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第1页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第2页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骨的基本结构由下列哪组组成( )
    A. 骨膜、骨松质、骨髓B. 骨膜、骨质、骨髓
    C. 骨膜、骨密质、骨髓D. 骨膜、骨质、骨髓腔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题,主要考查骨的基本结构。可以借助骨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结构图去分析解答。
    【详解】骨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结构如图:
    可见,骨的基本结构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的。
    【点睛】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绘制知识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的形象化,一个是便于记忆,另一个可以将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
    2.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导盲犬为主人“导航”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B. 学习行为C. 社会行为D. 取食行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盲犬为主人“导航”,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3. 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该试卷源自 全站资源不到一元,每日更新。 有食物。这属于( )
    A. 防御行为B. 社会行为C. 攻击行为D. 繁殖行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详解】防御行为是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如逃跑、装死、保护色等,A不符合题意;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黑猩猩群体中的等级制度,B符合题意;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C不符合题意;
    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D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各类动物行为的特点。
    4. 夏季,许多蜜蜂穿梭在向日葵花丛中,蜜蜂能帮助向日葵( )
    A. 开花B. 传粉C. 受精D. 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这是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蜜蜂可以帮助向日葵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衍后代。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有关图中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B. 抗生素可杀灭流感病毒
    C. 细菌的话是正确的
    D. 图中生物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 图中生物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属于原核生物,故错误。
    B.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不能治疗,故错误。
    C. 细菌的话“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是正确的。故正确。
    D. 图中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流感病毒不是,它是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菌和病毒。
    6. 炎热的夏季,放在外面的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天阳光太强,食物容易分解
    B. 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C. 天气炎热,食物中的水分蒸发过快
    D. 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详解】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中细菌、真菌数量大量增加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不属于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特征的是( )
    A. 由一个细胞构成B. 细胞内无叶绿体
    C. 属于原核生物D. 无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等真菌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详解】A.乳酸菌和酵母菌都由一个细胞构成,A不符合题意。
    B.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内无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
    C.乳酸菌没有成形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酵母菌有成形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符合题意。
    D.乳酸菌是分裂生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也能进行孢子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它的原型为我国国宝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领养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圈养D. 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详解】A.C.领养和圈养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由人工进行饲养为主,AC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D.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可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但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如果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隔绝空气( )
    A.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B. 酵母菌大量死亡,产生少量酒精
    C. 酵母菌数量增多,产生酒精D. 酵母菌数量不变,产生酒精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需要酵母菌先大量生长和繁殖,所以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隔绝空气,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 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错误的是( )
    A. 泡菜——醋酸菌B. 酸奶——乳酸菌
    C. 腐乳——毛霉D. 米酒——酵母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A错误。
    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风味,B正确。
    C.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将毛霉接种在豆腐坯上经发酵而制成的,因此利用霉菌制作腐乳,C正确。
    D.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A。
    11.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是( )
    A. 25%B. 50%C. 75%D. 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的卵细胞都含X染色体,男性的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含X染色体,另一种含Y染色体。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那么,所生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那么,所生的孩子就是男孩。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概率各占50%,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2. 如图为鸡卵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①是胚盘,②是卵白,③是气室,④是卵黄。
    【详解】A.①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重要结构,故A符合题意。
    B.②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③气室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④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下列实例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 水稻种子萌发长成幼苗B. 马铃薯块茎发育成新植株
    C. 母鸡下蛋后孵化出小鸡D. 青蛙抱对产卵发育成蝌蚪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 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
    【详解】ACD.水稻种子萌发长成幼苗、母鸡下蛋后孵化出小鸡、青蛙抱对产卵发育成蝌蚪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CD不符合题意。
    B.马铃薯块茎发育成新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4. 下列是人的生殖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器官是睾丸
    B. ①是含有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
    C. 形成②场所是输卵管
    D.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胎盘从母体吸收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卵细胞,②是受精卵,A是睾丸。
    【详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A器官是睾丸,A正确。
    B.含有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是精子,①是卵细胞,B错误。
    C.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形成②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C正确。
    D.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5.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与此无关的描述是( )
    A. 雌蛙在水中产卵B. 受精在水中进行
    C. 蝌蚪在水中发育D. 成蛙在水中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 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男生喉结突出,女生声音变粗
    B. 身高突增,身体变胖
    C. 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
    D. 生殖器官形成,发育迅速
    【答案】C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详解】A.男生喉结突出,女生声音变细,A错误。
    B.身高突增,体重增加,身体变胖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B错误。
    C.进入青春期,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C正确。
    D.生殖器官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D错误。
    故选C。
    17. 如图表示青蛙与家鸽的生殖和发育特征,M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 体内受精B. 有性生殖C. 变态发育D. 卵外有壳
    【答案】B
    【解析】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有性生殖;家鸽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
    【详解】家鸽属于鸟类,体内受精;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A不合题意;青蛙和家鸽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青蛙属于变态发育;家鸽没有变态发育过程,C不合题意;家鸽的卵外有坚硬的卵壳保护;而青蛙的卵外没有坚硬的卵壳。D不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状况。
    18. 学习了“植物的生殖”后,小强在家进行了如下操作,该繁殖方式是( )

    A. 扦插B. 嫁接C. 杂交D. 植物的组织培养
    【答案】B
    【解析】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题干中是将蟹爪兰嫁接到了仙人掌上。
    【详解】A.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A错误。
    B.由图可以看出小强将蟹爪兰接到了仙人掌上,运用的方法是嫁接,B正确。
    C.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生物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就是杂交技术,C错误。
    D.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D错误。
    故选B。
    19. 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 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 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
    C. 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 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
    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现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20.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
    C. 男性的精子中只有X或Y染色体,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D. 堂兄妹或表兄妹婚配产生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禁止近亲结婚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23对,即46条.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
    【详解】A、正常人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A正确;
    B、在细胞的结构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与基因相关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性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每条染色体上都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B错误;
    C、男性的精子有两种,其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所以,男性的精子中只有X或Y染色体,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错误;
    D、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的后代中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D错误.
    【点睛】人的染色体和细胞的遗传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和重要的考点.
    21. 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卵细胞含有X染色体
    B. 女儿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
    C. 男性体细胞中含X染色体
    D. 孙子的Y染色体有可能来自外公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的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详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
    A、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性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性染色体,A错误;
    B、女儿的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父亲,B错误;
    C、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含X染色体,C正确;
    D、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孩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本,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本,孙子的Y染色体来源于祖辈中的爷爷,D错误。
    故选C。
    【点睛】考查人的性别决定,正确理解人的遗传图解对解题很关键。
    22. 克隆羊“多莉”长相与供核母羊一样,这个事实说明( )
    A.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B.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
    C. 亲代传给子代的是基因D.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详解】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母羊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母羊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母羊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小羊多莉虽然是由第三只母羊分娩出来的,但长相却一点也不像第三只母羊,原因就是因为小羊多莉的细胞核不是由第三只羊提供的,而是来自于供核母羊.而遗传信息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培育出的小羊多莉的长相与供核母羊十分相像,说明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克隆技术的有关知识。明确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解题的关键。
    23.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 )
    A. ①和②B. ①和④C. ②和③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图示中①只有一对染色体、④含有两对染色体,是体细胞;②③都含有两条染色体,并且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成对,属于生殖细胞。故选C。
    24. 福建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盛产不同品种的柚子,它们在果形、果皮形态、果肉风味等性状上各有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福建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盛产不同品种的柚子,它们在果形、果皮形态、果肉风味等性状上各有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25. 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 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C.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D. 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叫DNA,DNA位于染色体上,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
    【详解】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故1是染色体;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造出一个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故2表示DNA的双螺旋结构;DNA是储存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故3是遗传信息;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故4是基因。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解答题
    26. 西番莲(图1)酸甜可口,可以用图2的方式繁殖。柑橘小实蝇危害西番莲的果实。请根据上述资料判断正误。
    (1)西番莲果实中有许多种子,可推测其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
    (2)图2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的特点。( )
    (3)黄金小蜂和柑橘小实蝇之间是竞争关系。( )
    (4)柑橘小实蝇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
    【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解析】
    【分析】(1)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2)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3)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4)柑橘小实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等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小问1详解】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西番莲果实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有多个胚珠。
    故题干叙述正确。
    【小问2详解】
    图2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保持母本的性状。
    故题干叙述错误。
    【小问3详解】
    黄金小蜂是寄生蜂,产卵于柑橘小实蝇的蝇蛹里面。可见它们是寄生关系。
    故题干叙述错误。
    【小问4详解】
    柑橘小实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因此其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题干叙述错误。
    27. 跑步是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图一为跑步过程中一侧上肢肌肉活动状态模式图,图二为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图中序号):
    (1)跑步主要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______、关节和肌肉组成。
    (2)跑步过程中,肘关节、膝关节等关节起着 _____作用。参考图二,关节周围由[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⑦关节腔。
    (3)图一所示肌肉①_______处于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跑步时不仅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如 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 ______等系统提供能量。
    【答案】(1)骨 (2) ①. 支点 ②. ③
    (3) ①. 肱二头肌 ②. 收缩
    (4) ①. 神经 ②. 消化、循环
    【解析】
    【分析】(1)观图可知,图一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图二中,③关节囊、④关节头、⑤关节软骨、⑥关节窝、⑦关节腔。
    (2)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小问1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小问2详解】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③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③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是由③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小问3详解】
    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图一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
    【小问4详解】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8.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黄鼠狼与鸡是 _______关系。
    (2)据食物网可知,本食物网共有____条食物链。菜青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 ______。
    (3)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4)若狐被大量捕捉,则短期内黄鼠狼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
    【答案】(1)捕食 (2) ①. 3 ②. 消费者
    (3)白菜→鸡→狐 (4)增多
    【解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小问1详解】
    黄鼠狼以鸡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
    【小问2详解】
    图中的食物链有3条:白菜→菜青虫→鸡→狐;白菜→菜青虫→鸡→黄鼠狼→狐;白菜→鸡→狐;因此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
    【小问3详解】
    图中的食物链有3条:白菜→菜青虫→鸡→狐;白菜→菜青虫→鸡→黄鼠狼→狐;白菜→鸡→狐;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白菜→鸡→狐。
    【小问4详解】
    狐以黄鼠狼为食,若狐被大量捕捉,其数量会增多。
    29. 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与A、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没有 _______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_________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A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 _____________。
    (3)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 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细胞 ②. 遗传物质 ③. 寄生
    (2)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BC
    【解析】
    【分析】图A是细菌,①荚膜、②细胞壁、③DNA集中的区域、④细胞质、⑤细胞膜、⑥鞭毛;图B是青霉,⑦孢子囊、⑧营养菌丝;图C是酵母菌;图D是蘑菇,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营养菌丝;图E是病毒,⑨遗传物质、⑩蛋白质。
    【小问1详解】
    A是细菌,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青霉菌,C酵母菌,D蘑菇属于真菌,真菌有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图中E病毒与A细菌、B青霉、C酵母菌、D蘑菇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病毒没有细胞核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遗传物质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
    【小问2详解】
    A是细菌,单细胞,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组成,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青霉菌,C酵母菌,D蘑菇属于真菌,真菌有多细胞和单细胞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因此,A细菌与B青霉、C酵母菌、D蘑菇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3详解】
    图中青霉、酵母菌和蘑菇都属于真菌,生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的个体。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蘑菇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的还有B青霉、C酵母菌。
    30. 下列图示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C→D的过程有____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______(填字母)时期。
    (3)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_______(填字母)时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应将这两个字改为_____,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5)在蝗虫的发育过程中,不需经历不食不动的______期,这种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
    【答案】(1)蜕皮 (2)A
    (3)C (4)蛹
    (5) ①. 蛹 ②. 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析】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1)图一中,B卵、CD若虫、A成虫;图二中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
    【小问1详解】
    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蝗虫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体生长。
    【小问2详解】
    图一中动物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在A成虫期会飞,活动范围大,取食植物枝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小问3详解】
    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若通过蚕丝的产量,则应延长c幼虫期。
    【小问4详解】
    “到死”二字用的不恰当,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问5详解】
    图一中的蝗虫经过B卵、CD若虫,不需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1. 果蝇个体小,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是遗传学实验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摩尔根研究果蝇成果斐然,获1933年诺贝尔奖。请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_______。
    (2)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正常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①隐性性状是 _______。
    ②第三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___。
    ③图中第三代长翅果蝇携带有隐性基因a的可能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第三代雌雄残翅果蝇相互交配后,子代是长翅果蝇的可能性是 _____。
    【答案】(1)变异 (2)3对常染色体+XY
    (3) ①. 残翅 ②. AA或Aa ③. 2/3 ④. 0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小问1详解】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变异。
    【小问2详解】
    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因此,正常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常染色体+XY。
    【小问3详解】
    果蝇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过程示意图:
    ①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隐性性状是残翅。
    ②第二代长翅果蝇相互交配的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代长翅基因组成是AA或Aa。
    ③图中第三代长翅果蝇携带有隐性基因a的可能性是2/3。第三代雌雄残翅(aa)果蝇相互交配遗传图为:

    子代是长翅果蝇的可能性是0。
    32.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报道,四川某地一80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自主创业,靠养狐走上致富之路。他从北方引进小耳白毛狐(狐的毛色和耳的大小均受遗传基因控制),经过多代选育,终于培育出适于南方养殖的优良品种——大耳白毛狐。
    (1)写出材料中有关狐的一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
    (2)在育种过程中,用两只白毛狐作为亲本繁殖后代,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灰毛狐。若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狐毛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亲代白毛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子代灰毛狐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_。在上述的两种毛色中,_______是隐性性状。
    (3)子代灰毛狐控制灰毛的基因,是通过亲代的 _______细胞传下来的。
    【答案】(1)小耳与大耳(或白毛与灰毛)
    (2) ①. Aa和Aa ②. aa ③. 灰毛
    (3)生殖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小问1详解】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可见,材料中有关狐的一对相对性状有:小耳与大耳(或白毛与灰毛)。
    【小问2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题干的遗传情况(亲代:白毛狐×白毛狐→子代出现:灰毛狐),可推知白毛狐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灰毛狐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灰毛狐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白毛狐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可见,亲代白毛狐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子代灰毛狐的基因组成为aa。在上述的两种毛色中,灰毛是隐性性状。
    【小问3详解】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可见,子代灰毛狐控制灰毛的基因,是通过亲代的生殖细胞传下来的。
    33. 下图为受精和受精卵植入子宫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③精子与④_____________融合的过程叫受精,形成②____________。
    (2)胚胎在____________里发育,此过程称为妊娠。
    (3)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能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____________(填“消失”“不消失”)。
    (4)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期间需要大量养分,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卵细胞 ②. 受精卵
    (2)子宫 (3)不消失
    (4)胎盘、脐带
    【解析】
    【分析】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述: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图中:①输卵管、②受精卵、③精子、④卵细胞。
    【小问1详解】
    ③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①输卵管内与④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场所是输卵管。
    【小问2详解】
    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这个过程叫妊娠。
    【小问3详解】
    摘除子宫的女人,能产生卵细胞,因为卵巢正常,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不会消失。摘除子宫的女人没有月经现象。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
    【小问4详解】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生活在子宫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废物。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脐带是输送物质的纽带。
    34. 咖啡因存在于咖啡、奶茶等饮料中,对于中枢神经具有兴奋作用。有研究者认为①施用咖啡因可以改善老鼠记忆保持的能力,②长期慢性(一个月以上)施用咖啡因能够减缓老鼠的记忆衰退。老鼠是一种天生擅长游泳但厌恶水的动物,落水后会本能寻找水中能站立避水的场所,在陌生的落水环境下,某医学研究小组就“不同浓度的咖啡因对于老鼠空间记忆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成年老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②给四组老鼠分别灌入不同浓度、同等剂量的咖啡因溶液,如表1。③30分钟后将老鼠分别投入四个大小和造型相同的水迷宫中,水迷宫中有站台可避水。④记录老鼠从落水至找到站台的时间(潜伏期)。每天训练4次,连续5天
    (1)请写出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小组设置的对照组是 _____,与其它组对照,变量是 _____________。
    (3)观察图中A组的数据发现,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鼠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4)若要得出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是否影响了老鼠的逃生行为,需要观察比较 _______的数据。
    (5)该实验可以用于论证文中划线处的哪一个观点?_____(填序号),本实验数据支持该观点吗?________。
    【答案】(1)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成年老鼠 40只A、B、C、D四组10只
    (2) ①. A ②. 咖啡因溶液的浓度
    (3)该组老鼠从落水到找到站台(潜伏时间)的时间变短
    (4)各组 (5) ①. ① ②. 不支持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咖啡因的浓度不同。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小问1详解】
    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根据对照实验原则,除单一变量外,即控制无关变量,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成年老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小问2详解】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唯一不同的条件是咖啡因溶液的浓度;A组不作处理是对照组。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中坐标曲线图发现: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该组老鼠从落水到找到站台(潜伏时间)的时间变短。说明老鼠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小问4详解】
    若要得出不同浓度的咖啡因是否影响了老鼠的逃生行为,需要观察比较各组得出的数据。
    【小问5详解】
    该实验可以用于论证文中划线处的观点①:施用咖啡因可以改善老鼠记忆保持的能力;但本实验的数据中未使用咖啡因的小鼠与施不同浓度咖啡因的小鼠找到站台的时间差距不大,因此本实验数据不支持①观点。组别
    灌入的咖啡因溶液的浓度
    A
    0mg/kg
    B
    5mg/kg
    C
    10mg/kg
    D
    15mg/kg

    相关试卷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