,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错误
识图
上两图:纵轴0上为外排,0下为内流;横轴均为3个变量(对照+GB、NaCl、NaCl+GB)。
上两图对比:自变量为是否有矾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处理。
下两图:纵轴分别为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液泡膜H+泵活性;横轴均为3个变量(对照+GB、NaCl、NaCl+GB)
分析
自变
量对
因变
量的
影响
①无盐胁迫+无矾酸钠处理:GB组与对照组无差别。
②有盐胁迫+无矾酸钠处理:有盐胁迫Na+内流变成外排,与NaCl组比,NaCl+GB组外排更显著,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更高,液泡膜H+泵活性无明显差别。
③有盐胁迫+矾酸钠处理:有盐胁迫Na+内流变成外排,与NaCl组比,NaCl+GB组外排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作答
溶质的跨膜转运不一定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变化,如正常细胞为维持渗透压一直在进行的跨膜转运,A错误;②+③说明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来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B错误;②GB引起盐胁迫时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有关,而与液泡膜H+泵活性无关,C错误;由题意可知,植物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NHX载体和液泡膜H+泵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增强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
识图
自变量:遮阴比例(遮阴比例为50%分为B1和B2两部分,对整棵植株来说应求B1和B2的平均值)。
因变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分析自变
量对因变
量的影响
未遮阴:叶绿素含量为4.2 mg·dm-2,净光合速率为11.8 μml CO2·m-2·s-1。
50%遮阴:叶绿素含量为(5.3+3.9)÷2=4.6 mg·dm-2,净光合速率为(20.5+7.0)÷2=13.75 μml CO2·m-2·s-1。
100%遮阴:叶绿素含量为4.7 mg·dm-2,净光合速率为8.6 μml CO2·m-2·s-1
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处理
库源比
1/2
1/4
1/6
单位叶面积叶
绿素相对含量
78.7
75.5
75.0
净光合速率/
(μml·m-2·s-1)
9.31
8.99
8.75
果实中含13C
光合产物/mg
21.96
37.38
66.06
单果重/g
11.81
12.21
19.59
识表
自变量:库源比1/2、库源比1/4、库源比1/6。
因变量:单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单果重
析表(转换成曲线图看趋势)
单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一直下降,库源比1/2组最高。
净光合速率:一直下降,库源比1/2组最高。
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一直上升,库源比1/6组最高。
单果重:一直上升,库源比1/6组最高
渡桥
单果重变化与植株总的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有关,即净光合速率乘以叶片的数量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
气孔导度/
(mml·m-2·s-1)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
RuBP羧化酶活性/
(μml·h-1·g-1)
316
640
716
光合速率/
(μml·m-2·s-1)
6.5
8.5
11.4
识表
自变量:不施氮、施氮、水+氮。
因变量:自由水/结合水、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
析表(转换成曲线图看趋势)
自由水/结合水: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气孔导度:先降后升,水+氮组最高。
叶绿素含量: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RuBP羧化酶活性: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光合速率: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渡桥
与叶肉细胞CO2供应量相关的因变量有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活性
审题图,获信息
PTH↑,破骨细胞活动↑,骨量↓,血钙↑;
CT↑,破骨细胞活动↓,成骨细胞活动↑,骨量↑,血钙↓,A正确
理知识,找联系
骨量↓,骨质疏松;负反馈调节
深思考,定答案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骨量↓,骨质疏松,B正确;破骨细胞活动↑,骨量↓,血钙↑,引起负反馈调节,CT↑,C正确;血钙↑,引起负反馈调节,甲状腺C细胞分泌↑,D错误
审题图,
获信息
甲的作用:抑制NE的灭活。
乙的作用:抑制NE作用于α受体。
丙的作用:抑制NE的回收,C正确
理知识,
找联系
NE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NE作用于α受体,属于负反馈
深思考,
定答案
甲抑制NE的灭活,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A正确;药物甲、乙、丙治疗同一种疾病,根据药物甲和丙的作用均为增加突触间隙内NE的量,可知该病的病因是突触间隙中NE不足,则药物乙的抑制作用也为增加突触间隙NE的量,进而反映出虚线箭头应为抑制NE释放,因此乙抑制NE作用于α受体,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负反馈,B错误;NE与突触后膜上的β受体结合,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正确
实验组序号
①
②
核供体细胞
6岁母羊的
乳腺上皮细胞
发育到第9天的
早期胚胎细胞
融合成功
细胞数
277
385
早期发育
成功胚胎数
29
90
移植后成功
怀孕母羊数/
代孕母羊数
1/13
14/27
出生并成
活羔羊数
1(多莉)
4
对象
实验处理
结果
长日照植物
短暂的闪光中止暗期
仍能开花
短日照植物
不能开花
长日照植物
短暂的黑暗中止光期
仍能开花
短日照植物
仍能开花
草地
类型
改良
措施
牧草平均
高度/cm
单位面积
物种数/种
可食牧草
产量
/(g·m-2)
重度退
化草地
未采取
措施
8.875
8
72.544
重度退
化草地
补播豆
科牧草
51.111
12
870.233
重度退
化草地
围栏
封育
45.000
9
231.804
读信息,圈关键信息→①②③④
根据信息①②③,构建物理模型→
衔接教材,巧作答→据图可知,H+逆浓度梯度进入溶酶体,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H+载体蛋白失活,则无法维持H+浓度梯度,在无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Cl-/H+转运蛋白转运Cl-受阻,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由信息④+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可知C正确;据图可知,溶酶体中H+多,细胞质基质中H+少,两种环境的pH不同,因此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降低或失活,D错误
读信息,圈关键词:①蛋白APOE,②细胞核骨架,③异染色质蛋白,④自噬性降解,⑤影响基因的表达,⑥促进干细胞的衰老
构建概念模型:
衔接教材,巧作答:①+②+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A正确;①+⑥→B正确;③+④+细胞自噬发生在溶酶体中→C错误;③+④+降解产物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确
识标
横坐标:时间(自变量)。
纵坐标:脲酶活力(因变量)和培养pH(自变量)。
刻度和单位:上图(左)横轴培养时间到10 h,上图(右)横轴培养时间到12 h;两图纵轴培养pH数据一致;上图(左)纵轴脲酶活力刻度最高2.0,上图(右)纵轴脲酶活力刻度最高6.0
明点、
析线
两图中脲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基本一致,说明培养时间不是决定因素;pH维持在6.5不变与pH从6.5降为4.5相比较而言,pH维持在6.5不变时酶活力值始终要高,说明pH为6.5有利于酶结构的稳定
识标
横坐标:处理时间(自变量)。
纵坐标:血糖浓度(因变量)。
曲线条数: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自变量),自变量中无甲状腺激素,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错误。
关注标出的数据:5.2、5.7、6.9、12.8。
起点浓度:5.0 mml·L-1
明点、
析线
曲线每段的斜率变化: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斜率最大的是胰高血糖素处理组,即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
关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变化: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 mml·L-1,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 mml·L-1,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正确。
关注曲线变化趋势:与曲线起点5.0相比,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错误
识图
上两图:纵轴0上为外排,0下为内流;横轴均为3个变量(对照+GB、NaCl、NaCl+GB)。
上两图对比:自变量为是否有矾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处理。
下两图:纵轴分别为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液泡膜H+泵活性;横轴均为3个变量(对照+GB、NaCl、NaCl+GB)
分析
自变
量对
因变
量的
影响
①无盐胁迫+无矾酸钠处理:GB组与对照组无差别。
②有盐胁迫+无矾酸钠处理:有盐胁迫Na+内流变成外排,与NaCl组比,NaCl+GB组外排更显著,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更高,液泡膜H+泵活性无明显差别。
③有盐胁迫+矾酸钠处理:有盐胁迫Na+内流变成外排,与NaCl组比,NaCl+GB组外排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作答
溶质的跨膜转运不一定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变化,如正常细胞为维持渗透压一直在进行的跨膜转运,A错误;②+③说明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来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B错误;②GB引起盐胁迫时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NHX载体活性有关,而与液泡膜H+泵活性无关,C错误;由题意可知,植物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NHX载体和液泡膜H+泵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增强植物的耐盐性,D正确
识图
自变量:遮阴比例(遮阴比例为50%分为B1和B2两部分,对整棵植株来说应求B1和B2的平均值)。
因变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分析自变
量对因变
量的影响
未遮阴:叶绿素含量为4.2 mg·dm-2,净光合速率为11.8 μml CO2·m-2·s-1。
50%遮阴:叶绿素含量为(5.3+3.9)÷2=4.6 mg·dm-2,净光合速率为(20.5+7.0)÷2=13.75 μml CO2·m-2·s-1。
100%遮阴:叶绿素含量为4.7 mg·dm-2,净光合速率为8.6 μml CO2·m-2·s-1
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处理
库源比
1/2
1/4
1/6
单位叶面积叶
绿素相对含量
78.7
75.5
75.0
净光合速率/
(μml·m-2·s-1)
9.31
8.99
8.75
果实中含13C
光合产物/mg
21.96
37.38
66.06
单果重/g
11.81
12.21
19.59
识表
自变量:库源比1/2、库源比1/4、库源比1/6。
因变量:单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单果重
析表(转换成曲线图看趋势)
单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一直下降,库源比1/2组最高。
净光合速率:一直下降,库源比1/2组最高。
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一直上升,库源比1/6组最高。
单果重:一直上升,库源比1/6组最高
渡桥
单果重变化与植株总的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有关,即净光合速率乘以叶片的数量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
气孔导度/
(mml·m-2·s-1)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
(mg·g-1)
9.8
11.8
12.6
RuBP羧化酶活性/
(μml·h-1·g-1)
316
640
716
光合速率/
(μml·m-2·s-1)
6.5
8.5
11.4
识表
自变量:不施氮、施氮、水+氮。
因变量:自由水/结合水、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光合速率
析表(转换成曲线图看趋势)
自由水/结合水: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气孔导度:先降后升,水+氮组最高。
叶绿素含量: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RuBP羧化酶活性: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光合速率:一直上升,水+氮组最高
渡桥
与叶肉细胞CO2供应量相关的因变量有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活性
审题图,获信息
PTH↑,破骨细胞活动↑,骨量↓,血钙↑;
CT↑,破骨细胞活动↓,成骨细胞活动↑,骨量↑,血钙↓,A正确
理知识,找联系
骨量↓,骨质疏松;负反馈调节
深思考,定答案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骨量↓,骨质疏松,B正确;破骨细胞活动↑,骨量↓,血钙↑,引起负反馈调节,CT↑,C正确;血钙↑,引起负反馈调节,甲状腺C细胞分泌↑,D错误
审题图,
获信息
甲的作用:抑制NE的灭活。
乙的作用:抑制NE作用于α受体。
丙的作用:抑制NE的回收,C正确
理知识,
找联系
NE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NE作用于α受体,属于负反馈
深思考,
定答案
甲抑制NE的灭活,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A正确;药物甲、乙、丙治疗同一种疾病,根据药物甲和丙的作用均为增加突触间隙内NE的量,可知该病的病因是突触间隙中NE不足,则药物乙的抑制作用也为增加突触间隙NE的量,进而反映出虚线箭头应为抑制NE释放,因此乙抑制NE作用于α受体,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负反馈,B错误;NE与突触后膜上的β受体结合,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正确
实验组序号
①
②
核供体细胞
6岁母羊的
乳腺上皮细胞
发育到第9天的
早期胚胎细胞
融合成功
细胞数
277
385
早期发育
成功胚胎数
29
90
移植后成功
怀孕母羊数/
代孕母羊数
1/13
14/27
出生并成
活羔羊数
1(多莉)
4
对象
实验处理
结果
长日照植物
短暂的闪光中止暗期
仍能开花
短日照植物
不能开花
长日照植物
短暂的黑暗中止光期
仍能开花
短日照植物
仍能开花
草地
类型
改良
措施
牧草平均
高度/cm
单位面积
物种数/种
可食牧草
产量
/(g·m-2)
重度退
化草地
未采取
措施
8.875
8
72.544
重度退
化草地
补播豆
科牧草
51.111
12
870.233
重度退
化草地
围栏
封育
45.000
9
231.804
热考题型四 教材经典实验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这是一份热考题型四 教材经典实验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共25页。
热考题型三 科学实验探究类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这是一份热考题型三 科学实验探究类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共23页。
热考题型二 长句作答类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 这是一份热考题型二 长句作答类 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