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源村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城中村,邻近服装批发市场。近年来大源村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服装为主的电商基地。随着网络技术与新平台的发展,传统电商销售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消费需求,部分电商创业者开始调整和转型,进军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下图为大源村由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传统电商相比,新型电商可以直接带动的产业有( )
A. 金融业B. 房地产C. 旅游业D. 传媒业
2. 2012年前后,影响广州部分电商企业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A. 市场B. 基础设施C. 土地价格D. 政策
3. 大源村直播电商企业呈集中式发展可以( )
A. 减少对实体商铺的冲击B. 加快直播业专业化进程
C. 提高快递物流运输成本D. 增加服装产业供货渠道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新型电商销售形式主要利用直播,短视频,图文分享等,对比传统电商只利用网页进行销售,可以带动传媒等相关产业发展,D正确;对于金融业,房地产和旅游业的影响较小,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2012年前后,部分电商从业者开始从市中心转移到大源村,主要原因在于从市中心土地租金越来越高,成本较高,而大源村位于郊区地区,土地价格较为低廉,C正确;市中心更加靠近消费市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政策方面差距较小,排除ABD。故选C。
【3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大源村电商直播基地建成,使得大量电商企业从集中式发展,可以加快直播业专业化进程,B正确;集中式发展对实体店铺冲击影响更大,排除A;电商不涉及具体的生产与运输过程,电商企业呈集中式发展对快递物流运输成本和服装产业供货渠道影响不大,排除CD。故选B。
【点睛】服务业区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劳动力、人才和科技创新、交通运输条件、信息化水平、地价和企业竞争能力、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其中,市场、交通等人文因素是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慢行交通是对速度低于15千米/小时、近距离出行交通方式的统称。慢行交通系统可分为绿道休闲系统和城市道路慢行系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一环,意义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城市内最适合采用立体化慢行交通网的区域是( )
A. 商业中心慢行区B. 生活慢行区C. 行政科教慢行区D. 休闲慢行区
5. 慢行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解决交通拥堵 ②缓解热岛效应 ③改善出行环境 ④拓宽城市道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6. 在众多城市中,重庆慢行交通出行比例较低的原因在于( )
A. 城市环境差B. 城市规模小C. 自然环境限制D. 城市功能单一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注意关键词“立体化”。城市商业中心用地紧张,高楼林立,车流量大,行人密集,交通拥挤。为保障城市交通安全、便利,多采用人车分流的立体化交通网。同时,在楼栋间也多采用廊桥或天桥相连,可以使商业区内各个区域间的步行交通更便捷省时,A正确。相比商业中心,生活区、行政区和休闲区建设立体化慢行交通网的必要性不强,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慢行交通系统只是城市道路的一环,能起到一定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①错误;材料中提到“慢行交通系统可分为绿道休闲系统”,其会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热岛效应,②正确;为低速度出行设计,能够改善近距离出行方便环境,③正确;只增加城市通行的方式,未提到拓宽出行道路,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重庆为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及直辖市,又称为山城,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环境较好,A、B错误;重庆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山地城市功能区较分散,出行距离远,且坡度大,不适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因此慢行交通出现比例较低,即受到地形这一自然环境限制,C正确;重庆城市规模大,相应的城市功能较为丰富,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地理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隐蔽于群山之间,是一条从约2000米左右的花岗岩峭壁上跌落下来的季节性瀑布,夏季几乎断流;仅在每年2月中下旬短短数天,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左图为美国瀑布景观图,右图为美国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材料中的火瀑布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8. 瀑布跌落的峭壁形成过程是( )
A.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剥蚀
B. 岩浆侵入—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剥蚀
C. 外力沉积一岩浆喷出—外力剥蚀—地壳抬升
D. 岩浆喷出一外力沉积—地壳抬升一外力剥蚀
9. 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二月利于观看到“火爆布”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二月天气少变,晴天多 ②二月夕阳的光线正好照射到瀑布
③二月瀑布的水量较大 ④二月植被少,陡崖裸露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7. B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火瀑布是出现在2月中下旬的夕阳照射下,此时日落应在西南方向,根据材料,瀑布还应位于群山之间,且有充沛的流水(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或冬季多雨的特征),乙地符合,B正确。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夏季不可能断流,A错误;丙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性季风气候的过渡带,冬季降水少,C错误;丁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少雨,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瀑布位于花岗岩峭壁上,花岗岩位于地表以下,为侵入性岩浆岩,所以应先有岩浆岩,岩浆侵入岩层的裂隙中,在冷却凝固作用下形成花岗岩,受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剥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由上分析可知,“火爆布”位于地中海式气候区,冬半年降水多,瀑布水量大,③正确,①错误;2月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有利于形成火瀑布,②正确;植被覆盖对瀑布的观测影响较小,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日出、日落的位置:1、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非极昼、极夜地区)。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非极昼极夜地区)。
冻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气候是影响冻土分布的主导因素,影响冻土的深度和分布范围。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四季0~320cm土层深度平均地温分布图,甲、乙、丙、丁表示四个季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深度160cm以下,地温最低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1. 甲、乙、丙、丁四个季节与东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一积雪融化,地表径流增多B. 乙一黑夜时间逐渐变短
C. 丙一地球公转速度渐慢D. 丁一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12. 据图可知( )
①春秋季地温差值最大深度约为160cm ②地表与地下温差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③一年中地温差值最大在地表 ④地表与地下温差最小的季节是春季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答案】10. A 11. A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因此夏季地表地温最高,冬季地表地温最低,据此判断乙表示夏季,丁表示冬季;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向下传递,因此地表以下的热量变化具有滞后性,春季地表升温较快,地下较慢,而秋季地表开始降温,地下降温要慢于地表,因此甲表示春季,丙表示秋季;据图可以看出,深度160cm以下,地温最低的是甲,即春季,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由上题知,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春季时气温升高,积雪融化,东北地区出现春汛,地表径流增多,A正确;夏季时,夏至日到夏季末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变短,黑夜变长,B错误;秋季,逐渐向地球公转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增加,C错误;冬季时,冬至日到冬季末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增加,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春秋季地温差最大在深度160cm左右,①正确;地表与地下温差最大的季节是冬季,②错误;一年中地温差值最大在地表的夏季和冬季,③正确;地表与地下温差最小的是秋季,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后又向南移动,期间北半球白昼经过了先变长后变短的过程。同理,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后又向北移动,期间北半球白昼经过了先变短后变长的过程。
紧邻滇池的某乡以大棚蔬菜和花卉种植为主。为解决当地旱季缺水的问题,该村设置了如图所示的灌溉水网,通过泵站进行抽水,再由水泥渡槽和土石明渠输送到大棚间的小沟储存,农民从小沟中舀水灌溉,多余的水排入滇池。下图为当地旱季灌溉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当地村民根据建材特性和建设需求,选择了不同的材料修建渡槽和明渠,以下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水泥渡槽更加经济耐用B. 土石明渠输水效率更高
C. 水泥渡槽可减少水污染D. 土石明渠利于改善水质
14. 经检测发现,旱季经明渠输入滇池的水水质较好,其影响因素包括( )
①土壤成分 ②降水频率 ③灌溉方式 ④环保意识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15. 雨季的第一场暴雨中,漫过农田的雨水经过水渠的汇流进入滇池,关于甲乙丙丁四处水质和流量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 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甲、乙、丁B. 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乙、丙、丁
C. 水质由优到差依次为:丁、丙、乙D. 水质由优到差依次为:乙、丁、丙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架高的水泥渡槽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土石明渠水流部分下渗,输水效率更低,B错误;水泥渡槽架高,不受农田退水影响,可保证水质,C正确;土石明渠较低,接受农田退水,水质较差,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雨季和旱季的土壤成分和环保意识差异不大,①④错误;旱季降水少,经农田冲刷至明渠的流水少,泥沙和污染较少,水质较好,②正确;为节约利用水资源,旱季采用大水漫灌等方式少,在高效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时,农田退水少,水质较好,③正确。②③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泵站旱季抽水。雨季,泵站无需抽水,甲处流量最小;降水降落至渡槽内的水流可汇流至乙,丙由附近农田蓄水,再流至丁,故流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丁、丙、乙、甲,AB错误。甲乙两处不受漫过农田的雨水影响,水质最好;丙处位于农田内部,泥沙含量大,肥料等残余染污较大;汇入明渠后,受来自甲乙两处较为洁净的雨水稀释,丁处水质可能有所好转,农田水质由优到差依次为:乙、丁、丙,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水泥渡槽是一种水利工程结构,主要由进出口段、槽身、支承结构和基础等部分组成。它是通过使用水泥渡槽模具生产而成的,这种模具经过多个步骤打造而成,表面光滑,可以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准确的切割和折弯,有着较小的个体误差。使用这种模具生产出的水泥渡槽表面光滑、质地均匀,多用于农田引水或者缺水地区的通水。例如,可以使用较大的水泥渡槽模具制作容水量较大的水泥渡槽进行引流,将远处河道或者湖泊中的水引导到需要浇灌的农田或者供水量不足的城镇,以满足居民引水和农田灌溉需要,应用十分广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5分。
16.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该县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农作物品种较单一,农户主要以种植青稞和畜养牦牛维持生计。2017年该县与我国东部多家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极地果蔬”品牌,建立了集生产、开发、休闲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生态农业园。该园区已实现从农作物种植、收获到成品包装、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数字化,采用“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园区里种植的小番茄、大棚西瓜、上海青等20余个品种“高原果蔬”已经成功打入成都、广州、珠海等地市场,成为高端消费品,年产值达到1.2亿元人民币。下图示意理塘县国家级现代生态农业园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理塘县长期以来农作物品种较单一的原因。
(2)根据图文材料简述国家级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对当地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简述“园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对当地农户益处。
【答案】(1)海拔高,热量不足,只适合种植生长周期短、耐寒性强的农作物;农业基础设施差,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的种植习惯,农民们往往不愿意尝试种植新的农作物品种。
(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转型;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物流配送业等产业发展;带动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3)增加农户的收入来源;给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和风险。
【解析】
【分析】本题以理塘县农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方向及其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理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于高海拔地区,热量严重不足,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农作物无法在理塘县种植,导致农作物种类相对单一。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的种植习惯,青稞种植技术相对成熟,风险较低。因此,农民们往往不愿意尝试种植新的农作物品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农作物品种的单一性。理塘县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支持,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理塘县的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也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
【小问2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现代生态农业园通过引入数字化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转型。从图中可知当地建立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包括了农业种植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冷链物流基地以及民宿等,可推出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物流配送业、农业休闲观光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最终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
【小问3详解】
通过与园区内的公司合作,农户可以获得稳定的农产品订单和销售渠道,增加农户的收入来源;园区内的公司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农业技术服务等岗位;园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农户的生产技能;农户通过参与基地的集体经营可以获得农资、农机等生产资料的支持,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降低风险。
17.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盐城南部滨海湿地潮沟密集、独特,潮间带宽广,潮滩地区主要植被有碱蓬、芦苇等,碱蓬喜高盐环境,多分布在潮间带;芦苇喜低盐环境,多分布在潮上带,部分无植被滩区为光滩。2000年前后,该地引进促淤保滩的互花米草,由于其植株密度大、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碱蓬与芦苇的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2002~2012年该地沿海潮间带高程变化情况。
(1)从互花米草的生长特点说明其促淤造陆的作用。
(2)据图描述2002-2012年芦苇滩和碱蓬滩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案】(1)根系发达,固着泥沙,茎高且密集,削减风浪,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在大量淤积;耐盐、耐淹、繁殖能力强,连片生长,陆地面积变大。
(2)芦苇滩面积扩大、碱蓬滩面积缩小。随着互花米草滩高程增加,阻挡海水倒灌时海盐输入;该地降水量丰富,降水淋洗盐分;碱蓬生长吸收一部分盐分,芦苇和碱蓬生长区盐度会降低,水域环境改善;芦苇喜低盐面积扩大,碱蓬喜高盐面积缩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苏盐城沿海潮滩地区为材料,设置2小题,设置植被的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互花米草,由于其植株密度大、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可知,互花米草生长在光滩,耐盐耐涝,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成片生长形成了固定的“草滩”景观,增大了海水与陆地之间的距离,形成阻力,降低潮汐和海浪的速度,扩大了陆地面积;同时,互花米草作为植被,其根系和茎叶具有减缓流速、截留泥沙的作用,能够促进泥沙沉积,从而实现促淤造陆。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互花米草适宜种植在光滩区并逐渐向陆地方向扩张,随着沿海区互花米草促淤作用的增强,沿海区地势逐渐增高,阻挡了来自海洋方向的海水,海水输送盐分减少,芦苇和碱蓬生长区盐度会降低;受夏季风的影响,陆地上的降水丰富,降水淋盐低了土壤的盐分,碱蓬对盐分的吸收作用会进一步降低芦苇和碱蓬生长区的盐分,“芦苇喜低盐环境”,芦苇优势明显、面积扩大,“碱蓬喜高盐环境”,碱蓬地面积缩小。
18.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塑料大部分是利用石油等原料提炼后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塑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但同时也造成了诸多问题。“以竹代塑”指的是用竹类产品代替塑料产品的产业活动。2022年11月第二届国际竹藤大会上,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
材料二:竹子喜温暖湿润,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通常4~6年即可成长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下图示意竹林(以毛竹为例)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以1公顷为例)。
(1)从资源供给角度,分析我国推广“以竹代塑”的原因。
(2)分析经营性竹林固碳效果更好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角度,说明经营性竹林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答案】(1)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数量有限,竹林属于可再生资源,供给量大。
(2)竹子喜温暖湿润,具有爆发式生长特征,固碳效果更好;经营性竹林通过林地种植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提高植被固碳效能。
(3)竹林种植能够起到保持水土、调节局地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稳定;经营性竹林供给竹子资源,产业链延伸,有助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以竹代塑”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自然资源利用、碳循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我国推广“以竹代塑”的原因主要从石油资源数量有限、竹子属于可再生资源角度分析。塑料大部分是利用石油等原料提炼后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数量有限,竹林属于可再生资源,更新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供给量大,有助于在全国进行推广。
【小问2详解】
经营性竹林固碳效果更好的原因从竹林生态系统特征、科学经营管理等角度分析。竹子喜温暖湿润,生长速度快,具有爆发式生长特征,良好的光合效能,固碳效果更好;经营性竹林通过融合竹林养分调控技术、竹林结构优化技术、竹林土壤稳碳减排技术和竹产品延缓释放技术,从而提高植被固碳效能。科学的经营管理,能够稳步增加竹林生长量,有效提高竹林的固碳能力。
【小问3详解】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角度主要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角度分析。竹林种植能够起到保持水土、调节局地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稳定,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竹子生长周期短,更新速度快,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供给竹子资源,产业链延伸,有助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营性竹林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测评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1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新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