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2水循环-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从历年高考题看本专题考点占的比重特别高,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影响水循环的主要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几个主要的方面。水循环是地球上一个持续不断且至关重要的自然过程,它不仅影响着全球的水资源分布,也对气候、生态和地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得到了不断的净化和再分配,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及变形图,能够识别水循环的环节及类型,形成关于水量平衡的要素思维与主导要素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真题回顾〗
(2024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两水文站位置及水文数据图,悬沙是指河水中悬移的泥沙,甲地为雨养农业(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区。图2为图1中甲地某年土壤盐分变化图,土壤电导率值越大盐分越高。
材料二长江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其下游河段输水输沙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水库下泄水流携带的泥沙越少,对河床冲刷越强。河口土壤的水盐变化深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制约,土壤盐分过高,会对低耐盐作物造成危害。
(3)试从水循环角度说出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
〖基础知识〗
1、概念: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的水汽eq \(―――――――――――――――――――→,\s\up7(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s\d5(距海远近,地形阻挡))陆地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庞大的系统。
(2)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直接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5)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押题预测〗
绿水是指由植物根系及所在土壤储存并以蒸发(蒸腾)即绿水流形式返回大气的水,它是沟通陆地、陆生生态系统以及大气的桥梁。绿水陆地内循环率是某分区的绿水流通过该区域的陆地内循环留在该区域的比例。不同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即不同的覆被类型,贡献的绿水量有着明显差异。下图示意我国分区绿水陆地内循环率的多年平均及年际波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和青海湖周边绿水陆地内循环率对应区域是( )
A.M、N、G、HB.H、N、G、MC.H、M、N、GD.M、H、G、N
2.主导H区域绿水贡献的覆被类型是( )
A.森林B.耕地C.草地D.裸地
3.增强M区域绿水流的合理措施是( )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跨流域调水,增加灌溉面积
C.退耕还林,修筑梯田D.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
降水再循环率指的是局地蒸发的水汽凝结形成的降水量与总降水量的比例。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降水再循环率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除羌塘高原外,青藏高原的其他区域降水再循环率夏季低于冬季。完成下面小题。
4.青藏高原不同区域降水再循环率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
A.海拔B.下垫面性质C.大气环流D.降水季节差异
5.羌塘高原降水再循环率夏季高于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夏季( )
A.水汽输入较少B.地下径流丰富C.蒸发蒸腾较强D.降水强度较大
6.推测青藏高原某小范围内单位面积不同下垫面降水再循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
A.稀疏植被、森林、农田B.森林、稀疏植被、农田
C.农田、稀疏植被、森林D.森林、农田、稀疏植被
“盆存留”是陕西省西成新区独有的城市“海绵体”景观(图),由多个类似铁笼的过滤网罩装置组成,其周围均稍微凹陷且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该装置对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功不可没。完成下面小题。
7.陕西省西咸新区内涝多发的实质是( )
A.降水量较大B.降水强度大C.地表径流大D.地下径流大
8.“盆存留”较周围区域稍微凹陷,主要目的是( )
A.道路规划要求,追求美观B.利于暴雨时汇水,增加下渗
C.利于绿植生长,减弱蒸发D.防止土壤沙漠化,减少扬尘
9.“盆存留”周围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主要作用是( )
①减弱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②拦污过滤地表径流
③增大地表昼夜温差④减轻风力侵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聂伯河(下图)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混交林地带的沼泽地,河流先由北向南流,至基辅转向东南流,到达扎波罗热后再转向西南流,先后流经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最后在赫尔松西南30千米处注入黑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第聂伯河参与的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大气内循环
11.第聂伯河对乌克兰的地理意义有( )
①为当地提供丰富的水资源②促进水体更新③增加降水量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洋淀是位于河北保定与沧州交界地区的一个湖泊群,由143个大小淀泊相互连通组成,这些淀泊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的一部分,是华北平原上为数不多的大湖淀之一。如今白洋淀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需要依赖引黄河水来维持生存。“引黄济淀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黄河水入冀,补充白洋淀的生态水源,以满足河北省和雄安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下图为“引黄济淀工程”线路示意图。
(1)指出白洋淀参与水循环的类型。
(2)简述“引黄济淀工程”对白洋淀及周边地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从泥沙角度,简述“引黄济淀工程”对黄河下游可能产生的影响。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杭州亚运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的拱野运河体育公园,集体育馆、公园、商业配套于一体。该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保留原有的湿地、池塘水系,并设置了生物滞留带,将水域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公园地面的鹅卵石下隐藏着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场馆喷泉、灌溉用水,每个月可以节省1000吨水。图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建筑设计简图。
(1)分析杭州市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原因。
(2)从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分析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设计意义。
(3)简述绿色屋顶的生态功能。
类型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水汽蒸发、降水
陆地内循环
水汽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大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性状)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影响
人类活动
改变地表径流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9河流地貌-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河流地貌-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9河流地貌-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6特殊洋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4河流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4河流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4河流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