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已知向量a=(1,−2),b=(x,4),且a/​/b,则|a−b|=( )
    A. 5 3B. 3 5C. 2 5D. 2 2
    2.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1−2i)(a+i)是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 )
    A. 2B. −2C. 12D. −12
    3.已知一个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相等,若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之比为( )
    A. 12B. 22C. 33D. 3
    4.已知向量a=(2,4),b=(3,−1),则“k= 2”是“(a+kb)⊥(a−kb)”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a=2bcsC,则△ABC的形状是( )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6.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边A1C1上的动点,下列哪条边与边BP始终异面( )
    A. DD1B. ACC. AD1D. B1C
    7.已知两条直线m,n和平面α,那么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 若m⊥n,n⊂α,则m⊥αB. 若m⊥n,n⊥α,则m/​/α
    C. 若m⊥α,n⊂α,则m⊥nD. 若m/​/α,n/​/α,则m/​/n
    8.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60°,行驶4h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km.( )
    A. 15B. 30 6C. 15 6D. 30 2
    9.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则AP⋅BD的取值范围为( )
    A. [−12,12]B. [− 22, 22]C. [−1,1]D. [− 2, 2]
    1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AD、BC的中点,则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
    A. 22B. 55C. 2 55D. 3 55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已知向量a,b满足|a|=2,|b|=4,(b−a)⋅a=0,则a与b的夹角为 .
    12.在△ABC中,若A=60°,b=1,S△ABC= 3,则a=______.
    13.在△ABC中,点D满足BD=4DC,若AD=xAB+yAC,则x−y= ______.
    14.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m;②m//α;③l⊥α.
    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15.如图,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1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1,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三棱锥A−BCE与F−ABC的体积相等;
    ②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
    ③三棱锥B−AEF的高为 63(三棱锥B−AEF的高长即点B到平面AEF的距离).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4分)
    如图,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B=6,AC=2 3,BC=2 6,点D在边BC上,且∠ADC=60°.
    (1)求csB与△ABC的面积;
    (2)求线段AD的长.
    18.(本小题14分)
    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中,A1C与AC1交于点O,D为BC边上一点,D为B1C1中点,且A1B/​/平面ADC1.求证:
    (1)A1B//OD;
    (2)平面A1BD1/​/平面ADC1.
    19.(本小题15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Ⅰ)PA⊥底面ABCD;
    (Ⅱ)BE/​/平面PAD;
    (Ⅲ)平面BEF⊥平面PCD.
    20.(本小题14分)
    在△ABC中, 3asinC=ccsA,c=2.
    (Ⅰ)求A;
    (Ⅱ)再从条件(1)、条件(2)、条件(3)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存在且唯一确定,求BC边上高线的长.
    条件(1):sinC=2a;
    条件(2):b=1+ 3;
    条件(3):a= 2.
    21.(本小题13分)
    设k是正整数,集合A至少有两个元素,且A⊆N*.如果对于A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的元素x,y,都有|x−y|≠k,则称A具有性质P(k).
    (1)试判断集合B={1,2,3,4}和C={1,4,7,10}是否具有性质P(2)?并说明理由;
    (2)若集合A={a1,a2,⋯,a12}⊆{1,2,⋯,20},求证:A不可能具有性质P(3);
    (3)若集合A⊆{1,2,⋯,2023},且同时具有性质P(4)和P(7),求集合A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b,∴−2x−4=0,解得x=−2.
    ∴a−b=(1,−2)−(−2,4)=(3,−6).
    ∴|a−b|= 32+(−6)2=3 5.
    故选:B.
    利用向量向量共线定理可得x,再利用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
    2.【答案】B
    【解析】解:(1−2i)(a+i)=(a+2)+(1−2a)i,而a∈R,且复数(1−2i)(a+i)是纯虚数,
    所以a+2=01−2a≠0,解得a=−2.
    故选:B.
    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化简,再利用纯虚数的定义求解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纯虚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解:设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因为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圆锥的母线长为l=2r,
    则圆锥和圆柱的高为h= 4r2−r2= 3r,
    所以圆锥的侧面积为S1=12×2πr×l=2πr2,
    圆柱的侧面积为S2=2πr×h=2 3πr2,
    所以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之比为S1S2= 33,
    故选:C.
    根据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圆柱与圆锥的侧面积的求解,属中档题.
    4.【答案】A
    【解析】解:(a+kb)⊥(a−kb),
    则(a+kb)⋅(a−kb)=a2−k2b2=0,即20−10k2=0,解得k=± 2,
    故“k= 2”是“(a+kb)⊥(a−k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平面向量垂直的性质,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垂直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两角和的正弦函数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利用正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化简a=2bcsC,求出B与C的关系,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
    解:a=2bcsC,由正弦定理可知,sinA=2sinBcsC,因为A+B+C=π,
    所以sin(B+C)=2sinBcsC,所以sinBcsC+csBsinC=2sinBcsC,
    sin(B−C)=0,B−C=kπ,k∈Z,
    因为A、B、C是三角形内角,
    所以B=C.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A.
    6.【答案】B
    【解析】解:对于A,当P是A1C1的中点时,BP与DD1是相交直线;
    对于B,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知,BP与AC是异面直线;
    对于C,当点P与C1重合时,BP与AD1是平行直线;
    对于D,当点P与C1重合时,BP与B1C是相交直线.
    故选:B.
    根据空间中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为异面直线即可.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对于A,若m⊥n,n⊂α,可得m/​/α或m⊂α或m与α相交,故A错误;
    对于B,若m⊥n,n⊥α,则m/​/α或m⊂α,故B错误;
    对于C,若m⊥α,n⊂α,则m⊥n,故C正确;
    对于D,若m/​/α,n/​/α,可得m/​/n或m与n相交或m与n异面,故D错误.
    故选:C.
    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判断A;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判断B;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断C;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判断D.
    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8.【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AC=15×4=60,∠BAC=90°−60°=30°,∠ACB=90°+15°=105°,所以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B=45°,
    在三角形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BCsin∠BAC=ACsinB,所以BC=sin∠BACsinB⋅AC=60⋅12 22=30 2
    故选:D.
    由题意可得三角形ABC内的边,角的值,由正弦定理可得BC的值.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9.【答案】C
    【解析】解:设BP=λBD,则0≤λ≤1,AP=AB+BP=AB+λBD=AB+λ(AD−AB)=(1−λ)AB+λAD,
    BD=AD−AB,
    所以AP⋅BD=[(1−λ)AB+λAD]⋅(AD−AB),
    又|AD|=|AB|=1,AB⋅AD=0,
    所以AP⋅BD=−(1−λ)+λ=2λ−1,又0≤λ≤1,
    所以AP⋅BD∈[−1,1].
    故选:C.
    利用向量AB,AD表示AP,BD,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和运算律求其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及求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根据题意可知,∠D1ED是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Rt△D1ED中,求出cs∠D1ED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易得EF⊥平面ADD1A1,
    ∴ED1⊥EF,ED⊥EF,
    ∴∠D1ED是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D1ED中,ED=12,ED1= 1+14= 52,
    ∴cs∠D1ED=12 52= 55.
    故选:B.
    11.【答案】π3
    【解析】解:由(b−a)⋅a=0⇒b⋅a−a2=0⇒b⋅a=4,
    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csθ=a⋅b|a||b|=44×2=12,
    因为0≤θ≤π,
    所以θ=π3.
    故答案为:π3.
    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结合平面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2.【答案】 13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问题.灵活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边角问题的关键,先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c,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求得a.
    【解答】
    解:∵S△ABC=12bcsinA= 3,
    ∴c=4,
    ∴a= b2+c2−2bccsA= 1+16−2×1×4×12= 13,
    故答案为 13.
    13.【答案】−35
    【解析】解:在△ABC中,点D满足BD=4DC,若AD=xAB+yAC,
    如图,可知AD=15AB+45AC,
    所以x=15,y=45,
    则x−y=−35.
    故答案为:−35.
    利用已知条件画出图形,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求解x,y即可.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应用,是基础题.
    14.【答案】若l⊥α,l⊥m,则m/​/α.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满足条件的真命题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求得结果.
    【解答】
    解: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若l⊥α,l⊥m,则m/​/α,
    故答案为:若l⊥α,l⊥m,则m/​/α.
    15.【答案】60°;;45°;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与线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连接A1C1,证明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1C1/​/AC,得到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即为∠BA1C1,再说明△BA1C1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60°;由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A1BA为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
    连接A1C1,∵AA1/​/CC1,AA1=CC1,
    ∴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1C1/​/AC,
    ∴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即为∠BA1C1.
    连接BC1,则△BA1C1 为等边三角形,
    ∴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60°;
    ∵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棱AA1⊥底面ABCD,
    ∴∠A1BA为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大小为45°.
    故答案为:60°;45°.
    16.【答案】①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等体积法、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①将三棱锥A−BCE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E−ABC的体积,此时三棱锥E−ABC与F−ABC同底等高,体积相等;②以△BEF为底、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高,两者均为定值,从而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③等体积法求解三棱锥B−AEF的高,由此能求出三棱锥B−AEF的高.
    【解答】
    解:∵B1D1//平面ABCD,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
    ∴点E和点F到平面ABCD的距离相等,均为2,
    ∵VA−BCE=VE−ABC, ∴三棱锥E−ABC与F−ABC的体积相等,
    ∴三棱锥A−BCE与F−ABC的体积相等,故①正确;
    ∵EF=1,∴S△BEF=12EF⋅BB1=12×1×2=1,
    而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即为点A到平面BDD1B1的距离为定值,
    ∴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故②正确;
    设三棱锥B−AEF的高为h,
    连接A1C1,与B1D1交于点G,则G为A1C1中点,且A1C1⊥B1D1,
    ∵AA1⊥平面A1B1C1D1,B1D1⊂平面A1B1C1D1,∴AA1⊥B1D1,
    ∵AA1∩C1A1=A1,AA1,C1A1⊂平面AA1C,∴B1D1⊥平面AA1C1,
    ∵AG⊂平面AA1C1,∴B1D1⊥AG,且∠GA1A=90°,
    由勾股定理得AG= A1A2+A1G2= 6,∴S△AEF=12EF⋅AG= 62,
    ∵点A到平面BDD1B1的距离为A1G= 2,
    ∴VB−AEF=13S△AEF⋅h=13× 62h= 23=VA−BEF,
    ∴三棱锥B−AEF的高为h=2 33,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
    17.【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csB=a2+c2−b22ac
    =(2 6)2+62−(2 3)22×2 6×6= 63,
    ∴sinB= 33,
    ∴△ABC的面积S△ABC=12acsinB
    =12×2 6×6× 33=6 2;
    (2)∵∠ADC=60°,
    ∴∠ADB=120°,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ADsin∠ABD=ABsin∠ADB
    可得AD=4.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利用余弦定理csB=a2+c2−b22ac和面积公式S△ABC=12acsinB,代入求解;
    (2)在△ABD中利用正弦定理ADsin∠ABD=ABsin∠ADB代入计算即可.
    18.【答案】证明:(1)如图,连接A1C,交AC1于O,连接OD,

    则平面A1BC∩平面ADC1=OD,且A1B⊂平面A1BC,A1B/​/平面ADC1,
    ∴A1B//OD.
    (2)由(1)知O为A1C的中点,
    ∴D为BC的中点,且D1为B1C1的中点,
    ∴四边形BDC1D1为平行四边形,
    ∴BD1//DC1,且BD1⊄平面ADC1,DC1⊂平面ADC1,
    ∴BD1/​/平面ADC1,且A1B/​/面ADC1,BD1∩A1B=B,BD1⊂平面A1BD1,A1B⊂平面A1BD1,
    ∴平面A1BD1/​/平面ADC1.
    【解析】(1)连接A1C,交AC1于点O,连接OD,则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能证明A1B/​/OD;
    (2)由(1)得出点D为棱BC的中点,从而得出BD1//DC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BD1//平面ADC1,然后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能证明平面A1BD1/​/平面ADC1.
    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9.【答案】解:(Ⅰ)∵PA⊥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PA⊥平面ABCD.
    (Ⅱ)∵AB/​/CD,AB⊥AD,CD=2AB,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故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E//AD.
    又AD⊂平面PAD,BE不在平面PAD内,故有BE//平面PAD.
    (Ⅲ)平行四边形ABED中,由AB⊥AD可得,ABED为矩形,故有BE⊥CD ①.
    由PA⊥平面ABCD,可得PA⊥AB,再由AB⊥AD可得AB⊥平面PAD,
    ∴CD⊥平面PAD,故有CD⊥PD.
    再由E、F分别为CD和PC的中点,可得EF/​/PD,
    ∴CD⊥EF ②.
    而EF和BE是平面B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有CD⊥平面BEF.
    由于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
    【解析】(Ⅰ)根据条件,利用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PA⊥平面ABCD.
    (Ⅱ)根据已知条件判断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E//AD,再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BE//平面PAD.
    (Ⅲ)先证明ABED为矩形,可得BE⊥CD ①.现证CD⊥平面PAD,可得CD⊥PD,再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F/​/PD,
    从而证得CD⊥EF ②.结合①②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CD⊥平面BEF,再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证得平面BEF⊥平面PCD.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0.【答案】解:(Ⅰ)因为 3asinC=ccsA,
    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 3sinAsinC=sinCcsA,
    又sinC≠0,
    所以 3sinA=csA,即tanA= 33,
    因为A∈(0,π),
    所以A=π6.
    (Ⅱ)若选条件(1):sinC=2a,由正弦定理知2sinC=asinπ6=2a,可得sinC=1a,
    故满足所选条件的三角形不存在,不满足题意;
    若选条件(2):b=1+ 3,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sA=(l+ 3)2+22−2(1+ 3)×2× 32=2,即a= 2,
    所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唯一,由等积法可知S△ABC=12bcinA=12ah,
    即2×(1+ 3)×12= 2h,解得h= 2+ 62,
    若选条件(3):a= 2,由正弦定理,asinA=csinC,即 212=2sinC,
    所以sinC= 22,可得C=π4或3π4,有两解不符合题意.
    【解析】(Ⅰ)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3sinAsinC=sinCcsA,结合sinC≠0,进而可求tanA= 33,结合范围A∈(0,π),可求A的值.
    (Ⅱ)若选条件(1):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C=1a,可得满足所选条件的三角形不存在,不满足题意;
    若选条件(2):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的值,进而根据等面积法即可求解.
    若选条件(3):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C= 22,可得C=π4或3π4,有两解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21.【答案】解:(1)因为B={1,2,3,4},
    又1∈N*,2∈N*,3∈N*,4∈N*,但|4−2|=2,
    所以集合B不具有性质P(2),
    因为C={1,4,7,10},
    又1∈N*,4∈N*,7∈N*,10∈N*,
    但|4−1|=3,|7−1|=6,|10−1|=9,|7−4|=3,|10−4|=6,|10−7|=3,
    所以集合C具有性质P(2),
    (2)证明:将集合{1,2,⋯,20}中的元素分为如下11个集合,
    {1,4},{2,5},{3,6},{7,10},{8,11}.{9,12},{13,16},{14,17},{15,18},{19},{20},
    所以从集合{1,2,⋯,20}中取12个元素,则前9个集合至少要选10个元素,
    所以必有2个元素取自前9个集合中的同一集合,即存在两个元素其差为3,
    所以A不可能具有性质P(3);
    (3)先说明连续11项中集合A中最多选取5项,
    以1,2,3⋅⋅⋅,11为例.
    构造抽屉{1,8},{2,9},{3,10},{4,11},{5},{6},{7}.
    ①5,6,7同时选,因为具有性质P(4)和P(7),
    所以选5则不选1,9;选6则不选2,10;选7则不选3,11;
    则只剩4,8.故1,2,3⋅⋅⋅,11中属于集合A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个.
    ②5,6,7选2个,
    若只选5,6,则1,2,9,10,7不可选,又{4,11}只能选一个元素,
    3,8可以选,故1,2,3⋅⋅⋅,11中属于集合A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个.
    若选5,7,则只能从2,4,8,10中选,但4,8不能同时选,
    故1,2,3⋅⋅⋅,11中属于集合A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个.
    若选6,7,则2,3,10,11,5不可选,又{1,8}只能选一个元素,
    4,9可以选,故1,2,3⋅⋅⋅,11中属于集合A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个.
    ③5,6,7中只选1个,
    又四个集合{1,8},{2,9},{3,10},{4,11}每个集合至多选1个元素,
    故1,2,3⋅⋅⋅,11中属于集合A的元素个数不超过5个.
    由上述①②③可知,连续11项自然数中属于集合A的元素至多只有5个,
    如取1,4,6,7,9.
    因为2023=183×11+10,则把每11个连续自然数分组,前183组每组至多选取5项;
    从2014开始,最后10个数至多选取5项,故集合A的元素最多有184×5=920个.
    给出如下选取方法:从1,2,3⋅⋅⋅,11中选取1,4,6,7,9;
    然后在这5个数的基础上每次累加11,构造183次.
    此时集合A的元素为:1,4,6,7,9;12,15,17,18,20;23,26,28,29,31;⋅⋅⋅⋅⋅⋅;
    2014,2017,2019,2020,2022,共920个元素.
    经检验可得该集合符合要求,故集合A的元素最多有920个.
    【解析】(1)根据定义判断B,C是否具有性质P(2)即可;
    (2)将{1,2,⋯,20}分为11个子集,结合抽屉原理证明结论;
    (3)先证明连续11个自然数中至多有5个元素属于A,由此可得集合A中元素个数不超过920个,再举例说明存在含有920个元素的满足要求的集合A.
    本题考查集合新定义,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三校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三校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