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奖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②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双季种植,旱地改水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农业发展,乔致庸,胡雪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要求:了解清朝前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知道清朝前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2.归纳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3.知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思考清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①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十分重视
材料2:执照上写明了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其坐落于打麦冲;四至范围:东到河、南到□、西至树林、北至山脚,对这块地永远免收赋税。
材料1: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①耕地面积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
2.结合书本97页第一段,找出清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②兴修水利。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③庄稼种植改进技术,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④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思考:庄稼种植如何改进技术?如何改良新品种?粮食产量如何大幅提高?
美洲高产作物的引入和推广(全球性经济互动)
我国高产农业区域不断扩大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三省边防备览》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 ——《甘薯录》
经济作物品种增加面积扩大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推动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3.结合书本97页,回答清初农业生产发展对清朝的影响。
1.传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97页第三段)
①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结合图片说出图中纺织生产的流程。结合图片及材料分析手工工场的特点?
人数多,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
二、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商业发展的表现:(98页-99页)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如:盛泽镇、汉口镇)。
③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
④形成了一些大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含义:以地域为中心,以乡缘为纽带,以“互助”为宗旨,以会馆为其在异乡联络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粮食产量高。
表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思考:分别归纳两个表格的信息,思考人口过快增长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生态问题:人地矛盾突出,随之进一步开荒恳田,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社会问题:庞大的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移民成为人口的“宣泄阀”。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賭徒、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结合本课知识,归纳清朝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政策的调整。农业上,清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手工业上,放宽开矿政策。
2.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3.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4.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
1.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得到显著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B.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D.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2.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皮埃尔对中国靠什么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结果发现诀窍在于给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季节播种,将谷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在他看来,“诀窍”是( )A.政治开明社会安定 B.中国农业精耕细作 C.政府大力扶持农业 D.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3.“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明清时期4.明代无锡农村,乡民日常则种田为生,每逢雨季则“机杼之声又遍村落,报布贸米以食矣”。这表明( )A.江南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 B.专业作坊的生产形式盛行C.手工业成为重要辅助产业 D.无锡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