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班牙是欧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法国和西班牙都是欧盟重要的果蔬生产国,有着欧洲“菜篮子”之称。2023年1月,西班牙受持续干旱影响,农产品出现大量减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相对法国,西班牙果蔬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 地势更低平B. 雨水更丰富
C. 光热更充足D. 交通更便利
2. 西班牙比法国的果蔬价格更低,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 交通成本低B. 产品的品质高
C. 关税成本低D. 劳动力成本低
3. 造成西班牙此次持续干旱的原因主要是( )
A. 副热带高压势力强B. 盛行西风势力减弱
C. 东北信风势力更弱D. 东南信风势力更强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西班牙位于欧洲南部,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C正确。西班牙山多平地少,A错误;法国受西风带影响,降水更丰富,B错误;法国与西班牙交通条件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西班牙比法国的果蔬价格更低,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比法国落后,其劳动力成本低,降低了蔬菜种植成本,D正确。交通成本、产品的品质、关税成本不是西班牙的突出优势,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西班牙降水主要由西风从海洋带来,造成西班牙此次持续干旱原因主要是盛行西风势力减弱,B正确。1月份如果副热带高压势力强,会使得盛行西风增强,A错误,西班牙不受东南信风、东北信风影响,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在江苏中部的兴化地区(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有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当地人们在号称“锅底洼”的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高成垛,垛上耕作,形成一块块状如小岛的精致农田。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 根据其耕作方式判断,垛田种植的作物最不可能是()
A. 水稻B. 棉花
C. 冬小麦D. 玉米
5. 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主要作用有()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
A. ②③B. ①④C. ①②D. ③④
6.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流域上游兴修水库,新修垛田的高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泥沙淤积加剧B. 地壳不断下沉
C. 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D. 人口密度增加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垛田适宜旱地种植,而水稻必须在水田中耕种,故选A。
【5题详解】
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可以加深河道,利于排水通航,但不能拓宽河道和沟渠,①正确、③错误;垛田地势起伏小,水土流失不严重,②错误;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大部分来自土壤表层,加之淤泥中的生物残体分解又会释放出有机质,因而可以改善垛田土壤肥力,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④,正确答案为B。
【6题详解】
上游兴修水库可拦截泥沙,使得水库下游河段河水的含沙量减小,该地区河道的泥沙淤积减轻,A错误。水库有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功能,兴修水库会使下游河段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减少,垛田不需要太高即可减轻渍涝灾害的威胁,C正确。该处位于板块内部,地壳在近期出现不断下沉的可能性小,人口密度增加对新修垛田的高度变化无太大影响,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7. 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 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
B. 研发、品牌维护、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
C. 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物流配送、研发
D. 研发、物流配送、原材料采购、品牌维护
8. 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扩大市场规模B. 完善对外交通网络
C.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D. 加工制造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
9.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力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
B. 抑制重工业发展
C.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以加强新兴产业带动作用
D. 发展采矿业,加大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答案】7. A 8. C 9.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③和设计环节相邻,应为研发环节,①在加工制造和设计之间,应为原料采购环节,加工制造的产品要通过物流配送进行销售,销售中要进行品牌维护,保障产品销路,所以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原材料采购、物流配送、研发、品牌维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升级及产品研发,促进加工制造业高效持续发展,是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手段,C正确;扩大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无关,A错误;完善对外交通网络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但不是根本措施,B错误;加工制造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模式更加重视研发和品牌建设,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行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说明其产业模式逐渐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为主,以加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附加值,C正确;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加强产业研发,从已给信息中得不出其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抑制重工业发展,AB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不是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D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0世纪70年代末,义乌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制造中心、集散中心,周边地区有四万多家小商品制造企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义新欧”国际班列、“义甬舟”出海通道、“义乌购”电商平台等陆续开通,出口商品可在义乌就地“海关转关”,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大减少了货物“通关”环节,为义乌发展再添新动力。下图示意“义新欧”班列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0. 义乌成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
A. 国际化程度高,国外市场广阔B. 经商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C. 政府政策支持,率先改革开放D. 小商品来源广,海陆交通便利
11. “义新欧”货运班列开通对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有利影响是( )
A. 减少跨境国家,缩短运输距离B. 降低运输时间和费用,增强商品竞争力
C. 减轻运输风险,保障商品安全D. 带动相关产业,提高商品知名度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由于义乌周边地区有四万多家小商品制造企业并且有“义新欧”班列,所以义乌小商品来源广,海陆交通便利,D正确。义乌国际化程度高与成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关系较小,A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义乌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商历史并不悠久,并且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并不意味着率先改革开放,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与过去的海运相比,“义新欧”货运班列开通可能跨境国家更多,A错误。由于修建了货运班列,能够降低商品运输的费用,从而能够提高商品的竞争力,B正确。“义新欧”货运班列对运输风险影响较小,C错误。货运班列的修建对提高商品知名度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点睛】交通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沿江、沿海港口和铁路、公路沿线、枢纽地区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的冶金工业,就是利用五大湖廉价的水运,将附近的煤、铁矿石运来进行生产的。交通运输在不同社会阶段对工业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工业走向分散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工厂对原料、燃料地的依赖性减弱,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布局加工业。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工业生产原料、燃料的来源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使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
某品牌茶饮C创立于2013年,以一位梳着古妆,拿着团扇的古装佳人为品牌标志,推出了“蔓越阑珊”、“筝筝纸鸳”、“幽兰拿铁”等饮品,俘获了大量年轻人。各门店人流攒动,甚至涌现了茶饮代购潮。与其它品牌茶饮店全国加盟迅速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同,该品牌目前仅在湖南的长沙、常德,湖北的武汉等地设有直营店。下图示意C茶饮店在长沙市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其它品牌茶饮相比,该茶饮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A. 产品的低廉价格B. 产品的属性定位
C. 产品的质量优势D. 产品的独特风味
13. 目前该茶饮以直营模式为主,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有限的市场份额B. 区域性的口味偏好
C. 严格的质量把控D. 最大化的盈利选择
14. 根据C茶饮门店在长沙市的布局现状,推测如此布局的原因不包括( )
A. 产品的多元时空需求B. 原料的供应总量差额
C. 品牌的传播影响推广D. 消费的视觉刺激强化
【答案】12. B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文字材料中的品牌标志和饮品名称表明了该茶饮的文化属性定位和中国风的情怀,因此迅速获得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和消费,故B正确;与其他品牌茶饮相比,风味各异,质量上各有千秋,价格上可能相对低廉,但材料尚未体现,且“该产品高性价比”的表达会更为准确,故A、C、D错误。
【13题详解】
“代购潮”的涌现说明需求较大,潜在市场广阔,A错误;区域相近口味相似,集中供货能节约成本等均有一定影响,但相对较弱,B错误;传统的品牌茶饮模式是加盟扩展,通过拓宽国内市场和加盟费收取的方式获得更高效益,但该茶饮品牌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组织力、供应链、门店管理等均需打磨,就近直营能严格把控产品品质和服务,更好地立稳根基、塑造品牌,但减少了短期的盈利,故C正确,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
【14题详解】
茶饮门店在长沙市选择的是高密度布局,市中心密度更大。当今,就像便利店一样,消费者对奶茶无时无刻产生需求,因此高密度覆盖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定时空需求,A说法正确;而原料供应差额是门店消费量反馈后的结果,并不是原因,故B为正确选项;门店作为品牌符号,高密度覆盖能够刺激消费同时增加品牌黏性,C、D说法正确;故正确选项为B。
【点睛】服务业布局的因素有交通、消费市场、科技、信息水平等。
汾河位于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重要支流。考察发现,汾河入黄口以砂砾石沉积为主,地下水赋存条件良好。主汛期时,汾河流域多暴雨,入黄口河段极易出现“水位雍高”现象(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下图示意汾河入黄口段地形地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汾河入黄口湿地以砂砾石沉积为主,说明古汾河( )
A. 植被覆盖度高B. 流域基岩裸露而破碎C. 黄河顶托显著D. 流域内气候干旱
16. 推测主汛期时,汾河入黄口河段极易产生“水位雍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汾河河床高于黄河B. 入黄口黄河上游汇水多
C. 汾河水下渗能力强D. 入黄口黄河河道狭窄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由已学可知,汾河入黄口湿地沉积物为砂砾石,颗粒大,说明流水搬运能力强,由此可推测古汾河流域基岩裸露而破碎,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能将砂砾石搬运到入黄口堆积,B正确,D错误;植被覆盖度高,地表不易被侵蚀,搬运能力减弱,不易出现砂砾石沉积,A错误;黄河顶托显著,导致搬运能力减弱,可能沉积的是小颗粒物质,C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汾河入黄口处黄河河道狭窄,泄洪能力差,河水顶托作用显著,从而导致汾河入黄口河段水位差变小,水流不畅,产生“水位雍高”,D正确; 由已学可知,汾河河床高,河水下泄通畅,不易形成“水位雍高”,A错误;主汛期流域内多暴雨,黄河上游汇水量大,黄河水位高,但若入黄口黄河河道宽阔,泄洪通畅,也不易产生“水位雍高”,B错误;由材料“汾河入黄口以砂砾石沉积为主,地下水赋存条件良好”可知,汾河入黄口湿地下渗能力强,不易形成“水位雍高”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作用以下蚀作用为主;流经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三个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类加工业是科特迪瓦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广泛采取烟熏方式,即在室外搭简易灶台进行露天炭火熏烤。通常花两天半左右可加工一炉产品,由妇女在当地市场进行摆摊销售。2016年国际组织与当地居民一起开发设计“第阿诺亚”熏炉(右图),使熏鱼产品从当地市场扩展到欧盟市场。如今该熏炉已在当地推广使用(左图)。
(1)说明鱼类捕捞后需要及时采用烟熏方式加工的原因。
(2)分析科特迪瓦推广“第阿诺亚”熏炉的必要性。
(3)描述“第阿诺亚”加工装置试点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科特迪瓦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湿热,鱼类易腐烂变质;该地冷藏保鲜技术落后,熏鱼产品保质期长;长期以来当地形成了嗜好熏鱼的饮食习惯;地处热带雨林分布区,烟熏燃料充足。
(2)科特迪瓦沿海多降雨天气,该熏炉能减少降雨对熏鱼的影响;熏鱼市场需求量大,熏炉能提高熏鱼效率,加快产品供应;传统熏鱼出烟量大,有害健康,使用熏炉能减轻大气污染;使用熏炉能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出口创汇。
(3)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沿河、沿湖及南部沿海地区;面积较小。渔业资源丰富,熏鱼原料充足,水运便利;与传统烟熏相比,第阿诺亚熏炉建设成本较高,短时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鱼类加工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科特迪瓦广泛使用烟熏方式加工鱼类的原因主要从当地的保存条件,饮食偏好和烟熏燃料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当地的保存条件来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科特迪瓦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湿热,所以鱼类容易腐烂变质,并且该地区经济条件较差,所以冷藏保鲜技术落后,而熏鱼的保质期相对较长。从饮食习惯的角度来说,长期以来当地形成了嗜好熏鱼的饮食习惯,因此当地对熏鱼产品的需求较大。从烟熏饮料的角度来说,由于科特迪瓦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所以地处热带雨林分布区,烟熏燃料充足。
【小问2详解】
科特迪瓦推广“第阿诺亚”装置的必要性主要从气候,市场以及大气污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气候的角度来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科特迪瓦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多降雨天气,该熏炉能减少降雨对熏鱼的影响。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长期以来当地形成了嗜好熏鱼的饮食习惯,因此当地对熏鱼产品的需求较大。从大气污染的角度来说,由于传统熏鱼为在室外搭简易灶台进行露天炭火熏烤,出烟量大,有害健康,而使用熏炉能减轻大气污染。熏炉能提高熏鱼效率,加快产品供应,并且使用熏炉能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出口创汇。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第阿诺亚装置分布面积较小,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湖及南部沿海地区。由于沿河、沿湖及南部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所以熏鱼原料充足。并且沿河、沿湖及南部沿海地区水运条件便利,由于传统熏鱼为在室外搭简易灶台进行露天炭火熏烤,所以与传统烟熏相比,第阿诺亚熏炉建设成本较高,短时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因此第阿诺亚装置分布面积较小。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图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置图。
材料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水能蕴藏量达36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102.15万千瓦。
材料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合作,大量承接耗电量大的硅冶炼产业。这一举措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图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硅冶炼示意图。
材料四: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目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正依托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绿色经济。
(1)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
(2)据图说明该地区承接硅冶炼产业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结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优势资源,分析当地政府对该州产业发展的方向。
【答案】(1)有利条件: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主(或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不利条件: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地处板块交界处,多泥石流、滑坡,地质条件复杂。
(2)排放废气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消耗木炭(木材)、开采石英岩,造成植被破坏(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3)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依托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等,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涉及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硅冶炼产业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该州产业发展的方向。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评价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可从水能资源条件和水利设施建设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可以开发水能资源。地质条件稳定;“口袋状”洼地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相对较小;人口密度低,修建水利设施时移民的搬迁量较小;交通便利,有利于水利设施的建设。本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图及材料“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可知,德宏州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不利:但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影响水能开发利用,地处板块交界处,多泥石流、滑坡,地质条件复杂。
【小问2详解】
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硅冶炼示意图可知,德宏州承接硅冶炼产业,排放的废气、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利用木炭(木材)作为还原剂,开采石英岩会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和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小问3详解】
德宏州所处纬度低,光热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较大,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等;德宏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德宏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依托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等,发展旅游产业等。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示意图。
(1)生态脆弱区具有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分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虫牧鸡16万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2)说明当地牧民饲养草原牧鸡好处。
【答案】(1)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交界处,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区域降水空间差异大,降水变率大;位于我国东北,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易受风力侵蚀。
(2)无农药残毒,减少了草牧场污染;养鸡给草原增加有机肥料,提高了土地肥力;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了绿色鸡肉食品,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牧民收入,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灭蝗虫工作的积极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东北林草交错区为情境,涉及了生态脆弱性的成因,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措施,以及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材料“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可知,东北林草交错区位于大兴安岭山区,图中西部海拔达3000米左右,东部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水蚀;位于我国东北,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易受风力侵蚀。大兴安岭林区近些年由于森林火灾,过度砍伐,林木变得稀疏,水蚀和风蚀现象加剧。由材料“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可知,东北林草交错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交界处,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区域降水空间差异大,降水变率大;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林木生长慢。恢复植被覆盖率较难。
【小问2详解】
读材料“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可知,草原为草原牧鸡提供了饲料,由材料“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牧鸡16万只”,草原牧鸡灭蝗,可以使牧草无农药残毒,减少了草牧场污染;养鸡给草原增加有机肥料,提高了土地肥力;由材料“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可知,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了绿色鸡肉食品,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牧民收入,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灭蝗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