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17.1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17.1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6页。
1.电场振荡的产生
(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做 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能产生 的电路。
(3)LC振荡电路的放电、充电过程
①电容器放电:线圈有 作用,放电电流不会立刻达到最大值,而是由零逐渐增大,极板上的电荷逐渐 放电完毕时,极板上的电荷量为零,放电电流达到 该过程电容器的 全部转化为线圈的 。
②电容器充电:电容器放电完毕时,线圈有 作用,电流并不会立刻减小为零,而会保持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并逐渐减小,电容器开始 ,极板上的电荷逐渐 ,电流减小到零时,充电结束,极板上的电荷量达到 该过程中线圈的 又全部转化为电容器的 。
2.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 需要的时间。
(2)频率:1s内完成的 的次数。
如果振荡电路没有能量损失,也不受其他外界影响,这时的周期和频率分别叫做振荡电路的 周期和 频率。
(3)周期和频率公式:T=2π,f=。
3.电磁场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a.实验基础: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里就会产生 。
b.麦克斯韦的见解:电路里能产生感应电流,是因为变化的 产生了电场,电场促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
c.实质:变化的 产生了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麦克斯韦假设,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也会在空间产生 。
4.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向周围传播,形成
(2)电磁波是横波: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互相 ,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 ,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3)电磁波的速度:麦克斯韦指出了光的电磁本性,他预言电磁波的速度等于
5.赫兹的电火花
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为了纪念他,把 的单位定为赫兹。
6.电磁波的发射
(1)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
①要有 的振荡频率,频率越 ,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②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因此采用 电路。
(2)实际应用中的开放电路,线圈的一端用导线与 相连,这条导线叫做地线;线圈的另一端与高高地架在空中的 相连。
(3)电磁波的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 而改变的技术。
调制包括
①调幅(AM):使高频电磁波的 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
②调频(FM):使高频电磁波的 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
7.电磁波的接收
(1)接收原理: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 ,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可用来接收电磁波,这个导体就是接收 。
(2)电谐振: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 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 。
①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 的过程。
②解调:把声音或图象信号从 中还原出来的过程。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8.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1)电磁波的传输: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缆、光缆进行有线传输,也可实现无线传输。电磁波的频率 ,相同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越大。光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得多,因此 可以传递大量信息。
(2)电磁波的应用实例
①电视:摄像管摄取景物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 用信号电流调制高频电流,通过 把带有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电视接收机收到高频信号以后,经 、 ,将得到的 信号送到显像管。伴音信号经解调后送到扬声器。
②雷达:利用 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发生 的特性工作。
③移动电话:每一部移动电话既是一个无线电台,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又相当于一台 ,接收信息。
④因特网。
9.电磁波谱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
(2)按照波长从长到短依次排列为无线电波、 、可见光、 、 、γ射线。不同的电磁波由于具有不同的 ,才具有不同的特性。
10.电磁波的特性及应用
(1)无线电波:波长大于1 mm(频率小于300 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主要用于 、广播及其他信号传输。
(2)红外线
①红外线是一种光波,波长比无线电波 ,比可见光 ,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②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
③红外线主要用于 和红外高速摄影。
(3)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在760 nm到400 nm之间。
(4)紫外线
①波长范围在 之间,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②具有 的能量,应用于灭菌消毒,具有较强的 效应,用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
(5)X射线和γ射线
①X射线频率比紫外线 ,穿透力较 ,用来检查工业部件有无裂纹或气孔,医学上用于
②γ射线频率比X射线还要高,具有 的能量,穿透力 ,医学上用来治疗癌症,工业上用于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缺陷。
参考答案:
1. 周期性 振荡电流 自感 减少 最大值 电场能 磁场能 自感 反向充电 增多 最大值 磁场能 电场能
【详解】略
2. 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 固有 固有
【详解】略
3. 感应电流 磁场 磁场 磁场
【详解】(1)[1][2][3]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a.实验基础: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里就会产生感应电流。b.麦克斯韦的见解:电路里能产生感应电流,是因为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电场促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c.实质: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
(2)[4]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麦克斯韦假设,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也会在空间产生磁场。
4. 电磁波 垂直 垂直 光速
【详解】(1)[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2)[2][3]电磁波是横波: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3)[4]电磁波的速度:麦克斯韦指出了光的电磁本性,他预言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
5. 赫兹 频率
【详解】[1][2]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
6. 足够高 高 开放 大地 天线 信号 振幅 频率
【详解】(1)①[1][2]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足够高,才能发射电磁波,且频率越高,发射本领越强。
②[3]采用开放电路,才能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2)[4][5]开放电路的线圈一端应与大地连接,称为底线,另一端与天线连接。
(3)[6]电磁波的调制,是指电磁波的信号随信号强弱而改变的技术。
①[7]调幅是指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
②[8]调频是指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调制方法。
7. 导体 天线 相同 共振 电谐振 高频电流
【详解】(1)[1][2]电磁波的接收原理是: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导线,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可用来接收电磁波,这个导体就是接收天线。
(2)[3][4]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电谐振。
①[5]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②[6]把声音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8. 越高 光缆 电信号 天线 调谐 解调 图像 无线电波 反射 收音机
【详解】略
9. 红外线 紫外线 X射线 波长(频率)
【详解】(2)[1][2][3][4]按照波长从长到短依次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不同的电磁波由于具有不同的波长(频率),才具有不同的特性。
10. 通信 短 长 强 红外遥感 5nm到370nm 较高 荧光 高 强 人体透视 很高 更强
【详解】(1)[1]无线电波主要用于通信、广播及其他信号传输。
(2)①[2][3]红外线是一种光波,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②[4]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
③[5]红外线主要用于红外遥感和红外高速摄影。
(4)①[6]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5nm到370nm之间,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②[7][8]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应用于灭菌消毒,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用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
(5)①[9][10][11]X射线频率比紫外线高,穿透力较强,用来检查工业部件有无裂纹或气孔,医学上用于人体透视。
②[12][13]γ射线频率比X射线还要高,具有很高的能量,穿透力更强,医学上用来治疗癌症,工业上用于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缺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3.1原子核—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1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