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优质课件ppt
展开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其并称“韩柳”。他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篇幅一般不长。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我们常说的“托物寓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同“衹(只)”,只,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有人认为,千里马需遇伯乐,才能才有机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就能施展才能。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我认为千里马需遇伯乐,方能有机会施展才能。如果没有一个识人才、懂人才的人,即便是千里马也很可能会被无视、被埋没,无人问津。
概念有人认为,千里马需遇伯乐,才能才有机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就能施展才能。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我认为千里马不一定非得遇到伯乐才能施展才能。即使没有伯乐,千里马也能用行动创造机遇。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伯乐的发现,就会错过很多机会,极有可能永远被埋没。
“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食马者是怎样养马的?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形象?
作者的愤郁之情达到高潮,收束全文,又凸显主旨。
一般来说,古人写文章会尽量避免重复使用某一个词,使文章呈现一种变化之美,但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本文中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是哪个词?出现了几次?
手持文柄,高视寰海。——刘禹锡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
韩愈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没有得到赏识。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能发现、赏识人才的人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固然需要被人发现,受到重视,有机会展示才能成名。但如今,我们不能坐等机遇,更不能错失良机,“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埋怨别人是不可取的,幻想一举成名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也要抢抓机遇。
同学们,愿你们奋发图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千里马;行于道,如遇时运不济,无人赏识,也当审时度势、厚积薄发,成为逆风成长的黑马;在未来,我们更要力求成为求贤若渴、慧眼识珠的顶级伯乐,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1)文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设问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用反问的修辞,表达了对食马者的愤怒、谴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祗”同“衹(只)”,只、仅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是马也 ( )
古义:这样。 今义:判断动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古义:怎么。 今义:安定。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正常语序为“于奴隶人之手祗辱,于槽枥之间骈死”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马说一等奖课件ppt</a>,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马说》,学习目标,文学常识,写作背景,文体介绍,字词积累,疏通文意,文言积累,整体感知,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马说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马说公开课ppt课件,文件包含623-2教学课件马说第2课时pptx、623-2教学设计马说第2课时docx、623-2预习导学马说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马说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马说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623-1教学课件马说第1课时pptx、623-1教学设计马说第1课时docx、623-1预习导学马说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