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校三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校三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阅读与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xī shuǐ 欢快地流淌着,两岸开满了fēn fāng 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起舞,
zī shì 优美,ǒu ěr 还会有一两只燕子轻快地飞过。
赵州桥fǎng fú 一条巨龙横卧在河北赵县的汶河上。它níng jù 着古人的
zhì huì ,是中华民族的jiā à 。
(3)我刚kuà jìn 家门,看见一位mò shēng 的阿姨在等我。
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辨认(biàn) 摊贩(fǎn) 工匠(jiàng) 挣脱(zhēng)
B.网络(luò) 烦恼(lǎ) 抱怨(yuān) 横线(hén)
C.屠苏(sōu) 形态(tài) 遵循(dùn) 创造(chuàng)
D.干燥(zà) 概括(gài) 搏斗(bó) 千乘之国(shèng)
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宋人 吹棒 均匀 相传
B.碰触 尘土 娇傲 哎呀
C.解释 糯弱 耕地 叹气
D.其他 小鹿 狮子 待客
4.(2分)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河水的上游)
B.爆竹声中一岁除(逝去)
C.小溪泛尽却山行(乘船到了尽头)
D.风景旧曾谙(熟悉)
5.(2分)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喜欢独自一个人静静地(观赏)音乐。
B.小狗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C.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D.乐乐为我(精心)挑选了一份(精美)的礼物。
6.(2分)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大家都说我长得很像姑姑。
B.它们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
C.那些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D.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7.(2分)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
A.大厅的天花板上挂着几盏精致的水晶吊灯。(缩句)天花板上挂着吊灯。
B.赵州桥非常雄伟。赵州桥十分坚固。(用关联词合并句子)赵州桥不但非常雄伟,而且十分坚固。
C.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改为反问句)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D.在这次庆“六一”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全校第一名。(修改病句)在这次庆“六一”演讲比赛中,我获得了全校第一名。
8.(2分)下列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
B.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C.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与事有益,更加完美。
D.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9.(14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风情。我们学过杜牧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后两句是“ ? ”;我们还学过王维的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诗的前两句是“ , ”。除此之外,我知道的传统节日还有 ,节日习俗有 。
(2)例句:昙花九点左右才开。昙花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牵牛花开出了紫色的花。 。
10.(12分)阅读与理解
石榴
ㅤㅤ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ㅤㅤ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大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ㅤㅤ③八月中旬,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ㅤㅤ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短文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描写石榴的,可以从“ 、 、 ”这几个词语看出来。
(2)阅读第三自然段,石槽成熟的时候它外皮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
(3)根据短文内容,摘抄关键词,为“石榴”制作一张植物名片。
11.(11分)
金钩桂饵
ㅤㅤ①在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他在自己的钓具和饵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他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并且在鱼钩四周镶嵌(xiāng qiàn)上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而钓鱼绳则要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一番。
ㅤㅤ②每当钓鱼的时候,他总是早早的来到小河边,找好一个位置,摆好架势,正襟危坐。单从他手持钓竿的姿势和选择的钓鱼位置来看,毫无疑问都是极其标准规范的。然而他这样坐上一天,直至傍晚收竿,别人满载而归,他却空手而返。
ㅤㅤ③这个人很奇怪,于是问身边的老者:“你为什么能收获这么多鱼,而我做了这么多准备,却一无所获呢?”
ㅤㅤ④“因为你只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效用”老者回答道。
ㅤㅤ⑤鲁国人钓鱼的故事告诉人们,如果过分追求搭花架子装点门面,终将难有收获。
(1)题目“金钩桂饵”中“金钩”指的是 ,“桂饵”指的是 。
(2)从哪里可以看出鲁国人在自己的钓具和饵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用横线画出来。
(3)本文告诉了我们道理,请在文中找出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4)鲁国人听完老者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鲁国人恍然大悟:“ ”
(5)读了这篇短文.我想到了这个学期学的课文《 》中也有一只喜欢花架子的鹿,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请你写在下面的格线上。
12.(12分)
ㅤㅤ①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
ㅤㅤ②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转上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ㅤㅤ③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科学呢!
ㅤㅤ④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一定时,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
ㅤㅤ⑤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比如说腈纶(jīng lún)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樟脑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科学,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1)读短文想一想,文中例举了哪几件事来说明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科学。
(2)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呢?
A.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子上转
B.把所有的鸡蛋一个个转上一遍
C.会在桌上转上几圈的是熟鸡蛋
D.会在桌上转上几圈的是生鸡蛋
(3)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A.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B.冬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深色的衣服。
C.不同的季节。人们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D.人们根据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原因。
(4)根据文章信息,请你推测怎么设计书包带可以缓解肩膀疼?
A.要细一点
B.要粗一点
C.不细不粗
D.好看一点
(5)如果要给这篇文章取个题目,你喜欢下面哪一个题目?请将选定的题目填进文章里。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趣味科学大揭秘》
13.(25分)习作与表达
ㅤㅤ请以“_____真有趣”为题。写写你观察到的有趣的植物朋友、也可以是过一个节日、做一个小实验、玩过的一次游戏等等。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50 字。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校三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1)溪水 芬芳 姿势 偶尔;
(2)仿佛 凝聚 智慧 骄傲;
(3)跨进 陌生。
【解答】故答案为:
(1)溪水 芬芳 姿势 偶尔;
(2)仿佛 凝聚 智慧 骄傲;
(3)跨进 陌生。
2.【答案】D
【解答】A.有误,“摊贩”的“贩”应读“fàn”,意思是尽力支撑或摆脱“用力支撑或摆脱,指尽力支撑或坚持。
B.有误,“烦恼”的“恼”应读“nǎ”。“横线”的“横”应读“héng”、直”相对),指不吉利的。
C.有误,“屠苏”的“苏”应作“sū”。
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答】A.有误。故“吹棒”错误。
B.有误。故“娇傲”错误。
C.有误;柔弱。
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答】A.有误,句意: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上”指逆江而上。
B、C、D正确。
故选:A。
5.【答案】A
【解答】A.观赏:观看欣赏。与语境不相符。
B.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C.保存:使事物等存在下去,不遭损失或不被改变。
D.精心:特别用心;细心。与语境相符。
故选:A。
6.【答案】D
【解答】A、B、C不是比喻句,但没有本体与喻体。
D.句中将“角”比作“珊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选:D。
7.【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改为反问句应是:马跑得越快?
故选:C。
8.【答案】C
【解答】A、B、D正确。
C.不当,“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非但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
故选:C。
9.【答案】(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节;猜灯谜;
(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解答】(1)出自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宵节、寒食节、七夕节、重阳节、除夕等、吃元宵、猜灯谜等,赛龙舟、艾叶、白芷。
(2)例句中“含笑一现”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昙花以人的情态。仿句也要运用恰当的拟人修辞。
故答案为: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佳节倍思亲;猜灯谜;
(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10.【答案】(1)春天来了 到了夏天 八月中旬
(2)青绿色 青中带黄,黄中带红 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3)嫩绿的叶子 大红 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酸溜溜、甜津津
【解答】(1)本题考查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有空间方位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短文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描写石榴的,春天来了,八月中旬。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黄中带红,一半儿黄,即可作答 青中带黄 一半儿红。
(3)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春天来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便开出一朵朵大红的石榴花。根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晶莹透亮,晶莹透亮,酸溜溜,顿时感到清爽无比、甜津津。
故答案为:
(1)春天来了 到了夏天
(2)青绿色 青中带黄 一半儿红
(3)嫩绿的叶子 大红 ,晶莹透亮 、甜津津
11.【答案】(1)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 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
(2)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并且在鱼钩四周镶嵌上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而钓鱼绳则要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一番。
(3)因为你只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效用。
(4)我只注重外部形式,却忽视了它们在钓鱼中是否用起来合适。怪不得我钓不到鱼,谢谢老人家。
(5)鹿角和鹿腿 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是否美丽,而更要讲实用。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桂饵”指的是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他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并且在鱼钩四周镶嵌上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因为你只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
(4)考查学生补充句子的能力。学生结合老人所说的话“因为你只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示例:鲁国人恍然大悟:“我只注重外部形式。怪不得我钓不到鱼。”
(5)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读了这篇短文,《鹿角和鹿腿》讲述了一只鹿因精美的角挂住树枝差点被狮子吃掉,才保住了性命,而更要讲实用。
故答案为:
(1)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 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
(2)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制成鱼饵,用黄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而钓鱼绳则要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一番。
(3)因为你只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效用。
(4)我只注重外部形式,却忽视了它们在钓鱼中是否用起来合适,谢谢老人家。
(5)鹿角和鹿腿 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是否美丽,而更要讲实用。
12.【答案】(1)分辨生、熟鸡蛋 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人们喜欢穿深色衣服 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减轻肩头疼痛 腈纶(jīng lún)衣服能“放电”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 箱子里的樟脑丸失踪;
(2)ABC;
(3)D;
(4)B;
(5)趣味科学大揭秘。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熟读文章内容可知。即:第②段如何分辨生;第③段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第④段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减轻肩头疼痛;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第②自然段可知,在桌上一转,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否则就肯定是生的,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
(3)考查了段意的概括。熟读第③自然段可知。故选:D。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第五自然段可知,即加大受力面积,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
(5)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本文第一自然段“在日常生活中。”点明主题。
故答案为:
(1)分辨生、熟鸡蛋 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
(2)ABC;
(3)D;
(4)B;
(5)趣味科学大揭秘。
13.【答案】
那次游戏真有趣
上周末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妈妈提议:“不如,我们来玩‘成语’游戏吧?”“好!好!好!”我连声赞成。
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定下了游戏规则:谁输了,就在谁的鼻子上贴张小纸条。
游戏第一部分:成语接龙。
首先,由我开始先说:“一诺千金。”接着妈妈说:“今非昔比。”爸爸最后说:“比比皆是。”我:“事半功倍。”妈妈:“背道而驰。”爸爸:“姗姗来迟。”“错了,爸爸错了。”我急忙大声叫起来,“正确的应该是‘持之以恒’。”爸爸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是的,我姑娘说得对,爸爸的确错了,该罚!”爸爸说完,立刻在自己的鼻子上贴了张小纸条。我看着爸爸那可爱又滑稽的样子,我得意地偷偷在心里笑个不停。
游戏第二部分:看图猜成语。
第一题:图画提示,一个颜料盘,一条蛇,一支小棍,两只脚。
我一看立刻就明白了,抢先说:“蛇年大吉。”妈妈笑了:“是‘画蛇添足’。”爸爸评判说:“这题妈妈对。”爸爸指着画解释道:“你看这上面有蛇,有画盘,有脚,意思很明白告诉我们是‘画蛇添足’。”我这时恍然大悟,我太着急太粗心了,忘记有脚了。
第二题:妈妈拿出一幅画捂住半张,画面只见一个人捂着自己的耳朵。
由于上题的失败,这次我小心翼翼地让爸爸先猜,爸爸思考片刻,做无奈状:“闭目塞听。”妈妈听了哈哈大笑,移开捂画的手,画面露出一个铃铛。我看着图画马上就想到了,“是‘掩耳盗铃’嘛。”这题我答对了,爸爸错了。
……
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游戏结束了。我们三个互相指着对方哈哈大笑,每个人脸上都贴满了纸条。“成语”游戏,不仅让我积累了词汇量,而且还让我了解了许多成语故事。我和爸爸妈妈约定好下周末还要再玩。
【解答】范文:
那次游戏真有趣
上周末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我们来玩‘成语’游戏吧!好!好!”我连声赞成。
在游戏开始之前,就在谁的鼻子上贴张小纸条。
游戏第一部分:成语接龙。
首先。”接着妈妈说:“今非昔比。”我:“事半功倍。”爸爸:“姗姗来迟,爸爸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持之以恒’,我姑娘说得对,该罚,立刻在自己的鼻子上贴了张小纸条,我得意地偷偷在心里笑个不停。
游戏第二部分:看图猜成语。
第一题:图画提示,一条蛇,两只脚。
我一看立刻就明白了。”妈妈笑了:“是‘画蛇添足’。”爸爸指着画解释道:“你看这上面有蛇,有脚。”我这时恍然大悟,忘记有脚了。
第二题:妈妈拿出一幅画捂住半张。
由于上题的失败,爸爸思考片刻。”妈妈听了哈哈大笑,画面露出一个铃铛,“是‘掩耳盗铃’嘛,爸爸错了。
……
不知不觉,游戏结束了,每个人脸上都贴满了纸条,不仅让我积累了词汇量。我和爸爸妈妈约定好下周末还要再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南京某校2023-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能认真书写,我会看图写字母,我会抄写音节词,我会看图写汉字,我会按声母表的顺序填一填,我能送拼音宝宝回家,我会数一数,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京某校2023-2024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或积累,书写相关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