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练(统编版)
展开★★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22-23六年级下·辽宁鞍山·期末)课外阅读。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①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晚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 ?
②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来的光减弱。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光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③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氟、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等天体。
④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有一天会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第二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2.请把文中横线上省略的话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凑。
第①自然段结尾处:
第③自然段开头处:
3.概括第②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几乎”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4.下面是根据短文内容作出的推论,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宇宙的膨胀,那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白昼。
B.距离我们越近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慢。
C.宇宙的“膨胀—收缩”,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
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
【答案】
1.打比方 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形象性。 列数字 使表达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可是夜空为什么是黑的呢? 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
3.宇宙在不断膨胀,地球上的日夜取决于太阳。 “几乎”不能删除。用“几乎”说明观测的结果大部分是这样的,不排除有没观测到的情况,这样表达更严谨。
4.C
【分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仔细阅读句子分析作答。
第一句把“宇宙”比作“气球”,可知,是运用了打比方的写作手法;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形象性。
打比方: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第二句从“200亿年”可看出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表达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联系句子前后作答。
从第①段中的“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可知,结尾处可填写可是夜空为什么是黑的呢?
从第③段中的内容描写的都是宇宙膨胀,第一句是文中的总起句,因此填入的内容可以是对文段的概括。可填为“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
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及关键字词分析,联系上下文分析。
阅读第②段可知,都是围绕宇宙的膨胀去描写,因此可概括为宇宙在不断膨胀,地球上的日夜取决于太阳。
“几乎”指差一点;差不多。观测的结果不可能是非常精准的,用“几乎”表达让文章更严谨。用“几乎”说明观测的结果大部分是这样的,不排除有没观测到的情况,这样表达更严谨。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
从文中的“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可知,C项错误,文章用的是“可能”,这里用“肯定”过于绝对,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故选C。
二、(2022·全国·小升初模拟)阅读
冰雪精灵——雾凇
张敏
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宽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①其次,雾卷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②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③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④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港(或软淞),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球花般的古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静,就是这个道理。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5.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6.第2自然段引用古诗词的作用是什么?
7.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的语言很讲究分寸。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
8.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答案】
5.C
6.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一方面引出说明对象。
7.“据测”表明这是经过科学测量的,不是凭空猜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①雾凇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②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③雾避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变得幽静。
【解析】
5.本题考查划分层次。
细读画线部分可知,①说明雾凇的形成的条件,②③说明了冬季水汽的凝结,④说明了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
综上所述,层次划分为:①/②③/④,故选C。
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
“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引出了说明对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表现了雾凇通透灵动的美。
7.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据测”说明结论是实地测量得到的,不是凭空猜想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第⑦段“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空气中大量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表明,雾凇能净化空气,使环境更宜人。第⑧段“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生产器,在有雾凇时,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增多”表明,雾凇能“生产”负氧离子,有助于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改善环境。第⑨段“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和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表明,雾凇能“消音”,使环境变得更幽静。
三、(2022·广西百色·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到火星上去种草
①进入21世纪,人类的目光开始离开地球,投向太空。各大国际空间机构都计划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科学家们已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3400个种植提案。
②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某国科学家计划在未来60年要实现火星种草的伟大梦想。
③该国宇航局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④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陆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插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陆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的泥土中。
⑤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他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20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⑥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⑦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⑧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9.读句子,填空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句中的“这话”指的是 。这种“草”的名字叫 。说“这话激动人心”是因为如果试验成功,人类通过这些植物吸纳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 ,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可能。
10.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把拟南芥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具备率先在火星上生存的优点。
11.从短文中我们知道拟南芥有四个独特的优点,请你写下来。
(1) ; (2) ;
(3) ; (4) 。
12.文中画“ ”句子中的“主要”能删去吗?为什么?
13.展开想象,假如转基因拟南芥真的在火星上存活,火星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
9.到火星上去种草 拟南芥 氧气
10.打比方 先锋
11.个头矮 生长周期短 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具有“报告基因”
12.不能删去。“主要”是指在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但不是全部的,删去了与原文意思不符合,体现不出说明文使用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13.火星上有足够的氧气,开始出现生命,到处绿草如茵,人类可以在火星上自由活动。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结合“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句子可知,“这话”指的是到火星上去种草,结合“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可知“这种‘草’”的名字叫拟南芥。结合“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可知,说“这话激动人心”是因为如果试验成功,人类就可以在火星上制造出氧气,从而使人类登临火星成为可能。
1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说明方法的赏析。
结合句子“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可知,这句话把“拟南介”比作了“先锋”,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具备率先在火星上生存的优点。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他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20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可概括出拟南介的四个独特的优点。
1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结合句子“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可知,“主要”的意思是:指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而不是全部的,去了与原文意思不符,答题之前要表明观点,结束时不能忘记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1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路拓展。
从“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可知,实验如获成功,那将是人类向着实现移民火星的美梦迈出的关键一步。可围绕“火星开始有生命后展开联想来写”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如:火星上有了氧气,人们在火星上的生活就像在地球上一样了。
四、(2020·江苏盐城·小升初真题)
5G,领跑未来
①如果说3G是汽车速度,4G是飞机速度,那么5G就是火箭速度。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的网络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
②5G的应用可以实现大容量视频的快速下载。只要花几秒钟,就能通过5G网络下载一部1G大小的高清电影——这样的期待,已经成为现实。
③5G的应用可以让飞手随时随地对无人机进行操控。以前,飞手通过遙控器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局部遥控距离只有一公里左右。现在,只要有5G网络覆盖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
④5G技术实现了超高清实景显示和低延时,这对远程手术至关重要。5G的应用让专家可以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及时给出意见。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5G技术能助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域,造福更多山区患者。
⑤5G的使用,就像给工厂生产装上智慧大脑。位于武汉光谷藏龙岛的中国信科集团虹信公司5G智慧工厂,是公司与湖北移动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空无一人的厂房内,各式机械手臂来回翻飞,焊接、组装,忙个不停;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光影闪烁,传递着一条条数据、指令……经由5改造后,工厂生产人员减少95%,运维人员减少20%,整体生产效率却提升了30%以上。
⑥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工信部同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国外企业积极参与我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共谋5G发展和创新,共同分享我国5G发展成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认真阅读短文第②—⑤自然段,5G的应用在 、 、 、 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15.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5G指的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B.有了5G技术,做远程手术就不再需要医生了。
C.5G商用牌照是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
D.只要有5G网络覆盖的位置,飞手就可以控制无人机。
1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自然段总写了5G网络的特点。
B.5G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便利。
C.第⑤自然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列数据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5G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D.中国一如既往地欢迎国外企业共谋5G发展和创新,共同分享我国5G发展成果,再次彰显了开放包容的大国气度。
【答案】
14. 快速下载 无人机操控 远程手术 智能制造生产线
15.不可以,几乎:是基本上;差不多的意思。说明远程手术画面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延时的,用“几乎”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精准,去掉“几乎”表述就不严谨。
去掉“几乎”表述就不严谨。
16.B 17.C
【分析】
1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理解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仔细读课文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从第②段“5G的应用可以实现大容量视频的快速下载”可知,5G在视频的快速下载上发挥重要作用。
从第③段“5G的应用可以让飞手随时随地对无人机进行操控”可知,5G在无人机操控上发挥重要作用。
从第④段“5G技术实现了超高清实景显示和低延时,这对远程手术至关重要”可知,5G在远程手术上发挥重要作用。
从第5段“5G的使用,就像给工厂生产装上智慧大脑。位于武汉光谷藏龙岛的中国信科集团虹信公司5G智慧工厂,是公司与湖北移动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可知,5G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上发挥重要作用。
15.本题考查特定词语的作用,作答时联系上下文分析。
几乎:意思是基本上;差不多。远程手术画面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延时的,用“几乎”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精准,去掉“几乎”表述就不严谨。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分析。
B项,从“5G的应用让专家可以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及时给出意见。”可知,5G技术可以让专家远程指导手术及给出意见,并不是不再需要医生了。故答案选B。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分析。
C项,画线部分“减少95%”“减少20%”“提升了30%以上”是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并没有用到举例子。故答案选C。
五、(2023·天津·小升初真题)课外阅读。
你不了解的钼元素
①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干旱,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矿工们走路时不经意间将矿渣撒落在小路上,给路边的小草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那么,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
②对钼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81年,瑞典化学家彼得·海基尔姆用封闭的坩埚对由碳粉、亚麻籽油和钼酸混在一起搅拌成糊状的浆糊加热,他用这种碳还原法将一种新的金属从辉钼矿中分离出来,并将该金属命名为钼。至此,钼元素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③钼一经面世,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
④一战中,英国人最初给坦克安装了75毫米厚的锰钢板,但这种坦克过于笨重,表现得并不理想。后来,英国人将锰钢板换成钼钢板,使坦克的厚度减少了50毫米,这不但没削弱防御力,还使坦克更加机动灵活,在战争中大显神威,这也让钼名扬天下。
⑤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比如,锝99是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性造影剂,它由钼99衰变而来。钼99是钼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为2.75天,半衰期过后,钼99衰变为锝99。钼99的半衰期非常理想,这个时间既保证了钼原子在原料地到医疗场所的运输过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锝99的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激活。在现代核医学中,80%的医疗都用到了锝99,而在当今的美国,每天使用锝99的诊断就达55000多起,所以,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⑥同时,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生长离不开氮,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它们需要在固氮菌的帮助下,将氮元素吸收并存储。固氮菌为植物固氮的过程需要一种催化剂固氮酶,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重要元素。科学已经证明,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旱能力,提高产量。比如,每亩农田施加钼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豆增产32. 8%,番茄增产75%。
⑦不仅植物需要钼,我们人体内也需要钼,只不过需量极少。虽然如此,我们对于钼还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我们的情绪容易受钼的影响,有它,我们会精力充沛;缺少或无它,我们会感到浑身乏力。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原因在于,钼是两种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的组成成分,一是黄嘌呤氧化酶,一是亚硫酸盐氧化酶。这两种酶有钼存在时才具有活力,起到催化作用。
⑧由此看来,钼这种罕见的元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息息相关呢。
——选文有改动
18.简要分析短文第①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19.具体分析短文第③、④、⑤自然段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20.短文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除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它们有什么作用?
21.短文第⑥自然段中加点词语“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
【答案】
18.写了新西兰一个牧场小路边上因钼矿渣撒落而长满绿草,交代了说明对象钼,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阅读兴趣。
19.第③自然段总写钼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第④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分别从军事和医疗领域说明它的应用,第④、⑤自然段与第③自然段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相照应,所以这3个自然段不能调换顺序。
20.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钼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说明了钼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21.“重要”是主要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钼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并不是唯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元素,“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分析】
18.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文章第一段,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者说明事理的作用。 如果开头很优美。作用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说明对象,内容。
文章第一段,运用了设问,“某一年,新西兰的一个牧场遭遇了干旱,大量牧草枯萎而死,但有一条矿工经常踩踏的小路边上,生长着茂密的绿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矿场是钼矿”,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钼是怎样的一种元素呢?”同时引出了说明对象“钼”。
19.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能调换”。“每段内容”的意思需要大家概括出来,可以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将每段的段意提炼出来后再来观察段落之间的联系——或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是在空间上有某种联系,还有可能从认知的角度安排顺序。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③与④、⑤自然段是总分关系。③自然段写了钼一经面世,便以坚韧、耐腐蚀、耐高温的优势在军事、医疗等领域受到青睐。④自然段写了钼在军事上的作用。⑤自然段写了钼元素还被应用于医疗实践。因此一一照应,不能换。
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作用是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比如,每亩农田施加钼肥20克,可使小麦增产35%,而大豆则可增产47%,蚕豆增产8%,绿豆增产32. 8%,番茄增产75%。”
此外还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对农作物施加钼肥,可以让农作物提高产量。表明钼元素对于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说明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2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思路:解释该词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起限制作用。说明了钼正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发挥固氮功能的主要元素,符合实际情况。“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六、(2022·福建泉州·小升初真题)阅读
把显示屏“穿”上身
贝塔派
传统的编织思路
这块布料面积只有1.5平方米 (长6米,宽25厘米),却能像显示屏一样发光,展现不同的色彩和图案,还能像普通衣服一样清洗和揉搓。穿上这种显示屏衣服,你就可以在自己身上收发信息了。
这样神奇的布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先拿出一件毛衣认真看看,你发现了吗?毛衣是用一排排横着的毛线和一列列竖着的毛线相互编织而成的。其实,其他衣服也是这样编织的,不过使用的是更纤细的纤维。像这样,把横着的纤维和竖着的纤维交叉编织成布料,再把布料做成衣服,是制作织物服装的通用方法。
新型智能织物的布料也是用纤维编织而成的,所以才会这么柔软。但要想让衣服能够发光显色,普通的纤维就行不通了。
你观察过街边路口的红绿灯吗?红绿灯的显示屏上有一排排密集的小灯,那是它的一个个发光单元。当红绿灯发光时,密集的小灯有的会亮起来,有的没有。正是那些亮起的小灯,组成了各种数字和符号。在发光原理上,可穿戴显示屏跟红绿灯有些类似,也由许多发光单元组成(大约50万个)。不同的是,可穿戴显示屏里的发光单元是可以编织进纤维里的。
创新的智能布料
发光原理弄明白了,那特殊的编织纤维要从哪里找呢?在可穿戴显示屏的布料中,竖着的那些并不是普通的棉质纤维,而是可以导电的纱线。这些纱线直径在0.2到0.5毫米之间,大概有5到10根头发丝那么粗。在编织前,这些纱线需要经过多重处理:先在荧光浆料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穿过一些微针孔;微针孔再将特制的涂料均匀地涂抹在纱线上,使纱线变得更坚韧,能够抗住摩擦和弯折。经过这些处理后,一条坚韧耐磨又轻柔细软的发光纱线就制成了。
但是,光有会发光的纱线还不够,因为这样的纱线经不起磕碰,容易形成不均匀的电场分布,不利于显示屏稳定工作。为了维持稳定,研究团队又研究出了另一种透明导电纤维线。这种纤维线使用的材料很特殊,禁得起持久摩擦、压缩和弯曲,让纤维线具有很好的弹性。
有了线,自然就可以开始编织了。将一排排横着的透明导电纤维和一列列竖着的发光纱线编织起来,在横竖线交叉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个能均匀稳定发光的“像素点”。这样,一块可以穿戴的显示屏布料就制作完成了。
衣服帮你“说话”
除了发光,这块“布料”还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变。比如,通过改变编织线的密度,可以改变显示屏的分辨率;通过改变浸泡纱线的荧光浆料,可以改变纱线的颜色;通过改变纱线的涂层,可以改变织物的性能……
除了制作显示屏,这种布料还可以制成键盘和电源等,再和智能手机或蓝牙设备连接起来,进行信息收发和导航,还可以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
研究团队甚至畅想,未来可以通过读取脑电波的形式,直接把脑内信息以文字或图案形式显示在衣服上,为聋哑人士提供沟通上的便利。
有时候,一些羞于表达的话语,也可以让衣服帮你“说”出口——比如,在爸妈生你的气时,你可以把低落的心情显示在衣服上,再加一句“求抱抱”“求原谅”。
做出了这块神奇布料后,研究团队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研发新产品。他们很想知道,把材料换一换,用类似的制作方法还能做出什么呢?
(选自《我们爱科学》2022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1)这块发光的“布料”,可以进行哪些灵活的调整和改变?( )
①通过改变纱线的涂层,可以改变织物的性能。
②通过改变传统的编织思路,可以改变织物的作用。
③通过改变编织线的密度,可以改变显示屏的分辨率。
④通过改变浸泡纱线的荧光浆料,可以改变纱线的颜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短文的第三部分《衣服帮你“说话”》共有4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3)下列文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把显示屏“穿”上身
B.形成一个个能均匀稳定发光的“像素点”
C.这块“布料”还可以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变
D.在爸妈生你的气时,你可以把低落的心情显示在衣服上,再加一句“求抱抱”“求原谅”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①可穿戴显示屏的发光原理有些类似于街边路口的红绿灯。
②创新的智能布料可以进行信息收发和导航,还可以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
③另一种透明导电纤维线弹性好,容易形成不均匀的电场分布,不利于显示屏稳定工作。
④因为新型智能织物的布料采用的是和毛衣、织物一样的编织方法,所以作者在文中说这是“传统的编织思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阅读短文的第二部分,简要概括创新的智能布料的制作过程。
(6)短文中的“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答案】
(1)D(2)B(3)D(4)C
(5)①选择直径在0.2到0.5毫米之间的可以导电的纱线作为竖线,把这些纱线先在荧光浆料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穿过一些微针孔;微针孔再将特制的涂料均匀地涂抹在纱线上,使纱线变得更坚韧,能够抗住摩擦和弯折。②选择另一种弹性较好的透明导电纤维线作为横线。③开始编织。将一排排横着的透明导电纤维和一列列竖着的发光纱线编织起来,在横竖线交叉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个能均匀稳定发光的“像素点”。
(6)不能删去。“大概”表示不确定的意思,用在句子中说明这些纱线差不多有5到10根头发丝那么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
【详解】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句子“比如,通过改变编织线的密度,可以改变显示屏的分辨率;通过改变浸泡纱线的荧光浆料,可以改变纱线的颜色;通过改变纱线的涂层,可以改变织物的性能……”可得出答案。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由句子“比如,通过改变编织线的密度,可以改变显示屏的分辨率;通过改变浸泡纱线的荧光浆料,可以改变纱线的颜色;通过改变纱线的涂层,可以改变织物的性能……”“比如,在爸妈生你的气时,你可以把低落的心情显示在衣服上,再加一句‘求抱抱’‘求原谅’”可知,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B。
(3)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
A、B、C三项中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D.是引用网络语言。故选D。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句子“光有会发光的纱线还不够,因为这样的纱线经不起磕碰,容易形成不均匀的电场分布,不利于显示屏稳定工作。为了维持稳定,研究团队又研究出了另一种透明导电纤维线。这种纤维线使用的材料很特殊,禁得起持久摩擦、压缩和弯曲,让纤维线具有很好的弹性”可知,③说法错误。故选C。
(5)本题考查概括布料的制作过程。
抓住句子“竖着的那些并不是普通的棉质纤维,而是可以导电的纱线。这些纱线直径在0.2到0.5毫米之间,大概有5到10根头发丝那么粗。在编织前,这些纱线需要经过多重处理:先在荧光浆料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穿过一些微针孔;微针孔再将特制的涂料均匀地涂抹在纱线上,使纱线变得更坚韧,能够抗住摩擦和弯折”“为了维持稳定,研究团队又研究出了另一种透明导电纤维线。这种纤维线使用的材料很特殊,禁得起持久摩擦、压缩和弯曲,让纤维线具有很好的弹性”“有了线,自然就可以开始编织了。将一排排横着的透明导电纤维和一列列竖着的发光纱线编织起来,在横竖线交叉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个能均匀稳定发光的‘像素点’”进行分点概括即可。
(6)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大概”是属性词,表示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用在句子中说明这些纱线差不多有5到10根头发丝那么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因此不能删去。
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讲义)-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讲义(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讲义)-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讲义(统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板块予以稳固与加强,发现规律,挖掘方法,举一反三,勤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9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9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19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征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专项训练)-2024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6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6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