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共12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课文理解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课文理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 之情。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 。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暮春时节农村的美丽风光和 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和对儿童的 之情。说明暮春季节景色的词语: 、 、
《清平乐·村居》描绘出翁媪及三个儿子各具情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乡村生活的 之情。诗中描写江南农村的特色的诗句是: 。
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 。
2.《乡下人家》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 之情。本文描述的画面分别是: 、 、 、 、
、 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3.《天窗》我知道了: 时和 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4.《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 和 之情。
5.《琥珀》的科学价值: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 和 了。
6.《飞向蓝天的恐龙》文中“飞向蓝天的恐龙”指的是 ,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大量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 。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告诉我们: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 。21世纪必将是 的世纪。
8.《短诗三首》表达了对 、 和 的赞美。
《繁星(七一)》体现诗人对母亲的 和母爱的 。
《繁星(一五九)》表达诗人对母亲的 。诗中第一个“风雨”指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 。
9.《绿》这首诗以绿为线索,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绿色代表 的颜色,绿的特点是充满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和 。
10.《白桦》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 的象征,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对 和 的热爱之情。
1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动态化”的表达方式,绘出了一幅 的乡村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和 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12.《猫》描述了猫的 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 之情。
13.《母鸡》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 ”到“ ”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 ”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 之情。本文运用
的写法,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人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写了母鸡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14.《白鹅》一课作者从鹅的 、 、 、 几个方面来表现鹅的高傲,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 。课文运用 的写法,将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表现鹅的叫声严肃郑重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来表现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15.《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描绘了海上日出时的两种景象分别是: 的日出和 情况下的日出,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 之情及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16.《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文章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按 的顺序,依次介绍作者去双龙洞路上,再写 、 、 、 ,最后写出洞。
17.《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的意思是:萤火虫。“囊萤”的意思是:用袋子装萤火虫。告诉我们: 。
《铁杵成针》告诉我们: 。
18.《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最能体现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 的志向和品格。
19.《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 ,字里午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20.《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 的高尚情操。
21.《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告诉我们: 。
22.《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的花园由寒冷到温暖的过程。巨人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我们体会到: 。
答案
八、课文理解
1.《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 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 喜爱 之情。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暮春时节农村的美丽风光和儿童追逐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说明暮春季节景色的词语:疏疏、未成阴、菜花
《清平乐·村居》描绘出翁媪及三个儿子各具情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诗中描写江南农村的特色的诗句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2.《乡下人家》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本文描述的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放图、春笋出土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3.《天窗》我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和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4.《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琥珀》的科学价值: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了。
6.《飞向蓝天的恐龙》文中“飞向蓝天的恐龙”指的是鸟类,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大量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告诉我们: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8.《短诗三首》表达了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
《繁星(七一)》体现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繁星(一五九)》表达诗人对母亲的依恋。诗中第一个“风雨”指 自然界中的风、雨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 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磨难。。
9.《绿》这首诗以绿为线索,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绿色代表生命的颜色,绿的特点是充满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10.《白桦》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动态化”的表达方式,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12.《猫》描述了猫的 古怪 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 淘气可爱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 之情。
13.《母鸡》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本文运用 欲扬先抑 的写法,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人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写了母鸡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14.《白鹅》一课作者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几个方面来表现鹅的高傲,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课文运用 对比 的写法,将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表现鹅的叫声严肃郑重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来表现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15.《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描绘了海上日出时的两种景象分别是: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之情及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16.《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文章是按游览 的顺序来写的,依次介绍作者去双龙洞路上,再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写出洞。
17.《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的意思是:萤火虫。“囊萤”的意思是:用袋子装萤火虫。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才会有所成就。
《铁杵成针》告诉我们: 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18.《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最能体现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 洁身自好 的志向和品格。
19.《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 英勇威武, 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20.《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1.《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告诉我们: 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 。
22.《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的花园由寒冷到温暖的过程。巨人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我们体会到: 分享快乐才会幸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目录,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字认读,生字书写,成语积累,重点句子,名言谚语,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中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测评 试卷——课文理解专项(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