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灵璧中学宿城一中合肥六中太和中学合肥七中科大附中野寨中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膜外表面的糖类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也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蛋白质和脂质都含有C、H、O元素
B. 蛋白质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 脂质中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D. 信息分子需要与细胞膜上糖被结合才能被细胞识别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A、糖类一般都是由C、H、O组成,蛋白质和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多糖、蛋白质和脂质都含有C、H、O等元素,A正确;
B、大多数蛋白质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的肽链组成,B错误;
C、磷脂的水解产物是甘油、脂肪酸和磷酸及其他衍生物,C错误;
D、信息分子不一定与细胞膜上的糖被结合才能被识别,可能是与细胞膜内的受体结合,如性激素等,D错误。
故选A。
2. 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多种转运蛋白,如ATP合成酶、电子转运体、Pi转运体。如图所示这三种转运蛋白发挥相应生理功能的示意图,其中膜间隙内的pH低于线粒体基质、膜间隙内的Pi-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合成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
B. 电子转运体属于转运蛋白中的通道蛋白
C. Pi转运体可运输H+和Pi-时,依然具有特异性
D. Pi转运体运输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详解】A、图中,ATP合成酶具有催化(催化合成ATP)和运输(运输H+)功能,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H+经电子转运体进入膜间隙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电子转运体运输H+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参与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为载体蛋白,B错误;
C、Pi转运体可运输H+和Pi-,Pi转运体需要与H+和Pi-结合发生构象变化,因此其依然具有特异性,C正确;
D、Pi-经Pi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运输,说明Pi转运体是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运输相应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3.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增殖、生长发育、死亡等。其中细胞凋亡的过程主要包括凝缩、碎裂和吞噬三个阶段。在凝缩阶段,细胞开始发生形态上的改变,体积缩小,细胞质浓缩,细胞器扩张,染色质沿核膜集聚成块。接着是碎裂阶段,细胞膜开始卷曲并包绕细胞器和细胞核,导致细胞碎裂并形成凋亡小体。最后是吞噬阶段,凋亡小体被邻近的间质细胞或吞噬细胞吞噬,从而清除死亡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衰老细胞的清除属于免疫监视,该功能异常会引发疾病
B.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C. 进入“碎裂”阶段的细胞都是体积变小的衰老细胞
D. “凝缩”阶段染色质沿核膜集聚成块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A错误;
B、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不同于细胞坏死,细胞坏死往往是由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衰老细胞的凋亡是正常的细胞死亡,B错误;
C、人体内多余细胞的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细胞的自然更新都属于细胞凋亡的范畴,人体内多余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一定是衰老的细胞,C错误;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D正确。
故选D。
4. 半同卵双胞胎是指由一个卵子和两个精子融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双生现象或方式。这种双生方式相当罕见,在形成过程中,一个卵子(核基因用M表示,染色体正常)与两个精子(核基因分别用P1,和P2表示,染色体正常)受精,进而发育成一个能够存活的胚胎,然后这个胚胎分裂为双生儿。如图表示“三倍体”受精卵经“特殊分裂”形成“二倍体”细胞,最终形成半同卵双胞胎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精子1和精子2有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B. 两个精子可能同时触及卵细胞膜,进而形成三倍体受精卵
C. 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了一半DNA组成半同卵双胞胎的DNA分子
D. 一个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即可得到两两相同精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两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会形成三倍体,个体细胞会继续分裂,形成MP1、MP2和P1P2的二倍体细胞,全父系细胞的P1P2在发育过程中生长停滞死亡。图中最后形成的双胞胎性别不同,说明两个精子的性染色体不同。
【详解】A、图示半同卵双胞胎中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说明图中精子1和精子2所含性染色体不同,因此图中精子1和精子2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B、当精子头部触及卵细胞膜时,会启动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向卵细胞游动,可见,当两个精子同时触及卵细胞膜时,有可能形成三倍体受精卵,B正确;
C、半同卵双胞胎的核DNA分子都是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一半,但质DNA分子几乎全部来自母方,C错误;
D、一个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细胞,然后通过变形才能形成精子,D错误。
故选B。
5. 已知斑马鱼体内的S1和S2分别为雌、雄性分化指示基因,斑马鱼幼鱼在28℃的环境中发育成雌性或雄性的概率为50%。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温度对斑马鱼幼鱼性别的影响以及5-AZA(DN甲基化抑制剂)对S1表达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斑马鱼幼鱼在23℃的环境中发育成雌性的概率大于50%
B. 与28℃环境相比,33℃环境下S1的甲基化程度提高
C.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斑马鱼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发生变化
D. 指示基因表达过程中,DNA聚合酶会结合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A、从图中信息可知,与28℃环境相比,斑马鱼幼鱼在23℃的环境中S1的表达量上升、S2的表达量下降,又因斑马鱼幼鱼在28℃的环境中发育成雌性或雄性的概率为50%,所以斑马鱼幼鱼在23℃的环境中发育成雌性的概率大于50%,A正确;
B、与28℃组相比,33℃组S1的相对表达量下降,但添加5-AZA+33℃组S1的相对表达量上升,说明与28℃环境相比,33℃环境下S1的甲基化程度会提高,B正确;
C、从图中信息可知,温度会影响斑马鱼幼鱼的性别分化,因此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斑马鱼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发生变化,C正确;
D、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时RNA聚合酶结合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启动转录,D错误。
故选D。
6. 我国科学家利用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将中等长度的4号和5号染色体进行首尾连接,染色体连接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新连接,最终培育出ch14+5单倍体小鼠,并利用技术手段获得ch14+5二倍体纯合小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倍体小鼠中无同源染色体,表现为高度不育
B. 染色体连接过程中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C. 染色体连接后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属于有利变异
D. ch14+5二倍体纯合小鼠增加了小鼠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小鼠是二倍体,则单倍体小鼠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表现为高度不育,A正确;
B、染色体连接时先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再发生染色体的连接,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
C、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的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C错误:
D、ch14+5二倍体纯合小鼠的遗传信息和自然状态下的小鼠有所不同,增加了小鼠的遗传多样性,D正确。
故选C。
7. 狂犬病毒会在带毒动物的唾液腺中大量富集。一且人类被感染病毒的狗、猫等咬伤后,开始侵染神经系统,便会在神经元之间高速运输,其速度远远快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狂犬病毒可在唾液腺中增殖,其原料来自睡液腺细胞
B. 狂犬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信号
C. 狂犬病毒入侵后,接种疫苗的效果比注射抗体快
D. 及时清理伤口,可减少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狂犬病毒寄生在唾液腺中,利用唾液腺细胞的物质合成自身物质,A正确;
B、B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刺激,抗原的刺激是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是刺激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正确;
C、接种疫苗产生抗体速度慢,故狂犬病毒入侵后,直接注射抗体效果快,C错误;
D、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被狗咬后及时清理伤口,可减少其他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机体,D正确。
故选C。
8. 神经生长因子是外周神经系统和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颅脑损伤时神经生长因子分泌增多,引起神经元动作电位阈值(又叫临界值,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降低,痛觉敏感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生长因子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B. 动作电位形成时Na+消耗ATP向细胞膜内运输
C. 神经生长因子可能抑制Na+内流,从而使动作电位阈值降低
D. 突触前膜释放相关神经递质,使下丘脑兴奋并产生痛觉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干“肌肉损伤会导致神经生长因子(NGF)大量分泌,使神经元动作电位阈值(又叫临界值,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降低,痛觉敏感性增强”可知,NGF的作用可能是使膜上相关离子通道开放阈值降低,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
【详解】A、神经生长因子是生长、发育和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说明神经生长因子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A正确;
B、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的不消耗能量,B错误;
C、动作电位阈值降低,更易引发兴奋的产生,说明Na+内流加快,可能是膜上钠离子通道蛋白数量导致的,C错误;
D、痛觉形成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
9. 如图表示3-磷酸甘油醛转化成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发挥作用的流程图。当赤霉素与位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时,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生理效应不仅受激素的调节,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 喷施适量的赤霉素可以使SD1基因突变体的株高恢复正常
C. 赤霉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有其他信号分子参与
D. 矮壮素、α-萘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织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种;但使用不当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详解】A、植物的生理效应是环境因素、激素调节和基因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SD1基因突变体不能合成赤霉素,喷施适量的赤霉素可以使SD1基因突变体的株高恢复正常,B正确;
C、赤霉素等植物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时,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由此说明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有其他信号分子参与,C正确;
D、矮壮素、α-萘乙酸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两者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D错误。
故选D。
10. 小球藻是单细胞绿色藻类,在一般情况下,其平均寿命可能在2~4天。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每天定时利用取样检测法统计小球藻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6天,每天小球藻的种群增长率均大于零
B. 取样前振荡培养液,使统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C. 统计时,不能将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内
D. 第2天小球藻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种内存在竞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图中,培养第5天,小球藻种群数量是减少的,即培养第5天,小球藻的种群增长率小于零,A错误;
B、取样前振荡培养液,可以使小球藻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这样统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B正确;
C、统计时,需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将吸取的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C正确;
D、图中,第2天小球藻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培养期间种内竞争始终存在,D正确。
故选A。
11. 日光蜂是苹果棉蚜的寄生天敌,异色瓢虫是苹果棉蚜的捕食天敌。调查发现,某果园内苹果棉蚜与异色瓢虫的数量高峰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与日光蜂的数量高峰出现的时间差异较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日光蜂、苹果棉蚜和异色瓢虫的种间关系中,未涉及原始合作
B. 推测日光蜂和苹果棉蚜的数量高峰出现时间较迟的是日光蜂
C. 日光蜂和异色飘虫都从苹果棉蚜获取能量,两者的生态位相同
D. 一年四季,果园内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样方法: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等。(3)、标记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4)、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的昆虫。2、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A、日光蜂、苹果棉蚜和异色瓢虫的种间关系中有寄生、捕食和竞争,未涉及原始合作,A正确;
B、日光蜂是苹果棉蚜的寄生天敌,苹果棉蚜的数量应先达到最大,日光蜂的数量后达到最大,B正确;
C、根据题干可知,日光蜂和异色瓢虫都能从苹果棉蚜获取能量,说明两者的生态位有重叠,但生态位并不相同,C错误;
D、一年四季,果园内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D正确。
故选C。
12. 下图为一个新型生态农业的模式图,该生态农业在早期只需要少量投入,如饲料(菌草料含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人、鸡苗、鸭苗、鱼苗、菜苗等,即可进行良性运转,并可获得鸡、鸭、鱼、菜等产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该新型生态农业的设计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
C. 鱼塘水滴灌蔬菜,能为蔬莱的生长提供水和矿质元素
D. 饲料中添加的菌草料能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解】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饲料、鸡苗、鸭苗、鱼苗、菜苗中的化学能,A正确;
B、该新型生态农业的设计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B正确;
C、鱼塘水含有一些矿质元素,能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水和矿质元素,C正确;
D、饲料中添加的菌草料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生物实验中运用的方法或原理、前后不一致的是( )
A. 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卡尔文循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B. 建立物理模型构建DNA结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C. 运用减法原理艾弗里研究遗传物质——研究睾丸分泌雄激素摘除公鸡睾丸
D. 通过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鲁宾和卡门探究氧气来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1、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A、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中的C探究C的去向,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用的是3H标记的亮氨酸,两者均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用金属材料制成了DNA的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而在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时采用的是数学模型构建数量变化,B错误;
C、在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中,肺炎链球菌的体外实验中用对应的酶设法去除相应物质,观察其作用,用到了减法原理;研究雄激素作用,摘除睾丸属于减法原理,C正确;
D、分别设置有氧组和无氧组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并未设计空白对照,属于相互对照;鲁宾和卡门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O来探究O2的来源,也属于相互对照,D正确。
故选B。
14. 科研人员为了从自然发酵的咖啡醋中分离出产醋酸能力较强的醋酸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N培养基中含有碳酸钙,致使培养基不透明,醋酸茵产生的醋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②需要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 M培养基中除了不含碳酸钙,其余成分与N培养基相同
C. 进行高产菌种鉴定时,应挑选周围有较大透明圈的单菌落
D. 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器材、培养基等都需要进行湿热灭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向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常用方法,但液体培养基不采用这两种方法,A错误;
B、M培养基是用于扩大培养的液体培养基,N培养基是用于获得单菌落的固体培养基,因此M培养基中不含凝固剂,N培养基中含凝固剂,B错误;
C、进行高产菌种鉴定时,产醋酸能力较强的醋酸菌会将周围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分解,进而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初步说明产醋酸能力越强,C正确;
D、接种工具如接种环一般采用灼烧灭菌,D错误。
故选C。
15. 辣椒中的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
B. ①和②分别表示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C. 辣椒素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次生代谢物
D. 选择植物的茎尖部位进行培养。得到的脱毒苗不具有抗病毒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1、题图①和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上面一种途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再从果实中获得相应的产物;下面一种途径是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产物。
2、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但两者的比例对诱导的结果是有影响的:当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即有利于根的发生) ;当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于生长素时,则主要诱导植物组织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即有利于芽的发生)。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经过表面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A正确;
B、①和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B正确;
C、次生代谢产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其含量少,可以通过增加细胞的数量来增加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C错误;
D、选择植物的茎尖进行培养获得的脱毒苗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不具有抗病毒能力,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遮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荫处理(记为T1、T2、T3组,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组不进行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1)莲叶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叶绿体色素,再进行测定。提取时。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液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
(2)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CO2进入叶绿体后,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随后被_______还原,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请用一个化学反应式来概括莲叶桐幼苗的光合作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对照组相比遮荫后,T3组单株总干重较低,造成这个结果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与对照组植株相比,T1、T2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单株总干重却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②. 蓝紫光和红 ③. 蓝紫
(2) ①. C3 ②. NADPH ③.
(3) ①. T3组叶绿素含量太低 ②. 光照强度太低 ③. T1、T2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运输到茎秆,使植物茎秆粗壮,更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能,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第二个阶段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
【小问1详解】
由于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所以提取光合色素常采用无水乙醇。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CO2进入叶绿体后,先经过CO2的固定,即CO2与C5结合生成C3,随后被NADPH还原,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糖类。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CO 2 + H 2 O ( CH 2 O ) + O 2
【小问3详解】
依据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T3组单株总干重较低的内因是T3组叶绿素含量太低,T1、T2、T3组是用一、二、三层遮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荫处理,说明外因是光照强度太低。而与对照组植株相比,T1、T2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单株总干重却高,其原因可能是T1、T2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更多的运输到茎秆,使植物茎秆粗壮,更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
17.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基因A/a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由基因B/b控制。现用一对长翅分叉毛雄果蝇和残翅直毛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F2性状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F2长翅直毛雌果蝇杂合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群长翅雄果蝇,与残翅雄果蝇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是长翅:残翅=5:1,则该雄果蝇中长翅纯合子占_______。
(3)现在F1中发现一只残翅雌果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缺失。已发现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果蝇不能存活。为探究该突变体的形成原因,将该雌果蝇与亲本中长翅雄果蝇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观察、统计F2表型及比例,若F2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若F2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4)研究发现某长翅直毛雌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隐性纯合致死基因d,将该果蝇与长翅直毛雄果蝇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是长翅直毛雌果蝇:长翅分叉毛雄果蝇:残翅直毛雌果蝇:残翅分叉毛雄果蝇=6:3:2:1,则基因d与基因_______(填“A”或“a”或“B”或“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1) ①. AAXbY和aaXBXB ②. AAXBXb:AaxBXB:AaXBXb=1:2:2
(2)2/3 (3) ①. 长翅:残翅=3:1 ②. 长翅:残翅=4:1
(4)B
【解析】
【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分析,子代长翅和残翅在雌雄果蝇中都为3:1,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本都是Aa;雌果蝇中只有直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
【详解】(1)由于F2中雌果蝇中没有分叉毛类型,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F2中两对相对性状发生了重新组合,因此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长翅:残翅=3:1,长翅为显性,直毛:分叉毛=3:1,直毛为显性,因此亲本中雄性个体为AAxbY,雌性个体为aaXBxB;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中直毛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 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四种,其中杂合子及比例为AAXBxb: AaxBxB: AaXBxb=1:2:2。
(2)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子代中长翅与残翅比例为5:1,其中残翅来自于杂合子测交的结果,推测方法是5:1中的1/6:1/6来自于杂合子测交,另外的4/6来自于纯合子AA与aa杂交,因此AA占2/3,Aa占1/3。
(3)F1的正常情况下是Aa(仅考虑翅形),若是基因突变则基因型为aa,因此与亲本长翅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为Aa,F2的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长翅:残翅=3: 1;若残翅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则基因型为a0,因此与亲本长翅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和A0,雌雄相互交配,F2代中基因型为 AA:Aa: A0:aa:a0:00=4:4:4:1: 2:1,00不能存活,因此长翅:残翅=4:1。
(4)由该果蝇与长翅直毛雄果蝇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是长翅直毛雌果蝇:长翅分叉毛雄果蝇:残翅直毛雌果蝇:残翅分叉毛雄果蝇=6:3:2:1,可推出该果蝇与长翅直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后代中基因型为AAXBY、AaXBY、aaXBY的个体死亡,所以基因d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18. 糖皮质激素(GC)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下图是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CRH,该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ACTH和GC的受体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据图可知GC与受体蛋白结合后调控_______过程。从而发挥调节效应。
(2)当机体受到损伤发生炎症反应时,炎症信号激活_______调控轴,促进GC释放来降低炎症反应。
(3)某患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医生建议其服用GC,原因是______________,并强调不能长期过量服用,否则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菱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患者出现了肾上腺皮质萎缩症状,有效的解决方案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神经 ②. 细胞膜上 ③. 细胞内 ④. 相关基因的表达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3) ①.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GC属于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 ②. 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CRH、ACTH减少,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 ③. 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ACTH或CRH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使得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CRH,该过程是在反射弧的参与下完成的,属于神经调节;ACT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属于蛋白质(多肽类),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而GC的本质是固醇类,其受体位于细胞内;据图可知GC与受体蛋白结合后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 和翻译)过程。
【小问2详解】
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轴线,当机体受到损伤发生炎症反应时,炎症信号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调控轴,促进GC释放来降低炎症反应。
【小问3详解】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GC属于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故某患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医生建议其服用GC;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CRH、ACTH减少,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故不能长期过量服用,否则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菱缩;若该患者出现了肾上腺皮质萎缩症状,是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故可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ACTH或CRH。
19. 某人工鱼塘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下图为该人工鱼塘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工鱼塘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该人工鱼塘沉水植物大量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
(2)种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可缓解该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挺水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该人工鱼塘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填演替类型)。
(3)该人工鱼塘经治理后,该科研人员统计其中部分能量,结果如图,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kJ/(m2·a)。植食性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kJ/(m2·a),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
【答案】(1) ①. 无机盐/矿质元素 ②. 蓝藻爆发,沉水植物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死亡
(2) ①. 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 ②. 竞争阳光 ③. 次生演替
(3) ①. 2100 ②. 8%
【解析】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等。其影响主要是综合性的。
2、生物因素:种群内部和种群外部两方面影响。种内竞争会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限制;种群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相互竞争关系等,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寄生虫也会影响宿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3、食物和天敌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关。如同样缺少食物,密度越高,种群受影响越大,这样的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干旱、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小问1详解】
某人工鱼塘养殖过程中,含N、P的无机盐含量(非生物因素)增多,会出现蓝藻爆发的现象,导致湖泊出现富营养化。蓝藻爆发,沉水植物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该人工鱼塘沉水植物大量死亡。
【小问2详解】
挺水植物竞争阳光的能力强于蓝藻,且挺水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因此挺水植物能够抑制蓝藻生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该人工鱼塘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小问3详解】
植食性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力=(1400+1600+2000)-2900=2100kJ/(m2·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1400+1600+2000=5000,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400kJ/(m2·a),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400÷5000×100%=8%。
20. 科研人员为了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先从人的体细胞中获取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如图表示培育转基因大肠杆茵所用的质粒及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5种限制酶中,在切割DNA时可形成相同黏性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
(2)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使用EcR I、Sal I和Nhe I进行切割,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设计甲、乙2种引物.其中甲引物上有5'-CAATTG-3'序列,乙引物上应有_______序列。甲引物应能与目的基因的_______(填“A”或“B”)端的单链互补配对。扩增过程中,一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其中温度最高的一步是_______。
(4)已知β-半乳糖苷酶能分解无色的X-gal产生蓝色物质,在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时,所用培养基中除了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以外,还应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在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有的呈蓝色、有的呈白色、其中_______色的菌落有目的菌。请写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un I和EcR I、Sal I和Xh I
(2)EcR I会破坏标记基因,Sal I和Nhe I会破坏目的基因
(3) ①. 5'-CTCGAG-3' ②. B ③. 变性
(4) ①. 白 ②. 构建重组质粒时,目的基因会插入β-半乳糖苷酶基因内部,导致目的菌不能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无色的X-gal也就不能变成蓝色物质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Mun I和EcR I切割后可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AATT,Sal I和Xh I切割后可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TCGA。
【小问2详解】
EcR I会破坏标记基因,Sal I和Nhe I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使用EcR I、Sal I和Nhe I进行切割。
【小问3详解】
甲引物上有5'-CAATTG-3'序列,说明选择的限制酶是Mun Ⅰ,由于EcR I会破坏标记基因,Sal I和Nhe I会破坏目的基因,且同一种酶会导致质粒自连,因此另一种酶选用Xh Ⅰ,故乙引物上应有5'-CTCGAG-3'序列;Xh Ⅰ位于质粒的左侧,Mun Ⅰ位于质粒的右侧,结合基因的转录方向,因此含有Xh Ⅰ序列的引物乙应位于A侧,含有Mun Ⅰ序列的引物甲应位于B侧;温度最高的一步是变性,破坏氢键,温度最低的是退火,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小问4详解】
构建重组质粒时,目的基因会插入β-半乳糖苷酶基因内部,导致目的菌不能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无色的X-gal也就不能变成蓝色物质,故菌落呈白色。因此白色菌落为含有目的菌的菌落。 实验组
测量指标
对照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长翅直毛
长翅分叉毛
残翅直毛
残翅分叉毛
雌果蝇
302
0
101
0
雄果蝇
152
149
51
50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文件包含A10联盟最后一卷生物试卷pdf、A10联盟最后一卷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宏图中学2023-2024学年下高三下学期A10联盟最后一卷生物学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宏图中学2023-2024学年下高三下学期A10联盟最后一卷生物学试卷,共4页。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题(附参考答案),文件包含A10联盟最后一卷生物试卷pdf、A10联盟最后一卷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