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培优课8.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培优课8.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学生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空间动态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常以客观题出现.常见题型有空间位置关系判定、轨迹问题、最值问题、范围问题等.
题型一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
例1 (1)(2023·昆明模拟)已知P,Q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CC1上的动点(不与顶点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PQ
B.平面BPQ∥平面ADD1A1
C.四面体ABPQ的体积为定值
D.AP∥平面CDD1C1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6,M,N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MN沿MN折起至△A′MN,在四棱锥A′-MNCB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直线MN∥平面A′BC;
②当四棱锥A′-MNCB体积最大时,平面A′MN⊥平面MNCB;
③在折起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BN⊥平面A′NC;
④当四棱锥A′-MNCB体积最大时,它的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eq \f(39π,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升华 解决空间位置关系的动点问题
(1)应用“位置关系定理”转化.
(2)建立“坐标系”计算.
跟踪训练1 (2022·杭州质检)如图,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BC1上运动,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三棱锥A-A1PD的体积大小与点P的位置有关
B.A1P与平面ACD1相交
C.平面PDB1⊥平面A1BC1
D.AP⊥D1C
题型二 轨迹问题
例2 (1)(2023·韶关模拟)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为底面正方形ABCD内的一动点,若△APC1的面积S=eq \f(1,2),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椭圆的一部分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为AA1,AB的中点,M点是正方形ABB1A1内的动点,若C1M∥平面CD1EF,则M点的轨迹长度为________.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升华 解决与几何体有关的动点轨迹问题的方法
(1)几何法:根据平面的性质进行判定.
(2)定义法:转化为平面轨迹问题,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判定,或用代替法进行计算.
(3)特殊值法:根据空间图形线段长度关系取特殊值或位置进行排除.
跟踪训练2 (1)(2022·滨州模拟)如图,斜线段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eq \f(π,4),B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满足∠PAB=eq \f(π,6),则点P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2)已知动点P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表面上运动,且PA=r(0<r<eq \r(3)),记点P的轨迹长度为f(r),则f(1)+f(eq \r(2)) =________.
题型三 最值、范围问题
例3 (1)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2,现将△A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平面ACD′⊥平面ACB,则此时空间四面体ABCD′体积的最大值为( )
A.eq \f(16\r(3),27) B.eq \f(5\r(3),9) C.1 D.eq \f(\r(3),4)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棱锥P-ABC中,PA,AB,AC两两垂直,D为棱PC上一动点,PA=AC=2,AB=3.当BD与平面PAC所成角最大时,A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升华 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最大、距离最大(小)、角的范围等问题,常用的思路是
(1)直观判断:在变化过程中判断点、线、面在何位置时,所求的量有相应最大、最小值,即可求解.
(2)函数思想:通过建系或引入变量,把这类动态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从而利用代数方法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跟踪训练3 (1)在四面体ABCD中,若AD=DB=AC=CB=1,则四面体ABCD体积的最大值是( )
A.eq \f(2\r(3),27) B.eq \f(1,3) C.eq \f(2\r(3),9) D.eq \f(\r(3),3)
(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B1C1,C1D1的中点,P是底面A1B1C1D1上一点.若AP∥平面BEF,则AP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
§8.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
空间动态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常以客观题出现.常见题型有空间位置关系判定、轨迹问题、最值问题、范围问题等.
题型一 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
例1 (1)(2023·昆明模拟)已知P,Q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CC1上的动点(不与顶点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PQ
B.平面BPQ∥平面ADD1A1
C.四面体ABPQ的体积为定值
D.AP∥平面CDD1C1
答案 C
解析 对于A,∵AB⊥BC,AB⊥BB1,BC∩BB1=B,BC,BB1⊂平面BCC1B1,
∴AB⊥平面BCC1B1,∵PQ⊂平面BCC1B1,∴AB⊥PQ,故A正确;
对于B,∵平面ADD1A1∥平面BCC1B1,平面BPQ与平面BCC1B1重合,
∴平面BPQ∥平面ADD1A1,故B正确;
对于C,∵A到平面BPQ的距离AB为定值,Q到BP的距离为定值,BP的长不是定值,∴四面体ABPQ的体积不为定值,故C错误;
对于D,∵平面ABB1A1∥平面CDD1C1,AP⊂平面ABB1A1,
∴AP∥平面CDD1C1,故D正确.
(2)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6,M,N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MN沿MN折起至△A′MN,在四棱锥A′-MNCB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直线MN∥平面A′BC;
②当四棱锥A′-MNCB体积最大时,平面A′MN⊥平面MNCB;
③在折起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BN⊥平面A′NC;
④当四棱锥A′-MNCB体积最大时,它的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eq \f(39π,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因为MN∥BC,MN⊄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直线MN∥平面A′BC,故①正确;
因为四棱锥A′-MNCB的底面积为定值,所以当点A′到平面MNCB距离最大时,体积最大,此时平面A′MN⊥平面MNCB,满足题意,故②正确;
如图,若BN⊥平面A′NC,则BN⊥AA′,又A′D⊥MN,AD⊥MN,A′D∩AD=D,可知MN⊥平面A′AD,所以A′A⊥MN,又MN∩BN=N,所以A′A⊥平面MNCB,这显然不可能,故③错误;
当四棱锥A′-MNCB体积最大时,平面A′MN⊥平面MNCB,如图,
由∠MBC=eq \f(π,3),取BC的中点E,则E是等腰梯形MNCB外接圆的圆心,F是△A′MN的外心,
作OE⊥平面MNCB,连接OF,则OF⊥平面A′MN,则O是四棱锥A′-MNCB外接球的球心,
且OF=DE=eq \f(3\r(3),2),A′F=eq \r(3),设四棱锥A′-MNCB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R2=A′F2+OF2=eq \f(39,4).
故球O的表面积为4πR2=39π,故④错误.
思维升华 解决空间位置关系的动点问题
(1)应用“位置关系定理”转化.
(2)建立“坐标系”计算.
跟踪训练1 (2022·杭州质检)如图,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BC1上运动,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三棱锥A-A1PD的体积大小与点P的位置有关
B.A1P与平面ACD1相交
C.平面PDB1⊥平面A1BC1
D.AP⊥D1C
答案 C
解析 对于选项A,
在正方体中,BC1∥平面AA1D,所以点P到平面AA1D的距离不变,
即三棱锥P-AA1D的高不变,又△AA1D的面积不变,
因此三棱锥P-AA1D的体积不变,
即三棱锥A-A1PD的体积与点P的位置无关,故A不成立;
对于选项B,由于BC1∥AD1,AD1⊂平面ACD1,BC1⊄平面ACD1,
所以BC1∥平面ACD1,同理可证BA1∥平面ACD1,又BA1∩BC1=B,
所以平面BA1C1∥平面ACD1,因为A1P⊂平面BA1C1,
所以A1P∥平面ACD1,故B不成立;
对于选项C,因为A1C1⊥BD,A1C1⊥BB1,BD∩BB1=B,
所以A1C1⊥平面BB1D,则A1C1⊥B1D;同理A1B⊥B1D,
又A1C1∩A1B=A1,所以B1D⊥平面A1BC1,
又B1D⊂平面PDB1,所以平面PDB1⊥平面A1BC1,故C成立;
对于选项D,当B与P重合时,AP与D1C的夹角为eq \f(π,4),故D不成立.
题型二 轨迹问题
例2 (1)(2023·韶关模拟)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为底面正方形ABCD内的一动点,若△APC1的面积S=eq \f(1,2),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椭圆的一部分
答案 D
解析 设d是△APC1边AC1上的高,则=eq \f(1,2)·|AC1|·d=eq \f(\r(3),2)d=eq \f(1,2),所以d=eq \f(\r(3),3),即点P到直线AC1的距离为定值eq \f(\r(3),3),所以点P在以直线AC1为轴,以eq \f(\r(3),3)为底面半径的圆柱侧面上,直线AC1与平面ABC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以点P的轨迹是平面ABCD上的一个椭圆,其中只有一部分在正方形ABCD内.
(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为AA1,AB的中点,M点是正方形ABB1A1内的动点,若C1M∥平面CD1EF,则M点的轨迹长度为________.
答案 eq \r(2)
解析 如图所示,取A1B1的中点H,B1B的中点G,连接GH,C1H,C1G,EG,HF,可得四边形EGC1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1G∥D1E,又C1G⊄平面CD1EF,D1E⊂平面CD1EF,所以C1G∥平面CD1EF.同理可得C1H∥CF,C1H∥平面CD1EF.
因为C1H∩C1G=C1,所以平面C1GH∥平面CD1EF.
由M点是正方形ABB1A1内的动点可知,若C1M∥平面CD1EF,则点M在线段GH上,所以M点的轨迹长度GH=eq \r(12+12)=eq \r(2).
思维升华 解决与几何体有关的动点轨迹问题的方法
(1)几何法:根据平面的性质进行判定.
(2)定义法:转化为平面轨迹问题,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判定,或用代替法进行计算.
(3)特殊值法:根据空间图形线段长度关系取特殊值或位置进行排除.
跟踪训练2 (1)(2022·滨州模拟)如图,斜线段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eq \f(π,4),B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满足∠PAB=eq \f(π,6),则点P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答案 B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OB=OA=1,
则B(0,1,0),A(0,0,1),P(x,y,0),
则eq \(AB,\s\up6(→))=(0,1,-1),eq \(AP,\s\up6(→))=(x,y,-1),
所以cs〈eq \(AB,\s\up6(→)),eq \(AP,\s\up6(→))〉=eq \f(y+1,\r(2)·\r(x2+y2+1))=eq \f(\r(3),2),
即x2+eq \f(y-22,3)=1,
所以点P的轨迹是椭圆.
(2)已知动点P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表面上运动,且PA=r(0<r<eq \r(3)),记点P的轨迹长度为f(r),则f(1)+f(eq \r(2)) =________.
答案 3π
解析 如图,当r=1时,点P在正方体表面上的轨迹分别是以A为圆心,1为半径的三个面上的三段弧,分别为,,,
则f(1)=3×eq \f(1,4)×2π=eq \f(3π,2),
当r=eq \r(2)时,点P在正方体表面上的轨迹为在平面A1B1C1D1上以A1为圆心,1为半径的,
在平面B1BCC1上为以B为圆心,1为半径的,
在平面DCC1D1上为以D为圆心,1为半径的,
则f(eq \r(2))=3×eq \f(1,4)×2π=eq \f(3π,2),
所以f(1)+f(eq \r(2))=eq \f(3π,2)+eq \f(3π,2)=3π.
题型三 最值、范围问题
例3 (1)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2,现将△A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平面ACD′⊥平面ACB,则此时空间四面体ABCD′体积的最大值为( )
A.eq \f(16\r(3),27) B.eq \f(5\r(3),9) C.1 D.eq \f(\r(3),4)
答案 A
解析 取AC的中点O,连接D′O(图略).
设∠ABC=α,α∈(0,π),所以D′O=AD′cs eq \f(α,2)=2cs eq \f(α,2),S△ABC=eq \f(1,2)×2×2sin α=2sin α.
因为D′O⊥平面ABC,所以V四面体ABCD′=eq \f(1,3)S△ABC×D′O=eq \f(4,3)sin αcs eq \f(α,2)=eq \f(8,3)sin eq \f(α,2)cs2eq \f(α,2)=eq \f(8,3)sin eq \f(α,2)·eq \b\lc\(\rc\)(\a\vs4\al\c1(1-sin2\f(α,2)))eq \b\lc\(\rc\)(\a\vs4\al\c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数学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八章 §8.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培优课],共3页。
这是一份2024年数学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八章 培优课 §8.9 空间动态问题突破,共3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8.9 几何体的截面(交线)及动态问题(解析版),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截面定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