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95072/1-17169306132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95072/1-17169306132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95072/1-17169306133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95072/0-17169306108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95072/0-17169306109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95072/0-17169306109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45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45望远镜与显微镜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考点1 生活中的透镜】
【典例1-1】(2023•贵阳三模)微雕是集中国文化精华的袖珍艺术品,技艺精湛的微雕大师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如图所示,为微雕师父正在创造微雕艺术品,他通过佩戴光学元件来看清雕刻痕迹。这个光学元件指的是( )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答案】C
【分析】由于面镜只能反光,不能透光,再结合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解:AB.由于面镜只能反光,不能透光,由题意可知,该光学元件能透光,故AB错误;
CD.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能看清较小的物体,而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与题意不符合,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典例1-2】(2022秋•柘城县期末)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显微镜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 倒立、放大的实像 ,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
【分析】(1)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虚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2)根据小水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和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从而确定成像特点。
【解答】解:
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小物体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位于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虚像。
故答案为: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
【变式1-1】(2023春•封丘县校级期中)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正确的是( )
A.手持的放大镜成倒立、放大、实像
B.投影仪的镜头成正立、放大、实像
C.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虚像
D.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答案】D
【分析】(1)放大镜应用的是u<f 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投影仪应用的是f<u<2f 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照相机应用的是u>2f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4)显微镜的目镜应用的是u<f 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解答】解:A、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投影仪放映时,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1-2】(2022秋•平阴县期中)王老师上课时为了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晰,经常使用扩音器,通过扩音器能听到王老师声音的 响度 (“响度”或“音色”)变大了。小明在他家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玻璃台板下的报纸上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放大镜 。
【答案】响度;放大镜。
【分析】扩音器的作用有增大声音的响度作用;
小水滴此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字在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音量,即声音的响度,因此通过扩音器我们听到王老师声音的响度变大;
水滴的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报纸与水滴间的距离很小,小于凸透镜的焦距,相当于放大镜,所以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响度;放大镜。
【考点2 显微镜】
【典例2-1】(2022秋•寻乌县期末)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实像
B.它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虚像
C.反光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D.反光镜是平面镜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
【解答】解: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反光镜是一个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典例2-2】(2023•龙岗区三模)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更小的世界,它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镜头相当于 投影仪 透镜(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如果想要观察得更加仔细,减小观察范围,增大放大倍数,此时物镜会更 接近 (选填“接近”或“远离”)载玻片。
【答案】投影仪;接近。
【分析】(1)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果想要观察得更加仔细,减小观察范围,增大放大倍数,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需要接近载玻片,减小物距,像距变大,所成的像变大。
故答案为:投影仪;接近。
【变式2-1】(2022春•武功县期中)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B.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C.物镜的镜头是凹透镜
D.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
【答案】C
【分析】(1)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镜头都是凸透镜。
【解答】解:A、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故A正确;
B、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物镜,故B正确;
C、物镜的镜头是凸透镜,不是凹透镜,故C不正确;
D、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故D正确。
故选:C。
【变式2-2】(2022秋•南山区校级期末)(多选)下列关于透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B.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C.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
D.显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答案】BC
【分析】(1)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2)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大、放大的虚像;
(3)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
(4)显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与幻灯机相同。
【解答】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A错误;
B、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
C、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故C正确;
D、显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C。
【变式2-3】(2023•潮南区一模)某学校兴趣小组探究显微镜成像原理,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如图,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图中已作出细小物体AB在物镜中所成像A'B'的光路图,以及A'B'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
(1)与A'B'对比,目镜L2所成的像是一个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2)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C 是一致的(填序号)。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B (填序号)。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凹面镜
(4)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是 q (选填“b”、“p”、“q”或“d”)。
【答案】(1)正立;虚像;(2)C;(3)B;( 4)q。
【分析】(1)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分析;
(2)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②平面镜或③小光圈,光线会变暗;
(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故A'B是AB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由图可知,A′B′在目镜L2的一倍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睛透过物镜能看到A、B成的像A′B′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与幻灯机一致,故C正确;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平面镜,故选B;
(4)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字母“b”旋转180度后的图像是字母“q”。
故答案为:(1)正立;虚像;(2)C;(3)B;( 4)q。
【考点3 望远镜】
【典例3-1】(2023春•古塔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目镜的成像原理类似于( )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幻灯机
【答案】C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解答】解: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被观测物体在物镜(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的位置,此时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典例3-2】(2023春•开福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与 照相机 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的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变式3-1】(2022秋•藁城区期末)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凸透镜成像,此时“理”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实像
B.图乙: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图丙: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的现象成因相同
D.图丁:近视眼光路图,近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C
【分析】(1)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4)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A、在图甲中通过凸透镜看到“理”字成正立、放大的像,可知此时“理”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的现象成因相同,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3-2】(2022秋•阳信县期末)(多选)对如图所示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答案】ACD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
(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正确;
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
故选:ACD。
【变式3-3】(2022秋•新野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倒立、缩小 的实像,落在目镜 焦点以内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远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答案】倒立、缩小;焦点以内;放大;虚;远视。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解答】解:望远镜中物镜是一个凸透镜,远处的物体处在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经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点以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镜片来代替。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焦点以内;放大;虚;远视。
一、选择题。
1.(2023•安次区模拟)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稀硫酸、碘酒都是溶液
B.氨水、烧碱、纯碱都是碱
C.老花镜、放大镜、照相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
D.石蜡、松香、沥青都是非晶体
【答案】B
【分析】(1)溶液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
(2)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4)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解答】解:A、生理盐水、稀硫酸、碘酒都是溶液,故A正确;
B、氨水和烧碱(氢氧化钠)是碱,纯碱(碳酸钠)不是碱,是一种盐,故B错误;
C、老花镜、放大镜、照相机的镜头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是凸透镜,故C正确;
D、石蜡、松香、沥青都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非晶体,故D正确。
故选:B。
2.(202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及成像的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望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摄像机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分析】(1)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制作穿衣镜和潜望镜;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A.潜望镜是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B正确;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
D.摄像机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B。
3.(2022秋•海林市期末)学校生物实验室里经常使用显微镜,对于显微镜大家都非常熟悉,显微镜有目镜和物镜,对于目镜和物镜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相当于照相机B.物镜相当于放大镜
C.物镜相当于照相机D.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2022秋•顺庆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医院常用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来杀菌
【答案】D
【分析】(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解答】解: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C错误;
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医院常用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来杀菌,故D正确。
故选:D。
5.(2023•文圣区三模)如图是数码望远镜,可直接用目镜观察或通过数码显示屏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目镜由凸透镜制成,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若凸透镜镜片的上方出现划痕,会使成像下方残缺
C.为使成像变大,应让物镜成的像尽量紧贴目镜
D.数码显示屏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A
【分析】(1)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透镜镜片出现划痕,剩余部分仍是凸透镜,仍能成像;
(3)物镜成的像应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和目镜之间的距离越大,目镜成的虚像越大;
(4)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A、望远镜的目镜是由凸透镜制成,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若凸透镜镜片的上方出现划痕,剩余部分仍是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并不会使成像下方残缺,故B错误;
C、要想使成像变大,应使物镜成的像成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且使物镜成的像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增大,故C错误;
D、数码显示屏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6.(2022秋•安化县期末)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答案】C
【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C正确;
D、天文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因此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7.(2022秋•邗江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 凸透 镜,当水滴滴到图中 白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小红带着红色墨镜去观察蓝色区域,她感觉蓝色区域呈 黑 色。小红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 A 。
A.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让太阳光通过塑料纸,再照射到三棱镜上。
B.将透明的三棱镜换成红色玻璃制成的三棱镜。
【答案】凸透;白色;黑;A。
【分析】水滴边缘薄中间厚,水滴是水凸透镜;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经凸透镜折射反射色散现象;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解:水滴边缘薄中间厚,水滴是水凸透镜;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经凸透镜折射反射色散现象,所以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墨镜只能透过红光,所以带着红色墨镜去观察蓝色区域,她感觉蓝色区域呈黑色;
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应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让太阳光通过塑料纸,再照射到三棱镜上,故选A。
故答案为:凸透;白色;黑;A。
8.(2021秋•潼关县期末)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如图所示, B (选填“A”或“B”)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某班张老师上课时常需要摘下眼镜看后排的同学,戴上眼镜阅读教学资料,则张老师配戴的是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在生物课上,小华想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她应该用 显微镜 (选填“显微镜”“望远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
【答案】B;凸;显微镜。
【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观察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微小物体需要用显微镜。
【解答】解:近视眼的特点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B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某班张老师上课时常需要摘下眼镜看后排的同学,戴上眼镜阅读教学资料,则张老师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观察肉眼看不到的洋葱的表皮细胞,应该用显微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应该用望远镜。
故答案为:B;凸;显微镜。
9.(2022秋•南华县期末)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载物片在物镜的 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它的目镜的成像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性质相同。
【答案】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放大镜。
【分析】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1)载物片离物镜距离较小,位于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物镜所成的实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再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我们生活中的放大镜工作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放大镜。
10.(2022秋•佛山期末)光学显微镜由两块凸透镜组成。成像光路示意图如图所示。物体AB经物镜成 放大 、倒立的实像,它位于目镜的物方焦距的内侧,经目镜后成 放大 (前两空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放大;放大;虚。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③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AB在物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位于目镜的物方焦距的内侧,经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放大;放大;虚。
11.(2023•猇亭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距离眼睛较远的凸透镜的功能相当于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天文学中常用到的单位“光年”是一个表示 距离 的单位(选填“距离”或“时间”)。
【答案】照相机;距离。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解答】解: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光年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所以也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照相机;距离。
12.(2022秋•珙县期末)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望远镜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解答】解:由图可见,远处的物体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答案为:望远镜;放大镜。
三、实验探究题。
13.(2022秋•许昌期末)如图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竖直直线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透过它应该能看到一个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箭头,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红色箭头时看到的是 虚 像(选填“实”或“虚”)。
(3)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应该适当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并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解答】解:(2)由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水滴靠近物体,应该是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眼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红色箭头是虚像;
(3)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减小,应该适当减小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并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故答案为:(2)倒立;放大;虚;(3)减小。
四、解答题。
14.(2023•增城区一模)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900mm。
①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②目镜是 凹 透镜(选填“凹”“凸”)。
③用此望远镜观察距离约100m的小鸟时,小鸟经物镜成一个 倒立 (选填“倒立”、“正立”)、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答案】(1)见上图;(2)凹;(3)倒立;缩小。
【分析】(1)先确定所给的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2)较目镜前后的光线可知此镜对光线的作用,再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得出结论。
(3)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的像,放大倍数不大。
【解答】解:(1)已知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的焦点;
由图可知,折射光线a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线b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焦点F,如下图所示:
(2)由图可知,光线经目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则说明目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目镜是凹透镜;
(3)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放大倍数不大。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凹;(3)倒立;缩小。
15.(2022春•永嘉县期中)1590年,荷兰的眼镜制造商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器。1610年前后,科学家伽利略和开普勒在研究显微镜,得出了显微镜的光路图,图甲是光学显微镜,图乙是物体AB遇过易微镜放大后,观察到的像A2B2,请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乙图成像原理: AB与物镜的距离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1B1与目镜的距离小于目镜的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与放大镜一致。 。
【答案】AB与物镜的距离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1B1与目镜的距离小于目镜的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与放大镜一致。
【分析】显微镜是用来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的专用仪器,物镜、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其中物镜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解答】解:AB与物镜的距离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1B1与目镜的距离小于目镜的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与放大镜一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2 速度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52速度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52速度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专题训练三大题型原卷版docx、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专题训练三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测试题,文件包含42透镜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42透镜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