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近日,“一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的话题在全网刷屏,引发同学们热议。班级因此准备举办“在河南,拍语文课本封面”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下面是小豫写的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帮他解决。
如果用语文课本的方式打开老家河南的美景,那会是怎样的画面呢?河南,古称“天地之中”,这片土地yùn育了华夏文明的根脉,也滋养出无数绮丽的诗篇,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中,一不小心就能拍到语文课本封面般的美景,老家河南的美景遇上语文课本,这才是顶级的中式浪漫!老家河南处处是美景。哪一幕 chuō中了你的心?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根脉_______ 绮丽________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yùn ( ) 育 chuō ( ) 中
2. 小豫想用河南文学名家的诗句所描绘出的画面作为课本的封面,请帮他补写。
墨韵流转,情思绵长。让我们一起领略诗画之美:杜甫用“①________,②_______”(《望岳》)绘就了一幅勇攀高峰、心怀大志图; 白居易笔下纷繁的花、浅浅的草,“③_______ ,④______ ”(《钱塘湖春行》)绘制了生机盎然的初春图;李商隐想象与妻子剪烛共话“⑤_______,⑥______”(《夜雨寄北》),凄凄的雨、浓浓的情,绘就一幅感人的雨夜思亲图;八月的边塞,岑参眼中枝头的积雪,心中盛开的梨花,“⑦________,⑧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奇丽的雪景怎能不令人动容。我想,这些诗、这些画不就是最美的语文课本封面吗?
3. 班级开展“我拍到的语文课本封面”比赛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小豫参与了赛前准备工作,请帮他完善比赛流程。
第一步:通知比赛细则
第二步: __________
第三步:评委评选作品
第四步:__________
第五步:表彰优秀作品
(2)小豫拍了以下照片,想选其中一张作为参赛作品,请你为他挑选,并简述理由。
(3)班级计划于5月 20 日上午十点在一班教室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比,想邀请王老师作为评委。请你从内容和格式两方面修改拟写的邀请函。
①内容方面:__________ ②格式方面:__________
4. 小豫本次活动写了一段结束语,请帮他完善。
同学们,本次“在河南,拍语文课本封面”综合性学习活动圆满结束。活动虽落幕,但心中的画卷却愈发清晰。每一张照片,都是对古韵的致敬,对文化的传承。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用她的厚重与深沉,赋予了我们无尽的灵感;用她的悠久与深邃,启迪了我们无限的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书写属于语文的浪漫诗篇,让这份诗意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 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
②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
③忽然,从邻座传来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
④“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
⑤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里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独守孤影,而是四处旅游。 “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今天就直奔怒江来了。 ”快七十岁的他,精神矍铄。
⑥“当年我只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我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
⑦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
⑧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长江第一湾的猛然掉头、雄奇有力不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我们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围栏外,看着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
⑨导游姓李,50多岁模样, 当她开朗地大笑时,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她向大家介绍:其实,这条江到了雨季才会发怒,才名副其实。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显然,她对这片山水非常了解。
⑩车到了老姆登村,我的眼睛追随李导的指引,看见对面戴在群峰头上的皇冠山是那样高贵华美。当一抹阳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黄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指导并帮忙。当相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乐播放机)的“老皇子”时,她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位北京老人也咧开嘴笑了。
⑪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和天真。
⑫大巴车继续向着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趁着空闲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身世。她的家乡在云南省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当地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赶马人,也曾做过国营马帮首领。
⑬泥石流、桥梁损毁、大雪封山……甚至她的丈夫也遇难于赶马途中。十多年里,她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
⑭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前些年,为了提高云南茶的知名度,云南组织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留下了自己马帮首领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
⑮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催生出不少轰动的趣闻,同时马帮也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耀的商场……在宽阔的大街上,在汹涌的人流中,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古道时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要停?前面的岔道如何选择?这些都变得难以确定。
⑯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打开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
⑰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她清醒地认识到。
⑱短暂的迷茫和一时的失落在所难免。但很快,她就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她要与通了公路的家乡一起展现魅力,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了一名高山导游。在为四方游客的服务中,她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
⑲到了丙中洛,李导带领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这时,我却很清楚地看见,她的手自然前伸,挽住了北京老人的胳膊。
⑳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扩散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
㉑我知道,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美,收获快乐,收获爱。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23日,有删改)
5. 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由所至写到了所见、所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6. 第④段中北京老人为何说“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7. 文章用大量文字写李导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 文章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九年级的同学举办“文物归乡路”资料搜集分享活动。
【材料一】
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
①《逃出大英博物馆》采取拟人手法,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
②虽然剧情不长,但剧中的诸多小细节却掀起网络热议。为什么小玉壶的脸是脏兮兮的,还惊奇于一个柜子(屋子)可以住两个人?因为大英博物馆从未善待瑰宝,很多文物在陈展时随意挤在一起,有的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为什么小玉壶向记者郑重强调自己是“盏”?因为在遥远的异乡他国,鲜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也正如短片所影射的,由于管理混乱,这些艺术瑰宝并不能发挥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反而要面临被偷盗、被损毁、被挂上电商平台的命运。
③再放眼全世界,在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还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据统计,仅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那些背井离乡的瑰宝,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选自《北京日报》)
【材料二】
天龙山佛首:百年颠沛,含笑而归
①天龙山石窟造像高雅柔和、雄健优美、飘逸多姿,世称“天龙山样式”,是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百年前,天龙山遭人觊觎,遭到中国石窟寺史上最为惨烈的劫掠。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了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境外。
②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了天龙山流失的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的踪迹。经过多方努力,2021年7月24日,流离九十八载,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带着千年不变的微笑,终于回家。这微笑,是对劫难的蔑视,更是对祖国繁荣的祝福。
③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通过高清图像对比、成分分析、显微观察、荧光照相等科技手段,对佛首和第8窟佛身进行了系统的科技分析,尝试对佛首原貌以及来源进行了复原和追踪。全方位讲述天龙山石窟文物的悠久历史。
④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一路见证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
【材料三】
图一: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时期分布图二: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流失文物类型
9. 小豫和小文同学就收集资料展开了讨论,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豫: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后,“文物回归”在同学中引发了极大的共鸣。
小文:我们的组员也有以下理解,但我发现_____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A.“玉壶出逃”这一情节与国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文物的情感深深相应,打动人心。
B.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不适合使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系统科技分析。
C.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
D.“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青少年只有奋斗进取,才能守护华夏神州。
小豫: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经这样说:“文物在原生地保护,才最有尊严,否则没有家,也没有根。”只有文物回家了,才谈得上文物保护。由材料二得知,文物“回家”的途径有________、我国政府追索、________等。
10. 请用简洁语言提炼【材料三】中图表的信息,并得出你的结论。
11. 文物流失让人心痛。阅读三则材料后,请你对文物的保护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癸酉,师陈于鞌①。晋解张②御郤克③,郑丘缓④为右。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⑤,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摞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袍⑥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齐晋峯之战(节选)》
【注】①鞌:同“鞍”,齐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②解张:晋臣。③郤克,晋国大夫,是这次战争中晋军的主帅。④郑丘缓:晋臣,郑丘是复姓。⑤合:交战⑥枪:鼓槌。
12.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3.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14. 大量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历史事件,是【甲】文的写作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从情节发展或人物塑造角度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5. 甲、乙两文都提到了“鼓”的作用,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二)(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 结合词意,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琼楼玉宇”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17. 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这首词中的画线句都借“月”抒情。请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5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8. 人们常说:“小人物也可以有大精神”。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意其一并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大堰河(《艾青诗选》) 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 人的成长在“离去与归来”间。请你从提供的人物里选择一位,结合书中他/她的一次“离去与归来”经历,谈谈你对人物成长的理解。
《朝花夕拾》中的“我”(鲁迅), 简·爱
五、作文 (50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汉字真奇妙,“稳”中藏“急”。“稳”字,分开来看, 一边是个禾字,一边是个急字。从字面理解,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的人认为:该稳的时候,要稳如泰山,稳如磐石,“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该急的时候,要急如星火,急似雷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我班计划于5月20日上午十点在一班教室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比,想邀请您作为评委,希望您准时到达。
2024年5月14日
学生:小豫
所至(游踪)
所见(景、人、事)
所感(引发感受与思考)
怒江第一湾
第一湾优雅碧绿
(1)_____________
老姆登村
(2)__________
童心之美
丙中洛
李导搀挽老人前行
人情之美
资料夹
2019年7月13日,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云冈石窟第7窟鲜卑装人物头像,由美籍华人王纯杰夫妇护送回国,并捐赠给山西博物院。
2019年8月23日,中国政府成功将流失日本的八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2019年11月13日,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将购得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2023年10月25日,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
2024年1月28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
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我国政府与20余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 流失文物返还。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未绝鼓音
课内迁移法: 哀转久绝
(2)矢贯余手及肘
词语推断法: 融会贯通
(3)可以集事
查阅字典法: ①停止, 滞留。②聚集, 集合。③成, 成功。④安定, 和睦。(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填序号)
2024年广东省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省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三实验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