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五单元 生活万花筒 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4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五单元 生活万花筒 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用的命题方法,其他不同的开头方法,斗蟹□作者张辰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习作要求: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具体。
标题开门见山,直接交代要写的事件。
捉蚱蜢赶鹅记老妈减肥记
教室里的掌声谁动了我的日记照片里的温暖
快乐的暑假难忘的升旗仪式漂流真刺激
开门见山,交代事情的起因——妈妈以礼物诱导“我”和哥哥吃苦瓜。
一连串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将“我”和哥哥勉为其难地吃苦瓜的情景描写得生动有趣。
妈妈看着我们,问道:“苦瓜苦吗?”哥哥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苦了。”“你们再回味回味。”妈妈接着说道。 哥哥抿了抿嘴,不解地说:“我现在怎么觉得有点儿甜了呢?”听了哥哥的话,我也细细地回味起来,随后脱口而出:“真是甜的!这是不是就是苦尽甘来?” 妈妈和哥哥听了都笑了。这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苦瓜虽苦,回味却甜。这多么像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愿面对的困难,有时候勇敢地去面对,反而会有意外的收获。”
妈妈的话引发了“我”和哥哥的思考。
妈妈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升华了主题。
根据选材的不同,叙事的顺序可以灵活安排
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这件事给自己的印象深刻,影响深远。
帮爷爷戒烟□作者/松原市宁江区长宁小学 沈少卿 指导教师/周娜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家现在最“难念的经”就是帮助爷爷戒烟。爷爷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吸烟,每天烟不离手,可真是嗜烟如命啊!可是现在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医生也建议他戒烟。我们全家为了让爷爷戒烟绞尽脑汁,尝试过很多办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开门见山,交代清楚了人物和事件。 体现了爷爷戒烟的困难,引出下文“我”帮爷爷戒烟的情节。
这天,我趁爷爷出门遛弯儿的时候,偷偷把烟丝从烟管里倒掉,再把茶叶塞进去。我一边快速地操作着,一边紧张地东张西望,生怕被爷爷抓住现行。午饭后,爷爷刚放下碗筷,便拿起一根香烟点燃,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刚吸了一口,爷爷脸色大变,马上把烟熄灭,丢掉。爷爷铁青着脸看着我生气地说:“是不是你搞的恶作剧?”“怎么可能呢?”我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回答,“爷爷您肯定是买到假烟了。”
“一边……一边……”体现了我”当时怕被爷爷抓住的紧张心情。 通过动作描写,将爷爷这个老烟迷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爷爷闻言笑了起来:“爷爷那么多年的烟可不是白吸的,真烟和假烟我还是能区分开的,肯定是你这个小淘气包做的坏事!”我只好承认,并劝道:“爷爷,为了您的健康,也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您还是把烟戒了吧!”爸爸妈妈见此也忙加入“游说大队”劝说爷爷。爷爷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终于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我从现在开始戒烟!” 爷爷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烟瘾。我想:只要下定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啊!
结尾表达感悟,升华主题。
制作傣族手工土陶□作者/彭钰淼 指导老师/伍素洁
暑假,我和一群好友来到了西双版纳的曼掌村。在那里,我们亲手制作了傣族手工土陶。 一到曼掌村,我们就找了一家傣族手工陶馆迫不及待地开始体验做傣族手工土陶的乐趣。我左手转动着陶盘,右手拿起板子,在陶土上轻拍,可调皮的陶土却任性地东倒西歪,不听从我的指挥,始终无法成形。我万分沮丧,不由得起了放弃的念头。
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 “转动“拿起”“轻拍”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致地写出了“我”做土陶的过程,用词准确、精练。
我望了望四周,看到其他小朋友专注的眼神,我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揉捏着陶土。没想到这次的陶土竟然变乖巧了不少,渐渐地听从我的意愿。慢慢地,我成功将陶土塑成了花瓶形状。瓶身稍显宽大,像挺着大肚子的弥勒佛,十分有趣。 我边笑边努力学着陶艺师傅的动作,反复地抚摸、捏揉,不断进行打磨,最终得到了一个光滑而完整的花瓶。接着,我在瓶口捏出波纹花边,最后在瓶身刻上我的大名,一个完美无瑕的花瓶就做好了。我开心地欣赏着我的杰作,不禁为自己感到自豪。
“反复”二字,强调了打磨花瓶的不易。
这次曼掌村之行真是收获多多。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瓶,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
结尾抒发感悟,引人深思。
照片里的温暖□作者/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刘晨霖 指导老师/计丽京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温暖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某个寒假,我报名参加了义卖报纸活动。早上,天气特别寒冷,我从老师那儿领了20份报纸,就忐忑地去广场上独自开卖了。
倒叙开篇,吸引读者的兴趣
想起我的爷爷爱看报,我觉得找老爷爷肯定能很快卖出报纸。我主动迎上从对面走来的老爷爷,推销道: “老爷爷,这是《江南晚报》,您买一份吧!”可是老爷爷摇摇手对我说: “我家里已经订了这份报纸。”哎,真没想到,出师不利呀。可我并不灰心,无视耳边呼呼的冷风,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我”卖报时的积极乐观。
我看到不远处有一位阿姨牵着一位小哥哥,于是鼓起勇气追上他们。我礼貌地说道:“阿姨、小哥哥你们好,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义卖报纸活动。只要一块钱就可以买一份报纸,献出一份爱心。您要买一份吗?”阿姨转过头微笑地看了我一眼,对一旁的小哥哥说:“你看这个小男孩,小小年纪就这么有爱心,我们也买一份来支持爱心事业!”伴随着清脆的叮咚收款音,我的心里暖暖的。
成功卖出一份报纸后,我的卖报道路逐渐平坦起来,我的报纸开始热卖了。有几个叔叔阿姨没等我开口就主动买了我的报纸,偶遇的邻居和好几个陌生人听说是义卖,只付了钱但是没要报纸。就这样20份报纸一一找到了它们的新主人,我得到25元善款,加上自己的零花钱,一共捐出75元。成功卖报的喜悦驱散了冬日的阵阵严寒,只剩温暖流淌在我心中。 卖报时妈妈悄悄拍下的照片也保留至今,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激励自己要做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略写了之后的卖报过程,习作详略得当。 首尾呼应,点出了照片的意义。
星期天,姥姥买回很多螃蟹,我和表妹兴奋地拿出一只,放在盆里玩了起来。
开门见山,交代清楚了时间、人物和事件。
刚开始,螃蟹总想爬出来,我们用筷子戳(chuō)它的背,它就不动了。我们又对螃蟹发起挑衅(xìn),使劲摆弄它,碰碰它的眼睛,拨拨它的腿。它好像生气了,用钳子紧紧夹住筷子不放。我把筷子提起来,螃蟹一松开钳(qián)子,就摔了个“四脚朝天”,我和表妹乐得手舞足蹈。
“手舞足蹈”展现了孩子的顽皮和天真。
摔过几次之后,螃蟹变聪明了。无论我再怎样耍弄它,它都只趴在盆底吐泡泡。我灵机一动,又想出个新玩法:我和表妹一人选一只螃蟹来决斗。我挑了只最大的螃蟹,表妹选了只小的,我心想:冠军一定是我的螃蟹。我们把它俩同时放进一个大盆里,用筷子轻轻拨弄其中一只的蟹钳,它立马向另一只发起攻击,一时之间,双方作战激烈。先是大螃蟹占了上风,可小个儿的也不甘示弱,灵活地躲过了对手的攻击,还夹了对手好几下。我和表妹在一旁不住地拍手叫好。
详写了两只蟹相斗的过程,既生动,又有趣,这与小作者的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
后来,两只螃蟹好像知道了挑起战斗的“罪魁(kuí)祸首”是我们,于是举起大钳子示威,在筷子上留下了一道道白印儿。看到螃蟹愤怒的样子,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们说:“动物也是有情绪的,你们这样戏弄它们,它们能不生气吗?”我和表妹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把螃蟹放了回去。
“不可思议”说明了“我”的惊讶,同时为下文妈妈的教诲作铺垫。
反问句引发了人物的思考。
捉蚂蚱小记□作者/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 李翊晗
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伴随着微风,我和家人到武陵峡郊游。放眼望去,武陵峡的草地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茂密的草丛正是蚂蚱狂欢的乐园。
环境描写,表现了蚂蚱的自由和快乐。
我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来到草地上,准备捉蚂蚱。刚开始没有经验,只要发现一只蚂蚱,我就迫不及待地跳过去。但因为制造的动静太大,等我靠近时蚂蚱早蹦远了,消失在草丛深处。看着我又急又气的样子,妈妈笑着告诉我:“你要有耐心,静静等待蚂蚱爬上草尖,然后慢慢靠近,看准了,再迅速出手。”
听了妈妈的话,我就“隐藏”在草地里一动不动,等待蚂蚱的出现。不一会儿,一只小蚂蚱蹦了过来,等它在草尖上站稳,尾部对着我时,我才伸出双手一把把它扣在手掌心里。就这样,我抓到了第一只蚂蚱。我又看见了一只大蚂蚱,因为离得近,这次我换了一种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猛地把它的后腿捏住,让它丧失了逃跑的能力。就这样,我抓到了十几只蚂蚱,把它们“关”进了矿泉水瓶子里。看着蚂蚱们在瓶子里上蹦下跳、左冲右撞又无可奈何的样子,我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地写出了“我”捉蚂蚱的过程,准确精练,生动有趣。
一只小蚂蚱因为翅膀沾到了瓶底的水,飞不起来,可它还是拼命地在水里扑腾,想要飞离。看到这一幕,我心软了,扭开瓶盖,把蚂蚱都放了出去。看着它们欢蹦着消失在草丛中,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对小蚂蚱动作的特写表现了它的挣扎与无奈,从而引发了“我”的放生行为。
蚂蚱理想的家不是空水瓶,而是那一望无际、自由自在的草地。现在想想,那些曾经被我捉住的小蚂蚱,如今应该已经与家人团聚了吧。
结尾抒发感悟并发挥想象,引人遐想。
金蝉脱壳□作者/赵睿杰 指导老师/张新
夏日夜晚,月光皎洁,凉风习习。月光透过银杏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庭院里。这时,我发现在庭院边的银杏树叶上,趴着一只全身棕色、眼如黑宝石的蝉。
环境描写渲染了氛围,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
正当我好奇蝉为何不动时,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别打扰它,它在等待‘脱壳’的最佳时机呢!”“什么?脱壳?”我又惊奇,又有点儿担心它不能成功脱壳。 头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金蝉,我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喘,聚精会神地盯着它,想目睹它到底会上演一场怎样的脱壳好戏。
“小心翼翼” “聚精会神”表现了“我”的紧张、专注。
就在此时,蝉的整个身体来回蠕动着,一眨眼,它的壳竟裂开了一道口子,背就这样露了出来。接着,蝉的身体继续蠕动着,口子也越变越大,头竟在我眨眼的时候哧溜一下钻了出来。它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在观察是否有危险存在。 没一会儿,只见蝉的上半身慢慢地往后仰,那六条又细又长的腿从壳里伸了出来。可能由于前面消耗了太多的体力,蝉好半天没了动静,仿佛正在养精蓄锐。蝉的身体整个后仰,蓄势待发。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将蝉脱壳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具体。
我的内心也跟着紧张起来。快瞧!它的上半身像是在做仰卧起坐似的,腰部奋力向上卷,上半段一个劲儿向前扑去,前爪死死地钩住旧壳,尾巴顺势从壳中一抽,下半身就顺利冒了出来。
将蝉脱壳的动作比作人做仰卧起坐,一系列动词的运用使蝉具有了人的情态,亲切、自然。
在月光的照射下,刚脱壳的蝉全身泛着金光,闪闪发亮,如金子一般。最后,它翡翠似的翅膀,也慢慢地伸展垂立。看见蝉成功脱壳,我也慢慢松了口气,不禁感叹:金蝉脱壳,涅槃(pán)重生! 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场精彩的金蝉脱壳,让我深深地记在了脑海里。
抒发感情,表达感慨。
我学会了跳大绳□作者/宝鸡市宝鸡高新第四小学 李昕璐指导老师/孙建晓
“为什么你跳大绳时总可以连续跟上,而我却不行呢?”每每有同学羡慕地问我,我都会自豪地回答:“因为有人推了我一把呀!”那年我才七岁,学跳大绳的过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对话开篇,吸引读者眼球,自然引入话题——学跳大绳。
一天下午,阳光正好,刚搬到新家不久的我被小伙伴邀请一起出去玩。原本兴奋的我到了院子,却一下傻眼了。只见他们把一根长长的绳子抡起来,一个个勇敢地钻进去,又跳出来,循环跳。绳子唰唰地在空中划过,打在地上啪啪作响,我不由得打退堂鼓。可没等我开口,他们就拉我进了队伍。
小伙伴们的勇敢和“我”的退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转眼间,就轮到我站在队伍中间了,我的心儿怦怦跳,觉得空气都要凝固了。小伙伴们催促着: “璐璐,快呀,快跳呀!”我心惊胆战,总觉得那根绳子会落到我身上,打到我,那一定很疼。我心乱如麻,正犹豫要不要逃离队伍时,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我的后背传来,来不及思考,我的整个身体就向前冲去。咦,绳子没打着我!我激动地用双手挡住脸,像个吃了酸葡萄的猴子,不停地蹦跳着。对,是后面的灵灵看到我犹豫不决,便顺势推了我一把。
运用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我”从要跳时的心惊胆战、心乱如麻,到被人推了一把后的激动这一心理变化过程,语言亲切自然,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小伙伴们又让我连跳了几次,可我只能偶尔顺利进绳。不知不觉太阳公公下班了,我们各自回家了。回去后,我还回味着刚才的场面,特别是那一“推”,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跳大绳,挑战不可能!
从不敢跳到下定决心学,过渡自然。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主动约小伙伴们一起跳大绳。“进绳时我有点儿害怕,如果跟大家连接不上,你们就推我一把吧!”我的一番话,让他们看到了我想学会跳大绳的决心。开始了,我的心儿又一次怦怦直跳,嘴上却为自己喊着“加油”。在大家的帮助下,那一天,我不知道被推了多少次,被绊倒了多少次……
慢慢地,我不再害怕,终于可以顺利地紧跟大家的步伐。他们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而我呢,脸上则露出了努力后自信的笑容。 就这样,我学会了人生中的跳大绳。
通过描写小伙伴的反应,侧面表现了“我”的进步之快。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3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五单元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智勇双全的“金王子”,引出事物或场景,观察总结,常用的命题方法,常用的开头方式,直入主题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完美版教学ppt课件,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会练笔会表达,会分享会修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课文配套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劝爸爸戒烟,例文引路,暖暖的鞋垫,童年趣事,惟楚有才,名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