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巩固,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赏析“莲”的品格,学习正反衬托和托物言志手法。
3、理解作者以花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教学重难点
赏析“莲”的品格,学习正反衬托和托物言志手法。
理解作者以花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思想的鼻祖,推行阴阳五行之理,著作《太极图说》、《通书》。故乡在营道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宋史》中对其记载担任分宁主簿,面对疑案,只审讯了一次就审清楚了担任南昌县令,百姓敬畏,富家恶少都惴惴不安;担任合州判官,上级是非不分,对他态度不佳,他处之超然;担任广东转运判官,他洗冤昭雪,不辞劳苦,体察民生。
2、写作背景
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担任南康知军。因年已55岁,又带病在身,于是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莲花。
3、文体介绍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拓展延伸】我们后面还会学到《马说》
三、合作探究
1、细品特点,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呢?
【明确】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总结:莲的品格,又等同于君子的品质,包括着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作者对此是充满了敬佩、赞美之情。
2、菊花和牡丹有什么特点呢?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①托物言志
同学们,我们一学习到托物言志手法,你能想到什么课文?
【明确】《陋室铭》
菊花、莲花、牡丹三种花象征着不同的人群。“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出三种人格化的花儿。菊花象征隐居者;牡丹象征大部分的人;莲花象征作者自己。
②正衬和反衬
“衬托”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以突出形象的种表现手法,即为了使所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就用另外的形象来映衬它,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正衬:“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用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来衬托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爱莲的心意一一在浊世要保持清白的情怀。“独”写出菊象征独善其身,“甚”写出牡丹如大众,象征富贵功名,
反衬:“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的人群,唯独莲家征君子的美好形象,象征品德高尚的君子。所以,爱莲,就是爱君子品德的体现,更体现了莲花的品质与周敦颐的性情品质的相吻合。
四、巩固
1、我们学习到正衬和反衬,请大家思考以下两句话哪一句属于正衬,哪一句属于反衬?
【明确】
2、《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君子是怎么样的人呢?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备至的理想人格。尤其是儒家推崇的君子,具有仁厚、正直、勇敢、自重、独立、坦荡等美德,所以君子是强调安贫乐道,拒绝“红包”等朋友拉拢或亲属怂恿,做一位勇敢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的人。
五、总结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爱莲说》这篇美文,与周敦颐相遇对话,明白到古代的“爱莲说”正是今日的“爱廉说”。相信大家都一定有很多共鸣。愿大家在以后的求学和生活中,你能像周敦颐一样以君子的品格,终生学习,面对权势不低头,面对逆境不退缩,面对困境不心虚。
六、作业
结合广州的市花,仿写《木棉说》,字数不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花中诗词,飞花巧入境,初读“识莲”,晓畅字句,品读“爱莲”,知君子之志,悟读“学”莲,承君子之德,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体及作者简介,回顾,夯实基础,研读,悟文思,学以致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教案16 爱莲说 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