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题释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音
1.初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学生再读,读好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注意停顿。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巡视,分组齐读,相互评价,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教师提出问题: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疏通文意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1)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2)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2.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运用上面的方法了解故事大意吧!
交流汇报: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中有一个树桩。
(2)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在现代汉语中是“行走”,在古文字是“跑”。
”竞走“是争着跑;“皆走”是纷纷逃跑逃跑;“急走”是急急忙忙地跑。
一只兔子跑了过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释:放下;冀:希望
于是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想想说话:农夫天天不干活守在树桩旁,他的庄稼?他的田地?别人的看法?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不可能再得到兔子,而自己却被宋国人笑话。
他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四、感悟道理
看到庄稼枯萎,田地荒芜,他的家人会对他说什么?他的邻居会对他说什么?
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劳动者不得食。
相反: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只有辛勤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五、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生活中也有像守株待兔这样可笑的人,比如:
1.偶尔一次买彩票中奖了,之后就寄希望于中奖过日子。
2.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3.学生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布置作业
1.读一读“阅读链接”思考: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2.搜集寓言故事,和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以“读”为本,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读中我适时给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很多。
文言文不同于普通课文的学习,学生的理解水平受限,不必做过多解释,应该要来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即可,对字词的注释,只对程度好的学生提出要求,对程度中等的学生要求能简单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即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围绕问题,感悟道理,阅读链接,对比提升,主题概括,拓展延伸,课堂演练,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