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 PPT课件
展开瞧,同学们观察得多认真哪!大自然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起来写观察日记吧!习作要求: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用表格记录和整理观察对象的变化。 用正确的格式写日记,将观察的结果描述清晰。恰当地表达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心情和产生的想法。
观察完之后还要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哟!
×月×日 星期× 天气介绍观察对象的来历和刚观察时的样子。×月×日 星期× 天气介绍与前一次观察相比的变化。(日记的数量不限)×月×日 星期× 天气介绍与前一次观察相比的变化以及最后的结果,自己的感受等。
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桌子上有个“洋葱头”,却不是真正的洋葱,爸爸的话设置了悬念,说明习作是围绕“洋葱头”展开的。
要写明日期、星期、天气。
两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第一次观察到的两个变化。
从颜色、形态两方面写出了第二次观察到的变化。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风信子开花的样子。
其他常见事物的变化过程,以下素材供参考
结尾对“洋葱头”的蜕变发出赞叹。
看着这些嫩绿的叶儿,仿佛风一吹就倒了,但它们那么顽强地生长着,好像在诉说生命的魅力。我感叹生命的奇妙,期待它们开出美丽的花朵。(选自获奖例文《矢车菊成长日记》)
我边思考边上网查阅资料,原来它们是为了将食物据为己有,以防被竞争者抢走,这样还可以将食物搬运回家储藏过冬。(选自获奖例文《小仓鼠观察日记》)
通过这几天连续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我感受到一种成长的惊喜,也由衷地赞叹绿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选自获奖例文《绿豆发芽记录》)
大蒜成长记□作者/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刘晨霖 指导老师/计丽京
“埋”“塞”“浇”一系列动词将“我”种蒜瓣的流程详细地描绘出来,条理清晰。
10月1日 星期日 多云 金秋十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所以我决定种一盆大蒜。我找来花盆、泥土和5个蒜瓣,先用小铲子往花盆里装泥土,再把5个蒜瓣均匀地埋进土里,让它们围成一圈,然后仔细把它们宽大的“屁股”塞进松软的泥土,只露出干干硬硬的小尖头。最后我轻轻地用喷壶把土浇透,并把花盆放在阳台。我心想:大蒜宝宝们,你们要快快发芽!
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大蒜的期盼。
“好奇地在秋风里张望”,赋予了大蒜人的动作,使画面更生动。
10月4日 星期三 阴 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大蒜。我发现1号宝宝已经长出芽了,它探出了嫩黄的小脑袋,好奇地在秋风里张望。2、3、4号宝宝吸足了水,那白白胖胖的身子把外衣都撑破了,像贪吃的胖娃娃,真有趣。只有5号宝宝毫无反应,仍安静地在土壤中沉睡。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大蒜长出蒜苗的样子跃然纸上。
10月10日 星期二 阴 我欣喜地发现它们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们白白的头上多了一根粗粗的、绿绿的头发——那是它们的苗。1号蒜苗已经5厘米长了,而最小的5号宝宝也长出了1厘米长的小嫩芽,硬挺的苗就像五把笔直的绿剑插在花盆中。我惊讶极了,才几天工夫它们竟然长那么高了。上网查询资料后,我这才知道,大蒜生长的速度是先慢后快的,我相信大蒜宝宝们会长得更快、更茂盛。
从颜色、长度、叶片三方面描写蒜苗的变化。
10月15日 星期日 多云 我一如既往地奔向阳台照看蒜苗。它们每天都在茁壮成长,颜色由嫩绿变成了深绿,而且越长越高,足足有15厘米了。它们的“头发”也变浓密了,我凑近数了下,每棵蒜苗有3片细长的叶片。 通过观察大蒜的成长过程,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看着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我好像听到它们在对我说: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
收束全文,点明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绿豆成长记□作者/绵阳市实验小学 全妍熙 指导老师/任静
开门见山,交代了观察的对象。
10月1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老师告诉我们,用一颗颗可爱的小绿豆就可以泡出豆芽。我想:难道绿豆有超能力?我决定今晚就去泡绿豆。
加入联想,形象地写出了绿豆在水里的样子。
首先,我找来一个空水盆;接着,我拿出一颗颗可爱的小绿豆,把它们都放在了空水盆里;然后加入一些干净的水。你看,它们像穿着绿衣裳的小精灵,正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呢!最后我在小绿豆身上盖上一层被子——纱布,我忍不住对它们说:“晚安,你们明天一定要长大哟!”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描写绿豆的生长状态。
10月15日 星期六 雨 只过了一个晚上,“小精灵”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一个个“小精灵”都变成了“翡翠”,绿里透白。不仅如此,“小精灵”的体积也比以前大了一倍,有的“小精灵”把绿衣裳都撑破了,露出了白白胖胖的小脑袋;有的“小精灵”完全脱掉了绿衣裳,长出了大约3毫米的小尾巴;还有的“小精灵”只是腰间裂开了一圈儿,十分慵懒地躺在水中睡大觉呢!我用手触摸“小精灵”,它们滑滑的、嫩嫩的,凑近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它们真是长大了不少啊!
用手摸,用鼻子闻,小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观察方法。
一连串的比喻将绿豆各种各样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10月16日 星期日 雨 昨天还在呼呼睡觉的“小精灵”,今天也已经把绿色的外衣撑破,长出了小芽。它们有的像小拐杖,有的像池塘里的小蝌蚪,还有的像好朋友手拉着手……每一颗小绿豆都在努力地生长,水盆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作者在观察中受到了启发。
10月21日 星期五 晴 几天不见,纤细的小豆芽已经长得壮壮的了。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哨兵雄赳赳地站在阳光下,威风极了;从近处看,像戴着皇冠的亭亭少女,美丽极了。我的豆芽终于成熟了!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事物的奥妙。不信,你也可以去试试哟!
向日葵□作者/上海闵行区诺达双语学校 蒋馨影指导老师/姚莉
运用心理、语言描写,表达了“我”迫不及待想看种子发芽的急切心情。
7月15日 星期六 多云 今天我和爷爷在家种向日葵。到了下午我发现早上刚种下的种子隐约伸出了一根细细的、嫩绿色的小芽。我连忙询问爷爷有没有看到,爷爷摸摸胡须笑呵呵地回答:“是你太着急想看种子发芽,所以出现幻觉了吧。”唉,我真希望向日葵种子能快点儿发芽!
将叶子比作小娃娃,语气亲昵自然。
7月22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向日葵种子终于破土发芽了!有的叶子上还带着种壳,叶子被包在里面,好像一个小娃娃躲在里面睡觉。嫩绿色的茎很细很长,支撑着种壳的它,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从茎、叶的颜色、形状两方面描写了向日葵的生长状态。
8月7日 星期一 小雨 向日葵芽渐渐长高了,种壳掉了,芽好似沉睡已久的小娃娃伸了个懒腰,醒来了!它的茎、叶由嫩绿色变成了深绿色,根部是嫩红色。由于它长得越来越高,茎微微倾斜,有风吹过时,它好像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风中摇摆,所以我们给它做了一个支架,好让它能挺直腰身。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叶子的宽大。
8月15日 星期二 多云 已经一个月了,向日葵的叶子长大了,好像一把大蒲扇。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向日葵的花苞也长出来了,上面还有细小的茸毛,摸起来有些扎手。真期待花开呀! 种植物可真有趣,你们也来一起种吧!期待你们的成果哟!
表达感想,发出邀请。
7月13日 星期四 多云 奶奶在我家的小院里种了一株扁豆秧。 我发现扁豆秧可真是善于攀爬。看!它攀上一根竖立的竹竿,茎牢牢地缠在上面,不断抽出新叶,远远看去,那竹竿活像一根绿莹莹的柱子。没过多久,扁豆秧又接连不断地向一条系好的绳子上爬去。今天我发现嫩茎变粗变紫了,也长满了叶子。微风吹来,那一片片绿叶就随风轻轻摇曳(yè)着。
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出了扁豆秧善于攀爬的特点。
7月21日 星期五 阴 上午,我发现扁豆茎竟然爬进了我的房间,缠在窗框上。嗬,两条绿色的“长龙”一左一右,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附在二楼的墙上了。原来扁豆秧早已不满足于院子这方小天地,开始向高楼“进军”了。我解下几枝紧缠在窗框上的茎,让它们垂在窗台下,肆意地想象着屋子一角呈现绿意的情景…… 可是它们毫不理会我的一番盛情,晚饭时就回到了原处。我又把它们拉得更远些,但在夜里,它们又都牢牢地缠在窗框上了。“真倔强!”我无可奈何地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扁豆茎攀爬的样子,增加了日记的趣味性。
8月24日 星期四 阴转小雨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扁豆秧上开满了紫红色的花。看,那被雨水洗刷得一尘不染的绿叶里,还躲着几个小小的、嫩嫩的扁豆荚呢! 看着长出来的小扁豆荚,我感到有些惊诧(chà)。没有人给这株扁豆浇水、松土,它却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人们。妈妈说:“这正是扁豆的可贵之处。” 我更爱扁豆了!
描写扁豆荚躲在绿叶里,是将扁豆荚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
写出扁豆给自己的启迪,升华了主题。
9月23日 星期五 晴 傍晚,我发现卧室的玻璃上有一只小蜘蛛。它一边爬一边吐丝线,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八卦图一样的网。我凑近去观察,不小心碰到了玻璃,它受到惊吓逃跑了。
细致描写了蜘蛛织网的动作和蜘蛛网的形状。
蜘蛛的网□作者/盘锦市双台子区九化小学 杨紫钦 指导老师/李秀珍
9月24日 星期六 晴 早晨,网上已经粘了好几只虫,而小蜘蛛并不在网上。它不会真的被我吓走了吧?我焦急地等了一上午,终于等到它来吃虫啦!它进食时,离得远的猎物就用蛛丝缠住拉过来,再一点点靠近大快朵颐;在近处的就用腿钩过来享用。被蜘蛛食用过的昆虫会留下一个完整的躯壳。 我查阅资料得知,蜘蛛是“毒液杀手”,进食前会给猎物注入一种特殊的液体,等猎物的肌体被溶解后再吸食。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地写出了小蜘蛛进食时的样子。
9月25日 星期日 阵雨转晴 昨夜下了雨,雨水会不会把小蜘蛛的网弄破呢?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拉开窗帘。雨水把蛛网浇了一个大窟窿,网上挂满了细细的雨珠。小蜘蛛在网上努力地吐丝补网,不厌其烦地来回忙碌着。多么有毅力的小家伙! 下午,蛛网比之前更大更密了。它呢?正挺着大肚子,悠闲地吃着虫子,好像在和我炫耀它的劳动成果呢!
昵称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将小蜘蛛描绘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9月30日 星期五 晴 天气变凉了,蛛网破了,却不见小蜘蛛来修补,也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妈妈说蜘蛛在秋天产完卵就会死去,我听了之后很难过。在观察蜘蛛的这段过程中,我领悟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小作者在观察中有所感悟,受到启发。
小蝌蚪成长记□作者/黄琳琳
从颜色、外形两方面细致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
3月2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买了10只小蝌蚪。回家后,我把它们放进了我家的金鱼缸里。小蝌蚪的身体是黑灰色的,头部和一粒小黄豆差不多大,尾巴像一条长长的黑丝线。每当我看着它们在水里畅游的样子,总会想到音乐符号中的八分音符。
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官描写出小蝌蚪的外形变化。
5月10日 星期日 阴 一个多月过去了,金鱼缸里的小蝌蚪们尾巴比之前短了一些。我把其中一只小蝌蚪从金鱼缸里捞出来放在手上,发现小蝌蚪尾巴的两边长出了后腿。在我手中的小蝌蚪靠着两只后腿笨拙地跳动着,它的皮肤表面有些滑腻,它跳动的地方都留下了一道淡淡的水渍。突然,我惊奇地发现小蝌蚪腹部的两侧有东西一动一动的。我立马伸出另一只手把它翻转过来,只见应该长出前腿的地方各有一个小黑点。我用指头轻轻地碰了碰这两个黑点,它竟然动了起来,好像是等着破茧而出的蝴蝶,正在奋力挣扎。
将两个黑点比作待破茧而出的蝴蝶,写出了前腿的状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青蛙眼睛的特点。
5月25日 星期一 晴 两个月过去了,小蝌蚪的尾巴慢慢褪去,它的四肢完全长了出来,前腿又细又短,后腿又粗又长,前腿有四个脚趾,后腿有五个脚趾。它全身已由黑灰色变成了浅浅的褐绿色,遍布着深色花纹,眼睛像小球似的,圆鼓鼓的,它喜欢沿着玻璃缸壁往上蹿,可爱极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完全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妈妈告诉我青蛙是益虫,我便和妈妈一起将青蛙放回了池塘。
秋 葵□作者/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小学 冯劲夫 指导老师/黄红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葵的叶子和茎的特点。
10月1日 星期五 晴 我家的秋葵长得真高,只比我矮一点儿。它的花骨朵儿是绿色的,底部有细丝状的花萼。秋葵的叶子刚开始有三片,叶子的边缘像锯齿一样。它的茎上有一些小刺,好像是保护秋葵的小士兵,如果被它们扎到,你肯定会疼得哇哇大叫。
10月3日 星期日 晴 秋葵开出了一朵朵小花,黄色的花瓣凑在一起,构成了红酒杯状的花朵。那些细长的花萼也长大了,把花梗与花瓣连接起来,像是绿色的裙子,别提有多漂亮了!一阵风儿吹来,秋葵花摇摇摆摆,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将秋葵花写活了。
10月5日 星期二 晴 秋葵花开得很艳,每朵秋葵花有五片花瓣,花瓣内面底部呈紫红色,花朵的中央长着一根小小的、圆柱状的黄色花柱,花柱上布满了黄色颗粒,那是花粉。花柱顶端也是紫红色的,就像丹顶鹤头上的那抹红一样,点缀着整朵花儿。 我发现,秋葵本来只有三片叶子,现在有五片了,叶子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有点儿像鸭掌。
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描写秋葵花。
从数量和形状两方面来描写秋葵叶。
10月8日 星期五 晴 秋葵的花开始凋谢了,它不像别的花,凋谢时会落下花瓣,秋葵会把花瓣合拢起来,像一枚蚕茧,等这枚“茧”枯萎了,露出来的就是绿色的果实——秋葵宝宝。秋葵宝宝身上布满了细细的茸毛,就像结了一层薄霜。 等秋葵宝宝成熟了,就可以吃啦!秋葵有很多种吃法:炖汤、清炒、清蒸、凉拌都可以,营养又美味!我一定要好好照顾秋葵宝宝们,让它们长得又大又胖,到那时,我就能大饱口福了!
由花开写到花落,体现了小作者连续长期的观察。
小作者在文末连用几个感叹句点明秋葵的食用价值,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部编语文5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四单元 二十年后的家乡 PPT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语文5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四单元 二十年后的家乡 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十年后的家乡,常用的命题方法,常用的结尾方式,结尾直抒胸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3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三单元 我来编童话 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3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三单元 我来编童话 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设暴躁贪婪,预设医生敬业,预设琳琅满目的商品,预设骄傲爱臭美,预设周末不上班,例啄木鸟开超市,常用的命题方法,常用的开头方式,开门见山式,先声夺人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课文内容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当鸡蛋遇上白醋,例文引路,矢车菊成长日记,大蒜发芽生长记录,蚕宝宝,惟楚有才,可爱的绿豆,牵牛花,名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