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23.1原子核—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3.1原子核—知识点填空-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共9页。
1.天然放射现象和三种射线
(1)对天然放射现象的认识
①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某些物质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
②物质发射 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 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 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
③原子序数 或 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 83的元素,有的也能放出射线。
(2)对三种射线的认识
①α射线:是高速粒子流,实际上就是 ,速度可达到光速的,其 作用强,穿透能力较差,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
②β射线:是高速 ,它的速度很大,可达光速的99%,它的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 。
③γ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 ,波长很短,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小,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 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2.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
1919年, 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氮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的粒子,测出了它的电荷和质量,确定它是氢原子核,叫做 ,用 或 表示,其质量为mp≈ 。
(2)中子的发现
①卢瑟福的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有一种 的粒子,名字叫中子。
②查德威克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用 表示,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质子的质量。
(3)原子核的组成
①核子数:质子和中子质量差别非常微小,二者统称为核子,所以 数和 数之和叫核子数。
②电荷数(Z):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总是质子电荷的 倍,通常用这个整数表示原子核的电荷量,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
③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核内 和 的质量的总和,而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 。
3.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 ,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
(2)衰变类型
①α衰变:
原子核放出α粒子的衰变。进行α衰变时,质量数 ,电荷数 ,的α衰变方程: →+ 。
②β衰变:
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进行β 衰变时,质量数 ,电荷数 ,的β衰变方程:→+。
(3)衰变规律: 守恒, 守恒。
4.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2)特点
①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甚至差别非常大。
②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 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 。
(3)适用条件:半衰期描述的是 ,不适用于少数原子核的衰变。
(4)半衰期公式:N余= ,m余=,其中τ为半衰期。
5.核反应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核反应
①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 的过程。
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核反应方程。
③遵循规律: 守恒,电荷数守恒。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 的同位素。
②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③1934年, 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
④发现磷同位素的方程。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①资源丰富,应用广泛。
②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废料容易处理。
③现在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 同位素,而不用天然放射性物质。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①在工业上可以用 射线来探测工件内部裂痕,称为 射线探伤。
②农业上用 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 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利用作为 来研究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5)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 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 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
6.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核力:原子核里的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核力, 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2)核力特点
①核力是核子间的 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 。
②核力是 ,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核力在大于0.8×10-15 m时表现为 ,超过1.5×10-15 m时,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而在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 。
③每个核子只跟 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 。
④核力与核子是否带电无关,质子与质子间、质子与中子间、中子与中子间都可以有核力作用。
7.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
(1)较轻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 。
(2)较重原子核:中子数 质子数,越重的原子核两者 。
8.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1)结合能
原子核是 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 ,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
(2)比结合能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 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 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 ,原子核越 , 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
(3)质能方程
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E= 。
(4)质量亏损
原子核的质量 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
9.核裂变
(1)核裂变
重核被 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质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并放出 的过程。
(2)铀核裂变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
(3)链式反应
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重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重核裂变,且能不断继续下去,这种反应叫核裂变的 。
(4)链式反应的条件
①铀块的体积 或等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 或等于临界质量。
②有足够数量的 中子。
10.核电站
(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 ,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燃料:
②慢化剂: 、 和普通水(也叫轻水)。
③控制棒:为了控制反应速度,还需要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它吸收 的能力很强,当反应过于激烈时,将镉棒插入 一些,让它多吸收一些 ,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这种镉棒叫做 。
(2)工作原理
核燃料 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物体在反应堆内外 ,把反应堆内的 传输出去,用于 。
(3)核污染的处理
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 ,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核废料具有很强的 ,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 。
11.核聚变
(1)聚变
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核聚变,聚变反应又称为热核反应。
(2)聚变方程
(3)聚变发生的条件
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轻核间的距离达到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 m以内,这要克服原子核间巨大的库仑斥力作用,要求使轻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有一种方法就是给它们 ,使物质达到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4)太阳能: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太阳的中心温度达1.5×107K。在这样的高温下,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太阳能就是太阳内部聚变时释放的核能。
参考答案:
1. 贝可勒尔 射线 放射性 射线 大于 等于 小于 氦原子核 电离 电子流 铝板 电磁波 铅板
【详解】略
2. 卢瑟福 质子 p 1.67×10-27 kg 不带电 n 质子 中子 整数 质子 中子 质量数
【详解】略
3. β粒子 守恒 减少4 减少2 不变 增加1 电荷数 质量数
【详解】略
4. 半数 不同 核内部自身的因素 无关 统计规律
【详解】略
5. 新原子核 质量数 放射性 约里奥—居里夫妇 人工放射性 γ γ γ 遗传基因 示踪原子 过量 放射性物质
【详解】(1)①[1]核反应是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③[2]遵循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2)①[3]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③[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
(3)[5]③现在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而不用天然放射性物质。
(4)①[6][7]在工业上可以用γ射线来探测工件内部裂痕,称为γ射线探伤。
②[8][9][10]农业上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利用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5)[11][12]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
6. 核子 核力 强相互作用 大得多 短程力 吸引力 斥力 邻近 饱和性
【详解】略
7. 大致相等 大于 相差越多
【详解】略
8. 核子 能量 核子数 平均 牢固 稳定 中等大小 mc2 小于
【详解】(1)[1][2]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就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
(2)[3][4][5][6][7]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为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
(3)[8]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
(4)[9]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质量亏损。
9. 中子 核能 链式反应 大于 大于 慢
【详解】(1)[1][2]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质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并放出核能的过程。
(3)[3]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重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重核裂变,且能不断继续下去,这种反应叫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4)①[4][5]铀块的体积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
②[6]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
10. 反应堆 铀棒 石墨 重水 中子 深 中子 控制棒 裂变 循环流动 热量 发电 水泥层 放射性 深埋地下
【详解】(1)[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反应堆,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2]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
②[3][4]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
③[5][6][7][8]控制棒:为了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还需要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它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当反应过于激烈时,将镉棒插入深一些,让它多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这种镉棒叫作控制棒。
(2)[9][10][11][12]核燃料裂变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物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
(3)[13][14][15]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水泥层,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核废料具有有很强的放射性,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埋入深地层来处理。
11. 10-15 加热
【详解】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高考复习物理知识点精编,共19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六章近代物理第2讲原子核考点1,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原子核课时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核力和结合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