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本文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一篇驳论文,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驳论文的学习。对于九年级的学生,需要开始了解并熟知议论文这种文体,《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极具爱国主义情怀的驳论文,对于刚刚初识驳论文的学生来说,既能深刻了解驳论文的写作特色,又能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是一篇值得学生用心学习的好文章!
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知识还处于初步了解阶段,本文是鲁迅所写的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采用的是驳论证的批驳方法。由于学生对“驳论证”的方法较生疏,因此,教学的重点确定在“驳论证的方法”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品味辛辣犀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批驳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请看大屏幕,齐读(ppt出示:我自信,我是中华少年)接下来,我们就以这种自信的态度来展开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吧!上课!
环节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字词积累
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 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环节三: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先生在什么背景下写下这篇文章的? 明确: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
(二)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三)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再读文本,细读品悟
(一)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是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站出来挥毫写下了这篇战斗檄文
(二)请大家自由朗读1—5段,思考问题: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错误言论是谁提出来的?其依据是什么?
明确:(1)国民党反动派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鲁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
——先承认对方论据是事实,然后顺着对方论据分析,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也非自信力,所以他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这是怎样的批驳方式?有什么好处?
——驳论证。对方的论据根本推不出敌方的论点,也就是说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出了问题,对方靶子已经摇摇欲坠。
(三)齐读文章第7、8自然段,思考问题:
1、先生是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
2、写话训练
示例:我们有像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
仿句:我们有像 一样,埋头苦干的人。
我们有像 一样,拼命硬干的人。
我们有像 一样,为民请命的人。
我们有像 一样,舍身求法的人。
3、小结: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这一类的人们”为什么不被了解?“这一类的人”多不多?(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5、“这一类的人们"先生把他们称作什么呢?
明确:中国的脊梁
6、小结:就是这些“中国的脊梁”撑起来中国的命运,这样的人,我们为之称赞,鲁迅先生也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讴歌赞美。正是这些脊梁,带领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鼓舞着我们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奋斗成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在新中国7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涌现了何其多的充满自信力的有脊梁的中国人,涌现出了何其多的有自信力的事。现在,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环节四:拓展延伸
1、播放“抗疫”小视频并谈感受。
2、全班朗诵《少年中国说》
环节五:作业布置
结合《抗疫》视频,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梁”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后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