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后作业题
展开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返乡期全国总体迁徙规模大幅下降,迁徙规模指数较去年下降50%,较2019年下降47%。黑龙江、北京等十个省份降幅排名前十,均超过55%.各一线城市的迁徙情况亦然,在人口迁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迁徙规模指数均较2020年农历同期大幅下降。但同时春节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城内出行强度高于过去两年,保持着较高活跃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运返乡是造成人口大规模迁移的重要原因,但是2021年春运迁移规模却大幅度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 )
A.各产业部门春节加班不放假,导致从工人员无法还乡
B.交通运输压力过大,限制春节期间人口流动
C.国家“原地过年”的号召和政策
D.随着经济发展,春节回家过年的思想有所转变
2.2021年春节期间,部分城市市内出行强度较高,人流流向最可能的去处是( )
A.学校B.医院C.公园D.工厂
3.根据百度地图统计(下图),2021年春节还出现了下图中的十大热门迁出城市,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些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人们出行,导致春节期间迁出人口较多
B.东部地区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人口分布集中
C.东莞市、佛山市城市化速度较快,吸引人口迁入增多
D.这些城市疫情防护工作得力,保证人民健康外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
5.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B.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7.“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9.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重庆市D.上海市
10.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分布正在悄然变化。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分析我国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并推断其原因是( )
A.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比例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B.向东部地区流动的比例上升,东部地区的高新产业发展迅速
C.向中部地区流动的比例上升,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
D.向西部地区流动的比例上升,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1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小题。
13.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4.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B.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效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16.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7.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18.“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20.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下图示意安徽省2012-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户籍常住比(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期间安徽省( )
A.人口迁移以净迁入为主B.常住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
C.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D.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缩小
22.安徽省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 )
A.户籍制度调整B.生态环境改善
C.生育政策改变D.就业机会增加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指环境承载力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该指标与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2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目前广西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广东进城务工,主要是因为广东省城市( )
A.自然环境优美B.自然资源丰富C.文化教育先进D.经济发展水平高
26.大量人口迁入对广东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
①增加劳动力②缓解人地矛盾③促进经济发展④环境污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二、综合题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处于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的中间地带,人口迁移明显。1860年东北地区开禁放垦,以山东人为主的移民迅速涌入黑龙江等省份,形成“闯关东”现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受“儒家思想”影响,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大多从落后地区迁向发达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山东省的迁移人口总量达891.18万人,其中省内的县、市区内的迁移人口有869.33万人,省区际间的迁移人口有21.83万人。下表为第五次人口普查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山东与全国对比)(单位:%)
(1)说明1860年以后黑龙江省吸引山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描述第五次人口普查山东省人口迁移特点。
(3)分析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山东省内
全国省内
山东省外
全国省区际间
初中以下
51.31.
55.56
70.75
76.30
高中、中专
32.41
28.60
16.54
14.28
大专以上
16.28
15.84
12.71
9.42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D 7.B
8.C 9.C
10.A
11.B 12.C
13.D 14.D
15.B 16.C
17.C 18.A
19.C 20.D
21.D 22.D
23.B 24.B 25.D 26.D
27.(1)政策支持;黑龙江省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人口稀少或地广人稀。
(2)规模大;以省内县、市区人口迁移为主;迁移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迁移人口受教育水平略高于全国。
(3)山东省沿海或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省内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迁移距离短,费用低;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28.(1)数量: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5-6环人口总量增长最多。密度从市中心(或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人口密度增加最大
(2)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位于近郊区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靠近近郊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3)加强户籍管理;调整产业结构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人口迁移达标测试</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优秀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示上海市、安徽省的曲线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