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展开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然而,我们现阶段有些诗歌充斥着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除了能够看到一些诗歌技术上的明显进步外,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反而给人以萎缩和晦暗之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崇高就是雄伟、庄严、壮丽、高远、遒劲。
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以往我们唾弃文艺创作上的“假大空”,现今大家不满于文艺创作上的“假小空”。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如烦恼)都能产生崇高。也就是说,真情只是崇高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导致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也不领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缩进自我的小天地,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镜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我们的心灵是可以锻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进而孕育崇高的思想。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无此认识?我们有了此认识后,愿不愿意锤炼我们的心灵?以及我们该如何锤炼?古代诗评家指出:“今作诗,有意要人知有学问、有章法、有师承,于是真意少而繁文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崇高的思想,光有学识、技术和传统,只能创作出繁文缛节的“有剩余”的诗,而写不出“真切可爱”的真诗。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像宗教般控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在西方纯诗那里,外界任何事物都是“非诗”和“反诗”的。纯诗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纯诗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而实则平庸的文字游戏。显然,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其视为传达人类思想的武库,纯诗的合法性就极其脆弱。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而时代的史诗,或者说,史诗性写作,需要与之匹配的堂皇卓越的恢宏结构以及使之最终得以呈现的华美壮丽的诗意辞藻。
(选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诗歌需要崇高美,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伟大诗篇。
B. 诗歌要产生崇高美,就必须真情,但是有了真情,也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崇高美。
C. 缩进自我的小天地,诗歌应当难以产生崇高美,因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D. 古代人说的““真意少而繁文多”,与今天的诗人“重技术不重真情”相类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先提出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接下来论证为什么诗歌需要崇高。
B. 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是具体论证段落,论证时主要采用引证法、例证法。
C. 第三段意在论证诗人的心灵需要锻炼,诗人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
D. 从全文论证的内容看,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创作反对“假大空”,也不满“假小空”,诗人应当忘我,崇高诗作应以伟大人民为中心。
B. 屈原与杜甫的诗作,说明“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互为借镜的,它们的作品是崇高的。
C. 诗歌追求技术主义,导致其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反而给人以萎缩和晦暗之感,进而失去崇高。
D. 事实上,只要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就能达到史诗境界,所以我们反对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因为我们的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伟大诗篇”错误。据原文第一段,诗歌呼唤崇高美,是因为当前诗歌给人以萎缩和晦暗之感。选项说法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接下来论证为什么诗歌需要崇高”错误。根据文意看,三个文段主要说了三个方面: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要有庄严崇高的伟大思想;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所以接下来论证的是怎样让诗歌产生崇高美。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A.“诗人应当忘我”错误。诗人不一定非得忘我,只要把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C.“诗歌追求技术主义……进而失去崇高”错误。不是因为诗歌追求技术主义才导致诗歌失去崇高。
D.“只要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就能达到史诗境界”错误。从最后一段看,崇高诗作需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需要与之匹配的堂皇卓越的恢宏结构以及使之最终得以呈现的华美壮丽的诗意辞藻。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
(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
材料二:
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
(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能依靠数据。
B. 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农业社会。
C. 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较为清晰。
D. 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两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图1说明,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
B. 中国气温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说明气温在时空上有复杂性。
C. 图2显示,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
D. 从图2来看,在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
6. 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二中唐朝发展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教训,给我国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4. A 5. D
6. ①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
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
③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
④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
⑤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
A.“不能依靠数据”过于绝对。材料一是“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可见,不是不能依靠数据,应是不依靠气象监测数据,因为从第二段“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看,其研究也依靠“数据”。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D.“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过于绝对,读图2,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虽不完全一致,但整体上走势是一致的。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分析,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
由“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分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
由“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分析,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
由“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分析,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
由“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分析,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铁丝网上的春天 袁鹰
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
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的。
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禁不住“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
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井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
这是春天吗?
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
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朝里边张望,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传来一阵阵笑语。大学校园里的春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
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
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刺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
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
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栗,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
“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
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
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
“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
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
“风筝,快看风筝!”
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
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竟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
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经刮破了。
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
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
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架,也会无影无踪。
弟弟妹妹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丝网下,一定很想跨过铁路去,将那只风筝从那边铁丝网上解救下来。但是不可能,我们都被铁丝网拦住,我们只能隔着铁丝网,隔着沪杭铁路的铁轨,向它行注目礼,向它凭吊。
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
回去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似乎同一位偶然相遇的好朋友告别。
但愿今夜不要下雨——我们在心里默祷着。
一九四一年春,上海曹家渡
(选自《袁鹰散文选集》)
【注】人们习惯将1937年11月日本占领上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两处引用古人诗词句子,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的眷恋之意;后者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B. “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句既突出上海天空灰蒙蒙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
C. “可是春天在哪里呢?”“这是春天吗?”这两个疑问句,或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标示思路,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 文章以寻找春天为线索,以行踪为序,叙写了我和弟弟妹妹从城里到郊外找寻春天的过程,写景状物,情寓其中,含蓄蕴藉。
8. 综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
9. 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7. B 8.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或说隐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从上下文语境看,句中“春天”表层意义是指“风筝”,而“铁丝网”则能让读者联想到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作者不说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而说春天被挂在铁丝网上,表达了对“孤岛”上海压抑沉闷、缺乏生机的严峻社会现实的审视,也传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9. 从文章内容与标题意旨关系看,花很多笔墨描写铁丝网上的“风筝”,正是呼应标题“铁丝网上的春天”。
从选材与主题思想关系看,花很多笔墨描写“风筝”,是借风筝的遭遇,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
从意象选择、组合的内在关联看,被铁丝网围锁的“孤岛”和“人”,与被挂在“无情的”铁丝网上的“风筝”一样,丧失了自由,表达了作者对桎梏在“孤岛”中的人们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使得文章主题意蕴更加丰厚。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文中的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文章的思想内容、主旨和环境等。B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这一表述不当,没有扣住本文的主题意蕴。本文不是揭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文本写作时间“一九四一年春”,及文本注解可知文本“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主要表现了当时上海压抑沉闷、缺乏生机的严峻社会现实。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这是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答时要从文本中找出这句话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及文本的主旨进行理解分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分析时看其是否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有何效果,再从中找出一些关键词进行理解。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春天”和“铁丝网”,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或隐喻、比拟的修辞手法,这里“春天”的表层含义是指“风筝”,结合注解理解“铁丝网”则是能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作者说“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意思是被黑暗势力围困的上海“孤岛”和“人”就像被挂在铁丝网上的“风筝”一样,没有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充满生机的社会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睛: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高考的重点。(2)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3)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象征、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要求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是考查文章物象的作用,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的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答时可以从文章的标题、结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如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为下文作铺垫(伏笔)作用,寄托人物情感,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等。从标题角度考虑,文中“春天”表层意义是指“风筝”,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与文中标题“铁丝网上的春天”相呼应。从文中主旨思想等角度考虑,“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竟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运用的是象征或隐喻的修辞手法,借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的遭遇,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自由、充满生机的社会生活的向往之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思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唐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①,击破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虏始觉,列兵未及阵,请纵兵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②,朕至今疑焉。如何?”靖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纵兵击之,所以去大患不顾小义也。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按《孙子》,用间最为下策,臣尝著论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败。若束发事君,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虽有善间,安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不能脱身而为敌方所杀。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督兵A疾B进C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F千余G皆俘H以随军。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文中指守卫、据守,与李密《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保”意思相同。
B. 行人,文中指使者,与《孔雀东南飞》中“行人驻足听”的“行人”意思不同。
C. 去,文中指距离、相距,与《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相同。
D. 正色,文中指神色庄重,与《庄子·逍遥游》“其正色邪”的“正色”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厥首领颉利在战争中败给了李靖,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希望能率领整个国家归附唐朝,唐王朝派遣唐俭等人为使者,对突厥进行抚慰。
B. 李靖认为,使者到达后,突厥人一定以为危机已解除,如果此时能抓住机会出兵袭击,一定可以像当年韩信破齐一样,一举击溃敌军。
C. 颉利见到唐俭等人十分高兴,完全没有料到唐军会发动进攻,李靖趁其不备,指挥大军杀到,突厥大败,颉利也在逃跑途中被唐军擒获。
D. 世人传言李靖以唐俭作为死间,一举打败了突厥,唐太宗就此向李靖求证,李靖表示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传言不实。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
(2)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14. 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0. CEG 11. A 12. D
13. (1)颉利虽然表面上请求入朝觐见,而心怀犹豫,李靖揣测到他的心意。
(2)周公为维护大义除掉犯罪的亲属,何况一个出使的使者呢?我明白无疑了!(确然无疑了!)
14. ①战争中机不可失;②认为唐俭无法使突厥归附;③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
“督兵疾进”是兼语句,“兵”是“督”的宾语,也是后面“疾进”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C处断开;
“行至”是“到达”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阴山”是“行至”的宾语,可在E处断开;
“遇其斥候千余”是定语后置句,“千余”是“斥候”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G处断开。
“皆俘以随军”中的“以”相对于连词“而”,表顺承,中间不能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守卫、据守/保全。句意:颉利可汗率众退守铁山。/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
B.正确。使者/过路的人。句意:使者又在他们那里。/过路的人都停下脚步仔细听。
C.正确。句意:距颉利可汗牙帐仅七里。/群山连绵起伏,巍峨高耸, 陡峰林立,距离青天不满一尺。
D.正确。神色庄重/真正的颜色。句意:在朝堂上神色庄重。/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错误,“虽有善间,安可用乎”是说间谍对忠臣没有作用,“非仁义不能使间”是赞美使用间谍之策的主帅仁义兼备,没有信息称赞唐俭是忠臣,也没有信息表明唐俭适不适合做间谍,而且“用间最为下策”可知,李靖不主张用间谍。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外”,表面上;“揣”,揣测。
(2)“况”,何况;“灼”,明白、显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可知,战争中机不可失;
②由“料俭说必不能柔服”可知,认为唐俭无法使突厥归附;
③由“臣因纵兵击之,所以去大患不顾小义也”可知,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参考翻译:
材料一: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明知敌人有可以战胜的道理,就应当迅速出兵进攻它,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发现有可能战胜敌人的时机,就迅速向它发动进攻。”唐朝时李靖出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击败了突厥,颉利可汗率众退守铁山,然后派遣使者到唐朝请罪,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唐太宗命令让李靖前往迎接。颉利虽然表面上请求入朝觐见,而心怀犹豫,李靖揣测到他的心意。此时,太宗下诏任命鸿胪卿唐俭等人前往突厥进行安抚和宣谕。李靖于对他的副将张公谨说道:“皇帝派遣的使者已经抵达突厥那里,敌人必定会安心不疑。如果我们选派万名骑兵带上二十天粮食,从白道出兵对它突然袭击,一定能够取得我们想要取得的胜利。”张公谨说:“主上已经与突厥约定接受他们的来降,而我们的使者又在他们那里,一旦采取行动,敌人加害他们可怎么办?”李靖说:“战机不可错失,这正是韩信能够打败齐国的原因。像唐俭这些人牺牲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于是,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颉利可汗见到唐朝使者唐俭等人后,十分高兴,没有料到唐军会来进攻。李靖的前锋部队冒着大雾前进,距颉利可汗牙帐仅七里的时候,突厥才发觉。突厥列出队伍还未摆好阵势,李靖派出军队猛攻,斩杀万余人,俘获突厥男女十多万,活捉颉利儿子叠罗施,杀死颉利之妻隋朝义成公主。颉利可汗逃走,后被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并献给朝廷。在此形势下,唐军为朝廷开拓了自阴山向北直至大漠一带大片疆土。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问:“当年我派遣唐俭出使突厥,你却乘机袭击,大败突厥。人们说你这是把唐俭当作了死间,我直到今天对此仍抱有怀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李靖拜了两拜,回答说:“我与唐俭同在朝廷并肩事奉主上,料定唐俭的说辞必然不能使突厥顺服、归附,所以我趁机派兵进攻它,这是因为为了铲除国家大患,也顾不得保全与唐俭的私人小义了。有人说我把唐俭作为死间,这不是我的本意。按《孙子兵法》所说,用间是最下策。我曾经在写的文章末尾这样论述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用间而获得成功的,也有用间而招致失败的。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起辅佐君主,在朝堂上神色庄重,公正坦直,忠心耿耿,能尽臣节,信实不欺,竭尽赤诚,这样即使有善于为间的人,又怎能发挥作用呢?像唐俭这样的事,乃是小义问题,陛下何必怀疑呢?”太宗说:“的确是这样!不是仁义兼备的人不能指使间谍,这岂是平庸小人所能做到的吗?周公为维护大义除掉犯罪的亲属,何况一个出使的使者呢?我明白无疑了(确然无疑了)。 ”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前两句以“漏天”“乘船”极言秋雨之盛、积水之多,写出气候和居住条件的恶劣。
B. 上片后三句写雨后天晴,又逢重阳佳节,作者心情大好,虽身处险峻之地,也要饮酒求醉。
C. 下片前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作者看到有老翁头戴黄菊,告诫他人不要取笑老翁。
D. 末三句用典,自然贴切,写自己的风流意趣与戏马台前赋诗骑射的古人比肩。
16. 试比较本词下阕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在情感上的不同。
【答案】15. C 16. ①本词下阕黄庭坚表达了自己“风流”不逊于二谢的豪迈情怀,并以“白发簪花”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强调了自己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抒发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用年轻有为功业卓著的周瑜反衬早生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却壮怀难酬的感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作者看到有老翁头戴黄菊”理解错误,“老翁”是诗人自称,诗人借自己头戴黄菊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词下阕,“莫笑老翁犹气岸”意思是请不要嘲笑我年纪大了,我的英雄气概依旧。“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是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全是自负口吻。最后三句“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抒发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中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塑造出周瑜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青年英雄形象,反观词人,被贬黄州,处境坎坷,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悟,所以词人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对照,用周瑜年轻有为反衬自己功业无成,表达了苏轼有志报国却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开篇即提出“___________”的观点,托古言事,与当时一般人“________”的态度形成对照,令人警醒。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夸张和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出江面广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在描写景物时,常常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句子。
【答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而)耻学于师 ③. 纵一苇之所如 ④. 凌万顷之茫然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渚清沙白鸟飞回(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苇、凌、顷、啸、清。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实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 ① ,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② ,但规模依然庞大。“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因“限塑令”在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沦为一种摆设而更加严峻。
实践证明,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倡议并启动“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以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据悉,我国现有竹子500余种,竹林面积超过700万公顷,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可见, ③ ,我国不妨先行一步。
18. 文中画横线句子是一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 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限塑令”已沦为一种摆设,“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更加严峻。
19. ①“限塑令”实施之后
②塑料制品使用量在减少
③实行“以竹代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提取主干:“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更加严峻。
然后让其余的修饰语单独成句,把“‘限塑令’在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沦为一种摆设”分别改为以“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限塑令”为主语的句子,即“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限塑’已沦为一种罢设”。
最后根据逻辑关系,调整语序,使表达连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是说“限塑令”实施之前,“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此处是“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通过数字对比可知,此处是与上文时间的对比,可填“‘限塑令’实施之后”。
第二空,此处是一过渡句,紧承上文“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又与下句“但规模依然庞大”形成转折,可填“塑料制品使用量在减少”。
第三空,前面提到“以竹代塑”的计划,结合“我国不妨先行一步”可知,此处是说具体实行“以竹代塑”,可填“实行‘以竹代塑’”。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通常是作为工具性价值和“他者”存在的,动物处于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不是具有自主行为和自我意识的主体。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和研究者重新认识并发掘了动物在儿童文学中的重要作用,赋予它们与人类同等地位,人与动物之间的对立关系亦出现了更多松动与消解。例如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动物被视作“同伴物种”,重新构建起一种人与动物互相尊重与平等交往的关系,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
作者塑造了具有感恩、善良、自尊等良好品格的猴子形象,同时也传递出作者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思考和观照。叶广芩通过对秦岭自然环境的描写,搭建起一幅富有生机活力和灵气韵味的生态图景,野生动物在图景中时隐时现,呈现出活泼、健康、独立和野性的生命状态。比如秀儿与爷爷在雪中穿过秦岭大梁时,“走着走着,秀儿听到路边杂树林里有声响,风雪中眼见着一个黄色黑斑的身影倏地一闪,没了踪影”。
《猴子老曹》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秦岭生态说明书,也是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礼赞生命和生存的思政课教科书,更是一部文化底蕴深厚、情节高潮迭起、童趣盎然的故事书。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根据语境加以修改。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如果删去,并不影响文意的连贯畅通,然而表达效果却不如原文,请你简要分析。
【答案】20. 修改后的句子为: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重新构建起一种人与动物相互尊重与平等交往的关系,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21. ①从内容上说,画横线的语句是作者为前文所说的“野生动物……呈现出活泼、健康、独立和野性的生命状态”而找的一个例子,使观点更有说服力。②从表现手法上说,在议论说明性的文字中添加这样一段细节描写,使得文字更加灵动而富有变化,更有表现力。③从文段主旨上说,这样的描写增加了秦岭自然环境的神秘性,凸显了自然生态的野性美。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有两处语病:
①第一个句子的主语是“《猴子老曹》”,“动物被视作‘同伴物种’”主语是“动物”,犯了中途易辙的语病,应把“动物被视作‘同伴物种’”改为主动句“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
②“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成分残缺,“传递”的不可能是“生态文明”,应在“生态文明”的后面补出宾语中心语“思想”。
故句子应修改为:叶广芩最新出版的《猴子老曹》,把动物视作“同伴物种”,重新构建起一种人与动物相互尊重与平等交往的关系,向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在该段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叶广芩这一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所具有的“呈现出活泼、健康、独立和野性的生命状态”这一与以往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不同的特点。但她笔下的动物如何活泼、健康并且独立、野性呢?读者并无从知晓,但增加了“一个黄色黑斑的身影倏地一闪,没了踪影”这一野生猴子一闪而过的景象,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点,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从表现手法上,文段总体上是议论说明内容,作者通过“工具性价值”“他者”“松动与消解”等专有名词,赋予文段以科学严谨的特点。但这也容易使得文段偏向严肃、枯燥,而作者举了一个展现动物活泼、健康的具体细节作为例子,则能通过所举例子的活泼灵动,也赋予文章一点灵动与变化之美,使得文章更具表现力。
从该段主旨表达来说,一般作者所举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观点而存在。而作者举了秀儿与爷爷在雪中穿过秦岭大梁的所见所闻这一具体事例,并以“倏地一闪,没了踪影”结束举例而并不说明这一闪而过的到底是什么动物,使得观众更相信秦岭这片土地的神秘性,从而彰显“搭建起一幅富有生机活力和灵气韵味的生态图景”这一主题。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走宽广的大路,路上人越多越好。等你觉得自己有一定能力了,再去走一走“窄门”,走一走崎岖的山路。
——余华谈人生中的“窄门”
读了上述名言,正在成长中的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审题:
这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余华的话,阐述了对于如何走好人生之路的有关方法。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充满激情和追求,追求独特,追求个性,希望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能走上一条他人未曾涉足,惊险刺激的小路。但在这样的追求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基础的积累。我们急于表现,急于证明自己,却忘了真正的成长往往来源于日复一日的积累。因此,余华才对年轻人提出了先走大路再走小路这样的建议。为什么要先走宽广的大路?首先,大路上人来人往,像一条五彩斑斓的河流,汇聚着各色各样的机会和资源。就像是走进繁忙的市场,你会身处热闹的舞台,与不同领域的人接触,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这就像是吃大餐,你能品尝各种美食,满足味蕾,增长见识。再者,大路是个可以尽情奔跑的舞台,你能够充分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当你置身于热烈的大环境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向优秀者学习,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就像是在拼车中旅行,你能够聆听不同的故事,学习他们的心路历程,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激情和目标,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所以,走宽广的大路,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这样的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样的积累,是我们选择自己道路的基石。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走出自己的人生路。那么,为什么最终要走独木桥呢?那是因为大路的优势帮助我们积攒了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后,我们才能够迎风挑战自我。独木桥是个高风险的起跑线,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足够坚强去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这时候,我们就像是准备好的演员,走上独木桥,散发自信和光芒,向着梦想奋勇前进。
因此,写作时,首先要针对材料内涵进行解读,说明“走大路”指的是我们在人生起步阶段稳扎稳打所打好的基础,走“窄门”“山路”则是对自身的挑战。然后再进一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稳扎稳打打好人生基础,再去勇敢迎接挑战:人生之初,我们的社会经验和能力都非常有限,盲目冒险只会让我们更容易误入歧途,半途而废,因此我们最好选一条稳妥的大路,与各种人交往,听他们的故事,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积攒足够的经验与能力。就如一句谚语所说的“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要你跑得快,而是要你跑得远。”而当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时,也要注意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能够勇敢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走自己的路。如此,我们最终成为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个体,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而不再畏惧。最后,则可以呼吁总结话题:让我们脚踏实地,迈开大步,优先选择宽广的大路,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立意:
1.走好大路积力之所能,勇走窄路追心之所向。
2.在慢跑中积累,在快跑中挑战。
3.积攒能量,无所畏惧。
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八千年前就是人类的好朋友,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