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九省专用)
展开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绝密★启用前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九省专用)04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这次“九省联考”语文试卷呈现的
风向4、作文题目贴近生活,重真情实感,反“宏大叙事”“热点话题”押题倾向更加明显。
这次“九省联考” 4个作文题目总体来看都体现出贴近生活、真实性非常强的特点,且“反押题”倾向特别明显。
广西、吉林省关于“专业选择”的作文题目,直接关系“个人发展”;广西、吉林省的“礼物”的作文题目强调是“亲人、朋友之间”和“人际交往中”;安徽、贵州省的“文化遗产”的作文题目明确说是“我们身边”,河南、黑龙江、甘肃三省的“交错带”虽然看似个陌生的地理名词,但读完现代文阅读材料I和作文材料后也不难发现它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命题从学生的生活真实出发,直面学生真正关心、困惑的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宏大叙事”“热点话题”押题,话题注重联系考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让考“我手写我心”,强调真实情境,抒写真情实感。
作文命题贴近生活,写真情实感。
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高考命题对于考生全面素养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部门对于语文教学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的指导思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成为研究热点。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
表1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研学旅行是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活动,它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不等同于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
B.目前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有一定的随意性。
C.研学旅行课程重讲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某市超过60%的学生认为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配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某市超过60%的学生”有误。原文所讲“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指的是以310名学生为样本,并不是全市的学生。
故选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没有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这是对研学旅行课程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B.要满足现如今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C.教师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既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D.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C.依据材料一“(教师)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并不能说明“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选项存在推理谬误。
故选C。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表1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 )(3分)
A.研学旅行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及夏令营活动。
B.有的研学旅行就是到此一游、拍照打卡,浮光掠影,跑马观花。
C.现在普遍的研学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
D.我国的研学旅行是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方式,起步较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D项虽然也是问题,但不属于表1里的四个问题。
故选D。
4.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C.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D.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等内容可知,第①空填的是课程评价,排除C、D。
依据“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而“学生的经验”与“前者(指形成性评价)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相对应。依据“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而“学习的目标”与“后者(指终结性评价)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相对应。所以第②空填的是终结性评价,第③空填的是形成性评价。
故选B。
5.当疫情慢慢消去后,各地研学旅行逐渐重启。学校准备组织高二学生到佛山某革命老区开展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6分)
【答案】①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二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佛山特色和革命文化。
②实施方式:避免单一讲授,让学生主动参与,综合使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结合红色路线,课程内容以教育为主,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可概括为: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二学情,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体现地方特色和革命文化。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避免单一讲授形式,互动性要强,激发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可概括为:教学方式,避免单一讲授,多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贴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文本一: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文本二:
2020年12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迟子建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评委会认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始终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突出的个人风格。自然景观与社会景象的相勾连,生物灵性与各色人性的相贯通,使得她的小说,地气与元气相得益彰,灵气与生气融为一体,从而使小角度的故事总是蕴含着深邃与丰沛;小人物的悲欢总是携带着希冀与温暖。以地域文化为基点,以底层生存为焦点,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使迟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识度,更使她具有了卓尔不群的重要性。
(摘编自《澎湃新闻》)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前后“我颤抖不已”和“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和不舍。
B.文中划横线处有关周瑜“敲鼓”的描写,既照应了前面的鼓角声,又塑造了周瑜沉醉于战争的形象。
C.当“我”说要回去“奶孩子”喂猪鸡时,周瑜“动也不动地看着我”,说明我们的谈话没有触动他。
D.文中的“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在战场、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的和平守卫者更是大英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说明我们的谈话没有触动他”错误。从“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到后来“不再身披铠甲”,换上“白粗布长袍”,说明他对“我”的话有所触动和认同。
故选C。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中环境描写突出了梦境的安静、荒凉、开阔等特点,渲染了战前紧张激烈的氛围,为周瑜出场做铺垫。
B.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这一细节,营造“我”和周瑜相见的氛围,“艾”与“爱”谐音,象征友爱和睦。
C.小说人物形象鲜明,作者除了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式外,还借助典型化场景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D.小说采用梦境方式,讲述了“我”穿越历史时空,与历史人物进行了倾心的交谈,表达了珍爱和平这一主题。
【答案】A
【解析】“渲染了战前紧张激烈的氛围”错误。根据第二段整体语境,“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渲染了温馨、祥和的氛围。
故选A。
8.“我”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案】
①第一人称叙述,便于直接描述人物心理、抒发情感,更能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从而给读者以真实、亲切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②“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见到周瑜、与周瑜交谈、离开周瑜串联起小说所有情节。
③“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陈述者,通过“我”见证了周瑜对待战争的态度的变化,从而展现了周瑜“放下屠刀”的布衣英雄形象。
④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文中通过“我”厌恶战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生活,引领读者去思考探索小说的主题。
【解析】(答对1点2分,答对3点5分)
9.文本二中说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与周瑜相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诗意美学”?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答案】小说诗意的美学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描写体现诗意美:故事始终有月光笼罩,艾香萦绕;人物出场时的环境开阔、宁静、素雅。
②人物形象体现诗意美:“我”是砍芦苇、喂猪、奶孩子的村妇,却对英雄有自己深刻的看法,能让战争的参与者放下武器;不再身披铠甲的周瑜身着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
③情节设置体现诗意美: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梦境之中,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相遇,穿越时空进行交流。
④语言体现诗意美:小说语言简洁、朴素、隽永、舒缓,富于诗情画意。如“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解析】(答对1点2分,答对3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简子曰:“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史黯侍,曰:“将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若弗弃,则主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见,公曰:“向者吾问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寡人惑焉,而未之得也。”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选自《鲁穆公问子思》)
材料三:
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君A出B在外C又不能D定E而弃F之G则何H良之为?
【答案】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主出奔到国外,(范氏、中行氏的臣子)又不能使君主获得安定,反而弃君而去,那么又算什么良臣呢?
“在外”是“出”的补充成分,应连在一起,“又不能定”的主语省略了,是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与前一句主语不同,所以第一处应断在C处;
“又不能定”与“而弃之”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E处应断开;
虚词“则”可视为断句的标志性词语,第三处应断在G处。
故选CEG。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退,指使退出,“烛之武退秦师”的“退”表示使撤退,两者用法相同。
B. 向,指先前,与《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的“向”意思不同。
C. 效,指尽力,与《出师表》中“恐托付不效”的“效”意思不同。
D. 责,指责备,与《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责”意思相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使退出”错,文中“揖而退之”的主语是“子思”,故“退”表示退出,没有使动用法;与“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使退出。句意:子思作揖退下了。/烛之武使秦军退出。
B.正确。先前;朝着。句意:刚才我问子思忠臣的事。/树木欣欣向荣。
C.正确。尽力、尽忠;奏效、效果。句意:不过是尽忠于爵禄。/唯恐先帝的托付没有效果。
D.正确。都表示“责备”。句意:也有可以责备之处。/责备我逃避怠慢上命。
故选A。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赵简子想寻求范氏和中行氏良臣,史黯表示反对,他认为范氏和中行氏没有良臣,如果有良臣,两家不至于落难。
B. 鲁穆公向子思询问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认为能一直指出君主过错的人就是忠臣,但是鲁穆公对子思的话感到不悦。
C. 鲁穆公向成孙弋转述了子思关于忠臣的言论,成孙弋欣赏子思,表示如果这句话不是子思所说,他会感到厌恶,
D. 唐太宗通过文彦博要求魏征要“存形迹”,魏征表示君臣应该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做表面功夫,不利于国家。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成孙弋欣赏子思,表示如果这句话不是子思所说,他会感到厌恶”错,材料二中“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成孙弋赞同子思的观点,表示如果不是子思,他不会听到这种观点。选项对“恶”的理解错误。
故选C。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
(2)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
【答案】(1)推荐好的,去除不好的,贡献自己的才能,进荐贤人,早晚讲述善恶成败的事迹让君主采纳。
(“替”,去除;“诵”,讲述;“纳”,使……采纳。每处1分,句意1分)
(2)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皇上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此事)没有实据。
( “私”,袒护;“按”,调查;“状”,事实、根据。每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替”,去除;“诵”,讲述;“纳”,使……采纳。
(2)“私”,袒护;“按”,调查;“状”,事实、根据。
14. 材料一与材料三所论述的良臣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相同点:两则材料论述的良臣,都富有才干,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不同点:材料一论述的良臣对其君主保持了忠诚。材料三论述的良臣与贤能的君主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而对昏庸的君主并不保持忠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相同点:材料一“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材料三“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可见两则材料论述的良臣,都富有才干,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不同点:
材料一论述的良臣对其君主保持了忠诚,如“听则进,否则退”“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
材料三论述的良臣与贤能的君主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而对昏庸的君主并不保持忠诚。如“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简子说:“我希望能得到范氏、中行氏家的良臣。”史黯在旁陪侍,说:“用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做什么?”简子说:“良臣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又有什么可问的呢?”史黯回答说:“我认为他们算不上良臣,所以才问的。侍奉君主的人,应当谏正君主的过失,鼓励君主的善行,推荐好的,去除不好的,贡献自己的才能,进荐贤人,早晚讲述善恶成败的事迹让君主采纳。用文德来引导君主,帮助君主实行正道,勤心尽力为君主效劳,不惜以生命来捍卫君主。君主能听从采纳,就在朝任事,不能听从采纳,就辞官退去。现在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不能匡正辅助他们的君主,以至于使君主遭到祸难;君主出奔到国外,(范氏、中行氏的臣子)又不能使君主获得安定,反而弃君而去,那么又算什么良臣呢?倘若他们不抛弃君主的话,你又怎么能得到他们呢?如果真是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就应当辛勤地为君主经营,使君主在国外重新获得土地、爵位,一直到死为止,这样的话,哪一天能到你这儿来呢?倘若来了,那也就算不上是什么良臣了。”赵简子说:“好。我的话确实错了。”
材料二:
鲁穆公问子思道:“怎样才能称作忠臣呢?”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就可以称为忠臣了。”鲁穆公不高兴,子思作揖退下了。成孙弋觐见,鲁穆公说:“刚才我问子思忠臣的事,子思说:‘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就可以称为忠臣了。’寡人对此很困惑,不能有所得。”成孙弋说:“咦,这话说得好呀!为了君王的缘故而失去生命的人,以前有这种人。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却从未有过。为了君王的缘故而失去生命的人,不过是尽忠于爵禄。总是指出君主错误的人,是远离爵禄的。为了义理而远离爵禄,如果不是子思,我是不会听说这种事的。”
材料三:
冬十二月,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皇上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此事)没有实据。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做事不摆出清廉的样子,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使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有所保留。”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拜了两次,说:“臣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臣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逢、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很高兴,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市中得旧琴囊而予无琴也
【明】黎民表
锦样已模糊,何时混世沽。
秪馀空橐在,多半古音无。
携可缄诗草,闲将覆局图。
勿言无所用,五石泛江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琴囊图样已经模糊不清,可见琴囊的破旧,诗人因此担心它的使用年限与价值。
B. 结合颔联可知,古琴已不知踪迹,诗人也无琴可藏,但他仍欣然买下了旧琴囊。
C. 作者认为琴囊用途多样:随身携带可用来盛装诗稿,搁置在家可用来覆盖棋盘。
D. 从全诗看,诗人题咏旧琴囊,是为了表现他高雅的生活志趣和通达的人生态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诗人因此担心它的使用年限与价值”说法错误。由诗句“锦样已模糊,何时混世沽”可知,作者写琴囊图样已经模糊不清是写此琴存世时间之长。
故选A。
16. 尾联用典,请说明其出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出处:《庄子·逍遥游》
含义:“五石”指“五石之瓠”,代指大而无用之物。“五石泛江湖”喻指琴囊虽无琴可收藏,但它可以派别的用场。作用:诗人借助典故,表达了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
诗的尾联“勿言无所用,五石泛江湖”中,“五石”的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中“五石之瓠”,指巨大的葫芦。在《庄子》中,代指大而无用之物。庄子认为“五石之瓠”被认为无用之物是因为不会正确使用,如果将它绑在腰间做成腰舟,就可以渡过大海。所以诗中“五石泛江湖”一句,就是用“五石之瓠”这一典故,喻指琴囊虽无琴可收藏,但它可以派上别的用场。面对这看似无用的旧琴囊,词人却很乐观,“勿言无所用,五石泛江湖”,借助典故表达了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并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互相望着月亮可是却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思念之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将进酒》中,李白以曹植为例,表面上在谈喝酒,实际上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弘”“ 逐”“ 恣”“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ChatGPT大热,对于算力的讨论也随之 ① 。因为不管人工智能走向何方,其背后都需要庞大算力的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已满一周年,“东数”想要真正实现“西算”仍需迈过几道坎。
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旨在实现东西算力的均衡布局,优化算力成本,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为目的。“东数西算”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原因在于,我国东部资源和空间有限、耗电指标紧张、计算成本更高,算力供不应求;而与之 ② ,西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土地资源等丰富多彩 ,计算成本更低,优越的气候条件还能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但算力需求不足。业界把“东数西算”比作“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正是因为其本质都是要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下好全国“一盘棋”。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③。比如数据网络传输的速度、安全、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亟待解决。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18.①热火朝天 ②截然相反 ③举步维艰 (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ChatGPT大热,对于算力的讨论也随之”可知,填入成语应是形容讨论的热烈程度,可以填入“热火朝天”。“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第二空,从前文“我国东部资源和空间有限、耗电指标紧张、计算成本更高,算力供不应求”和后文“计算成本更低,优越的气候条件还能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但算力需求不足”可知,填入成语是形容东西部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可以填入“截然相反”。“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截然不同。
第三空,从前文“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可知,填入成语应是与“美好”的意思相反,应是形容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可以填入“举步维艰”。“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19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线句子“下好全国‘一盘棋’”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全国资源”比作“一盘棋”,规划资源配置相当于下一盘棋,强调其整体性和谋略性。
A.使用比喻手法和夸张手法,将敌军比作“黑云”,“城欲摧”夸张地写出了敌军压境围城的凶猛。
B.使用借代和拟人手法,“落红”是用颜色借代花;““护花”一词使“落红”人格化。
C.使用夸张手法,“斗十千”“直万钱”对事实明显夸大,以起到突出的作用。
D.使用借代手法,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故选A。
20、与文中“东数西算”工程的引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她们就和另一种河流──同在东洋厂工作的“外头工人”们汇在一起。
B 、包身工由“带工”带进厂里。
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D 、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的标点符号号的作用的能力。
标题中的引号和ABC句中的一样,都是表特定称谓,而D中的“饲养”表特殊含义。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如今, ① ,除了结合人们较为熟知的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研究手段,应用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也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为探索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科技,正在重塑现代考古。
镌刻在古DNA中的人类演化史可以填补人类历史的缺失环节。古基因组学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人类化石、骨骼遗骸或是曾经生活过的地层沉积物里提取到千年、万年乃至十几万年前的人类DNA,探究人类起源、演化的历史,破解已灭绝的古人类与现代人在基因上的关系。此外,古DNA研究,还证实了我国福建古人群与南岛语系人群的同源性,揭示了新疆和青藏高原人群多元融合而相对连续的遗传结构等,帮助人们通过遗传的线索,追溯深藏的历史真相,从基因里窥见人类族群的迁徙、演变、融合的壮阔史诗。
借助科技,人们破解了一粒珠子内的乾坤,揭开了古时中外交往交流的一角。西周中晚期的“礼制改革”,不仅表现在青铜器上, = 2 \* GB3 ② 。西周的珠饰中有两类新材料,一是烧制滑石珠,二是釉砂。带釉的烧制滑石珠作为最早的人工玻璃质材料起源于西亚或南亚,并向世界传播。而在河西走廊及中原,都发现了烧制滑石珠, ③ ?检测分析小河墓地出土的烧制滑石珠上残留的绿色釉后,考古人员发现其与印度哈拉帕文化的烧制滑石珠釉成分比较接近。因此推测,烧制滑石珠工艺可能是从印度河谷通过中亚传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带,再传播到哈密东天山,再传到河西走廊,之后再从甘青地区传至中原。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①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化;②而且在珠饰上也有所体现③它们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后文“除了结合人们较为熟知的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研究手段,应用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也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可知,科学技术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中,故此处可填“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化”。
第②处,结合前文“不仅……”可知,此处应填“而且……”;再结合后文“西周的珠饰中有两类新材料……”可知,此处应说的是西周中晚期的“礼制改革”在珠饰上也有所体现,故此处应填“而且在珠饰上也有所体现”。
第③处,此处要填一个问句,结合后文“因此推测,烧制滑石珠工艺可能是从印度河谷通过中亚传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带,再传播到哈密东天山,再传到河西走廊,之后再从甘青地区传至中原。”,此处应填“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 ?
22. 请以“科技”为主语,用一个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
(5分)
【答案】科技不但(既)能帮助人们追寻古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还(又)能帮助人们还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首先,以“科技”为主语,分别概括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由“古基因组学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人类化石、骨骼遗骸或是曾经生活过的地层沉积物里提取到千年、万年乃至十几万年前的人类DNA,探究人类起源、演化的历史,破解已灭绝的古人类与现代人在基因上的关系”“从基因里窥见人类族群的迁徙、演变、融合的壮阔史诗”可知,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能帮助人们追寻古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
第三段,由“借助科技,人们破解了一粒珠子内的乾坤,揭开了古时中外交往交流的一角”“因此推测,烧制滑石珠工艺可能是从印度河谷通过中亚传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带,再传播到哈密东天山,再传到河西走廊,之后再从甘青地区传至中原”可知,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能帮助人们还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实。
接下来,选择一组表并列关系复句的关联词或选择一组表递进关系复句的关联词。如:表并列关系复句的关联词“既……又……”或表递进关系复句的关联词“不但……而且还……”。
最后,以“科技”为主语,用一个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即可。如:科技不但(既)能帮助人们追寻古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还(又)能帮助人们还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实。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的一生充满了礼仪,“冠礼”被誉为礼之始,古代青年成为“成人”必行“冠礼”,通过仪式宣告自己长大成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成人礼都被视为一个极具仪式感,蕴含重要意义的礼仪:“成人门”的那一边,是孩童的美好回忆,天真、自由、无拘无束;“成人门”的这一边,是全新的天地,责任、义务、成熟自立。
面对“成人”,有人盼望,渴求自主;有人害怕,不想长大;有人心情复杂,五味杂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审题:
材料讲述的是“加冕仪式”,这是古代的成人礼。通过这个仪式,年轻人宣布他们已经成为成年人。然后材料中提到,成人礼在古代和现代都被认为是很有仪式感和重大意义的事件。然后,材料列举了对“成年人”的三种态度:希望、恐惧和复杂的心情。这是我们作文需要表达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 成年意味着责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成人礼都象征着一个人已经长大,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成长的矛盾心理:面对大人,有的人期待,有的人害怕。这是因为成长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让人既期待又恐惧。 成长的必经之路: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成长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而成人礼就是这个过程的见证。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可以选择以上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向组合起来进行写作。 如果可以分析一下“成年”对我们的意义,为什么有人期待,有人害怕,有人百感交集;我们可以对比过去,分析自己成年后应该有哪些改变。从责任感到感恩的品质再到勇于挑战的精神,应该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责任,肩负起责任,成熟自强。也可以联系现实,分析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如何突破这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关口,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走向成熟,无愧于“成年人”。
立意:
1. 跨过“成人门”,走向新世界。
2.不惧“成人”,勇担责任。
3. 跨越“成人门”,迈向新天地。
【范文】
跨越成人门,担当新责任
“冠礼”被誉为礼之始,古代青年成为“成人”必行“冠礼”,通过仪式宣告自己长大成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成人礼都被视为一个极具仪式感,蕴含重要意义的仪式:“成人门”的那一边,是孩童的美好回忆,天真、自由、无拘无束;“成人门”的这一边,是全新的天地,责任义务、成熟自立。面对“成人”,有人盼望,渴求自主;有人害怕,不想长大;还有人心情复杂,五味杂陈。
古人云:“人生十八,始成丁。”我们即将告别稚嫩的童年,迈向成熟的成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面对这扇即将跨越的“成人门”,我心中满怀期待,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成长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一直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学会了加减乘除,学会了诗词歌赋,学会了abcdefg,也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了“成人”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是学会承担责任的过程。
身为一名高中生,我深知自己即将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高考这座大山压在每一个学子身上,它意味着竞争、压力,同时也意味着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扇“成人门”,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明确自己的目标,勇敢地追求梦想。这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跨越成人门,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我们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我们搭建起成长的桥梁;我们要感谢老师,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为我们点燃了求知的火焰;我们要感谢朋友,是他们用真挚的友情陪伴我们度过青春岁月。面对这扇“成人门”,我们要将感激之情化作实际行动,用优异的成绩回报那些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
当然,面对这扇“成人门”,我也曾害怕、彷徨,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成人的世界。但转念一想,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不断成长。正如材料中所说:“成人门”的那一边,是全新的天地,责任义务、成熟自立。我们要勇敢地跨越这扇门,去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
总之,面对即将跨越的“成人门”,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感恩他人,勇敢地追求梦想。让我们带着信念和勇气,迈向全新的天地,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存在问题
人数
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193
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125
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55
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
42
13.90%
信息必刷卷04-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4-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信息必刷卷03-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3-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纯粹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必刷卷04-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地区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4-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地区专用)(原卷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