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浙江版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训练第9单元14活用电阻测量六法科学思维(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浙江版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训练第9单元14活用电阻测量六法科学思维(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V,内阻忽略不计);,00 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甲
乙
A.内阻约1 000 Ω的待测电压表V1、V2,量程0~3 V
B.定值电阻R1=1 000 Ω
C.定值电阻R2=40 Ω
D.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1 000 Ω)
E.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为40 Ω)
F.电源E,电动势E=6 V,内阻忽略不计
G.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准确测量V1、V2两电压表的内阻,定值电阻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均填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3)闭合开关S1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1和V2有明显的读数,分别为U1、U2;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1和V2有明显的读数,分别为U3、U4,则电压表V2的内阻为 ,V1的内阻为 。(以上两空均用U1、U2、U3、U4和R0表示)
2.(2023浙江嵊州中学模拟)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50 Ω);
B.电源E(电动势约为3.0 V,内阻忽略不计);
C.电流表A1(量程0~10 mA,内阻r1=20 Ω);
D.电流表A2(量程0~20 mA,内阻r2约为8 Ω);
E.定值电阻R0(阻值R0=80 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 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 Ω);
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电阻,你认为应选择 (选填“甲”“乙”或“丙”)图作为实验电路。
(2)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选填“R1”或“R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3)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流表 (选填“A1”或“A2”)先达到满偏,此时另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刚好达到满偏,由此可确定待测电阻为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023浙江十校联盟)一实验小组为了精确测量某元件的电阻,同学们又采用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电路由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实验用到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
B.灵敏电流表G
C.定值电阻R0=80 Ω
D.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总长为L=60.00 cm)
E.滑动变阻器R
F.线夹、电源、开关以及导线若干
G.电源(电动势为3 V)
(1)在闭合开关S前,可将线夹P2大致固定于电阻丝AB中部位置,滑片P1应置于a端。闭合开关后,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1至某一位置,然后不断调节线夹P2所夹的位置,直到灵敏电流表G示数为零,测出此时AP2段电阻丝长度x=12.00 cm,则Rx的阻值计算式为 (用R0、L、x表示),代入数据得Rx= Ω。
(2)为减小因电阻丝粗细不均匀带来的误差,将定值电阻R0换成电阻箱,并按照(1)中的操作,电阻箱的阻值记为R1;然后将电阻箱与Rx交换位置,保持线夹P2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重新使灵敏电流表G示数为零,此时电阻箱的阻值记为R2,则电阻Rx= 。
参考答案
素养练14 活用电阻测量六法(科学思维)
1.答案 (1)B E (2)见解析图 (3)最左端
解析 (1)因为待测电压表的内阻约为1000Ω,而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40Ω,定值电阻R2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得多,如果选用R2,则当单刀双掷开关拨到b时,电压表V1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读数误差将很大,因此定值电阻选择R1,即选择B;由于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式接法,为了实验时调节方便,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应当选择小一些的,则滑动变阻器选择最大阻值为40Ω的,即选择E。
(2)根据电路图作出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3)为了确保电路的安全,闭合开关S1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
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a时,有=R0
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到b时,有
解得RV2=,RV1=。
2.答案 (1)乙 (2)R1 b (3)A1 167
解析 (1)电流表A2的内阻未确定,不能起到电压表或定值电阻的作用,所以应选用乙图电路作为实验电路。
(2)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接法,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较小时测量比较方便,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b端,这样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最小,最安全。
(3)因为定值电阻及电流表A1的内阻之和较小,当电流表A2满偏时,电流表A1已超过量程,所以应让电流表A1先达到满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规律有Rx=(R0+r1)I1,解得Rx=167Ω。
3.答案 (1) 20 (2)
解析 (1)G示数为零,说明Rx和AP2部分的分压相等,即
URx==UAP2=
整理得
则Rx=
代入数据解得Rx=20Ω。
(2)根据第(1)问的原理,交换位置前有
交换位置后有
可得
解得R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浙江版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训练第6单元动量素养练11力学观点综合应用科学思维(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7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浙江版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训练第6单元10多体碰撞问题的解题思路科学思维(人教版),共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浙江版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训练第7单元9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mm×14=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