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流程,说板书,说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块奶酪》。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呈现。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禁受住诱惑,最终决定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渣让给最小的蚂蚁吃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幼小的美好品质。教学这篇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比较浅显。教学时重点在于体会蚂蚁队长和蚂蚁们面对奶酪渣子时,是怎样克制住诱惑的。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美好品质。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你喜不喜欢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
3.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幼小的美好品质。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默读,同桌交流,小组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出相关语句加以思考。
五、说流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心理。
1.我引导学生找出是否喜欢蚂蚁队长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从而体会蚂蚁队长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盯着那点奶酪渣,蚂蚁队长为什么一开始心里七上八下?
指名说,师小结:丢掉浪费了,偷吃又害怕犯禁令,心里十分矛盾,慌乱不安,就是七上八下。
出示句子:蚂蚁队长想:丟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指导读出蚂蚁队长忐忑不安的心理)
2.情境采访。
(1)队长,你那么想吃奶酪渣,为什么最终决定让小蚂蚁吃?
(2)小蚂蚁,在这里,你是最小的,当你吃到奶酪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你想对蚂蚁队长说什么?
3.小蚂蚁们发自内心对队长产生敬佩之情,从此更加团结,干活更加卖力。引读一大家又干起活来,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4.你们喜欢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教师归纳并相机板书:以身作则 关爱弱小)
(四)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蚂蚁队长,蚂蚁们严格遵守纪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能突出知识的重点与联系,对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也有着很大作用,还可给学生美的享受。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一块奶酪
喜欢 不喜欢
公正 严厉
爱护幼小 考虑问题不周到
以身作则 动过私心
七、说反思: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随着文字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蚂蚁群的自律和毅力,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其次,我利用孩子们特别喜欢上体育课的心理,让大部分孩子都真实的体验了一把“蚂蚁队长”,让他们随着课文中的角色对话对全班发号施令,“稍息立正,向后转!”这一环节激发了全班的朗读热情,并在这一读演结合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多音字的识记与运用。
不足之处:在这堂课中我讲的还是有点多,比如说好“放”不好“收”。学生的感受多是零碎的,没有什么章法可言,因此在引导他们总结、归纳、提炼时耗费了不少时间,以至于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不那么流畅,有些精彩的环节收束得过于仓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想办法去把控课堂,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这样才会教得放心,学生也能学得精彩。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加注意。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已有了学习略读课文的经验,因而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试着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仅针对重点进行一些提问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时,我尽量注重“放”。
一是将学习自主权“下放”。整堂课围绕学生的交流、讨论、表达、表演展开,教师更多的是给予肯定、鼓励,继而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以学定教,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课堂。学生从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开始,从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也就是课文最开始的“阅读提示”),再回到文本中去,抓住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更好地理解、把握了人物角色及其精神品格。同时,也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是不局限于学习模式的“放”。课堂上,我还采用了“说说、读读、演演”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效果上看,学生表演得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采访”的引导下相互进行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并从中体会、感悟,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是不局限于文本内容的“放”。语文课堂也是教育阵地,只是单纯地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于是,授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换位思考,自然感受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体会自己在家时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从而理解蚂蚁队长爱护有效的优良品质。在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些优秀品质。这也是语文课堂“育人”功能的体现。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基本达到我的预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好“放”不好“收”。学生的感受多是零碎的,没有什么章法可言,因此在引导他们总结、归纳、提炼时耗费了不少时间,以至于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不那么流畅,有些精彩的环节收束得过于仓促。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想办法去把控课堂,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这样才会教得放心,学生也能学得精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作者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其他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体会心理,演读故事,练习巩固,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