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课一练
展开\l "_Tc16452" 【题型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题型2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l "_Tc31833" 【题型3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4
\l "_Tc846" 【题型4 科学探究的意义】7
\l "_Tc846" 【题型5 猜想与事实验证】7
\l "_Tc846" 【题型6 化学的研究领域】8
\l "_Tc846" 【题型7 蜡烛燃烧实验】9
\l "_Tc5338" 【题型8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12
\l "_Tc31833" 【题型9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12
\l "_Tc846" 【题型10 化学反应的实质】12
\l "_Tc16452" 【题型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2022秋•红山区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B.接种疫苗标志
C.新冠病毒D.二氧化碳分子
2.(2022秋•河间市校级期末)四位同学讨论对观察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丽:眼睛看现象就是观察
B.小军:感觉器官感觉现象就是观察
C.小明:肉眼不易观察时借助仪器也观察不到
D.小红: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3.(2023•兰州模拟)下列叙述与所运用的思想方法不一致的是( )
A.比较法: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B.推理法:依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定量实验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控制变量法:探究Mg、Zn、Fe等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
4.(2022春•南关区校级期末)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 B.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5.(2021•南岗区校级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组归为 组(填“A”或“B”),理由是 。
\l "_Tc5338" 【题型2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6.(2022秋•从化区校级期末)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7.(2022秋•淄川区期末)小明在家里装修后的垃圾里发现一块透明的材料。他想知道该材料的材质,根据断口比较锋利,他猜测是玻璃。“他猜测是玻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环节( )
A.发现问题B.查阅资料C.猜想与假设D.设计实验
8.(2022秋•桓台县期末)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是( )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认真听讲D.交流反思
9.(2021秋•襄都区校级月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两个小题.
小婷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两袋食盐,一袋标明是加碘盐,另一袋标明是低钠盐(一种含有氯化钾的盐).小婷看了包装后想:这两种盐哪一种更咸?于是她开始了探究.
(1)小婷认为可以将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一种更咸了.对于小婷的这种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得出结论
(2)按照小婷的想法进行探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配制食盐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取用盐的质量 B.取用盐的颗粒大小
C.取用水的质量 D.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10.(2021秋•东平县校级月考)下面是某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4)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哈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操作简单,又现象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11.(2022秋•潞州区月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超市出售两种食用盐,一种标明是加碘盐,一种是低钠盐,这两种盐哪一更咸?小组同学开始探究:
同学们认为可以将这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一种更咸。
(1)问题一:这样的盐水能不能尝? 。
(2)问题二:对于同学们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 。(填字母序号)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得出结论 D.设计实验方案
(3)问题三:若按照以上想法进行探究,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配制食盐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字母序号)。
A.食盐的用量 B.取用盐的颗粒大小
C.取用水的量 D.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12.(2021秋•泰山区期中)为验证铁粉做干燥剂干燥食品属于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包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铁粉干燥剂和一小包纯净铁粉,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整理如下:
(1)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何验证使用过的铁粉干燥剂与纯净铁粉含有不同的物质?
(2)对使用过的铁粉干燥剂与纯净铁粉进行外观观察,发现干燥剂中有棕红色物质,而纯净铁粉是黑色;
(3)使用过的铁粉干燥剂与纯净铁粉含有不同的物质;
(4)分别用磁铁吸引使用过的铁粉干燥剂与纯净铁粉,发现纯净铁粉能完全被磁铁吸引,而使用过的铁粉干燥剂有部分物质不能被吸引;
(5)实验中用到的都是物理方法,操作简单,还有哪些化学方法也可以证明铁粉做干燥剂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呢?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 ;属于获得结论的是 ;属于反思评价的是 。
\l "_Tc31833" 【题型3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13.(2022秋•绥宁县期末)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含量有较大差别的三种气体成分是( )
A.氢气 氧气 氮气 B.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C.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D.水蒸气 氧气 氢气
14.(2023春•南宁期中)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15.(2023春•青原区校级月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增多的是( )
A.N2B.O2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D.稀有气体
16.(2022秋•兴城市期末)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在呼出的气体中变浑浊
B.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更旺
C.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
D.因为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所以呼出气体含有氮气
17.(2022秋•福清市期中)(多选)某实验兴趣小组为研究人类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B.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吸气时要关闭B,打开A
D.可以证明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
18.(2021秋•南岗区校级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探究。
(1)小团同学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分别滴加 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小结同学通过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分别伸入① ,并观察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② 。
19.(2022秋•淮南月考)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_(“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或“少”,下同).
(2)然后由导管口 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20.(2023•绿园区开学)小明、小强、小琳三位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回答问题。
(1)小明同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人呼出的气体和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如图A所示。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填序号)。
A.猜想和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
C.进行实验 D.实验结论
(2)小琳同学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玻璃片哈气,如图C所示,小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
21.(2022秋•安新县期末)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图乙实验操作能证明石蜡燃烧有 生成,证据是 。
(2)图丙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2022秋•濮阳县期中)小华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1的现象是:甲瓶中木条继续燃烧,乙瓶中木条熄灭,说明
;
(2)实验2的现象是 ,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23.(2021秋•渑池县期中)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1)该实验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什么相同?
。
(2)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
\l "_Tc846" 【题型4 科学探究的意义】
24.(2021•长春模拟)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B.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
C.探究盐酸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H+
D.探究滴加了酚酞试液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25.关于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正确认识。
科学探究要坚持 的态度。
科学探究 被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 修改实验数据。
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应该质疑原知识或者
原知识。
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 ,科学探究的始点 ,
是判断某条发现是否可信的依据。
\l "_Tc846" 【题型5 猜想与事实验证】
26.(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小明在化学实验室里发现一瓶标签缺失的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氯化钠”。对于可能是氯化钠,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直接将“氯化钠”的标签贴在试剂瓶上
D.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观察现象
27.(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H2SO4)生成
B.探究氢氧化铜(Cu(OH)2)粉末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
C.探究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镁(Mg(OH)2)
D.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28.已知:①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②水具有灭火作用。仔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某同学用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杯壁上出现水珠,一会儿火焰逐渐微弱,移开烧杯后火焰又恢复正常。他想了想,于是又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火焰变化现象。
(1)对此,你提出的问题是? 。
(2)你的假设是 。
(3)该同学所采用的验证方法是 。
A.实验 B.调查 C.上网查询 D.和同学讨论
(4)该同学用一氧化碳做相同的实验,目的是 。
\l "_Tc846" 【题型6 化学的研究领域】
29.(2023春•五常市月考)2022年初至今,德尔塔、奥密克戎高传染病毒至第三波疫情爆发、地区战争爆发!虽然我们的生活也因此遭受影响,但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我们一定会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战胜困难。如图在生活事件中不能体现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大力研发合成新药物,治疗新冠肺炎
B.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缓解民生问题
C.大力研发合成新材料,摆脱特种材料的依赖(如“金属镍”)
D.大力开发新能源,去化石能源化,逐渐化解能源危机
30.(2023•平遥县一模)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目前仍处于无人探测阶段,下列探测目标与化学有关的是( )
A.探测地月空间环境B.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
C.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D.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
31.(2023•思明区三模)2022年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创新海水电解制氢技术
B.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
C.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
D.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32.(2022秋•岳麓区校级月考)(多选)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的是( )
A.开发新能源B.开发计算机新软件
C.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
33.(2022秋•沂源县校级期中)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在 、
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基础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 和 物质。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 、 、环境保护、 等。
34.(2022秋•龙江县校级期中)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 、 、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l "_Tc846" 【题型7 蜡烛燃烧实验】
35.(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放热,石蜡熔化
C.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D.吹灭蜡烛后产生一缕白烟
36.(2022秋•从化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
B.蜡烛的火焰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
C.蜡烛燃烧时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最外层先变黑
37.(2022秋•栖霞市期末)(多选)用蜡烛可以完成很多化学实验。下列用蜡烛进行的实验,其现象正确的是( )
A.如图实验:观察到外焰处小木条最先炭化
B.如图实验:将燃烧的木条靠近吹灭蜡烛产生的白烟,白烟不能点燃
C.如图实验:蜡烛燃烧后,天平指针逐渐向左偏转
D.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冷碟底部有黑色物质生成
38.(2023春•丰城市校级月考)请你仔细观察一支燃着的蜡烛,完成下列问题。
(1)蜡烛的顶端熔化成液态,石蜡熔化属于 (“物理”或“化学”)变化。
(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
部分温度最高。
(3)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另一种物质是 。
39.(2022秋•张店区校级期末)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外焰、内焰、焰心)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元素.
40.(2022秋•高青县期末)小芳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 元素。
41.(2022秋•河口区期末)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 (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填字母)温度最高。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3)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一股白烟,班级同学对白烟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探究:a.甲同学猜想白烟是二氧化碳,他进行的实验是: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 。甲同学得到的结论是:白烟是二氧化碳,请同学们分析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
42.(2021秋•冷水滩区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取A、B两个空集气瓶,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瓶口均用玻璃片盖好。(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请回答:
(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 ;(填字母)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2)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物有: 、 ;
(3)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由外而内依次为 、 、 ,其中 温度最高;
(4)试解释家用燃气灶上都有一个高低适宜的放锅圆支架的原因:
;
\l "_Tc5338" 【题型8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43.(2021•淄博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44.(2021秋•恩施市期中)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 、
及其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l "_Tc31833" 【题型9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45.(2022•西峡县一模)图示喷泉实验的现象与下列性质和用途无关的是( )
A.氨气易溶于水B.氨水可作氮肥
C.氨气能与水反应D.氨水显碱性
46.(2021秋•上思县期中)在一空瓶中放入燃着的木条后盖严,木条火焰逐渐熄灭.说明 .燃烧后,在冷却的瓶中放下一只小虫,再盖严,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l "_Tc846" 【题型10 化学反应的实质】
47.(2022秋•溆浦县校级期中)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B.原子C.质子D.元素
48.(2022秋•莱西市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能量变化,所以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经常有明显的现象发生,所以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不是化学变化
49.(2021秋•徐汇区期中)(多选)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不一定发生变化
B.原子一定不发生变化
C.元素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50.(2021春•乐清市期中)如图是两个与水有关的实验,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 (选填“A”或“B”);从微观角度看实验B中发生变化的实质是 。
A组
B组
C组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
氢气性质的探究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a href="/hx/tb_c98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a href="/hx/tb_c98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题</a>,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