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01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02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然而,我们现阶段有些诗歌充斥着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除了能够看到一些诗歌技术上的明显进步外,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反而给人以萎缩和晦暗之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崇高就是雄伟、庄严、壮丽、高远、遒劲。
    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以往我们唾弃文艺创作上的“假大空”,现今大家不满于文艺创作上的“假小空”。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如烦恼)都能产生崇高。也就是说,真情只是崇高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导致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也不领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缩进自我的小天地,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镜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我们的心灵是可以锻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进而孕育崇高的思想。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无此认识?我们有了此认识后,愿不愿意锤炼我们的心灵?以及我们该如何锤炼?古代诗评家指出:“今作诗,有意要人知有学问、有章法、有师承,于是真意少而繁文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崇高的思想,光有学识、技术和传统,只能创作出繁文缛节的“有剩余”的诗,而写不出“真切可爱”的真诗。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像宗教般控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在西方纯诗那里,外界任何事物都是“非诗”和“反诗”的。纯诗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纯诗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而实则平庸的文字游戏。显然,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其视为传达人类思想的武库,纯诗的合法性就极其脆弱。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而时代的史诗,或者说,史诗性写作,需要与之匹配的堂皇卓越的恢宏结构以及使之最终得以呈现的华美壮丽的诗意辞藻。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诗歌需要崇高美,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伟大诗篇。
    B.诗歌要产生崇高美,就必须真情,但是有了真情,也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崇高美。
    C.缩进自我的小天地,诗歌应当难以产生崇高美,因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D.古代人说的““真意少而繁文多”,与今天的诗人“重技术不重真情”相类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先提出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接下来论证为什么诗歌需要崇高。
    B.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是具体论证段落,论证时主要采用引证法、例证法。
    C.第三段意在论证诗人的心灵需要锻炼,诗人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
    D.从全文论证的内容看,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创作反对“假大空”,也不满“假小空”,诗人应当忘我,崇高诗作应以伟大人民为中心。
    B.屈原与杜甫的诗作,说明“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互为借镜的,它们的作品是崇高的。
    C.诗歌追求技术主义,导致其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反而给人以萎缩和晦暗之感,进而失去崇高。
    D.事实上,只要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就能达到史诗境界,所以我们反对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的内容题材和视听叙事逻辑有别于传统视听表达。一些非专业短视频创作者缺乏基本媒介素养,为博取流量和吸引眼球,故意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摆拍或者“移花接木”合成视频内容,制作和传播虚假短视频新闻,甚至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之间的界限,营造一种记录真实的新闻感,骗取观众关注,引发社会讨论。
    短视频快速兴起的现实逻辑是“技术赋能、极简操作、碎片消费、深度互动”。深度互动指的是短视频这一传播形态能够提供很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视觉上它给人的感觉是不停地还原现场真实情况,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观看者普遍认为短视频提供的是真实的新闻信息,展示的是现实情况,网民在观看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情。摆拍短视频的视频作者正是利用了这些特点,刻意调整拍摄手法去迎合观看者,模糊虚假情节和真实故事的界限,企图达到“弄假成真”的效果,用虚构情节获取观看者的真实感情。短视频创作领域并不拒绝虚构内容,有好剧本的故事同样能够吸引观众,但是,当视频作者用虚假内容伪装成真实,就是对公众的欺骗。
    (摘编自林爱瑞《当前短视频创作的伦理审视》)
    材料二:
    摆拍短视频是指由人为策划、编造和表演,但伪装成真实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短视频。与一般化的以娱乐为导向的剧情短视频不同,摆拍短视频从社会的热点、焦点、病点和兴奋点入手,以网络用户的爱心、同情心和正义感为传播“杠杆”,吸引用户注意力,赚取网络流量,实现摆拍者不可告人的目的。
    摆拍短视频所涉及的领域是多元的,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容易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领域。例如,“芷江县岸摩托车抢小孩”“外卖小哥送餐返回后发现车辆被偷在雨中坐地失声痛哭”“考上清华之后跪谢父亲”“广东夫妻办完离婚手续之后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等摆拍短视频,涉及民生、教育、社会治安、道德伦理等方面。除了上述领域,也存在政治领域的摆拍短视频现象。2016年,一段据称是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的叙利亚小男孩“阿勒颇受伤儿童”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当天转发量就超过3万次,但随后有媒体质疑该视频为摆拍,其目的是为西方国家干涉叙利亚创造“人道主义”理由。
    摆拍短视频伪装程度较高。网络空间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具有行为主体隐匿、社会网络关系复杂、信息演化转化过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都增加了网络社会引导和管控的难度。一些摆拍视频博主将自身塑造为“公民记者”和“正义化身”,有的甚至还打着“传播正能量,倡导主旋律”的旗号公然进行摆拍创作。与那些明显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短视频不同的是,有些摆拍短视频在表面上看起来也兼顾和整合了如守望社会、传递文化、娱乐用户等传播的社会功能;有些“低级红”和“高级黑”的摆拍短视频虽然标榜“真实性”,但与剧情短视频有着显著的传播目的差异。
    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艺术内容方面来看,摆拍短视频往往并不精彩,甚至粗制滥造,不具备广泛传播的价值。然而,摆拍短视频善于拿“人性善恶”或者“极端现象"做文章,很容易击中用户内心深处的情感软肋,牵动用户的爱心和同情心,激起用户的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用户在情绪化状态下可能忽略了对短视频本身真实性的核验,将其当作真实事件看待,反而积极转发扩散,使得摆拍短视频在很短时间内得以大范围传播。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短视频平台大有“算法不坏,用户不爱”的发展趋势。平台利用算法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让那些煽情、夸张和刺激的短视频被优先推荐,以迎合用户的“猎奇”欲望。短视频创作所使用的“新闻框架”会影响用户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当短视频使用摆拍的“新闻框架”创作并推送时,用户误以为这些就是全部的事实真相,也容易被这些短视频所蕴含的价值观所感染,形成某种固定的认知。在“信息茧房”效应的积累之下,用户可能出现价值观迷失和选择性敌视的情况,逐渐落入逃避现实和虚假臆想的圈套中,这一主观想象的世界实际上颠覆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曾润喜《短视频创作生态的失范现象与纠偏研究》)
    材料三:
    VR(即“虚拟现实”)的未来方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很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使网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情,这成为推动短视频快速兴起的关键原因和现实逻辑。
    B.当短视频作者企图“弄假成真”,用虚假内容伪装成真实时,就是对公众的欺骗,因此短视频绝不能通过虚构内容来吸引观众。
    C.“考上清华之后跪谢父亲”的摆拍短视频正是利用了高考升学这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6.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24家网络直播平台和9家网络短视频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模式”,请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出台这一模式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与其说这是活人,莫如说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①
    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尽绚烂。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青岩旁边。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十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一骑,只有一骑。②
    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标题“长安的荔枝”点明行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
    B.文本一第①处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寿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
    C.文本一第②处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
    D.与文本一相比较,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简练,更客观,更接近历史真实,一个“必”字表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
    8.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
    9.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在事件叙述视角、刻画人物方法和表达思想主旨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涂宗浚尝四为县令,并著贤声。后召拜御史,风裁凛然,所至急民疾苦。万历二十九年,升大理寺侍丞,继擢大理寺右少卿、左右少卿。三十四年,升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延绥①,屡立边功。修学宫,创书院,建文塔,改武庠。又创镇志,俱称不朽。修“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并撰《镇北台记》。寻擢兵部尚书。
    当是时也,鞑虏先是虏王撦力克死,素囊与卜失兔争立,忠顺夫人三娘子又与五路台吉等构兵,大同巡抚汪可受遂告急,奉旨促宗浚赴任。宗浚闻,特疏起用大将军王威。三十九年,至镇定营,制练火器。擢副将戴延春、贺世贤、张总等官,虏谍探而畏之。四十年,三娘子数遣使邀求分外增赏,宗浚不之答,故传演火器示之。虏惧,奉命受封。四十二年,加宗浚太子太保。特疏辞不许辞本兵疏凡十一上,四十三年,乃得请以病归籍。天启元年六月,东事急,言者交章言宗浚熟边事,可大用。至新城,病大作,饬家人办衣棉等物为殡具携之以行。抵京师,病剧。时命侍儿进所佩剑,摩挲之,叹曰:病至此,负国多矣!陛见日已不能成礼,受事未几卒。
    (节选自《山西提学副使南居益为沈藩王重刻涂宗浚<续韦斋易义虚裁>做叙》,有删改)
    材料二:
    涂宗浚家世贫,父某,攻木为神像以自活。宗浚习其业,尝随父居僧寺,日雕镂,夜读书,无膏油,乃执书坐佛膝上,就神灯吟哦,误触琉璃堕地碎,僧怒詈之。宗浚拂衣归,就其里蔡氏学,蔡氏辄衣食之。及宗浚为大司马予告归,亲扫蔡氏之墓,岁时致祭,必恸哭,每过读书之鸭湖庙,必欷歔不忍去。先是,其祖苦贫,尝拾遗金约重十五镒,待之道左。数日无至者,乃密藏之。越三岁,偶于肆中闻客谈遗金事,就问之,信,遂举以还客。久之,乃生宗浚焉。当宗浚为御史时,朝鲜为关白②侵暴,来乞师,朝议不允。乃抗疏曰:“朝鲜我属国也,急而求救不应,失远人心,且非春秋教灾恤患之义。”大学士张文端韪其议,赞从之,朝鲜以安。
    (节选自[清]蒋士铨《涂宗浚轶事》,有删改)
    [注]①延绥:军镇名,明九边之一。②关白:日本古代职官,太政大臣,这里指日本。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特疏A辞B不许C辞D本兵E疏F凡十一G上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指不久,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意思不同。
    B.具,指用具,与《鸿门宴》中“具告沛公”的“具”意思相同。
    C.去,指离开,与《苏武传》中“与武决去”的“去”意思相同。
    D.越,指经过,与《登泰山记》中“越长城之限”的“越”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涂宗浚有心报国,抱病进京。到京城时,病情加重,仍然抚摩佩剑,感叹自己辜负国家,到觐见皇帝时已不能完成礼仪。接受职务不久就去世了。
    B.涂宗浚曾随父在寺院学习雕刻,白天雕刻,晚上读书,没有灯油,就拿书坐在佛像膝上,靠近油灯诵读,后来因不慎将油灯碰碎在地上而被赶回家。
    C.涂宗浚跟随蔡氏学习,蔡氏给他衣服穿,给他饭吃。涂宗浚告老回乡后,每年到蔡氏坟墓祭奠,一定痛哭,每次经过读书的鸭湖庙时,便长叹不止。
    D.朝鲜在被侵犯时,向大明求援,没有得到允许。涂宗浚上书力争,认为作为藩属国的朝鲜遇到危急时向我们求救,朝廷不答应将会失去远人之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偶于肆中闻客谈遗金事,就问之,信,遂举以还客。
    (2)大学士张文端韪其议,赞从之,朝鲜以安。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 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③,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在成都所写。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④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思家、忧国的主旨。“四千里”是说离家之远,而“五六年”是说战乱之久。
    B.诗人以“草木变衰”来暗喻自己年老多病,以“兵戈阻绝”点出了不能重返故土的原因。
    C.尾联写听到乘胜追击敌人的消息,诗人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也可还乡,表达了欢快之情。
    D.这首诗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蕴含丰富的内涵,诗人把个人遭际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写。
    15.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请结合这一评论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婚俗礼仪“六礼”中的“亲迎”环节,就是今天的迎亲,场面热烈隆重。《诗经·氓》中的“ , ”正是婚礼“六礼”中的“亲迎”之礼。
    (2)建设美好乡村,需要传承乡土文化。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对古老乡土文化的赞美之情。
    (3)“桃花”被誉为花中的“妖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汉语语体类型通常有 ① 。口语是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口头用语,(甲)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的地方,有较多省略。书面语是一种正式的交际用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书面语用于书籍、报刊、公文、论文、报告等,靠文字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例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乙)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就是典型的书面语。 ② :日常会话、书信宜用通俗、自然的口语;而在比较严肃的场合,如举行追悼会、谈判、迎送贵宾,就要用郑重、庄严的书面语。
    17.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波浪线甲处的句子正确表述应该为“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
    B.“趋于”“宜用”“比较”等词语的使用体现出本文用语的严谨性。
    C.“等”字有列举已尽收尾的用法,本文中的“等”字不是这种用法。
    D.文中画波浪线乙处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该将句号放到引号外。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
    19.请结合前面的理论,从语体的角度分析下面的选文的特点。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濡以沫”这句话出于《庄子》,鲁迅先生常爱引用它,只是断章取义,与这句话的上下文不大有关系。单就这句话看,是一个悲壮动人的场面。一群鱼失了水,干得要死,大家吐出口沫来,彼此互相沾润,借此延长大家的生命。试想,吐出自己仅有的东西来,不但沾润自己,还要互相沾润,那“生的意志”的强固和“群的联系”的强固,不是够得上悲壮两个字的考语吗?
    鲁迅先生引用这句话,为的是他所处的环境正是一片干地,没有一滴水。他又见和他同在的人所处的是相同的环境,于是自然而然记起这句话。说它是口号,不如说它是信念。他奉行的信念,在一片干地上,所吐的口沫非常之多。我想这么说:鲁迅先生的影响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奉行那“相濡以沫”的信念。
    20.试解释成语“断章取义”的意思,并分析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1.下列选项中,“不如”一词的用法与原文加点的“不如”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钟扬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精力做科普?他的学生认为,与其说科普,不如简单地说是他愿意教人。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
    D.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六、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蒸馒头争口气。”面对美国强势的芯片制裁,华为化压力为动力,披荆斩棘,突破封锁,研制出“中国芯”,突破了“卡脖子”困境,华为Mate60系列成为媒体及网友纷纷点赞的“争气机”。
    “退一步海阔天空。”杨绛先生曾翻译兰德的诗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