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Fe-56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24-31题,每题1分;32-36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冶炼生铁B. 晒制海盐C. 粮食酿酒D. 烧制陶器
2. 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粉末药品B. 物质溶解
C. 点燃酒精灯D. 测溶液pH
3.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2O2 ②Cl ③ ④ ⑤
A. ①表示2个水分子
B. ②和③可能属于同种元素
C. 由④可知铝原子的质量为26.98
D. 由⑤可知氨气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4.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更直观、简明。下列数轴表示化学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5. 分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锌、钙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金刚石、汞都是由原子构成
C. 钢、冰水混合物、碘酒都属于混合物
D. 棉花、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6. 学会学习是我们必备的核心素养。对主题知识的整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理不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7.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
B. 甲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
D. 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27
8. 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点燃红磷
B. a、b试管内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9. 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③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④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⑤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其中错误的是
A. 只有①③④B. 只有①②③C. 除②外D. 全部
10. 下列实验设计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1. 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 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C. 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不会有气泡产生
D. 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2. 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a和b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C. 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变成不饱和溶液
D. t2℃时,将a的饱和溶液125g恒温蒸发25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5%
13. 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表示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B. N点表示溶液pH=7
C. P点和N点表示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相同
D. 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30g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题,共32分)
14.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
(1)现有A、盐酸;B、熟石灰;C、活性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
①建筑上可与沙子混合来砌砖的是_______。
②物质___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③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
(2)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
(3)铁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可用赤铁矿来冶炼铁,其反应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4)妈妈为你准备的午餐有:米饭、红烧鱼块、青菜、五花肉,其中主要含蛋白质的食物是______。
15.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神舟十七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和水,然后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
(1)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发动机点火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_______;航天煤油是从石油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飞船太阳能帆板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
(3)请写出LiOH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6. “氨法”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主要流程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降低“碳排放”,下列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随手关灯B. 全面禁止燃烧煤和汽油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 纸张双面打印
(2)工业上用氨水喷淋吸收废气中的CO2,采用“喷淋”的原因是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温度不宜高,原因是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17. 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也用于在食物中加铁,但长期超量使用会引起相关副作用。某工厂现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请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2)若要生产3.04tFeSO4,需要废硫酸多少吨?(已知该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18. 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 。
(2)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3)若将装置B和E连接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HCl b、CO2 c、O2 d、NH3
19. 某同学春游时带了一包自热食品,进餐时不用火,不用电,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味。同学们对该自热食品产生了强烈兴趣,于是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铝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发生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写出该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探究二:固体混合物的成分。
【设计实验】
(2)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______。
(3)另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如图1),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同学们观察到锥形瓶底部有剩余固体,溶液变浅绿色,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______;若将分液漏斗中稀盐酸替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在滴加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混合物中_______。
探究三:发热包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结论】
(4)实验前准确称取mg样品,实验完成后测得A装置增重ag,C装置增重b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上述有关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反思】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碳酸钠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A.环境与安全
B.物质与名称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后通氢气
①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不是冰
②碳酸钠俗称纯碱,纯碱不是碱
C.结构与性质
D.化学与生活
①石墨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
②盐酸和稀硫酸中阳离子都是H+,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生活中通过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
②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
都是因为钙元素的摄入量过低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二氧化碳能
与水发生反应
B
除去NaOH溶液
中Na2CO3杂质
C
比较铁和铜的
金属活动性
D
探究铁生锈
需要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