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模拟】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多地区)
语文(天津卷02)-【高考模拟】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天津卷02)-【高考模拟】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文件包含语文天津卷02全解全析docx、语文天津卷02考试版A3docx、语文天津卷02考试版A4docx、语文天津卷02参考答案docx、语文天津卷02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
语文·参考答案
12.(1)公气愤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本应负责什么事情,怎么忍心把无辜的百姓交给凶恶的敌人呢?”
(2)那天将要回去的时候,山上传来了几声长长的叫喊,店主惊讶地祈祷说:“这是为王公吗?如果是的话,叫声应该会停下来。”
13.
王祯面对贼寇作乱时表现出了忠诚、勇敢和坚持正义的品格。他在王授碟不肯出兵时,勇于指责并亲自率领民兵抵抗贼寇,显示出了他对国家和民众安全的忠诚以及担当精神。即便在陷入险境,被围且受伤的情况下,他仍然奋不顾身地痛斥贼寇,体现了他不屈不挠、勇敢无畏的精神。同时,他坚持正义,不愿看到无辜百姓受害,即使面对强敌也不退缩,展现了坚定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14.(1)C
(2)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画中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画家技艺的赞叹
(3)这两首题画诗分别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艺术的独特理解。苏轼的《题王晋卿画后》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画中的丑石、长松和云峰,通过“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的提问,引发读者对自然奥秘和艺术魅力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画家精湛技艺的赞赏。黄庭坚的《题宗室大年画》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中的水色、烟光和忘机鸥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一句更是流露出黄庭坚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
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可以横绝峨眉巅。
(2)怅寥廓
(3)三顾频烦天下计
(4)天下归心。
(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6. A 17. BE
18.这段文字通过描绘初春时节金佛山上的景象,表达了大自然中生命等待盛开的静谧与坚韧。在这海拔2000米的山林间,被冰霜包裹的古杜鹃树在寒气、风、冰雪、雾霭和霜的陪伴下,安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这种等待不仅是时间的流转,也是生命力的积累和准备。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不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9.第⑦段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和升华主题的作用。作者通过表达匆匆赶路可能会错过美好景色的遗憾,强调了耐心等待的重要性。将金佛山的美景和冰与雾的留恋抒怀比作慢慢成为花蕾的过程,预示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将在适当的时机绽放。这样的结尾不仅回应了文章开头对杜鹃花等待盛开的描绘,而且引发读者对于时间、等待和自然美的深入思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哲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20.⑴“等待”的不同
结合“本来秀丽挺拔的竹子在重重冰层的压迫下,谦逊地低下头,弯曲着身体。但是它们仍然相拥着,互相依靠,竹叶碰着竹叶,像是低语的智者。几根不屈的竹身,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从弯曲者的行列中脱颖而出,孤傲地昂起头,刺向寒冷的空中”概括出:厚重冰层压迫下的方竹,或如智者低语蓄势,或依旧保持挺拔姿态静待冰雪消融。
结合“经历8到9个月漫长的蜇伏和等待,经日月光华、雨打风吹,才再次喷薄而出,把最美的笑颜开放在春风里”概括出:金佛山杜鹃在高山寒冷空气包裹下与冰霜陪伴中,经历漫长的蛰伏等待,才能绽放最美的姿色。
结合“把最好的春光里山花烂漫的景象,留在日后的想象中,才会生出最美的幻想和最长久的期待”概括出:③我们将未能欣赏到美景的遗憾和期待,珍藏在心中和记忆里,在日后想象中生出最美的幻想与期待。
⑵体会
谈生活中的“等待”,主要结合文本中那些蓄势、蛰伏的方竹、杜鹃等事物,联系生活,展开类比,如高三的我们为高考蓄势;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从某种程度看也都是为人生积蓄力量,等待勃发。所以我们应侧重谈等待的意义,它并不是一味的等,而是要抓住时机,以积极的姿态储备力量,迎接未来。
21.我选择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论语》中的语录。孔子在教育方面强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并且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进行教学。例如,“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一句中,即孔子愿意教导所有有学习愿望的人,并且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① 时光荏苒,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快到您的古稀寿辰了。修改为: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觉间已至您八秩华诞。
② 回顾您这半辈子,为子孙积累的最大财富就是勤劳善良的朴素品格和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这让我们大受好处。
修改为:回望您一生,为子孙后代树立的楷模就是勤劳善良的品质和宽厚待人的态度,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③ 在您的生日来临之际,惠赠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心,万事如意。
修改为:值此佳辰,恭祝您福寿安康,笑口常开,心想事成。
④祝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心,万事如意。修改为:愿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笑口常开,乐享天年。
23.【审题】本次作文题目要求我们围绕“舒适圈”这一概念展开思考,并结合自身体验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章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舒适圈”的含义。根据题目描述,“舒适圈”是一个无形的圈子,代表着人们生活中熟悉、可掌控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在这个圈子里,人们感到轻松自在。舒适圈的大小决定了人们的自在程度:舒适圈越小,自在程度越低;舒适圈越大,自在程度越高。
其次,题目提到舒适圈并不总是舒适的。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人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舒适圈变得越来越狭窄,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因此,走出舒适圈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走出舒适圈意味着打破习惯、扩大行为范围和适应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新的舒适区。这需要人们具备勇于尝试新事物、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虽然离开舒适圈会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压力,但只有经历过这种挑战,人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是无穷的。
【立意】舒适圈的双重性:舒适圈既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和轻松感,也可能限制我们的视野和成长空间。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舒适圈的作用,既要珍惜它给予我们的安稳,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束缚。
走出舒适圈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舒适圈内,就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去迎接未知的挑战和机遇。
走出舒适圈的过程与收获:走出舒适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付出努力和汗水。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挑战自己,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是无穷的,也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回归舒适圈与拓展新的舒适圈:有时候,我们在走出舒适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回到原来的舒适圈中寻求安慰和支持。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而是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形成更大的舒适圈。
【素材】个人成长经历:
描述自己曾经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比如学习一门新技能、参加社交活动等。那时候,自己的舒适圈非常小,生活安逸但缺乏挑战。
后来,鼓起勇气走出舒适圈,比如报名参加了一个公开演讲比赛。开始时感到非常紧张和不安,但经过多次练习和准备,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次经历让自己意识到,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实现更大的成就。
他人故事:
讲述一个朋友或家人如何通过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圈,实现了人生的转变。比如,一个朋友原本害怕高空,但后来鼓起勇气去跳伞,从此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或者,引用一些名人的故事,比如乔布斯辍学后创办苹果公司,马云最初从事英语教师工作后创立阿里巴巴集团等。这些故事展示了成功人士如何通过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实现了非凡的成就。
社会现象:
分析当前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舒适圈”现象,比如很多人宁愿选择稳定的工作而不愿冒险创业,或者宁愿待在熟悉的环境中而不愿尝试新事物。
讨论这种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比如可能导致个人创新能力下降、社会进步缓慢等。
心理学原理:
引入心理学中关于“舒适区”和“学习区”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于待在舒适圈内,以及如何通过逐步扩展自己的学习区来扩大舒适圈。
引用一些心理学实验或研究成果来支持观点,比如关于“习惯形成”、“心理暗示”等方面的知识。
哲理名言:
引用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到达终点”等。
这些名言可以用来概括文章的主题或强调某个重要观点,使文章更加凝练有力。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B
C
A
C
C
D
C
B
D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天津卷02)(考试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天津卷02)(解析版),共12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天津卷02)(考试版),共11页。
