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第1页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第2页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第3页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23地域分异规律-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从历年高考题看本专题考点占的比重特别高,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几个主要的方面。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自然带分布图等相关图表,能够识别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复习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差异的表现有哪些,在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景观有哪些,从而引出自然带的概念。其次从空间尺度大小的角度,阐述不同空间格局的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并分析原因,最后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情境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如何贯彻“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
    〖真题回顾〗
    (2023·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
    2.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
    3.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答案】1.B 2.A 3.D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地草原带上方出现了山地疏林草原带,说明在山地下部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水分条件改善,影响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为其上部林带的分布下限,推断水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依据是上部林带分布下限,B正确;山地坡度、山体海拔不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基带类型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B。
    2.山体顶部面积较小,导致不同坡向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A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B错误;风力和气温不是影响不同坡向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CD错误。所以选A。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Ⅲ2、Ⅲ3、Ⅲ4均为云杉林亚带,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密度不同导致的林下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条件越好的Ⅲ4垂直分层结构越明显,光照条件最差的Ⅲ3垂直分层结构最差,影响其垂直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水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Ⅲ2、Ⅲ3、Ⅲ4土壤差异较小,B错误;温度条件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基础知识〗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又叫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分布特征:自然带沿纬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从低纬到高纬)有规律更替。
    ②主导因素:热量。
    ③分布:低纬和高纬。
    ④形成原因:各地区热量条件不同,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大小的影响,在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比较典型。从赤道向两极的植被依次为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土壤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酸性、中性、偏碱性。
    ⑤土壤性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黄土为主;寒带、亚寒带以黑色土壤为主。
    2、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经度地带性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分布特征:自然带沿经线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从低纬到高纬)有规律更替。
    ②主导因素:水分。
    ③分布:中纬。
    ④形成原因:由于水分的变化,受到海陆分布差异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比较典型。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土壤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⑤年降水量:大于400mm:森林;200~400mm:草原;小于200mm:多为荒漠。
    ⑥表现: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
    海洋与陆地比热容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小。越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靠近内陆受陆地性质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日温差大。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指西北地区。“胡地”指的是我国高纬地区,风从北极吹过来。高纬地区难以接受太阳光直射,加上温度低,地面热量不足,导致“八月飞雪”。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西北地区甘肃省安西县的玉门关。玉门关,汉武帝置,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 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约90千米处。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垂直分异规律:
    (1)以热量而后水分的垂直变化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辐射、气温、气压、降水、土壤、生物等各个地理要素随海拔的升高而有规律的变化。
    (2)特点:
    ①相似于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②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体所在纬度、海拔、相对高差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④同一自然带,纬度低,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低纬度高,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高;
    (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②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③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
    ④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地方性分异规律:
    (1)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等,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分异规律。如新疆塔里木盆地,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温带荒漠带,但由于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而形成绿洲,就是地方性分异规律。
    (2)表现及成因:
    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
    〖押题预测〗
    林线是森林分布的上限,林线以上无森林分布。在某些山区,受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影响,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现象,即林线倒置,此现象多见于横断山区。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藏东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向高纬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季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与东南丘陵相比,横断山区林线倒置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高差大B.局部环流C.土壤肥力高D.山坡降水多
    3.林线倒置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水平分异B.垂直分异C.地方性分异D.整体一致性
    【答案】1.D 2.B 3.C
    【解析】1.受纬度位置影响,林线海拔等值线应大致与纬线平行,①错误;该区域海陆位置差异不大,②错误;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经横断山区向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受地形影响,等值线向高纬凸出,③正确;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等值线向高纬凸出,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2.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在谷底因受下沉气流影响,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明显,导致出现干热风效应,谷底十分干燥,出现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现象。综上所述,横断山区林线倒置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局地环流,而与山地高差大、土地肥力高、山坡降水多关系不大,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林线导致现象是因局地环流引起的特殊现象,不符合水平分宜、垂直分异特征,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AB错误,C正确;林线倒置现象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现象,体现出了差异,不能体现整体一致性,D错误。故选C。
    【分析】地方性分异是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我国天山南坡某山地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山坡风化作用强烈,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I、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谷地北坡1500米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局地环流B.土壤肥力C.地形起伏D.水分条件
    5.图示中的三个草甸区( )
    A.I区植被类型、数量较多B.Ⅱ区范围受地表径流影响
    C.Ⅲ区植被稳定性较差D.Ⅲ区水分条件最为优越
    6.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推测该地植被带的变化特点是( )
    A.山地森林带下限持续降低B.山谷草甸带范围可能变大
    C.山地森林带上限先升高后降低D.谷地生物数量先减少后增多
    【答案】4.D 5.B 6.C
    【解析】4.结合材料可知,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山谷北坡天山冰川融水的影响。冰川融水形成地表径流向下游逐渐减少,到达1500米左右的山地坡地的水量少,且1500米左右的坡地,表层砂岩层厚,地下水深,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无植被分布,D正确,与局地环流、土壤肥力、地形起伏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5.I草甸区海拔较高,位于冰川季节性消融区,热量条件较差,且多砾石分布,植被的类型、数量较少,A错误;Ⅱ草甸区水分主要来自冰川融水,Ⅱ区下限范围受冰川融水地表径流长度影响,B正确;Ⅲ草甸主要受冰川融水地下径流量影响,补给水量少,但较为稳定,故Ⅲ草甸区植被稳定性较好,C错误;I草甸区临近冰川融水带,且蒸发弱,水分条件最好,D错误。故选B。
    6.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南坡山地冰川将持续融化,最终消失,因此,山地森林带的下限应先降低后上升,最后随着冰川消失,森林带可能消失,A错误;同理,山地森林带上限也应先升高后降低,C正确;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融水增多,地下径流量增加,谷地中水分条件改善,山谷草甸带面积变大,但最终随着冰川消失,面积萎缩,B错误;谷地中部水分条件改善,生物数量应先增多,冰川融水减少,谷地生物量最终会减少,D错误。故选C。
    【分析】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垂直带谱的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体本身的特点(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等)。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储量取决于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山、亚高山地区年均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山地针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落叶灌丛
    B.①落叶阔叶林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山地针叶林④落叶灌丛
    C.①落叶阔叶林②落叶灌丛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山地针叶林
    D.①落叶灌丛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落叶阔叶林④山地针叶林
    8.②地区水鹿和牦牛活动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 )
    A.天然林地,没有天敌B.人类活动影响少
    C.海拔较高,碎石遍布D.食物的来源充足
    9.推测下列地区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7.B 8.D 9.B
    【解析】7.据所学知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逐渐降低,降水量的分布在不同高度也有差异;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结合选项可知,①应该为落叶阔叶林,AD错误;②应该为山地针阔混交林,③应该为山地针叶林,④应该为落叶灌丛,B正确,C错误。故选B。
    8.据上题可知,②为山地针阔混交林,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野生水鹿以草为食,该森林带下方草类植物较多,食物来源较为充足,D正确;②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动物的生存条件较好,物种较多,有水鹿和牦牛的天敌,A错误;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都较少,B错误;由于②地区为森林带,其海拔不高,且碎石多为风化和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该处外力作用相对较弱,碎石相对较少,C错误。故选D。
    9.据材料可知,土壤碳库的储量取决于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山、亚高山地区年均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②为山地针阔混交林,秋冬季节落叶,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枯枝落叶的分解速度慢,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B正确;①落叶阔叶林,海拔低,热量较丰富,枯枝落叶分解速度快,A错误;③山地针叶林和④落叶灌丛,枯枝落叶较少,积累有机碳较少,C、D错误。故选B。
    【分析】山麓自然带(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山地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与当地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地区自然带更替规律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数目越多;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因为阳坡获得热量多;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阳坡雪线比阴坡高。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甲到丙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1.丁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10.D 11.A
    【解析】10.图中显示,从甲到丙纬度相差不大,降水量大致由东向西减少,由湿润区向半湿润、半干旱区过渡,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不能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图中显示,丁处属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之间,适合草原植被生长,且丁处位于温带地区,因此丁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温带草原带,A符合题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般位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要大于400mm,丁处不符合,排除B。温带荒漠带一般位于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丁处不符合,排除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般位于亚热带湿润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丁处不符合,排除D。故选A。
    【分析】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达67.74%。当地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时降雨较少,但多浓雾。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
    材料二:下图为纳板河流域位置与水系图。
    (1)结合材料,分析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纳板河流域在旱季多浓雾的自然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纳板河流域森林凋落物对林下土壤的作用。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群落内植物种类繁多;区内地势落差较大,垂直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较多。
    (2)河流众多,植被茂密,蒸发和蒸腾作用强,水汽充足;山地多(地形封闭),风速小,水汽不易扩散;旱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易凝结成雾。
    (3)滞留径流,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太阳辐射,减弱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分析】本题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种丰富的原因、多雾的原因、枯枝落叶对土壤的作用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可从生存空间、水热条件及其差异等角度展开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植物种类丰富,说明当地水热条件优越,且区域内水热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纳板河流域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群落内植物种类繁多;由图可知,纳板河流域内地势落差较大,垂直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较多。
    (2)根据所学知识,浓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因此需从水汽来源和降温凝结两方面进行分析,此外,浓雾多发说明当地风力小。由材料和图可知,纳板河流域河流众多,植被茂密,蒸发和蒸腾作用强,水汽充足;当地山地多,风速小,水汽不易扩散;旱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易凝结成雾;因此,纳板河流域在旱季多浓雾。
    (3)结合所学知识,森林凋落物可减缓径流流速,滞留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凋落物覆盖土壤表层,可以减少到达土壤的太阳辐射,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凋落物腐烂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海区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根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或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材料二: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甲图为安第斯山脉分布图,图中虚线①表示南美洲西海岸一南北走向的洋流,该洋流北侧分布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渔业易受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乙图为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丙图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分布有南北延长的阿塔卡马沙漠,该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对①洋流北侧的气候和渔业产生的影响。
    (3)结合乙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以及东、西两坡雪线高度产生差异的原因。
    (4)结合丙图,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答案】(1)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而不易产生对流现象)。
    (2)对气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海水升温,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或降水增多)。
    对渔业: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洲西海岸上升补偿流减弱,海水表层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渔业减产。
    (3)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山麓所处纬度低;山体海拔高;相对高度大。
    雪线高度产生差异原因:东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雪线低;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4)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山脉东侧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全球变暖,导致冻土退化,流域内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水分散失少;地下水储量增大,导致该时段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加。
    【分析】本题以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和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降水的影响因素、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盛行下沉气流,或者是出现了逆温现象。当地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抑制上升气流;当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越过山脉之后会沿山坡下沉;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近地面气温低,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现象。
    (2)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海水升温,上升气流加强,下沉气流减弱甚至消失,由于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加强,所以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①海域附近有秘鲁渔场,而秘鲁渔场是因为离岸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的存在,厄尔尼诺出现时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洲西海岸上升补偿流减弱,海水表层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渔业减产。
    (3)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主要条件是两个,一个是山地基带所处的水热条件好,该山地山麓所在的纬度低,基带热量条件好,且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充足,水分条件好;山体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所以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影响雪线高度主要是气温、降水量等因素,本题中山脉分东、西两坡,气温差别不大,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差异: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原因:东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坡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处附近,由于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巨大的山脉阻挡湿润西风深入,东侧区域地处湿润西风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东侧降水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东侧降水减少,所以山脉东侧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冻土层变薄,冻土退化,流域内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地表水减少,可蒸发的水量减少,水分散失少;地下水储量增大,导致该时段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加。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自然带
    现实自然带
    成因
    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山地垂直带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向较低纬和较高纬呈南北延伸
    洋流
    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
    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向较低纬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水的灌溉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陆地的缺失
    北极地区
    冰原带

    为海洋,无陆地
    地理位置
    俄罗斯远东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相关试卷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兴安岭东坡基带的成因是,3万,其中80%为藏族,保护区内河谷干热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16 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16 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北干旱,右图中a,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高考地理选择题 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高考地理选择题 专题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最可能是,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