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共10页。
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示回答第1﹣1小题.
1.(2分)与C图结构最相似的是( )
A.酵母菌B.变形虫C.大肠杆菌D.乙肝病毒
2.(2分)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
A.蛋白质B.无机盐C.脂肪D.多糖
3.(2分)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为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合成提供场所
B.“分子垃圾袋”具有流动性
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
D.“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4.(2分)“合成生物学”是综合集成不同的技术原理,最终以达到生物学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如图为利用细菌视紫红质(一种能捕捉光能的膜蛋白)、ATP合酶和脂质体构建的一种人工合成脂质体。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检测有无H+跨膜运输及ATP的产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视紫红质是一种H+通道蛋白
B.ATP合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视紫红质对H+的运输
C.用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酶代替视紫红质,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该实验
D.该脂质体合成ATP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光能→H+电化学势能→ATP中的化学能
5.(2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细胞能合成RNA聚合酶,说明该细胞已高度分化
B.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基因有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可被溶酶体降解而清除
D.自然界中多数生态系统都不需要通过植物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6.(2分)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通过正反交实验提出“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C.为验证“F1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
D.“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7.(2分)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b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
A.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B.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
C.M、N和P分别为16、9和4
D.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8.(2分)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D.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9.(2分)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
A.①④⑤B.①③④C.⑦⑧D.⑤⑧
10.(2分)甲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嘌呤≠嘧啶,乙生物的全部核酸中胞嘧啶=鸟嘌呤,则符合上述条件的甲、乙两种生物可能分别为( )
A.烟草花叶病毒、蓝藻
B.烟草花叶病毒、T2噬菌体
C.果蝇、大肠杆菌
D.T2噬菌体、烟草
11.(2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含有一个基因
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基因总是成对位于染色体上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2.(2分)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正确的是( )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先用8%的盐酸溶液处理,再用健那绿染色
B.用于观察纸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林德曼的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二.多选题(共4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多选)13.(4分)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②、③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B.②中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之间表现为自由组合
C.如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
D.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及第二极体
(多选)14.(4分)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模型推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
B.图2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而PPO的初始量、pH等属于无关变量
C.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时,应在4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D.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与高温抑制酶活性的机理相同,都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有关
15.(4分)图甲为研究T4噬菌体基因表达的部分实验过程.将分离得到的RNA与热变性后的单链DNA杂交,检测各组放射性强度经计算后绘制出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用含糖、氨基酸、血清等物质的培养基培养T4噬菌体
B.②过程中利用 3H﹣尿嘧啶合成放射性物质的过程称为翻译
C.③中分离得到的RNA与DNA杂交过程中有A﹣T碱基配对
D.图乙中,表示放射性RNA与大肠杆菌DNA杂交结果的是曲线a
(多选)16.(4分)水稻的雄性不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MsA、MsN和Msch中控制,其中MsA和Msch中控制可育,MsN控制不育。现有雄性不育植株甲和基因型为MsAMsA的植株乙杂交,F1植株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F1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MsA>MsN>Msch
B.甲的基因型为MsNMsN,F1植株均为杂合子
C.F1自交后代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D.若让F1不同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则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12分)
17.(12分)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 ,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2)图甲中,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置于8klx光照下9h,然后移到黑暗处,15h后每100cm2叶片会使外界的CO2减少 mg。
(3)由图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O2浓度最大的是 点,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8.(12分)下列是与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相关的现象,图1和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现象,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
(1)图2细胞的名称是 ,从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分析,该细胞处于 时期.
(2)图1中细胞所含的DNA、染色体数量相当于图3所示的 段(用字母表示),图3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3)若图1细胞每个DNA分子均由3H标记的核苷酸组成,现将图1细胞移植到正常体内,通过1次有丝分裂,则一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条数是 条.
(4)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数量关系的是 .
19.(12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突变为t,T对t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M(TT)×甲(Att)→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T)×乙(Att)→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 ,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基因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 。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 。F2抗螟矮株中t基因的频率为 。
20.(12分)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对某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切割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再通过凝胶电泳技术和分子探针检测技术可得到不同的带谱。现有一家庭,已知Ⅱ﹣1患某遗传病,将该家庭成员相应的基因通过上述技术处理,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病 (填“属于”或“不属于”)伴性遗传病。
(2)图示的6个人中,是纯合个体的有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男孩的概率是 。
(3)已知Ⅱ﹣3也是色盲基因携带者,Ⅱ﹣3成年后与色觉正常但患该病的男子婚配若他们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推测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21.(12分)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含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另一条链是 .(填14N或15N)
(2)预计亲代大肠杆菌连续繁殖三代,含15N的DNA占子代DNA的比例为 ,含14N的DNA占 ,含放射性的DNA占子代DNA的比例为 .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 D
2. C
3. D
4. D
5. C
6. A
7. A
8. B
9. D
10. B
11. D
12. D
二.多选题(共4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3. BC
14. ABD
15. C
16. BC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12分)
17. (1)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18
(3)h 减少
18. (1)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2)BC 着丝点断裂
(3)4
(4)d
19. (1)甲 雌雄同株
(2)是 AAtt 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
(3)不位于 抗螺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t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 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20. (1)不属于
(2)Ⅱ1、Ⅱ2、Ⅱ4
(3)8
21. (1)14N 15N
(2) 100%
(3)轻,重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5/26 22:07:49;用户:杨乐;邮箱:13348702015;学号:412281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23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